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紀80年代,泰國國防戰略重點是陸上邊界,隨著越南從高棉撤軍,泰國的戰略重點開始轉向海上,開始加快海軍建設。在和平時期,泰國海軍除了肩負著保護國家安全、捍衛海洋權益的基本使命外,還承擔著廣泛的日常任務,諸如:海上救災、處置海上犯罪事件、保護海洋環境等等。泰國是個遭受颱風災害的多發地區,每年都對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災害一發生,就需要動用艦艇部隊及時進行救助、疏散、醫療等支援行動。1989年發生了一場特大風災,當時強颱風席捲泰國南部,造成大量漁船沉沒,沿岸民房倒塌,雖經海軍全力援救,終因出動的艦艇噸位都較小,能活動的距離較近,並受海上環境條件的制約較大,因而力不從心,仍有大量漁民和濱海災民死亡或失蹤,當時如能使用艦載直升機及時進行搶救當最為理想。這場颱風還對位於泰國灣西岸的春蓬、巴蜀等省的通信設備破壞嚴重,聯絡中斷,此時又極需一艘裝備有完善通信設施的大型艦艇及時趕到,以提供應急的通信手段。同時,泰國臨近馬六甲海峽,其近海又是海盜猖撅之地,為了保護過往船隻和海員的生命、財產免遭劫難,一有風吹草動,即要求海軍能及時趕赴出事地點,出動艦載直升機則最解決問題。從自身擔負的使命和任務出發,泰國海軍迫切需要一型直升機海上機動平台。
建造沿革
泰國海軍在向世界上幾大造船公司表示了這一意向,隨即收到了來自各方的推薦方案以及報價。其中,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竭力推銷其“輕型航母”方案,並以三項頗具吸引力的優勢,使其處於競爭的有利地位。這三項優勢為造價低廉,報價不超過4億美元,僅相當於西方建造一般中型護衛艦的價格;建造時間快,5年即可交艦;1988年服役的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空母艦就是巴贊造船公司的的成功案例,為泰國海軍建造的“輕型航母”可根據新的要求在該航母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泰國海軍原定目標僅為裝備一艘普通的直升機母艦。但是由於巴贊公司提出的方案使得泰國海軍以此為契機,重新調整其現代化計畫,原定的直升機母艦改為戰鬥力提升的輕型航母並成為泰國海軍的核心力量。
1992年3月,泰國海軍與巴贊造船公司簽約,訂購一艘能載直升機和鷂式戰鬥機的小型航空母艦,契約金額為3.6億美元(契約中雖未含武器系統的價格,但已計入母艦本身的備件和供應品等後勤支援部分的費用),由巴贊造船公司的法羅船廠建造。
1996年1月20日,航空母艦下水,以泰國曼谷王朝開國君主差克里·納呂貝特的名字命名,泰國王后詩麗吉前往西班牙,在西班牙王后索菲婭的陪同下主持了下水儀式,兩國海軍司令也一起參加下水儀式。1996年10月,作為平台部分的航母總體建造工程基本完成,已可進入海上試航階段。為此,泰國海軍派出了接艦部隊,赴西班牙隨艦出海,邊試航邊交接。
服役歷程
1997年3月20日,差克里·納呂貝特號移交給了泰國海軍。在交艦後,航母離開船廠碼頭駛往西班牙海軍的羅塔 基地,再進行約4個月的艦員培訓。在西班牙海軍的幫助下,進行包括飛行作業在內的各種操艦訓練,以使接艦部隊掌握操作技術。
1997年8月10日,泰國皇家海軍接艦回國,進駐泰國最大的海軍基地梭桃邑,舷號為911,9在佛教當中有吉祥之意,11表示上上的意思。此後,泰國自行加裝部分武器、作戰系統,其使用的艙室空間,以及電力、冷卻水、壓縮空氣、空調等系統,均事先已在艦上設計、預裝完畢。
1998年,差克里·納呂貝特號正式投入使用。 由於1997年金融危機後,泰國經濟不佳,軍費緊張,雖然仍然服役,但是已經停止使用,艦載機也已封存,現停泊在港口裡供市民參觀遊覽。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較之“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在多項戰術技術性能上有了顯著的提高。對於這樣小的尺 度和噸位,既要最大限度地多載飛機,又要安排下作為航母必需的全部設施,具有一定的挑戰。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在一定程度上採用民船建造標準,軍民標準結合,例如艦體結構、管路、電纜、電氣設備等,均接英國勞氏船級社的民船建造規範來設計,相關材料、設備採用民用品。由於民用品銷售廣、產量大,價格比軍用品低廉。雖然部分套用民船建造規範,但在涉及與作戰、生命力有關的關鍵項目上,如:飛行甲板、動力裝置、電力分配系統、損害管制系統等項,則仍按軍用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施工。其次,在設備的選用上,突出確保飛行作業這一重點,其它非重點設備予以省免。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在施工工藝技術上採取一系列先進措施,套用“綜合建造工藝”和“模組化建造工藝”等,大為縮短在船台上的建造周期。較之“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的建造周期縮短了一半,節約的費用可觀。所謂“綜合建造工藝”。此外,為了使艦體外殼的鋼板容易加工、節約工時,巴贊公司對本艦的線型設計作了專門的試驗研究,線型盡力避免複雜的彎曲,而對水動力性能又不產生不利影響。通過全面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巴贊造船公司將“差克里·納呂貝特”號終的造價降至最低並創造了5年的造船記錄。
艦型結構
艦型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島式上層建築位於飛行甲板右舷,其最上層為航海艦橋,即駕駛室。其下為司令艦橋、飛行管制艦橋,所有雷達工作艙室以及動力裝置的進、排氣道都布置在島式上層建築之中。作戰情報中心、通信中心以及其它作戰艙室,均集中在機庫甲板和飛行甲板之間的島式上層建築區域內。
結構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主艦體位於機庫甲板下,由13道水密隔壁劃分成14個艙段。在生命力和抗沉性方面,符合美國海軍的分艙設計標準。在艦體中部之後有前、後兩個機艙,每個機艙內各布置有一套獨立的推進機組,即:1台LM2500燃氣輪機和l台MTU柴油機,兩者通過減速齒輪箱連線到一根推進軸上。電站設有兩個獨立的發電機組,分別布置於2個輔機艙內。每組發電機包括2台1200千瓦、450伏、60赫的柴油發電機和一個配電板,各發電機均與配電板相接。所有4台發電機可用並行或分開的形式運轉,兩個配電板間有匯流排相連。全艦的電力分配到分布於各處的10個負荷中心進行管理,重要用戶可從兩個不同的負荷中心接受供電,而一般用戶則僅由一個負荷中心供電。此外,在艦首還有 l台應急柴油發電機。底艙內儲存有1300噸柴油和600噸JP5航空燃料。
損管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全艦劃分為三個各自 獨立的消防區,由敷設防火絕緣材料的甲板或水密隔艙予以區隔,各區均設有獨立的損管控制站與消防系統和損害管制分站。消防設備的配置達到十分充分的程度,計有:海水消防總管、水幕系統、泡沫系統等。泡沫系統下設4個分站,對機庫的噴灑器以及飛行甲板上噴灑器和泡沫水龍帶提供泡沫滅火劑。另外,還有二氧化碳和乾粉滅火器遍布全艦各處,彈藥艙內還設有降溫、滅火用的噴淋系統。為提高在遭遇海上風浪中的耐波性,艦體兩側設有展翼形防搖龍骨以及一對由電腦控制的穩定鰭。
甲板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飛行甲板是本艦的核心部分,飛行甲板長174.6米,寬27.5米,前部為上翹12度的滑躍跑道。以使AV-B“鷂II”垂直短距起降飛機能攜帶最大作戰負荷短距起飛;而其返航著艦則採用垂直降落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無論對飛行員還是對航母來說,都更容易、更安全些。降落時,只需逐漸降低飛機的航速,直到使飛機在母艦附近的空中懸停,然後將飛機移動到甲板上方,使飛機緩慢下降著艦。
飛行跑道偏於甲板左舷,跑道中線與艦體中線形成一個向右的3度小斜角,在飛行甲板上有直升機的5個停機位 置,可供5架同時作業。在飛行甲板的中部右舷及後部中線中各有一台起重能力為20噸的飛機升降機,實施機庫甲板和飛行甲板間的飛機上下調度。另在前升降機側裝設有一台起吊飛機用的起重機,以便在飛機發生故障無法正常降落於飛行甲板時,則先應急迫降于海面,然後再用此起重機將其起吊回收。
飛行甲板之下為機庫甲板,機庫長100米。中間有一防火簾將機庫分成前、後兩部分,共可存放15架“海王”中型直升機或12架AV-8B“鷂II”垂直短距起降機。如果在升降機平台及機庫空餘地上都停放飛機時,即可達到規定的載機數量。機庫內還有2台與水線下彈藥艙相連的彈藥升降機,專為飛機裝彈。
動力系統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性能標準平均,在性能指標上不提過高要求,例如對航速的要求就不高,最大航速僅26.2節,巡航速度17.2節。因此,“差克里·納呂貝特”號雖為萬噸級的輕型航母,但其動力裝置僅與3000噸級航速為30節的護衛艦所裝相當。如果要求最大航速提高至28節以上,巡航速度達到20節,則必須將現用動力裝置增加一倍,這勢必使費用大幅上升,難以將總造價保持在護衛艦的水平上 。
艦載武器
防禦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設計的自衛能力增強,原計畫裝備1座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RIM-7“海麻雀”近程防空飛彈;3座薩德拉爾六聯裝防空飛彈系統,發射西北風近程防空飛彈;4座MK-15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2座30毫米機炮,實際由於經費不足,僅裝備有3套薩德拉爾六聯裝防空飛彈系統。
艦載機
泰國僅向西班牙購得9架二手“鷂Ⅱ”AV-8S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實為AV-8B,因在西班牙組裝而改代號),其中2架雙座教練型,7架單座作戰型(一說1架教練機、8架作戰機),另向美國購進了6架S-70B直升機。航母艦載機標準配置為9架AV-8S戰鬥機或14架SH-3“海王”直升機,一般配置為6-8架AV-8S戰鬥機搭配4-6架S-70B直升機或者最多14架直升機 。
艦電系統
戰鬥系統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需擔負泰國海軍的艦隊旗艦指揮任務,因此艦上設有相關的指揮裝備。其戰鬥系統由西班牙FABA負責整合,設有七具操控台以及一具輔助操控台,處理單元則為美制AN/UYK-43C主電腦以及AN/UYK-20中型電腦。流線型柱形桅桿的頂部安裝有SPS-2C中程三座標對空警戒雷達,其下為導航雷達、飛機引導雷達,MX 1105型I波段Transit/GPS Omega衛星導航系統,URN 25塔康(Tacan)飛機戰術導航設備、安裝在桅桿上的甚高頻通信天線,通信用的鞭狀天線則布置於飛行甲板的舷邊 。
設備
對空搜尋:休斯AN/SPS-52C 3-D雷達系統,SPS-64對海搜尋雷達系統,Signaal STIR火控雷達系統,Indra 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4部MK-137誘餌發射器,殼體聲吶。
自動化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艦上裝備一套綜合監視控制系統,以實現推進控制、電力控制、輔機控制以及損害管制,共有4個主顯控檯布置於“中央控制中心”進行集中控制,在駕駛室則有相應的分顯控台。所有顯控台都由光纖數據通信系統相連,收集來自全艦各處的艦艇平台信息 。
性能數據
艦體參數 | ||
艦長 | 182.6米 | |
艦寬 | 22.5米 | |
吃水線長 | / | |
吃水線寬 | / | |
吃水深度 | 6.25米 | |
標準排水量 | 7000噸 | |
滿載排水量 | 11450-11485噸 | |
飛行甲板 | 長174.6米,寬27.5米 | |
機庫面積 | 長100米 | |
航速 | 26-27節 | |
續航力 | 10000海里/12節 | |
艦員編制 | 艦員編制455人,其中軍官62人,航空聯隊146人,4名皇室成員 | |
傳動 | 雙軸雙槳 | |
動力系統 | 柴燃聯合形式 2台LM-2500燃汽輪機,功率44250馬力 2台MTU16V1163TB83柴油機,功率11780馬力 |
總體評價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的服役使泰國海軍在東南亞的地位得以提高,成為該地區最強大的一支海上力量。泰國海軍 在戰時具備了可以隨時出動的前進基地,在平時的海上救援行動中也有了一個理想的指控、通訊中心。
航空母艦大全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軍艦。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統平台,發展至今已是現代藍水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列艦艇之一。
- 美國
- 中國
- 義大利
- 俄羅斯
- 西班牙
- 法國
- 英國
- 泰國
- 巴西
- 印度
- 尼米茲級
- 福特級
- 小鷹級
- 企業級
- 福萊斯特級
- 美國級
- 塞班級
- 中途島級
- 獨立級
- 約克城級
- 列剋星敦級
-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CVN-68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 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CVN-69
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CVN-70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CVN-71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 林肯號航空母艦
CVN-72
林肯號航空母艦 - 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CVN-73
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 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
CVN-74
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 - 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CVN-75
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 里根號航空母艦
CVN-76
里根號航空母艦 - 布希號航空母艦
CVN-77
布希號航空母艦
- 蒙特利號航空母艦蒙特利號航空母艦
- 科本斯號航空母艦科本斯號航空母艦
- 獨立號航空母艦獨立號航空母艦
- 貝勞森林號航空母艦貝勞森林號航空母艦
- 巴丹號航空母艦巴丹號航空母艦
- 卡伯特號航空母艦卡伯特號航空母艦
-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 聖哈辛托號航空母艦聖哈辛托號航空母艦
- 庫茲涅佐夫級
- 加富爾級
- 加里波第級
- 庫茲涅佐夫級
- 基輔級
- 阿斯圖里亞斯級
- 戴高樂級
- 克里蒙梭級
- 無敵級
- 伊莉莎白女王級
- 光榮級
- 卓越級
- 巨人級
- 威嚴級
- 無懼級
- 半人馬級
- 阿斯圖里亞斯級
- 克里蒙梭級
- 半人馬級
- 基輔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