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號航母

瓦良格號航母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俄語:Варя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用來科研試驗和訓練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原為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1985年12月4日開工,1988年11月下水,由於蘇聯解體,其後期的建造工程被迫中斷,並且被劃歸為烏克蘭所擁有。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買下瓦良格號,後被中國軍方購得在大連造船廠進行修繕改裝。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首次證實正在利用“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時許,中國第一艘航母平台16號艦在大連舉行升旗儀式,16號艦與相鄰停泊的88號艦全部掛滿旗。16點40分,16號艦艦橋桅桿升起五星紅旗,艦首升起八一軍旗,艦尾升起海軍旗。中國航母排練交付儀式。

基本信息

概況

瓦良格號航母瓦良格號航母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原名“里加”號,1990年7月正式更名為“瓦良格”號。“瓦良格號”是一艘大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外形高大威武,是典型的蘇式艦艇風格。

“瓦良格”號1985年開工建造,由於蘇聯解體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瓦良格”號1992年1月停止建造。抵達中國大連之後中國對“瓦良格”號航母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其煥然一新。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首次證實正在利用“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

建造歷史

前蘇聯建造

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原計畫建造3艘“提比里西”級航母,首艦為“提比里西”號”,二號艦為“里加”號,三號艦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里加”號即後來改名為“瓦良格”號。

轉讓烏克蘭

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只支付了完工的“提比里西”號的建造費用,將其改名為“庫茲涅佐夫”號並裝備給俄羅斯海軍。已經完工70%的“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號。1995年,建造率68%的"瓦良格"號正式退出俄海軍的編制,並以償還債務為由送給了烏克蘭。

由於俄羅斯政府無力負擔繼續建造“瓦良格”號的高昂費用,烏克蘭政府只得拆除“瓦良格”上有價值的部件,將其送入國際廢船交易市場。

落戶中國

瓦良格號航母歸國路線與時間瓦良格號航母歸國路線與時間

1998年,烏克蘭與澳門“創律旅遊與娛樂公司”簽訂協定,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瓦良格”號出售。該公司當時購買航母的理由是,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

1999年,“瓦良格”號航母準備移居中國。但土耳其卻禁止“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中國與土耳其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在中國答應交付10億美元保證金的前提下,才允許“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號航母在16名領航員和250餘名水手護送下,通過了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隨後,“瓦良格”號航母順利地穿越了達達尼爾海峽

2001年11月3日進入愛琴海,之後“瓦良格”號從地中海穿越直布羅陀,進入大西洋,再從西環繞非洲大陸。

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號航母駛過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個印度洋

2002年2月5日,“瓦良格”號航母駛入馬六甲海峽,隨後進入中國的南海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號航母抵達航行的終點——中國大連港口。為使“瓦良格”號航母完成航程,中國總計大約花費了3000萬美元。

設計特點

在設計之初,蘇聯意圖建造一種達90,000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性能與美國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相似。但因應資金,技術及戰略需要,蘇聯被迫降低標準,作為基輔級航空母艦向烏里楊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的過渡艦型。最終,該級別航空母艦為65,000噸級,放棄了配備蒸汽彈射器轉而採用滑跳式甲板。

艦載固定翼戰機依靠使用本身的引擎動力,衝上跳板升空。這種設計比起採用平面彈射器的航空母艦具備更高的飛機起飛角度和高度,所需要的操作人員較少;但飛機離艦的動力完全依靠該飛機的自身引擎,要在較短的甲板上達至足夠的離艦速度,增加了對其艦載機設計的難度。

故此,對於艦載戰機起飛的重量亦有所限制,較難實現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升空,大大降低了其作戰效能。為了保證飛機在超低速的狀態下平穩而不進入失速狀態,會對飛行員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該艦原也可以擔任巡洋艦,因為它原裝有12枚長程Granit(SS-N-19)反艦飛彈和諸多武裝。中國購入該艦後,在後期的改造工程中拆除了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並予以改裝以適合其它用途。

基本構造

“瓦良格”號在2005年早些時候進入了乾船塢進行了外殼維護工程,如艦首聲納的安裝,減搖鰭,尾部螺鏇槳,方向舵。一段時間後停泊在棲裝碼頭,艦橋做了防鏽處理。而又在短時間內甲板的番翻新工作也完成。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設備安裝,內部的設施基本完成。

瓦良格號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主搜尋雷達採用了052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備用雷達為頂板,安裝在主桅頂端。其下面是飛機戰術導航指揮通訊系統天線,與庫茲涅佐夫上的相同。艦橋前後兩端各裝備一部短程對空/對海搜尋雷達,與052C主桅頂的雷達相同,其它電子設備與系統都是由052C艦移植過來。
艦體四角裝備有HHQ16防空飛彈4X8垂直發射井,全艦共128枚飛彈。由艦橋中部四個角的四部與船身中部的兩部前罩雷達控制。另外艦體的四角各裝備有2部CADS-N-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尾部裝備兩座AK630M1速射炮,四座金屬風暴24管多用途火箭發射器。
原型艦裝有SS-N-19艦毀飛彈的發射井,中國沒有該型號飛彈,只能將發射井拆除,改為機庫。蘇-33M的最大載機數由18架增加到24架。戰時將載有16架蘇33M,8架蘇33UBM,4架雅克44E預警機,2架雅克44M空中加油機,8架卡28M反潛直升機,2架卡29多用途直升機。“瓦良格”號的機庫可以能容下70%的戰機。L15超音速戰鬥/教練機也可上艦,平時擔任訓練任務。在研的殲15為艦載機,可望在後續艦上裝備,以增載入機數量與執行任務時的靈活調配。

裝備

武器裝備

12單元SS-N-19反艦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2枚);

4座六聯SA-N-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92枚);

8座“卡什坦”(Kashtan)導炮合一近防系統;

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

最大可載50架各類飛機,主要有Su-33(Su-27)和Mig-29戰鬥機、Ka-27反潛直升機、Ka-31預警直升機。

電子裝備

聲納:Zvezda-2主動搜尋/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Bronza/OxYoke艦體聲納。

雷達:兩座三面對空搜尋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尋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飛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

中國改裝情況

命名:可能會以中國近海命名,如渤海號。也有認為會以海軍將領或直轄市名命名的。
主尺寸:艦長304米、水線281米;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排水量:57000噸(標準),67500噸(滿載)。
結構改裝:取消艦首12單元反艦飛彈垂直發射筒,將士兵住倉前移合併,以獲得更大機庫空間。
武器裝備:國產FL-3000N型24聯裝近程艦對空飛彈、國產1130型11管近防炮,理論射速9000~10000發/分鐘、國產10管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艦載機大於50架(因拆除大型反艦飛彈發射單元,增大了甲板下的機庫面積)、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國產直9艦載反潛/多用途直升機、國產直8型運輸直升機、進口卡-28反潛直升機、進口卡-31預警直升機。

電子設備:艦載對海搜尋雷達; 衛星通訊天線;與052C型防空飛彈驅逐艦相同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備用雷達為“頂板”雷達系統,安裝在主桅頂端;從電子設備的外形上看,基本與052C驅逐艦主桅頂的雷達相同。

大事記

瓦良格號航母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駛向中國瓦良格號航母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駛向中國

1982年,蘇聯做出了按照1143.5設計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第一艘航母“定單105”(1143.5設計方案的工廠編號)曾被命名為“提比里西”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1983年初,蘇聯提出建造第二艘1143.5型載機巡洋艦的構想,該艦設計代號1143.6型,艦名命定為“里加”號。同年,“定單106”(1143.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
1985年12月4日,“定單106”(“里加”號)在造船台安家落戶。
1988年,“里加”號船體建造成功,並於當年11月25日下水。
1990年7月,“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Varyag)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蘇聯解體後,“瓦良格”號由烏克蘭共和國獲得,
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達68%。

1992年1月,但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被迫停工。

瓦良格航母原技術參數示意圖瓦良格航母原技術參數示意圖

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
1999年7月,澳門公司雇用ITC公司的Sable 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在大批拖輪的護航下,被拖進大連造船廠第一工場30萬噸的船塢內。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標準的PLA海軍灰的新鮮塗裝出現在30萬噸船塢泊船碼頭。
2009年4月27日,瓦良格在多艘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原來的泊位,進入了剛剛落成的大連船舶重工在香爐礁新建的第三工場30萬噸級船塢。 
2009年8月21日,瓦良格的艦橋改造等一系列作業正式開始。

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時許,在大連舉行升旗儀式,與相鄰停泊的88號艦全部掛滿旗。中國航母排練交付儀式。

試航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進行首次出海航行試驗。

2011年11月29日,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第二次出海試驗,該次出海航母甲板上已經標註了飛機起降區域和起飛標誌線。航母艦載機殲15也飛赴航母測試海域,進行適應性訓練。該次海試於12月11日結束。

2011年12月20日下午,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出海進行第三次海試。此次海試持續9天。

2012年1月8日,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第四次出海試驗,1月15日返回,歷時8天。

2012年4月20日,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出海進行第五次海試。根據遼寧海事局的兩次航行警告顯示,中國航母平台此次海試的時間大約持續9天左右。

2012年5月6日,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從大連港泊位啟航,開始第六次海試。15日17時許,中國航母平台在完成為期9天的第六次海試後,駛回遼寧省大連港泊位。

2012年7月30日,瓦良格號航母(中國航母平台)完成第九次海試。

2012年8月27日,開始第十次海試。2012年8月30日9時30分,經過4天的海試後,平穩地停靠在遼寧大連港碼頭。在10次海試中第九次海試歷時最長,達25天;此次海試時長最短,不足70小時。

2012年9月2日,瓦良格航母開始描線塗裝舷號,與此前艦艇上黑色字型不同,航母上的“16”為白色字。這種字型此前已在東海艦隊試用,看上去更有立體感。而參照國際慣例,這種字型被美國和北約國家採用。

軍迷甚至猜想此數字是用來紀念新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上將,其出生於1916年。

中國航母掛滿旗進行站坡儀式

2012年9月19日,有網友發出照片顯示,正在大連的16號中國航母平台懸掛滿旗,身著海軍制服的人群在甲板上進行了站坡儀式。期待中國航母服役的軍事發燒友紛紛據此猜測,中國航母距離正式交付指日可待。
環球時報記者19日下午採訪了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海軍專家,這位專家表示,海軍大型艦艇在領導人視察或檢閱時、重要人物參觀時以及正式場合的進出港時,都會舉行站坡儀式;在八一建軍節期間、國慶期間、元旦期間或者海軍成立紀念日等重大節日時,都可能懸掛滿旗;中國航母此次懸掛滿旗、舉行站坡儀式,並非就是正式服役的直接標誌,但不排除是為重大節日或重大活動進行排練。
16號中國航母平台是由一艘沒有建造完成的烏克蘭航母“瓦良格號”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和建造的中國第一艘航母訓練平台。就在不久前,瓦良格號航母被刷上“16”的舷號。

世界航母大全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日向號航空母艦
印度維拉特號航空母艦
海鷹號航空母艦
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
無敵號航空母艦
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蘭利號航空母艦
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赤城號航空母艦
明斯克號航空母艦
美國喬治·布希號航空母艦
美國號航空母艦
里根號航空母艦
義大利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小鷹級航空母艦
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巴西聖保羅號航空母艦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
新羅西斯克號航空母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暴怒號航空母艦
凱沃爾號航空母艦
阿斯圖里斯親王航空母艦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加賀號航空母艦
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小鷹號航空母艦
企業號航空母艦
胡安·卡洛斯一世航空母艦
尼米茲航空母艦
加里波第級航空母艦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義大利凱沃爾號航空母艦
阿根廷5月25日號航空
韓國獨島號航空母艦
戈爾什科夫航空母艦
光輝號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加富爾伯爵號航空母艦
企業級航空母艦
戴高樂級航空母艦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甘迺迪航空母艦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
卓越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杜魯門航空母艦
斯坦尼斯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

星座號航空母艦
基輔號航空母艦
泰國皇家公主號航空母艦
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
福煦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
鳳翔號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母
光輝級航空母艦
克萊蒙梭級航空母艦
泰國差克呂·納努貝特號
克萊蒙梭航空母艦
戴高樂航空母艦
獨立號航空母艦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威斯康星航空母艦
無敵級航空母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