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戈爾什科夫航空母艦,基輔級的第四艘。原名“巴庫”號, 排水量44720噸。長273米,寬56.2米,吃 水9.7米。1978年始建,1984年下水,19 87年服役。主機功率20萬馬力,航速29 節,自持力30晝夜。使用了比以前先進的 指揮系統及3D雷達系統。可載雅克-141超 音速戰鬥機。1992年開始一直在北方修船 廠進行大修,但經費嚴重不足。俄印最終就就“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改裝協定達成一致意見。據訊息人士透露,雙方主要矛盾--改建經費方面也達成一致。
俄新社2009年12月7日報導,俄印關於改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所有相關問題都已獲得解決。之前,有報導說雙方因改建費用問題而沒有達成協定。負責修建的北方造船廠曾表示完成“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還需要12億美元。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改裝協定早已於2004年簽訂,契約價值15億美元,包括向印度提供“米格-29K”型艦載戰鬥機,並且依照契約要求,整個改裝工作應於2008年完成。但該航母的交付卻一再延遲,印、俄兩國也就航母的改裝經費問題不斷發起爭端。2008年2月,印度提出再向俄羅斯支付6億美元經費,但俄方卻表示6億美元不足以完成最後的改裝工作,因此追加經費的事情一直到現在才得以解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盧布升值,軍火漲價,印方改裝要求變動,改裝成本大幅增加,俄承辦企業要求將價格提高到29億美元,交付使用期推遲到2012年至2013年。 改裝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將在2012年底移交給印度。
歷史
根據俄印兩國於2004年1月在新德里簽署的一攬子協定,俄方將無償地向印方提供“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但該艦須在俄北方機器廠接受現代化改裝並裝備俄制艦載機。協定的總價值高達7億美元。現在,該艦已被印海軍重新命名為“維克拉馬迪特亞”號。據悉,改進後的航母的甲板有所延長,先前裝備的“玄武岩”飛彈發射系統也被拆除。這樣以來,“維克拉馬迪特亞”號便能夠搭載米格-29K型戰鬥機,而非僅局限於直升機或是雅克-38和雅克-141型垂直起降戰機。
改進後的“維克拉馬迪特亞”號的排水量接近5萬噸。就噸位和主要性能來說,該艦已非常接近法國的“夏爾·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由於需要定期添加燃料,前者僅僅在續航能力方面落後於後者。
交付印度
據《防務新聞》網站報導,印度軍方稱,俄羅斯將於2012年向印度交付“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印度海軍已經派出一個150人組成的包括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團隊在正接受翻新的“戈爾什科夫”號上進行訓練。 印度方面稱,向俄羅斯支付了6750萬美元的訓練費用。航母啟用後將有1500名水兵服役。2004年,俄羅斯和印度簽署協定,俄方將“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改造後轉讓給印方,印度支付9.74億美元的費用。後來俄羅斯調高了價格,改造工作也一度推遲,直到印度政府同意了23.3億美元的總費用。 印度海軍還花費5.26億美元購買了16架米格29K艦載機,這些戰機2010年開始交付,目前已交付戰機部署在印度果阿邦的海岸地帶。“戈爾什科夫”交付印軍後將被稱為“維克拉馬迪特亞”,16架米格29K將在這艘航母上服役。
目前,印度海軍擁有一艘航母“維拉特”號,還正在建造另外一艘,據稱2014年有望服役。
自2009年12月份至2011年6月,航母改裝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已完成約99%的建造工作及約50%的布線工作。幾乎所有的大型設備,如發動機和柴油發電機等已經安裝完畢。該航母計畫於2012年底加入印度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