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白花蓼
種拉丁名:PolygonumcoriariumGrig.
科中文名:蓼科
科拉丁名:Polygonaceae
屬中文名:蓼屬
屬拉丁名:Polygonum
中國植物志:25(1):088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粗壯,莖直立,高100-150厘米,分枝,具縱棱,通常無毛。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剛毛狀短緣毛,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短柔毛;葉柄較短,長3-4毫米。托葉鞘膜質,褐色,長1.5-2.5厘米,以後脫落,疏生長柔毛。花序圓錐狀,大型,頂生,分枝開展,花序軸無毛;苞片披針形,每苞片內含1-2花;花梗長3-4毫米,頂端稍膨大,無關節;花被5深裂,白色,花被片倒卵形,長3-3.5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寬卵形,具3棱,長3-4毫米,平滑,有光澤,與宿存花被近等長。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生山坡、山谷,海拔1500-2900米。
地區分布
藥理作用
【採集】秋季採收。鮮用或乾用。
【化學成分】根含多種皂甙,甙元是報春花皂甙元A和二氫藥用櫻草皂甙元A即山茶皂甙元A。報春花甙元的含量達16%。種子含脂肪油32.24%。
【性味】辛澀,平。
①《江西草藥》:"性平,味辛微澀。"
④《陝西中草藥》:"酸澀,涼。"
【功用主治】活血調經,利水消腫。治婦女月經不調,白帶,小兒疳積,水腫,痢疾,跌打損傷,喉痛,乳癰。
①《植物名實圖考》:"散血。"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利尿。治水腫,小兒疳積。"
③《四川武隆藥植圖志》:"開胃。"
④《貴陽民間藥草》:"行血調經,外洗消腫。"
⑤《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腰背四肢扭傷。"
⑥蘇醫《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蛇咬傷,乳腺炎,白帶過多,癰癤,鼻出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①治月經不調:蓼子草、小血藤、大血藤。當歸、牛膝,紅花、紫草各:二錢。泡酒一斤。每服藥酒五錢至一兩。(《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婦女白帶:狗尾巴草。煎湯服。(《江蘇藥材志》)
③治腳腫:蓼子草莖葉。熬水外洗。(《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小兒疳積:珍珠菜根六錢,雞蛋一個。水煮,服湯食蛋。(《江西草藥》)
⑤治再生障礙性貧血:珍珠菜一至二兩,虎刺一至二兩。煎水,去渣濾液,入豬肉一至二兩同煮服,每日一劑。如腹脹顯著者加芫花全草,皮膚腫者加葫蘆瓢、泥鰍、小麥饅頭乾、大蒜子適量。服藥後稍有頭昏,但不需停藥。(《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⑥治痢疾:珍珠菜半斤。水煎服,每日一劑,
⑦治跌打損傷:珍珠菜根、馬蘭根各五錢。酒水各半煎服。
⑧治咽喉腫痛:鮮珍珠菜根、鮮青木香根各三錢。切碎搗爛,加開水適量,擂汁服。
⑨治乳癰:珍珠菜根五錢,蔥白七個。酒水各半煎服。(⑥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⑩治急性淋巴管炎:鮮紅絲毛搗爛外敷。(《陝西中草藥》)
⑾治蛇咬傷:狼尾草一棵。打爛混酒調和塗傷口處。(《江蘇藥材志》)
蓼目百科(一)
蓼目(Polygon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僅1科, 目的特徵與科同。 蓼科 (Polygonaceae) 草本,莖節常膨大,單葉互生,全緣;托葉膜質,鞘狀包莖,稱托葉鞘。 |
石竹目百科(一)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亦稱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 顯花植物的一目,屬雙子葉植物綱(特徵特徵為具兩片子葉)。 |
蓼科·蓼屬植物
蓼屬(Polygonum L.),蓼科、蓼族植物,約23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要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113種26變種,南北各省(區)均有。有些學者曾將本屬分為11個獨立的屬,但因彼此間的區別不明顯,有些學者仍主張歸為1屬,我們除將蕎麥屬Fagopyrum.金線草屬Antenoron.虎杖屬Reynoutria和蔓寥屬Fallopia作為獨立的屬外,其他各屬仍歸併為1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