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麵粉500,鹽,蔥花,50度左右的溫水300左右,菜籽油
製作工藝
1.將麵粉置入盆內,加入溫水用筷子打成絮狀。
2.然後揉面,面要往長里揉,揉到一定程度兩頭往中間扣接著揉,然後餳十五分鐘左右。
3.大蔥(帶上些蔥綠)順著切絲,再切成蔥花。
4.加鹽,油,少許麵粉和勻(加麵粉是為了起層次,添加量為調好的蔥花油有粘稠感即可)。
5.餳好的麵團下成100克左右的劑子(當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
6.用擀杖將面擀成長圓形薄片。
7.抹下調製好的蔥花油。
8.將其較長的兩端對摺,用菜刀切條,注意兩頭不要切斷。
9.切好後展開。
10.與切開的條平行捲起成條狀。
11.抓住麵條的一頭提起,盤成圓形。
12.用擀杖擀薄成餅狀。
13.平底鍋(家用電餅鐺最好,我沒有用了煎鍋)加油燒熱(略泡青煙)後烙餅。
14.當一面烙制上色後翻過來,表面用乾淨的用刷刷上菜油,如此反覆約3次,成熟後取出(用手輕輕拍一下就會成絲狀)。
特別注意
1.烙餅面和面時一定要用溫水,且水溫要合適。水溫過高成品容易粘連,沒有層次感;水溫過低,和出的麵團筋度太大,成品韌性大,口感不好。
2.烙餅時的溫度約為180-220度之間,最好為200度,過高易糊,過低不易上色,會增加餅的成熟時間,由於加熱時長水分蒸發過多,成品會很乾,降低了品質。
3.烙餅成品色澤金黃為好,所以要選用有色油,如菜籽油,豆油等。色拉油烙出的色澤較差。
特點
外脆里嫩,層薄如紙,油蔥味濃,松酥利口。是太原市及晉中地區人民常食用的主食品種之一。也是太原市十大名吃之一。
盤點山西省特產
山西,位於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自古被稱為“表里山河”。山西的土特產繁多,較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葉青酒、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恆山黃芪、長治黨參、柳林紅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