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即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要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

基本信息

理論簡介

亞伯拉罕·馬斯洛亞伯拉罕·馬斯洛
馬斯洛 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愛和歸屬感(Loveandbelonging,亦稱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needs),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併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

套用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一共有以下六種:

生理上的需要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要求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1.人身安全2.健康保障
3.資源所有性
4.財產所有性
5.道德保障
6.工作職位保障
7.家庭安全

社交需求

這一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愛情、性親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尊重的需要

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1.自我尊重2.信心3.成就4.對他人尊重5.被他人尊重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自我實現需要

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乾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更高需求

自我超越的需求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一個模稜兩可的論點。通常被合併至自我實現需求中。
1954年,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探討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敬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

特徵和措施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
未滿足生理需求的特徵:什麼都不想,只想讓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觀明顯變得脆弱。例如:當一個人極需要食物時,會不擇手段地搶奪食物。人民在戰亂時,是不會排隊領麵包的。假設人為報酬而工作,以生理需求來激勵下屬。
激勵措施:增加工資、改善勞動條件、給予更多的業餘時間和工間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Safetyneeds),同樣屬於低級別的需求,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
缺乏安全感的特徵:感到自己對身邊的事物受到威脅,覺得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險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
需求層次需求層次
的、而變的緊張、彷徨不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例如:一個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受到老師不公平的對待,而開始變得不相信這社會,變得不敢表現自己、不敢擁有社交生活(因為他認為社交是危險的),而藉此來保護自身安全。一個成人,工作不順利,薪水微薄,養不起家人,而變的自暴自棄,每天利用喝酒,吸菸來尋找短暫的安逸感。
激勵措施: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員工不致失業,提供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避免員工收到雙重的指令而混亂。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Loveandbelongingneeds),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徵: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例如:一個沒有受到父母關懷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沒有價值,所以在學校交朋友,無視道德觀和理性地積極地尋找朋友或是同類。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幫別人做牛做馬,甚至吸菸,惡作劇等。
激勵措施: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支持與讚許員工尋找及建立和諧溫馨的人際關係,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
無法滿足尊重需求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醫生、律師來證明自己在這社會的存在和價值、富豪為了自己名利而賺錢,或是捐款。
激勵措施:公開獎勵和表揚,強調工作任務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頒發榮譽獎章、在公司刊物發表文章表揚、優秀員工光榮榜。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最高層次的需求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缺乏自我實現需求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給推動著,要自己去做一些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極需要有讓他能更充實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讓一個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沒有白活在這世界上的事物。也開始認為,價值觀、道德觀勝過金錢、愛人、尊重和社會的偏見。例如:一個真心為了幫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術家、運動家把自己的體能練到極致,讓自己成為世界一流或是單純只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業家,真心認為自己所經營的事業能為這社會帶來價值,而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激勵措施:設計工作時運用複雜情況的適應策略,給有特長的人委派特別任務,在設計工作和執行計畫時為下級留有餘地。
超自我實現
超自我實現(OverActualization)是馬斯洛在晚期時,所提出的一個理論。
這是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充分的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時,所出現短暫的“高峰經驗”,通常都是在執行一件事情時,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才能深刻體驗到的這種感覺,通常都是出現在藝術家、或是音樂家身上。例如一位音樂家,在演奏音樂時,所感受到的一股“忘我”的體驗。一位藝術家在畫圖時,感受不到時間的消逝,他在畫圖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跟一秒一樣快,但每一秒卻活的比一個禮拜還充實。
在馬斯洛一生當中並沒有提到超自我實現這一層次,只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needs),而且經常被合併至自我實現需求層次中。超自我實現也許是傳播和翻譯過程中的失誤。

理論研究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經常被現代企業套用到企業管理當中。
(1)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3)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4)五種需要可以分為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5)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開發中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已開發國家,則剛好相反。

套用實例

了解員工的需要是套用需要層次論對員工進行激勵的一個重要前提。在不同組織中、不同時期的員工以及組織中不同的員工的需要充滿差異性,而且經常變化。因此,管理者應該經常性地用各種方式進行調研,弄清員工未得到滿足的需要是什麼,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從企業經營消費者滿意(CS)戰略的角度來看,每一個需求層次上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都不一樣,即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求層次。將行銷方法建立在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之上考慮,不同的需求也即產生不同的行銷手段。
根據五個需求層次,可以劃分出五個消費者市場:
1.生理需求→滿足最低需求層次的市場,消費者只要求產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安全需求→滿足對“安全”有要求的市場,消費者關注產品對身體的影響
3.社交需求→滿足對“交際”有要求的市場,消費者關注產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際形象
4.尊重需求→滿足對產品有與眾不同要求的市場,消費者關注產品的象徵意義
5.自我實現→滿足對產品有自己判斷標準的市場,消費者擁有自己固定的品牌,需求層次越高,消費者就越不容易被滿足。
經濟學上,“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消費者獲得的滿意度”,也就是說,同樣的洗衣粉,滿足消費者需求層次越高,消費者能接受的產品定價也越高。市場的競爭,總是越低端越激烈,價格競爭顯然是將“需求層次”降到最低,消費者感覺不到其他層次的“滿意”,願意支付的價格當然也低。

理論關係

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五種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五種需要可以分為高低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價值評價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馬斯洛從人的需要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和研究人的行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一趨勢基本上符合需要發展規律的。因此,需要層次理論對企業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調動人的積極性有啟發作用。
個人需求的層次內容是由個人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決定的。平凡的人同樣具有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這裡自我實現需求的內容不是以社會普遍價值觀為標準的,例如: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而是來自於個體自身的價值觀。比如:“老大的幸福”。所以,平凡人的自我實現是根據其自身的價值觀定義的。而遵從世俗價值觀的人卻沒有辦法用這種價值標準衡量出來平凡人的自我實現。所以,這恰恰證明了自我實現是一個更高層級的需求,只有通過其個體的內在行為來滿足而非外在的條件。

積極因素

第一,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發展過程,基本上是按照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進行的。
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占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第三,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認為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消極因素

第一,馬斯洛過分地強調了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人的價值就是一種先天的潛能,而人的自我實現就是這種先天潛能的自然成熟過程,社會的影響反而束縛了一個人的自我實現。這種觀點,過分強調了遺傳的影響,忽視了社會生活條件對先天潛能的制約作用。
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帶有一定的機械主義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趨勢。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這種需要層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式,看成是一種機械的上升運動,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通過思想教育可以改變需要層次的主次關係。
第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只注意了一個人各種需要之間存在的縱向聯繫,忽視了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往往存在多種需要,而這些需要又會互相矛盾,進而導致動機的鬥爭。3

爭議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曾做過5年的相關研究,沒有足夠實驗證據證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關係的確存在;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但其之間的聯繫並不明顯。
隨著主管人員的升遷,他們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重要程度上有逐漸減少的傾向,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有增強傾向。需求層次的提高,是職位上升的結果,而不是低級需求得到滿足後產生的。換句話說,需求沒什麼層次之分。
Wahba,M.A.和Bridwell,L.G在1976年發表於《組織行為和人類表達》(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Performance)的文章《馬斯洛反思:對需求層次理論的研究概述》(Maslowreconsidered:Areviewofresearchontheneedhierarchytheory.)中表示馬斯洛理論的需求排名,或者某些特定需求存在的證據並不足。
GeertHofstede也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批評為種族中心主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