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玩笑或者罵人時經常使用“神經病”這個詞,其實,人們心里想表達的內容主要是“精神病”方面的涵義。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經病、神經症、精神病三者之間到底有何關係,有時甚至以為他們是一回事。其實,三個概念有很大的區別。
基本概念
【注音】:shén jīng bìng
【釋義】:1.神經系統的組織發生病變或機能發生障礙的疾病。2.精神病的俗稱(通俗稱謂)。3.謂神經有點不正常,含有貶義。神經系統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常常存在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把神經病和精神病混為一談。每當聽到人家說“神經病”,馬上就會想到“瘋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藝刊物和電視、電影中常常出現將精神病稱為神經病的錯誤叫法。其實,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為一談。
概況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常常存在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把神經病和精神病混為一談。每當聽到人家說“神經病”,馬上就會想到“瘋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藝刊物和電視、電影中常常出現將精神病稱為神經病的錯誤叫法。其實,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為一談。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腦功能不正常的結果。現有的儀器設備還查不出大腦結構的破壞性的變化。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精神病是由於患者腦內的生物化學過程發生了紊亂,有些患者的中樞神經介質多了,有些則是缺少某些中樞神經介質,或是某些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在腦內聚集過多所致。由於精神病患者大腦功能不正常,所以這些患者出現了精神活動的明顯不正常,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哭笑無常,有時面壁或對空怒罵,有時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體於大庭廣眾面前……
神經病是神經系統疾病的簡稱。前面已提到神經系統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系統,它協調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起著“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夠損傷和破壞神經系統的各種情況都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例如頭部外傷會引起腦震盪或腦挫裂傷;細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會造成各種類型的腦炎或腦膜炎;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可引起兒童腦發育遲緩;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可造成腦溢血等等。
由此可見,神經病和精神病是不同範疇的兩種疾病,其發病原因、臨床表現等均不一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把這兩種概念搞清楚。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看病的話,應當建議他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去;而神經病患者,則應該到神經科去看病。
需要說明的是,神經衰弱和神經病、精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為一談。
神經系統疾病症狀
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哪些症狀呢?頭痛、頭暈、睡眠不正常、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膠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均是最常見的表現。概括地說,可以將症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症狀,表現為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症狀,表現為癱瘓。當然,有些神經病患者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這種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醫生根據症狀、檢查以及各種化驗等可以把這兩者區別開來。易混淆概念
神經症 : 神經系統的疾病。
精神病 : 心理疾病。
精神病和神經病相同點都是精神類的疾病,不同點是精神病沒有自知力,有幻覺,而神經病有自知力的,沒有幻覺,心理有衝突,有痛苦,但是無力改變。
神經病:
根據神經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根據神經所支配的對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神經病指中樞與周圍神經或者說內臟神經與軀體神經表現出解剖學上的病理特徵,其主要特徵是神經有器質性的病變。
神經症:
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經症,是一組輕性心理障礙的總稱。
神經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觀感覺方面的不良,沒有相應的器質性損害。表現為當事人一般社會適應能力保持正常或影響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對自己的不適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動求治。
精神病:
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症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分類
抑鬱症:
抑鬱症是由於人體內黑膽汁過多,進入腦內而破壞它們活動的緣故。它是一種心理障礙,又稱情感性精神障礙或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組以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的精神障礙,常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抑鬱症是極為常見的心理疾病,患病人數占世界人口的 5% 左右,其中自殺率高達 12%~14% ,位居各類心和精神障礙之首,號稱“第一心理殺手”。抑鬱症患者有痛苦的內心體驗,是“世界上最消極悲傷的人”。
判斷抑鬱症的“五字要訣”
抑鬱屬於情感性疾病。我國的調查研究顯示:情感性精神病的發病率為 0.76% 。女性高於男性,可能與女性生活負擔較重,面臨應激事件 ( 如懷孕生產等 ) 較多有關。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中青年的發病率在逐漸升高,更應引起注意 。
1 、懶、 抑鬱症患者經常會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情況下,突然變得疲乏懶散,連簡單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作業或做家務難於應付。平時很勤快的人,突然感到上班成了負擔和壓力,勤奮求學的學生突然會感到自己學習無能,聽不進,學不下去,上課無精打采,連家庭作業也無法正常完成。
2 、呆 、 表現為患病後動作減少,行為不敏、思維遲鈍、構思困難、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理解力和腦功能明顯減退。
3 、變、 患病前後,判若兩人,性格明顯改變,自我感覺很差,精力、體力和腦力大不如以前,並且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見人避開。
4 、憂、 患者意志消沉、無信心、無活力、無愉快感,心情壓抑,萬念俱厭。另外,對外界一切事物都缺乏興趣。納呆、消瘦、性慾低下和身體不適,整天胡思亂想,無法排除。
5 、慮、 多思多慮、焦慮不安、一籌莫展、自責自卑,可有惶恐不寧、坐立不安等表現。
強迫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縮寫OCD)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症。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徵,患者明知強迫症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覆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病程遷延者可以儀式性動作為主要表現,雖精神痛苦顯著緩解,但其社會功能已嚴重受損。
症狀
症狀多種多樣,既可為某一症狀單獨出現,也可為數種症狀同時存在。在一段時間內症狀內容可相對的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內容可不斷改變。
一、強迫觀念
即某種聯想、觀念、回憶或疑慮等頑固地反覆出現,難以控制。
1、強迫聯想:反覆回憶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雖明知不可能,卻不能克制,並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
2、強迫回憶:反覆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雖明知無任何意義,卻不能克制,非反覆回憶不可。
3、強迫疑慮:對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要反覆核實。如出門後疑慮門窗是否確實關好,反覆數次回去檢查。不然則感焦慮不安。
4、強迫性窮思竭慮:對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反覆思考,明知毫無意義,卻不能克制,如反覆思考:“房子為什麼朝南而不朝北。”
5、強迫對立思維:兩種對立的詞句或概念反覆在腦中相繼出現,而感到苦惱和緊張,如想到“擁護”,立即出現“反對”;說到“好人”時即想到“壞蛋”等。
二、強迫動作
1、強迫洗滌:反覆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總擺脫不了“感到髒”,明知已洗乾淨,卻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2、強迫檢查: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患者對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覆檢查,如反覆檢查已鎖好的門窗,反覆核對已寫好的賬單,信件或文稿等。
3、強迫計數:不可控制地數台階、電線桿,做一定次數的某個動作,否則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數起。
4、強迫儀式動作:在日常活動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式的動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式脫衣鞋並按固定的規律放置,否則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式脫。
三、強迫意向:
在某種場合下,患者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卻不能控制這種意向的出現,十分苦惱。如母親抱小孩走到河邊時,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裡去的想法,雖未發生相應的行動,但患者卻十分緊張、恐懼。
四、強迫情緒(obsessive emotion)
具體表現主要是強迫性恐懼。這種恐懼是對自己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的恐懼,如害怕自己會發瘋,會做出違反法律或社會規範甚至傷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樣對特殊物體、處境等的恐懼。
五、強迫恐懼
此種恐懼與病人的強迫性思維有聯繫,病人害怕自己會出現對立思維,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害怕在某些場合自己會出現強迫,而感到恐懼,從而儘量逃避參加這樣的場合。
六、強迫行為(obsessive behavior)
具體表現,可以是屈從性強迫行為,如反覆檢查煤氣是否關好、門是否鎖上;可以是對抗性強迫行為,如反覆在內心告誡自己不要把強迫意向轉變成實際行動;也可以是強迫性儀式動作,如進家門必須先跨左腿、出門之前必須按序化裝等。此外還可以是強迫計數、強迫洗手、強迫眨眼、強迫搖頭、強迫咬指甲等。
好睏啊 |
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按臨床表現分類
①睡眠潛入期: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②睡眠維持:夜間覺醒次數超過2次或凌晨早醒;
③睡眠質量:多惡夢;
⑤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按病程分類:一過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於4周;短期或亞急性失眠,病程大於4周小於3~6個月;長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於6個月。按嚴重程度分類:輕度。偶發,對生活質量影響小;中度,每晚發生,中度影響生活質量,伴一定症狀(易怒、焦慮、疲乏等);重度,每晚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臨床症狀表現突出。
1、入睡困難;
2、不能熟睡;
3、早醒、醒後無法再入睡;
4、頻頻從惡夢中驚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惡夢;
5、睡過之後精力沒有恢復;
6、發病時間可長可短,短者數天可好轉,長者持續數日難以恢復;
8、很多失眠的人喜歡胡思亂想;
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記憶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嚴重一點會導致精神分裂。
狂燥症是指精神亢奮,狂躁粗暴,喧擾不寧,毀物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徵的病症。
臨床主要表現
情感高漲或易激惹、思維奔逸和精神運動性興奮等“三高症狀”。
情感高漲或易激惹:常表現為興高采烈、洋洋自得,可以從高興愉快到欣喜若狂,具有明顯的誇張色彩;也可表現為瞞不講理、發怒衝動甚至毀物。
思維奔逸:常表現為語量增多、語速增快、意念飄忽,注意力不集中或隨境轉移,自我評價過高或誇大。
精神運動性興奮:活動增多、難以安靜、精力充沛、行事魯莽,性慾亢進、睡眠減少,如果無法正常飲水進食和睡眠,可衰竭而亡。
躁狂發作時大多自知力喪失。根據有無社會功能損害和精神病性症狀,躁狂發作可以分為輕性躁狂症或輕躁狂(社會功能無損害或輕度損害)、無精神病性症狀躁狂症(社會功能損害嚴重,但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有精神病性症狀躁狂症(社會功能損害嚴重且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和復發性躁狂症(目前為某一型躁狂發作,並在至少隔2個月前有過一次任何類型的躁狂發作,但從未有過抑鬱發作)。
相關資料
與精神病區別
神經症與精神病(沒有神精病之稱喔!)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的。
第一、它們的性質不同。
神經症中包括很多種不同的病症:例如抑鬱症.強迫症.失眠症.狂燥症等等。是一類病症的概括性的說法。因為生活的壓力或者某些原因,現代的社會中,神經症患者已經是日趨增多。就像感冒一樣,很平常不過。只是得病的程度不同。有些人則反映出強烈的病理特徵。而精神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是發生在很少部分人的身上的,一般也帶有遺傳性。
第二、病人對自己的病情的自知力不同。
神經症患者一般知道自己的病態行為,而活在後悔和矛盾的痛苦當中。而精神病者則對自己的病態行為一無所知。堅信自己的行為是沒有問題的,堅信自己的幻覺是世界上存在的。對自己的病情是沒有自知力以及自制力的。
關愛 |
輕微一般的神經症患者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及時治療,而且可以達到痊癒。而精神病患者則一定要轉到有關醫院的神經科,通過藥物控制和心理治療共同進行,一般很難會有痊癒的病人。
第四、檢測結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