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航空母艦

瓦良格航空母艦

1982年5月7日,經過反覆醞釀和討論,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部長會議做出了按照1143.5設計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繼第一艘航母“定單105”(1143.5設計方案的工廠編號,“定單105”曾被命名為“提比里西”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於當年9月開工後,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單106”(1143.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

基本信息

建造簡介

瓦良格航母瓦良格航母

1982年5月7日,經過反覆醞釀和討論,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部長會議做出了按照1143.5設計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繼第一艘航母“定單105”(1143.5設計方案的工廠編號,“定單105”曾被命名為“提比里西”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於當年9月開工後,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單106”(1143.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

為建造這兩艘航母,蘇聯政府撥款對黑海造船廠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包括建成了裝配和焊接車間,允許將船體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噸;裝備了2台載重各為350噸的自行平板車,和建成了從新車間到船台的運輸車道;0號船台的長度加長了30米;建成了裝配重達1700噸總段的水平船台旁平台安裝了船台和船台旁平台用的2台起重量各為900噸的龍門吊車,並加裝了其它新型吊車,使得整個船台上使用的吊車達到10台;同時,改造大渠舾裝碼頭。為了保障航母出廠駛往黑海,還將大渠和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竣深到10.5米。這次技術改造,大大增強了黑海造船廠的生產能力。

按照當初的設計,兩艘同級航空母艦的滿載排水量為67000噸,全長306米,比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僅短22米。艦艏飛行甲板高度距離水面有七層樓高,艦艉飛行甲板寬度73米。航母最多可容納大約60架戰機,飛行甲板前部有12具SS-N-19反艦飛彈發射器。其主要使命是確保蘇聯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安全和戰鬥效能的發揮,消滅敵方海上和基地的海軍兵力。1985年12月4日,“定單106”(“里加”號)在造船台安家落戶(一艦下水,後續艦於當日上船台)。到了1988年,“里加”號船體建造成功,並於當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Varyag)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達68%。

工廠在施工中發現,建造人員15%的時間是花在從一個工位移動到另一個工位的路途上。為了減少非生產性的浪費,在上甲板上設定了移動式機修車間、工具和工藝工夾具的貯存倉庫,並實施了在艦上事先規定的地點發放材料的辦法。為了便於進入內部艙室,在船體側壁處設定了專用工藝通道,為解決人員上下和運送小型貨物,還在船台和舾裝碼頭設定了自動電梯。擔任整艦設計的涅瓦設計局也改變了設計工藝,圖紙按總段和按專業設繪,圖紙明細表都在計算機上分發,這樣,可以相當快速準確地按照分類表將機械加工製件投入生產。一條航母由24個總段組成,工廠則把每一個總段都看作完整的製件。在船台旁平台上總段內進行尾軸架、舵和軸轂的安裝,在大範圍內實施了封艙前向總段內吊裝機械設備、管道和其它工藝單元的工藝路線,大大縮短船台周期,生產管理達到的水平相當高、相當嚴密有效。

技術參數

主尺寸:艦長302米(全長)、281米(水線)、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

排水量:55000噸(標準)67000噸(滿載)

動力:4台蒸汽輪機4軸200000馬力

航速:29~31節

續航力:>7000海里/18節

艦員:1960+626(航空人員)

武器裝備

12單元SS-N-19反艦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2枚)

4座六聯SA-N-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92枚)

8座“卡什坦”(Kashtan)導炮合一近防系統

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

最大可載50架各類飛機,主要有Su-33(Su-27)和Mig-29戰鬥機、Ka-27反潛直升機、Ka-31預警直升機

電子設備

聲納:Zvezda-2主動搜尋/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Bronza/OxYoke艦體聲納

雷達:兩座三面對空搜尋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尋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飛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

中國購買

蘇聯解體後,在分家時出於“因地制宜的考慮”,“瓦良格”號由今天的烏克蘭共和國獲得(在最初的幾年之內名義上仍歸屬俄黑海艦隊)。但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工程於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廢。

據說,烏克蘭前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競選第一屆總統時,曾面對黑海造船廠的工人們滿懷信心地說:“烏克蘭需要‘瓦良格’號,我們一定能建成它!”在場的所有人誰也不願意將傾注了成千上萬人心血的航母從此廢棄。然而,即使克拉夫丘克連任了兩屆總統,“瓦良格”號航母依舊在舾裝碼頭上仍憑風吹日曬,沒有得到撥款。

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號航母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這條航母本來是蘇聯政府撥款建造的,烏克蘭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即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而不是俄方認為的未付的30%。廠長馬卡羅夫此時報告道:“‘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將艦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馬卡羅夫回答道:“蘇聯、黨中央、國家計畫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馬卡羅夫說,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所有在場的人終於明白了:在國家解體的情況下,再要將“瓦良格”號建成已經沒有可能。此後俄烏之間對此船仍有協商,但都是無果而終。1995年,烏克蘭總統決定將“瓦良格”號的命運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

1995年12月,已經成為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訪問了北京。1996年1月,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引述隨總統出訪的副總理阿那托利·基納赫的話說,中烏正在為烏克蘭未完成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運往中國造船廠一案進行談判,他表示“瓦良格”號最終有可能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TuristicaeDiversoesChongLotLimitada)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籌款過程可謂艱難,曾先後兩次向烏國申請延期付款,當然代價是要罰息,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之後因為欠債又和國內公司打了多年官司),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包括迪斯科舞廳、旅館和博彩設備等,日後將其停泊於澳門附近海域。當時有人質疑,說澳門附近海水淺,停不下這種大船,除非以後還要深挖航道云云。而澳葡當局則明確表示,拒絕“瓦良格”號未來在澳門停泊。

1999年7月,澳門公司雇用InternationalTransportContractors(ITC)公司的Sable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啟航前,買方要求在艦艉的明顯位置標明即將落戶的新港名稱。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邊,出現了英文“KINGSTOWN”字樣(金斯敦,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首都)。據說,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曾淚流滿面,在位於海邊的造船廠療養院目送了"瓦良格"號的“最後一程”。

不料,當該船駛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準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漂蕩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土耳其方面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它船隻正常航行”等為理由,拒絕“瓦良格”通過。西方媒體也藉機紛紛大肆炒作“中國航母威脅論”。中國與土耳其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

“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間,創律公司每天向ITC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個月還必須向烏克蘭港口當局繳付1.7萬美元的停泊費。ITC的拖船船員因為長期無法脫身而深為不滿,徐增平總裁更是因此損失慘重。徐總後來回憶說,當時可謂是內外交困,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為恰好當時是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困難重重,內地的東西還得維持住,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和費用。”

當時,土國總理府和外交部都傾向放行,但主管海洋事務的國務部長米爾札歐魯(RamazanMirzaoglu)堅決反對。1999年12月19日,美國由幕後轉到台前,駐土耳其大使皮爾森會見了米爾札歐魯,表達了美國政府對“瓦良格”號的關切。2000年3月3日,米爾扎歐魯應美國政府的邀請訪美兩周。臨行前,他向總理艾西費特呈交報告,詳述“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可能發生的技術問題,建議拒絕中國的要求,禁止讓“瓦良格”號通過海峽。ITC公司的JoopTimmermans先生據理力爭,他說將“瓦良格”號拖過海峽其實比駕駛一艘15萬噸油輪穿越海峽更容易也更安全。但米爾扎歐魯則說,要么你讓這艘船自身擁有動力,要么你把它拆成碎塊運走,否則別想通過海峽。Timmermans先生還說,2001年3月發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國籍的直升機降落在“瓦良格”號的飛行甲板上,三個人跳出來進行了一番測繪後又駕機飛走了,臨走前還用粉筆在甲板上寫下“法國人到此一游”("TheFrenchwashere.")。

在此前後,中國與土耳其之間一直進行外交接觸。中國承諾,將完全負擔“瓦良格”號通過海峽的安全保險以及可能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並且將從中國派遣幾艘大馬力的拖船,協助拖行“瓦良格”號,以保證通過海峽的航行安全。

2001年7月,原本站在米爾扎歐魯一邊的土耳其軍方,態度開始轉變。總參謀長凱維芮柯魯應邀訪問北京,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軍方立場改變(眾所周知的軍火出口),並在8月初照會總理府,“建議放行”。而土政府也提出,要求中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爭取每年有200萬人次中國觀光客到土耳其,可為土耳其創造20億美元的外匯。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議,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土耳其國務部長兼政府發言人居瑞勒代表總理艾西費特,當天啟程前往北京,向中國政府告知這項結果。

安全條件

1.10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2.中國官方提供書面保證;

3.必須委由國際認可的保險公司擔保;

4.護航“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拖船數量必須增加一倍(即由中國最先提出的8艘增加為16艘,並且必須是高馬力拖船);

5.通行海峽時,全艦四周必須燈火通明;

6.艦上必須配置錨鏈及拖纜收放機械組及人力組以備必要;

7.艦上因此必須安置發電機以啟動機械及照明;

8.艦上必須成立無線電通訊網以保持安全聯繫;

9.在通行海峽之前,土方得派技術監督小組至艦上檢查安全條件是否齊備;

10.中國安排之拖船須由土耳其海洋署及海岸防衛隊專家指揮;

11.為防範未然,艦上及陸上均須配備消防隊應變;

12.通行海峽時,如海面起霧必須停航;

13.通行海峽時,如海峽遇大風必須停航;

14.通行海峽時,如遇水流洶湧突變時,必須停航;

15.海峽視線不及五公里時,必須停航;

16.艦上必須有領港員;

17.通行時,海峽兩端禁止其它船舶通行;

18.艦上不得裝載油料或爆炸物;

19.通行時,有關航行安全、裝備、技術及人員調度指揮均須聽從土耳其方面指揮;

20.通行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時必須在白晝進行,通行寬廣的馬爾馬拉海峽得在夜間進行。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交通部官員和航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具體磋商,並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諾。在極短期間,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力的希臘籍拖船;同意給予“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裝設了小型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VHF無線電通訊設備、電子羅盤及發電機等航行安全設施,土耳其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第一關——博斯普魯斯海峽,自24日起也陣雨不斷,視野狹窄的坎德里彎角,彎度80度,暗流洶湧,不適龐大且無動力的“瓦良格”號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氣好時再說。為了確保“瓦良格”號在“最低危險程度”下通過海峽,中方多次組織拖船在黑海口演習拖帶“瓦良格”號的作業。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以便讓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上午8時,晨霧散盡,這艘沒有動力的龐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前呼後擁、護航拖帶下,進入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號以4節航速緩緩前進,到下午2時30分,終於安全駛過海峽最後一個危險的灣角,順利通過了這一狹窄的水道,進入寬廣的馬爾馬拉海。船隊繼續在夜晚時間通過,2日早晨進入狹長但曲折較少的達達尼爾海峽,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線的拖纜相繼被刮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衝直撞。“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不過,希臘商業海運部表示,這艘航母並無沉沒或擱淺的危險。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一架希臘救援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著陸,把船上的七名船員,包括三名俄羅斯船員、三名烏克蘭船員和一名菲律賓船員送到雅典以西的一個軍用機場。經體檢,醫生證明他們情況良好。11月6日,拖船Haliva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這艘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三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

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瓦良格”遠航抵達,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和其他負責人心情激動。徐增平坦言,當時的感覺是猶如見到了終於安全返家的失散多年的兒子。第二天,徐增平表示:昨日天公作美,天朗氣清,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為迎接“瓦良格”號的歸來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它的神秘面紗終於解除了,讓人民可以一睹它的雄姿。”他說,“過去幾天由於焦急等待而引起的疲勞,終於一掃而光了。”

徐增平說,“瓦良格”安抵大連,並不是整項計畫的完結,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他指出,整個計畫已成功了99%,但最後的1%,也是最艱巨的,不能掉以輕心,他今後將為搞活“瓦良格”的商業模式而奮鬥。他說,今後將要經常前往大連,以了解有關改造工程的進展。順便說一下,“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博彩許可證已於“瓦良格”號靠泊大連的當天被吊銷。

改造歷程

2005年4月26日早上,“瓦良格”在大批拖輪的護航下,被緩緩地拖進了大連造船廠第一工場2003年建成的30萬噸船塢,整個過程約3個小時。大連港輪駁公司的六艘大馬力拖輪全部出動,大連港航道全部封鎖,大連造船廠也加強了保衛措施。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標準的PLA海軍灰的新鮮塗裝出現在30萬噸船塢泊船碼頭。

2005年12月,飛行甲板大部已經漆上黃色的底子,甲板上有汽車吊在活動。

2009年4月27日早晨,瓦良格在多艘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原來的泊位。當天上午,瓦良格就進入了剛剛落成的大連船舶重工在香爐礁新建的第三工場30萬噸級船塢。

2009年5月底,艦艏的蘇聯海軍航空兵徽章正在拆除,舷側的俄文艦名瓦良格——“ВАРЯГ”也被鏟去。

2009年8月21日,瓦良格的艦橋改造作業正式開始。

2009年9月初,瓦良格的艦橋上又一次出現了腳手架。

2009年10月初,瓦良格修補後的艦橋上出現了相控陣雷達的安裝基座。

2009年12月4日,瓦良格的艦橋上開始吊裝塔狀桅桿。

2010年3月19日上午,瓦良格在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度過近11個月的船塢,停泊在距原船塢僅“一牆之隔”的30萬噸南舾裝碼頭。飛行甲板上出現了新的起倒式護欄。船體的艙室改為全封閉設計,原有的舷窗全部取消,將大大改善居住性和三防能力,尤其適合炎熱的南海海域。

2010年4月3日,瓦良格的艦橋已經開始塗裝灰色的無機富鋅底漆。 

2010年5月16日,瓦良格號艦橋的灰色底漆已基本刷完,煙囪部分則為白色塗裝。

2010年5月30日,瓦良格號汽輪機組的鍋爐開始點火吹管。

2010年8月20日,瓦良格航母蒸汽試驗排煙囪井。

2010年9月,瓦良格號滑躍甲板前端和飛行甲板尾部的人員防墜網支架已經安裝完畢,相控陣雷達的支架正在安裝中。

2010年10月下旬,瓦良格號左舷中部和尾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裝了726-4型艦載干擾彈火箭發射炮。

2010年11月2日,塔狀桅桿上的“頂板”三坐標雷達天線和“塔康”相控陣戰術空中導航系統信標天線安裝完畢,左舷前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裝了國產海紅旗-10艦艇自衛防禦飛彈武器系統。右舷前升降機前方的起重機安裝完畢。

2010年11月18日,尾部近防武器平台上的海紅旗-10飛彈發射器和近防炮也已安裝。

2010年12月10日,瓦良格號上錨鏈筒的噴水孔開始噴水,標誌著甲板水管系已正常使用。

2010年12月15日,瓦良格號艦島後部的衛星通信球形天線罩已經安裝。

2010年12月20日,瓦良格號開始安裝錨鏈,火控雷達也已安裝。

2010年12月24日,制冷機和No.2動力艙的蒸汽發電機組啟動運轉成功,低頻段雷達信號干擾機已安裝。

2011年1月,瓦良格號艦島中部安裝了“燈泡”數據鏈天線,一台利勃海爾LR1350型履帶式起重機上艦施工。

2011年2月,瓦良格號艦島一前一後安裝了兩座364雷達,艦島側面安裝了多套電子戰系統天線。

2011年3月初,瓦良格號艦島後部安裝了兩部347G型火控雷達。2011年3月中旬,瓦良格號艦島塗上新漆,煥然一新。

2011年3月下旬,瓦良格號拆除艦島上的腳手架,露出真身,同時著陸攔阻裝置安裝中。

2011年4月2日,瓦良格號艦島前方的導航雷達安裝完畢,著陸攔阻裝置的液壓油罐安裝完畢。

2011年4月29日,瓦良格號艦島側方相控陣雷達(中華神盾)安裝完畢。

2011年5月10日,瓦良格號艦島前方相控陣雷達安裝完畢。

2011年5月11日,瓦良格號艦島後方相控陣雷達安裝完畢。

改造參數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在中國海軍的命名尚未公開,全艦長304.5米,水線長280米,總寬70米,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水線寬37米,吃水10.5米.飛行甲板長304.5米,寬70米.8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採用兩套現代級相同的動力,總功率200000馬力,航速30節.主搜尋雷達採用了052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備用雷達為頂板,安裝在主桅頂端.其下面是飛機戰術導航指揮通訊系統天線,與庫茲涅佐夫上的相同.艦橋前後兩端各裝備一部短程對空/對海搜尋雷達,與052C主桅頂的雷達相同,其它電子設備與系統都是由052C艦移植過來.

試航

2011年4月初,一些國內的網路軍事論壇紛紛登載了在我國大連造船廠改建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照片,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工程正在進入收尾階段,該航母的大型艦橋(除主動相控陣雷達系統外)已接近完工。該航母已被塗裝成標準的中國海軍淡灰藍色塗裝。4月號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認為,改建後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將在今年進入海上試航階段,這將標誌著中國擁有航母——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

專家評論

四大缺陷

美國軍事專家埃克斯2011年6月1日在連線雜誌撰文稱,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存在四大缺陷,年內下水也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首先,瓦良格航母可能將部署至已雲集十餘艘多國航母的太平洋,中國一艘航母在這裡將不占數量優勢;其次,瓦良格航母艦載機編隊戰力不足,殲-15戰機遜於美軍F/A-18E/F超級大黃蜂,而且還沒有先進的電子戰機、艦載運輸機和固定翼預警機,而且這一差距還將擴大。第三,瓦良格航母的自我防衛能力極其脆弱,缺少足量的潛艇和戰艦護航。第四,中國一直未解決自行研製先進發動機的問題,這將是瓦良格航母的最大軟肋。 

美媒稱,良格號航母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將於今夏從大連船廠海試。那么,世界應如何看待中國航母?這要依據不同的對象來看。在中國的近鄰看來,中國航母搭載武裝戰機,進入世界海域,這種前景較具威脅性。但對於世界最大航母力量、中國海軍最大對手——美國海軍而言,似乎不會受到影響。五角大樓的淡定是有原因的。嚴格來說,瓦良格號只是一艘訓練用航母,旨在為未來幾年或幾十年中更強大航母的出現鋪平道路。即便用於作戰,也沒有必要擔心。仔細觀察該航母及其艦載機就會發現,體積不夠大,而且與美國航母相比,也缺少很多強大裝置。

未來幾個月服役後,如果不遠離中國本土,那么瓦良格號將增強解放軍海軍在爭議海域的巡邏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一航母也擅長這一點。美國太平洋部隊司令羅伯特·威拉德上將四月向參議院表示:“我認為,該區的看法將發生很大變化。”他說,他“不擔心“該航母的軍事影響。中國航母不占數量優勢瓦良格號將進入航母雲集的太平洋。首先,那裡已經有美國的航母:五艘核動力超級航母,另外在加利福尼亞和日本還有六艘攻擊艦。在這當中,美國航母排水量不低於7萬噸,可搭載60架飛機。去年,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指出:“我們海軍在海上可搭載飛機的總數量,是世界其他海軍搭載飛機數量總和的兩倍。”(相比之下,中國航母排量僅6萬噸,可搭載的飛機和直升機不多於40架。)

日本有兩艘1.8萬噸排量的攻擊艦,另外還有兩艘在建。現在,這些攻擊艦僅可搭載幾架直升機,但最終可能會搭載垂直著陸F-35B隱形戰機。韓國四艘計畫中的1.4萬噸排量航母也是這種情況,澳大利亞也有兩艘3萬噸排量航母在建。

泰國1.2萬噸“差克里·納呂貝特”航母是個例外:太小,可搭載的飛機很少,但仍可搭載垂直降落鷂式戰機。

印度和俄羅斯都有成熟、可搭載戰機的航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實際上是瓦良格號的姊妹艦,其搭載的十幾架蘇-33戰機與中國的F-15很相近。最近。庫茲涅佐夫主要在地中海活動。印度3萬噸排量的“維拉特”航母及其30架鷂式戰機和直升機可防守印度洋。

美媒稱,在太平洋已有或即將出現的共22艘航母中,沒有一艘屬於中國的親密盟國。現在,美國航母經常與日本、韓國、泰國及印度航母結伴航行。而北京還無法具備這種國際海上力量。

航母艦載機編隊戰力不足

五角大樓認為,航母要有強大的空中部隊才會強大。這正是美國海軍平均每年耗資150億美元打造新戰機的原因,而這種開支水平基本與空軍持平。現在,一艘海軍超級航母約可搭載70多架飛機。F/A-18戰機、E/A-6B或E/A-18G電子戰機、E-2預警機、C-2艦載運輸機和H-60系列直升機都是其中的組成部分。飛機以團隊形式巡邏、跟蹤和攻擊水面以下及以上目標,向航母上運送物資和人員。瓦良格號並沒有與此相近的飛機組合及能力。中國的J-15戰機與F-18類似,但飛行範圍較小,感測器也不如F-18精密,而且可用武器也較少。卡-28直升機可用於搜尋潛艇。

美媒稱,解放軍海軍並沒有電子戰機、艦載運輸機或固定翼艦載機。有傳言稱,中國有一種E-2的複製機型。E-2需要一個蒸氣發射機助其升空,但瓦良格航母並未安裝蒸汽彈射裝置。中國正在測試Z-8直升機。但這種設定僅能提供E-2航程和耐航力所需的一部分。未來十年內,這種差距還會擴大,因為美國最終將部署噴氣動力無人機,其初期版本已經在加利福尼亞沙漠地區進行測試。

自我防衛能力極其脆弱

美媒稱,施琅的護衛艦隊也有限。為保護價值10億美元的航母和空中部隊免受空中襲擊,美國海軍配屬幾艘驅逐艦和護衛艦保護航母。這些隨行船隻中,每艘都配備超級先進的宙斯盾雷達,搭載100或更多枚艦空飛彈。與大多其他國家的整個海軍艦隊相比,一個美國航母戰鬥群擁有的大功率雷達和海上飛彈都更多。美媒稱,中國海軍僅有兩艘驅逐艦可與美國的宙斯盾相匹敵,但有多艘在建。052C型驅逐艦可搭載的飛彈數量是美國驅逐艦的一半,而且雷達能力無法與可同時緊密跟蹤數十目標的宙斯盾相比。按照美國的標準,施琅在水面上的防禦非常低。美媒稱,在水下,情況就更糟了。美國航母有水下船隻伴隨:至少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潛艇的作用是,在航母前面巡邏,搜尋敵對戰艦——尤其是其他潛艇。畢竟潛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戰艦殺手。解放軍海軍有兩艘093型潛艇,可進行遠程巡邏。這遠不足以進行潛艇護航。但通訊是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了與水面戰艦和潛艇協作,美國和其他成熟海軍需要依賴特殊飛機上安裝的超低頻無線電,另外還需要高頻無線電,在水面戰艦和潛艇之間進行對話。中國的這一系統還不完美。2007年,《中國未來核潛艇力量》一書中寫到:“由於潛艇通信技術的限制,解放軍海軍目前僅可對潛艇進行相對有限的戰術控制”。因此,施琅可能無法依靠潛艇進行保護。

發動機問題依舊存在

與美國航母相比,除體積不夠外,瓦良格號的空中部隊和護衛力量也不完善,而且還沒有盟軍航母隨行。因此其構成的威脅並沒有看起來那么強大。而且,瓦良格號最大的潛在弱點在裡面,即發動機。

美媒稱,動力裝置——飛機的噴氣發動機,船隻的渦輪發動機——是所有武器系統當中最複雜、最昂貴、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件。五角大樓的F-35隱形戰機和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艦都曾遇到過發動機難題。美媒稱,中國多年來都在努力設計和建造適當的戰艦和航母動力裝置。雖然中國航空企業在製造機身方面越來越進步,但還未掌握髮動機方面的技術。這正是新WZ-10攻擊直升機推遲了近十年的原因,也是J-20有兩個不同原型機的原因:一種採用俄制AL-13F發動機;一個採用推力較小的中國設計——WS-10A。據報導,中國從烏克蘭採購了渦輪發動機,安裝在瓦良格號上。雖然肯定比中國自己生產的發動機要好,但按照西方的標準,烏克蘭發動機也可能不可靠。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安裝的也是烏克蘭渦輪發動機,早就存在動力問題,其30年的服役期中,不得不經常在港口進行保養。在下水後,後面總是跟隨一艘拖船,以防航母出現故障。如果瓦良格號與之情況相同,那么也只不過是虛有其表罷了。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政治部研究員丁樹范說:“隨著中國利益在全球的擴張,中國海軍需要進一步走向遠水,需要有航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中國可能需要等瓦良格號之後出現更加強大的航母。

外電報導

美聯社2011年1月19日報導,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稱中國首艘航母的修復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稱,“瓦良格”號航母的修復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目前,針對生活艙、工作艙、發動機、導航系統和發電設備的修復工作已經完成。但電梯和飛行甲板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美國國防部曾表示,預計“瓦良格”號航母隨時可以作為訓練飛行員的平台——這是軍隊廣泛現代化建設之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報導稱,中國於1998年買入烏克蘭報廢航母,並將其拖曳至大連東北港口進行完整分解改裝;其內部系統的復原工作耗時約4年。

根據該報導,復原工作是為了使該航母恢復完整的各項功能,並且培訓未來建造中國國產航母的技術人員。漢和引述大連軍工業一位不具名人士的話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項目,其複雜程度幾乎如同建設一個全新的航母。”“瓦良格”號航母排水量約為5萬5千噸,遠小於部署在日本的10萬噸級美軍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早前還有報導稱,中國首艘航母將部署在南海地區。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將購買俄羅斯制蘇-33艦載戰鬥機,同時調試自己的殲-11戰機作為艦載機。雖然目前還沒有其他報導以證實漢和的上述言論,但它一直被認為是高度可靠的訊息來源。上周,漢和就曾首家報導了中國隱形戰鬥機殲-20原型機的首次試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