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矮大黃
種拉丁名:RheumnanumSiev.exPall.
科中文名:蓼科
科拉丁名:Polygonaceae
屬中文名:大黃屬
屬拉丁名:Rheum
國內分布:產甘肅、內蒙古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及新疆的東北部。
國外分布: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哈斯克斯坦、蒙古也有分布。
海拔:700-2000
中國植物志:25(1):197
英文植物志:5:348
來源:植物通www.plant.ac
形態特徵
高20-35厘米;根為直或彎曲的長圓柱狀,直徑2--4厘米,內部白色,無莖,根狀莖頂部被多層棕色膜質托葉鞘包圍,托葉鞘光滑無毛。基生葉2--4片,葉片革質,腎狀圓形或近圓形,長614厘米,寬8-16厘米,稀更大,頂端闊圓,基部圓形或極淺心形,近全緣呀略不整齊,葉脈掌狀,基出脈3-5條,葉上面黃綠色,具白色優狀突起,下面色較淺,無毛;葉柄短粗,長2-4.5厘米,直徑7-9毫米,具細溝棱,光滑無毛。花序由根狀莖頂端生出,自近中部分枝,形成寬闊圓錐花序,小枝粗壯,具縱稜線,光滑無毛;花成簇密生,苞片鱗片狀;花梗較粗壯,長1.5-3毫米,無關節;花被片近肉質,黃白色,常具紫紅色煊染,外輪3片小,條狀披針形,長2-2.5毫米,寬約1毫米,中間具1條縱脊,上端略呈龍骨狀,內輪3片大,寬橢圓形到寬卵形,長約3.5毫米,寬2.5-3毫米;花盤環狀,略肥厚呈肉質;雄蕊9,著生花盤邊緣,短而不外露,子房棱狀橢圓形,花柱較粗而反曲,柱頭膨大成倒圓錐狀。果實腎狀圓形,長10-12毫米,寬12-14毫米,紅色,縱脈靠近翅的邊緣。種子卵形,寬約5毫米;宿存花被明顯增大,幾全遮蓋著種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700-2000米或以上的山坡、山溝或砂礫地。
蓼目百科(一)
蓼目(Polygon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僅1科, 目的特徵與科同。 蓼科 (Polygonaceae) 草本,莖節常膨大,單葉互生,全緣;托葉膜質,鞘狀包莖,稱托葉鞘。 |
石竹目百科(一)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亦稱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 顯花植物的一目,屬雙子葉植物綱(特徵特徵為具兩片子葉)。 |
蓼科·大黃屬植物
大黃屬(Rheum L.), 蓼科、酸模亞科、酸模族的一個屬,本屬約60種,分布在亞洲溫帶及亞熱帶的高寒山區。中國39種2變種,主要分布於西北、西南及華北地區,東北較少。本屬植物性喜高寒怕澇,較多生長於海拔2000-4000米左右山坡石礫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