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疑病症以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為主要臨床表現。因對健康的過慮,常誇大或曲解軀體的正常感覺,並錯誤地歸因於嚴重的軀體疾病,懷疑自己患了某種事實上並不存在的疾病, 醫生的解釋和客觀檢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
生病看醫生,這是正常現象。可是有的"病人"反反覆覆看醫生,卻始終查不出是什麼病,這就令人費解了。其實,這種人確實有病,只是他的病不是在身上,而是存在於思想上、精神上。從醫學心理學上講,這種病叫做"疑病性神經官能症",簡稱為"疑病症"。這類患者對自己身體的變化特別警覺,身體功能任何微小變動如心跳、腹脹等都會引起患者注意。而這些在正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變化,卻使患者特別關注,不自覺地加以誇大或曲解,成為患了嚴重疾病的證據。
根據中國全國12地區神經症流行病學的調查,其總的患病率僅為0.15‰,國外統計本病占住院病人總數的1%。一般認為男多於女,文化落後的地區較多見。
臨床表現
最初往往表現為過分關心自身健康和身體任何輕微變化,作出與實際健康狀況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釋,伴有相應的疑病性不適,逐漸出現日趨系統化的疑病症狀。疑病症狀可為全身不適、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礙,甚至是具體的疾病。症狀以骨骼肌肉和胃腸系統多見;就部位而言、以頭、頸、腹部居多。常伴有焦慮、憂慮、恐懼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症狀。心理障礙
有兩種表現,一為疑病感覺,感覺身體某部或對某部位的敏感增加,進而疑病,或過分的關注。患者的描述較含糊不清,部位不恆定。但另一種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活具體,認為患有某種疾病,患者本人自己也確信實際上並不存在,但要求各種檢查,要醫生同情,儘管檢查正常,醫生的解釋與保證並不足以消除其疑病信念,仍認為檢查可能有誤。於是患者擔心憂慮,惶惶不安,焦慮,苦惱。此為一種疑病觀念,系一類超價觀念。帶強烈的情感色彩。
疼痛
是本病最常見症狀,約有2/3的患者有疾病症狀,常見部位為頭部、下腰部或右髂窩。這種疼痛描述不清,有時甚至訴全身疼痛,但查無實據,患者常四處求醫輾轉於內外各科,毫無結果,最後才到精神科,常伴有失眠、焦慮,和抑鬱症狀。
其他軀體症狀
表現多樣而廣泛,涉及身體許多不同區域,如內有一種特殊味道。噁心、吞咽困難、反酸、脹氣、腹痛、心悸、左側胸痛、呼吸困難,擔心患有高血壓或心臟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別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狀異樣,還有訴體臭或出汗等。
病因
疑病症患者病前常有過分關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或固執、吝嗇、謹慎等性格特徵,男患者常有強迫性特點,女患者中具有 癔症性格者較多,約1/3患者是由軀體疾病所誘發,部分患者可能是醫源性。心理社會因素的強化作用在疾病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心理社會因素
如婚姻的改變,子女的離別,朋友交往減少,孤獨,生活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缺乏安全感,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有一部分病人系醫源性的,醫生不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醫生作出診斷不確切,反覆令病人作些檢查,則造成病人產生懷疑患有某種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軀體疾病以後,通過自我暗示或聯想而疑病。
素質因素
易感素質也是重要的發病基礎,已發現本病在同一家庭成員有類似發作。此類病人人格特徵為敏感、多疑、主觀、固執、謹小慎微,對身體過分的關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強迫人格,女性則與癔症性格有關。
鑑別診斷
病程長短不一,長者可遷延數月或數年,預後較差。起病急、有明顯誘因及得到及時治療者,預後較好。急性起病者預後頗佳,如抑鬱症和焦慮症伴有疑病症狀,或在其他疾病的基礎上發病,則預後好。一般病程在2年以上者,多演變為慢性遷延,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有明顯精神因素,患者滿懷信心,努力求治者,預後好,具有疑病性格者,易為慢性,信心不足,則預後不佳。
診斷標準
1 符合 神經症的診斷標準。2 以疑病症狀為主要臨床象,表現為下述的至少一項:
(1)對身體健康或疾病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式與實際健康情況很不相稱。
(2)對通常出現的生理現象和異常感覺作出疑病性解釋。
(3)牢固的疑病觀念,缺乏充分根據,但不是妄想。
3 反覆就醫或反覆要求醫學檢查,但檢查結果陰性或醫生的合理解釋不能打消顧慮。
4 排除強迫症、抑鬱症、偏執性精神病等診斷,疑病症狀不只限於驚恐發作。
與其他疾病鑑別
1 抑鬱症
最常伴有疑病症狀,如為重性抑鬱症狀,尚有一些生物學方面的症狀,如早醒性失眠,晝重夜輕的晝夜節律的改變,體重減輕,及精神運動遲滯,自罪自責等症狀可資鑑別。隱匿性抑鬱症應特別注意與疑病症相鑑別,隱甙性抑鬱症以軀體症狀掩蓋了抑鬱症的本質,但往往經過抗抑鬱治療常能獲得顯著的療效,而疑病症則較困難。
2 精神分裂症
早期有疑病症狀,但其內容多為離奇,不固定,有思維障礙和常見的幻覺和妄想,病人並不積極求治,可以鑑別。
3 其他神經症
如焦慮症、神經衰弱和抑鬱性神經症均可有疑病症狀,但這些疑病症狀均系繼發性的。而疑病性神經症則其疑病症狀為原發或首發症狀。注意症狀發生的順序,結合臨床的特點。
治療
以精神治療為主,輔以藥物治療。
精神治療
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在耐心傾聽患者陳述與仔細檢查之後,以事實說明所疑疾病缺乏根據,切忌潦草檢查與簡單解釋。如配合其它治療,療效可能更好。對暗示性較高的患者,在支持性心理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催眠暗示可能獲良效。藥物治療
無多大俾益。抗焦慮與抗抑鬱藥可消除患者焦慮、抑鬱情緒。抗精神病僅對少數患者有效,哌迷清(2~8mg/d)對單一症狀的疑病症可能有良效。
中藥治療
藥(熱)熨療法、敷貼療法、敷臍療法、熏洗療法等。
預防
保持良好心態,培養樂觀情緒,提高生活信心。
參與養花、釣魚、下棋等業餘活動,分散對身體健康的高度注意力。
可適當加強體育鍛鍊,規律性的有氧運動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焦慮、鬱悶、壓抑等不良情緒。
家人之間互相關心,增進溝通也可防止不良情緒。
案例
男子一年做100多次B超
32歲的黃新(化名)家住黃陂,一年多前初為人父後日漸消瘦,胃口越來越差,經常抱怨“吃不下”。到附近的社區醫院看病,醫生診斷其有淺表性胃炎,開了點藥,叮囑他規律飲食即可。黃新服藥後覺得毫無療效,於是上網搜尋,發現自己的症狀和胃癌每一條都對得上,他惴惴不安地來到另一家二甲醫院要求做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正常,可他還是不信,又到武漢市區的幾家三甲大醫院檢查。一年來,黃新做了100多次B超,還嘗試了針灸和中藥,可仍感覺毫無改善。
經一位醫生推薦,他帶著一疊厚厚的檢查單到湖北省中醫院精神衛生科。原來妻子分娩時,黃新一直陪伴在身邊,被妻子分娩時的場景嚇倒了,引發驚恐障礙。加上他過於相信網上的“診斷”,表現出典型的疑病症。
女士自診“絕症”留遺書
46歲的女子葉婷(化名)老是睡不著覺,肚子也總是鼓鼓脹脹的,面色很差。她去附近醫院做了一次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葉婷還是不放心,上網搜尋發現,有網友說很多癌症早期的症狀都不明顯,常規儀器不一定能查出來,葉婷懷疑自己身患絕症。兒子帶著葉婷去好幾家醫院做檢查,胃鏡、腸鏡、B超、CT等全做了一遍,花了近萬元也沒能查出什麼病來。葉婷更加焦躁不安,失眠、脹氣越來越明顯,脾氣越來越急躁。她懷疑自己得了查不出的“絕症”,流著淚悄悄寫下遺書。兒子偶然看到遺書,帶她到心理科求診,被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徵,伴有輕度焦慮。
軀體化障礙相關背景知識
軀體化障礙時一種慢性而嚴重的精神疾病,表現為不能完全用軀體疾病解釋的反覆發作的軀體不適。本任務,將探討軀體化障礙典型症狀,回顧相關研究人物、成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