荊州城牆

荊州城牆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州,依巴蜀之險,據江湖之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滅楚後為歷代封王置府的重鎮。荊州城始建於東漢,原為土城,南宋始建磚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毀。現城牆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依舊基重建,牆高近9米,厚約10米,周長11.03公里,東西長,南北短。城牆、城門、敵台、堞垛等均保存較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荊州城牆荊州城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湖北省

荊州城牆IV-150

歷史背景

“東望武昌雲歷歷,西連巫峽路悠悠”。江漢平原西南,九曲迴腸的荊江北岸,坐落著鐵壁銅關荊州城牆。

荊州城牆荊州城牆

荊州,是上古大禹治水時“割地布九州”的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之一,以當時境內荊山得名。春秋戰國時期,荊州是楚國都城“郢”所在地,歷經二十個楚王,達四百一十一年之久。公元前278 年,秦將白起拔郢,置南郡於荊州,同時建江陵縣。公元前206年,項羽建臨江國,都荊州。漢初

復置南郡。漢武帝元封五年(公無前106年),將全國分為十三州,設刺史部,荊州刺史部為十三州之一。刺史部始為中央監察機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還監。漢元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 ,刺史改為州牧,地方政權遂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刺史改變其監察職權,而為地方大吏。荊州地處荊江北岸,上鎮巴蜀之險,下據江湖之會,扼守長江天塹,是連線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荊州城牆飽勁戰火洗禮,歷盡時代滄桑,幾度平毀,幾度重建,荊楚風骨永存,仍然以其威鎮八方的雄姿,巍然屹立在荊江岸邊。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28公里,高9米。城牆現有八座城門,2座門樓。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荊州城牆設有瓮城、敵樓、戰屋、炮台、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不乏美妙佳話,傳說當年三國蜀將關雲長鎮守荊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說荊州刀兵頻仍,民不聊生,欲收回置於神地,不準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劉備,不讓荊州,於是想出一條妙策,說:“你們在西北,我在東南,各築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雞鳴止,誰先築好,誰就管理這個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席,公雞啼鳴,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又傳說張飛也擔土來幫二哥築城,可是來晚了,便將土倒在東門外,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山似的土堆叫“張飛一擔土”。這些都是神話傳說,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都是有史籍可考的。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牆的修築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荊州城牆荊州城牆

三國至西晉時期。《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置南郡。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舊城,關某所築,某北攻曹仁,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注》云:“縣曰江陵。舊城,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為關羽所築之城,在舊城東南,舊城,應為秦漢舊城,位於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為配合維修工程,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進行考古探察的探溝。

荊州城牆荊州城牆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米,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有寬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蹟。在探溝中部,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為五代城垣,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

期兼有磚、土城垣,五代磚垣下部為保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這些青磚規格不一,有繩紋長方形磚,還有楔形磚,顯系墓磚,殘高1.1米,五代磚垣上部為磚、土混合夯築,用磚甚破碎,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為五代時期,殘高約6米,下部為唐代,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為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為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呈圓形,直徑7~8厘米,深 0.5厘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蓋先治其城郭,乃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縣誌》)。為了東御孫吳,北抗曹操,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為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江陵縣誌》云:“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督荊州,鎮夏口,八年還江陵,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在五代城垣之下,疊壓著高1.6-1.7米,寬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為一,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兩城既呈東、西錯落,桓溫營築時,勢必進行補綴,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其間城垣並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篡位稱帝,建國號曰楚,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是為和帝。梁承聖元年(公元552年),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樹木為柵,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劃荊州城為東、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梁後膏蕭銑稱梁帝,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16年),號荊州城為“南都”,並增置永平軍,以加強武備。至唐代,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荊州府志》記述:“後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興大築重城,復建雄楚樓,望沙樓為扦蔽,執畚鍤者十數萬人,將校賓友皆負土相助。《荊州府志》云:“郭外五十里冢墓多發掘取磚,以(秋瓦)城。工畢,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焉”。高氏取墓磚(秋瓦)城,磚的來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後世那樣完整而堅固的磚垣,卻為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的構築方式至此發生質的飛躍。磚基之上有用碎磚間粘土夯築而成的磚土混合牆,下部與磚基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垣同高。砌牆所用的磚均為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五代磚牆的發現,使荊州城修建磚牆的歷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據《荊州府志》云:“宋經靖康之難,雉堞圮毀,隍亦多淤塞。淳熙間,安撫使趙雄奏請築城,始於十二年(公元1185年)九月,越明年七月乃成,為磚城二十一里,營敵樓戰屋一千餘間”。 並為築城燒制“專用城磚”,磚上刻有簡單的責任銘文,淳祐十年(1250年)。權相賈似道檄令竣築城濠。發掘資料展示,宋代磚牆包涵在現存明代磚牆內側,寬0.6-0.8 米,高度略低於明代磚牆,牆面雖破壞嚴重,但牆體基本成形。所用砌磚仍為形體窄短的小磚,不見形體長寬的城牆磚。在宋代磚垣內側如宋代土垣,寬7.5米,高3米,斜壓在五代城垣之上。元世祖十二年(1275年),元軍攻占荊州城。次年詔令隳毀襄漢荊湖渚城。考古材料證實荊州城垣此時雖未被夷為平地,但確實遭到嚴重破壞。

銘磚銘磚

明初至明代末期。《荊州府志》云:“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詔隳襄漢荊湖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無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修築元代被破壞的荊州城牆,城垣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設六門,城濠寬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是荊州磚城牆維修建設的高潮時期。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未久西進,下令拆城。該次拆城可能僅是某些城垣局部受到破壞。據對三處城垣段面的考古發掘和觀察,未見張獻忠破壞之跡。發掘出土的明代磚牆基確係建在宋代舊基之上,對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磚牆寬0.7米,高7.5米,砌磚為長而寬的城牆專用磚。明代磚牆用“打釘”的方法與宋代磚牆相銜接。明代土城垣疊壓在宋代土垣之上,現存寬9.5米,高4.5米。

清代時期。據《江陵縣誌》記:“崇楨十六年,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荊南道台李西鳳、鎮守總兵鄭四維依明代舊基重建。“兵民重築,悉如舊址”。 康熙年間,於城中設間牆,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為官衙民舍,稱漢城。清朝時期,荊州城屢被水患,修葺之工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凡四修,耗銀二十二萬九千六百餘兩。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特別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水從西門入,城垣多處潰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發帑銀二十萬零六千餘兩,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依舊基對城垣進行補修。其時,水津門(城西南隅)、小北門因地勢低洼,退入數十丈,城東南角退入十數丈,從而使現荊州城的規模最後定形。

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人們對荊州城的維修、保護始終不怠。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垣時,發現銘文為“丙子年”的城磚,經考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物。城磚說明國民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牆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荊州城文物管理處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牆修繕工作,是古城牆當代保護的歷史見證人。據他介紹,1978年至今,城牆修繕已有32次,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項目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綠樹成陰,城上門樓飛峙,城牆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荊州古城作為中國歷代軍事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荊州。隨著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並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荊州城牆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銘磚見證

荊州城牆荊州城牆

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素有“江南完璧”之美譽。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

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制有文字。遊客在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採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從文字磚記載的產地得知,城磚非只出自原荊州地域,產地除漢江流域和長江中游地區二十多個洲、縣外,分別還有來自交界的襄陽府管轄的均州、鄖縣、房縣、谷城、棗陽、南漳等縣(市);來自西南方的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清州;來自南方的桂陽州宜章縣;來自東南方向緊挨江西省的茶陵縣。還有來自湘北的常德府,湘西的辰州府,湘南的永州府,湘中的衡州府以及湘東的長沙府的銘文字磚;來源範圍包括今湖南、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和兩省的部分邊緣地域,共有八府四十餘縣,最遠距離荊州數百公里、甚至近千公里。文字磚是荊州古城牆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遊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文字磚說明荊州城牆飽蘸了荊楚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蘊涵著荊楚大地的地脈和人氣。

城門巧構

荊州城牆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兩次大修後,保存有六座城門。荊州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繫的名稱。東門名寅賓門,南為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名遠安門,小東門位於東南,名公安門(水門)。公安門(水門)以往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進出全憑舟楫。其餘城門外均增築曲城,各曲城並不雷同,皆因地就勢,形似半環狀將主城門圍定,曲城前再開一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二重城門。曲城的建造與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內外均為城磚壘砌,兩側都築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圓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厘米厚的閘板,既御強敵,又防水患。這樣便形成了雙重城門,四重門防。雙重城門之間稱瓮城。瓮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我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傑出軍事思想。縱觀千古城池攻防,城門實為最薄弱環節,無論外敵強攻或巧設詐術,還是內奸反叛,皆通過城門得手。而瓮城的建造則一舉將薄弱環節變為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須經雙重驗關,可澄清疑瀆;如來援軍,可不分真偽,先放進瓮城驗證。瓮城最奧妙之處是可以實施積極防禦,敞開瓮城,誘敵深入,四面圍攻,一舉殲之。

拱極門古稱柳門,明稱拱辰門,俗謂大北門,位於荊州城西北。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門洞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距32米,瓮城略呈半圓形。此門古為北上中原的通衢,為宦者遷官易職,為士者赴京尋官,鹹出此門,時車蓋冠冕,各以詩賦為贈,折柳話別,故又謂柳門。蘇軾在《荊州十首》曾寫道:“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鏡橫天下,懷王信弱王。”即詠此。今城門仍為車行人往和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內券門上方有乾隆荊州府知府張方理立一石匾,橫書"拱極門"三字。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即龍山風景區,時人常出此門登謁,因地勢低洼,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堤決,水由此門及水津門沖入城,致萬餘人喪生,此門亦潰圮。未幾發帑重建,內縮十餘丈,城門地基抬高。及竣工,官民相慶,並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門保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門洞高6.6米,寬4.85米,深15.5米。內外門相距42米,瓮城略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有橫書"安瀾門"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書。

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里許御路口,即為古代藩王登岸繫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 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瓮城呈長方形。 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瓮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 便於襲擊登城之敵。

寅賓門俗謂大東門。寅賓門是迎接朝廷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瓮城也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稱公安門,當初劉備迎娶孫夫人於此。此門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門,相傳東吳呂蒙破荊州、殺關羽即從此門水路潛入。

荊州城牆除上述六門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潰城之前,在城西南隅還有一門。名曰水津門,萬城堤決之時,大水正是從水津門和西門湧入,導致城崩。後乾隆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再造荊州城時,未再建水津門,僅恢復西門,並將其命名為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分別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連通,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四面藏兵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瓮城等建築外。

藏兵洞藏兵洞

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致,是防守反擊的重要軍事據點。萬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據此反擊,各自為戰,以求反轉戰局,即所謂負隅頑抗者也,試圖達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的軍事設施的風采。

巍峨門樓

明洪武年間稱東門樓為寅賓樓,小東門樓為楚望樓,南門樓為曲江樓,西門樓為九陽樓,大北門樓為朝宗樓,小北門樓為景龍樓。此後無變易。今朝宗樓尚存、寅賓樓已重建,其餘門樓圮毀。城樓前施垛牆,後施宇牆或石欄,地面城磚鋪漫,磚梯分上下兩重,並有馬道。城樓氣勢雄壯。以朝宗樓保存最好,以曲江樓最享盛名。

..

城樓前之箭樓,今俱不存。曲江樓俗名南門樓。此樓之東,古有一樓,唐右相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於樓上,南望大江,置酒賦詩。九齡,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名望冠於一時,人稱曲江公。南宋張栻知江陵府,嘗登樓懷古,仰慕九齡,遂重建斯樓,並更名曲江樓。後樓毀,即以今南門樓名曲江樓。城樓為民國時改建。單檐歇山頂,建築平面長15米,寬10米朝宗樓俗名大北門樓,在江陵北城垣西段。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門樓採用穿斗式和抬梁式兩種結構。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明間進深二間,次、梢間進深三間。長18米,寬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飾獸件亦為黑陶。柱為杉木,直徑30厘米左右。前後檐施有門窗。整個建築,纖秀樸素。表現出我國古典建築的傳統風格。此樓在日寇入侵期間,曾受到很大破壞。1981年進行全面修繕。今樓巋然,堅固如初。登臨斯樓,東可見玄妙觀殿宇新飾,絢燦宛若天宮,西可見太暉觀綠樹掩映,縹緲如在雲端;遠可見蜿蜒龍山,峰巒隱現,近可見古城街巷,錯落有致。賓陽樓原名“寅賓樓”,俗稱東門樓,始建於明代,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國家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修復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個樓台高9。5米,東西寬12。65米,南北長34米,採用大木框架結構,氣勢宏偉,造型別致,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賓陽樓”三個金色的大字由趙朴初題。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階梯,拾級而上,賓陽樓里的三國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帘。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的仿銅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賓陽樓外環繞而立的也是馬童周倉等三國武士的仿真彩塑。《三國演義》120回,就有82回與荊州有關,荊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發著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敵樓尋蹤

敵樓與門樓不同,皆建於城防的薄弱部位,戰時屯兵,平時還可作為慶典、娛樂和宴飲的場所。據《荊州府志》云:“宋經靖康之難,雉堞圮毀,隍亦多淤塞。淳熙間,安撫使趙雄奏請築城,始於十二年(公元1185年)九月,越明年七月乃成,為磚城二十一里,營敵樓戰屋一千餘間”,由此可知,荊州城牆上敵樓為城防的重要建築,但具體數目尚待考證。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敵樓大致有雄楚樓、明月樓、仲宣樓、南樓等。

雄楚樓位於北城垣,遠安門之東,由高季昌任荊南節度使時,建於江陵城內城北垣,即現小北門東側城垣上,時為後梁乾化二年(916),取唐杜甫《又作此奉衛(伯玉)王》詩:“西北樓成雄楚都,遠開山嶽散江湖"之句命名。此樓規模宏大,從台基看,它高出城垣3米左右,長38米,寬30米。此樓所處位置,十分險要,城牆從台基兩側折伸東西,使樓台外突,視野極為開闊。當年登樓遠眺西北,明末孔自來描述道:"西瞻群阜,斗聳爭高,回岫縈紆,眇若畫圖"。惜樓已早圯。清鹹豐年間曾經重建雄楚樓,後再度毀於戰火。雄楚樓舊址,應該可算是目前所見荊州城城垣上最大的敵樓台基。

仲宣樓位於城垣東南隅,即公安門西側城牆南折處的城垣上,又名望沙樓。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流寓江陵時,曾登此樓,作《登樓賦》,後人遂名仲宣樓。唐代詩人元稹在遭貶荊州的五年里(810-815),有《遠望》詩云:“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另有“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等關於仲宣樓詩句。五代十國時,高季昌(後改名高季興)於後梁貞明五年(919)重建此樓時,更名為“望沙樓”,“憑墉結構,列榭參差”,以望沙津。宋代蘇軾《荊州十首》詩云:朱檻城東角,高王此望沙”即此。其子高從誨宴請陶谷於“望沙樓”,大陳戰艦於樓下,對陶谷說:

..

“吳、蜀兩國與我們長期沒有往來,願修武備,練習水戰。”推斷此事大約發生在940年,高從誨50歲生日時。北宋陳堯咨鎮荊州,復更今名。樓以王粲故,致許多文人雅士,競相登臨。明代首輔張居正,亦曾登此樓,作《題仲宣樓》詩二首,其一曰:“一樓雄此郡,萬里眼全開。孤嶂煙中落,長江天際來。看題尋舊跡,懷古寄新裁。不見操觚者,臨風首重回。”。南宋時期,荊州成為宋元交兵的前沿重地,朝廷再次對荊州城進行了全面加修,以拒元軍。時任荊州知府的李曾伯在《可齋雜錄》中記載:仲宣樓名,改於祥符年,復於紹興年。淳祐十年(1250),丞相賈似道以樞密使改兼京西、湖南北、四川宣撫大使、都提舉兩淮兵甲、湖廣總領、江陵知府,重新修建仲宣樓,後樓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乾隆五十三年為江水淹沒,道光間復建。今樓亦圮,僅存基址。樓基總平面長31米,寬27米,為全城第二大敵樓。明月樓位於北城垣雄楚樓東。梁元帝蕭繹為湘東五時於子城築的建湘東苑,內有一樓,曰明月樓。梁元帝常與臣下宴飲樓上,詩賦為娛。當時著名詩人顏之推在《古意》詩中曾記述此事:"十五好讀書,二十彈冠仕。楚王賜顏色,出人章華里。作賦凌屈原,記憶夸左史。數從明月宴,或侍朝雲祀。"西魏攻破江陵後,苑毀樓傾,即以此敵樓名之。傳李白寓江陵時,亦曾登臨此樓。今樓不存,惟其遺蹟,引人想見當年。樓基總平面長29米,寬20米,為全城第三大敵樓。南樓位於荊州城南門城樓東首城垣上。唐開元二十五年(737),中書令張九齡受李林甫排擠,被貶為荊州長史,常登此樓賦詩。其有《登郡城南樓》等傳世。宋代荊湖北路安撫使張木式重建此樓,以張九齡為曲江(今廣東曲江縣)人,乃題匾“曲江之樓”。自此廣為流傳。宋文學家朱熹曾於淳熙六年(1197)正月作《曲江樓記》。後樓毀圯,一直未予修復。明初,乃將南門城門樓取名曲江,於是荊州城南門城樓至此便替代了古時張九齡詠吟的南樓。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內城垣上三個帶“山”的地名的習慣統稱,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擲甲山。城上三山實為三個土台,只是與關公鎮守荊州密切相關,故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後人於其上建祠

..

祭祀關公,惜均已毀圮。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載:松甲山,位於東北城垣上,傳為關公曾在此地松甲小憩。又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鏇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宴楚湘二王於北墉,宴講裨將於南墉,釋甲記功請賞。”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鏇歸來曾在此卸甲,登臨此祠,城內外樓台市井歷歷在目。擲甲山,位於城垣西北隅,與關公大意失荊州有關。相傳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荊州城),荊州告急,關公聞訊,急率真兵回救,趕至城下,方知守城將領糜芳等已獻出城池,投降東吳。關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脫下鎧甲,猛地拋擲到西北城垣上,然後率部西撤。後人乃稱此處為“擲甲山”。清康熙年間,擲甲山改稱餘烈山,並修建關廟,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松甲、卸甲、擲甲”之名,皆取“釋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共創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說明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先決條件,至少每10年修訂一次。最新一版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於2012年11月17日正式公布,共有45項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
文物類陰山岩刻|瘦西湖|鼓浪嶼|花山岩畫|哈尼梯田|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京杭大運河|靈渠|白鶴梁|蜀道|坎兒井|志蓮淨苑|南蓮園池|奉國寺大殿|應縣木塔
遺址類 西夏陵|統萬城|遼上京城遺址|紅山文化遺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金上京遺址|良渚遺址|青瓷窯遺址|潞簡王墓|黃石礦冶工業遺產|鳳凰區域性防禦體系|釣魚城遺址|萬山汞礦遺址|杏花村汾酒作坊|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瀘州老窖作坊群|古藺縣郎酒老作坊|劍南春酒坊遺址|宜賓五糧液老作坊|紅樓夢糟房頭老作坊|泰安作坊|牛河梁遺址| 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紅山後遺址|興城城牆|南京城牆|台州府城牆|壽縣城牆|明中都皇城遺址|荊州城牆|襄陽城牆|西安城牆|唐崖土司城遺址|容美土司遺址|老司城遺址|海龍屯|金沙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三星堆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普洱景邁山古茶園|芒康鹽井古鹽田
建築群 北京中軸線|關聖文化建築群|丁村古建築群|党家村古建築群|無錫惠山祠堂群|江南水鄉古鎮|閩浙木拱廊橋|閩南紅磚建築|三坊七巷|贛南圍屋|侗族村寨|藏羌碉樓與村寨|苗族村寨|甪直鎮|周莊|千燈鎮|錦溪|沙溪|同里鎮|烏鎮[浙江省桐鄉市]|西塘|南潯鎮|新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