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資料
處方來源:再造丸處方來源於《威信醫方集》回天再造丸方加減,清宮廷《丸散膏丹名藥配本》收載,同仁堂代清宮太醫製藥時,處方工藝傳入同仁堂成為古方。據清內脈案記載:光緒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御醫李德昌擬再造丸方供慈喜太后活務在、通絡、祛風,踞今已有幾百年的生產歷史。並在1983年整頓品種中,被納入到《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版)保密本的第25頁。
方劑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左癱右瘓,口眼斜,腰腿不利,四肢麻木,言語不清,筋骨痠痛。
方劑功效:祛風散寒,化痰活絡,鎮靜安神。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每320兩細末兌牛黃1兩、犀角粉3兩、麝香2兩、硃砂粉4兩、冰片1兩,研細和勻;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金箔為滿衣,蠟皮封固。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日2次。
藥物配方:蘄蛇肉(酒制)20兩,母丁香10兩,玄參(去蘆)20兩,熟地20兩,青皮(醋炒)10兩,何首烏(酒炙)20兩,黃耆20兩,竹節香附20兩,大黃20兩,骨碎補10兩,紅曲5兩,細辛10兩,香附(醋炒)10兩,三七5兩,豆蔻仁10兩,川芎20兩,甘草20兩,黃連20兩,葛根15兩,麻黃20兩,檀香5兩,天竺黃10兩,地龍肉5兩,乳香(醋炒)10兩,防風20兩,片薑黃2兩5錢,茯苓10兩,桑寄生20兩,藿香20兩,赤芍10兩,全蠍15兩,川附子10兩,萆薢20兩,沉香10兩,天麻20兩,草豆蔻20兩,沒藥(醋炒)10兩,當歸10兩,建神曲40兩,虎骨(油炙)10兩,穿山甲(醋炙)10兩,白朮(炒)10兩,肉桂(去粗皮)20兩,白芷20兩,羌活20兩,人參(去蘆)20兩,毛橘紅40兩,僵蠶(炒)10兩,龜版(醋炙)10兩,於術8兩,血竭7兩5錢,威靈仙15兩,烏藥10兩,油松節10兩。
藥理毒理:1.再造丸對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及微循環的影響,實驗主要觀察再造丸對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中:血液度、血漿粘度、血細胞壓積和血漿熱沉蛋白(主要為纖維蛋白原)的影響;對大鼠凝血變學指標:凝血時間、凝血粘度上升率、凝血量大應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再造丸表現了一定程度的抗凝血作用,藥物雖未顯著改善血液流變性質(血液與血漿粘度),但對微循環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提示該藥有舒張血管的作用。
2.再造丸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再造丸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明顯減輕繼發性炎症病變的程度和減少繼發性炎症動物的發生數。實驗結果提示本品對關節腫痛、行動障礙、肢體癱軟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再造丸急性毒性實驗 給藥劑量相當於臨床一日部藥量的104倍,連續觀察七天,小鼠服藥後行為、外觀正常,未有死亡及其他不良反應。
藥效學:
1)有一定程度的抗凝血作用,改善微循環,有舒張血管的作用。
2)對關節腫痛、行動障礙、肢體癱軟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功效
以十全大補方為基礎,再加附子等溫補氣血,以達培本扶元之效。
麻黃 、防風 、羌活 、細辛等祛風散寒以解肌表受入之風寒;
地龍 、僵蠶 、天麻 、全蠍 、蘄蛇等平肝熄風,祛風通絡;
桑寄生、油松節、威靈仙等祛風濕利關節;
天竺黃、牛黃、硃砂等祛風化痰、鎮靜安神;
再配以行氣藥沉香、香附、檀香等,理血藥三七、血竭等,使其順血行,活血散瘀,即使補而不滯又達血行風自滅之功。
方中還有芳香開竅之物麝香、冰片,使藥物迅速到達病所,更好地發揮療效。
適用範圍
臨床常用於證屬氣血不足、風痰阻絡所致的中風偏癱、半身不遂以及肝腎不足、寒痰阻痹所致類風濕關節炎等。
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損傷臟腑,氣血不和引起: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痰壅氣閉、左癱右瘓、半身不遂、手足拘攣、筋骨疼痛、步履艱難臨床對中風(中經絡)證屬氣虛血瘀型患者進行治療,顯效率為33.3%,總有效率為100%,且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均有較好的療效。再造丸治療歷節風(關節炎),屬肝腎不足、氣血兩虧、風寒陰絡型,顯效率為50%,總有效率為93.3%,並對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臨床對中風(中經絡)證屬氣虛血瘀型患者進行治療,顯效率為33.3%,總有效率為100%,且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均有較好的療效。再造丸治療歷節風(關節炎),屬肝腎不足、氣血兩虧、風寒陰絡型,顯效率為50%,總有效率為93.3%,並對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藥品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纖維束鮮黃色,壁稍厚,紋孔明顯。纖維成束,深棕色或紅棕色,壁厚。纖維成束,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木化增厚。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纖維成束或散離,多碎斷,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
氣孔特異,保衛細胞側面觀似啞鈴狀。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矽質塊。石細胞類圓形或類長方形,壁一面菲薄,石細胞黃棕色或無色,類長方形、類圓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約至94μm。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
非腺毛1~6細胞,壁有疣狀突起。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薄壁細胞中充滿棕色至紅棕色物。具緣紋孔管胞成束,直徑約25μm。不規則肌肉纖維塊片淡棕色,密布有整齊的波狀紋理。體壁碎片淡黃色至黃色,有網狀紋理及圓形毛窩,有時可見棕褐色剛毛。鱗甲碎片無色,有大小不等圓孔。無定形團塊淡黃棕色,埋有細小方形結晶。
中藥方劑之Z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