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
海東地處華夏民族搖籃——黃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間,是青海省開發較早、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史稱“河湟間”或“河湟地區”。據考古發掘,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居住。民和縣陽窪坡曾發掘了與中原地區相同的仰韶文化遺址,其它地方多處發現類似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約文化的遺址。秦漢以前,這裡居住著羌人。據傳說,遠在帝舜時,舜“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相傳三苗部落原住在今湖北、湖南或河南南陽至陝西商洛一帶地區。“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別也”,“徙之三危,河關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綿地千里”。秦歷公時,“河湟間少五穀,多禽獸,以射獵為事”。說明人們過著以牧業為主兼有農業的經濟生活。
漢代時期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元狩二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擊敗河西匈奴,並進入湟水流域,在今甘肅省永登縣境設定令居寨,以御防羌人入侵。前111年(元鼎六年),漢武帝派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率兵征討河湟羌人,在“湟中”設定“護羌校尉”,筑西平亭(今西寧市),開始經略“湟中”。
前61年(宣帝神爵元年),後將軍趙充國奉命擊敗注水流域的先零羌,招撫黃河沿岸羌人歸降,罷兵屯田,在今海東市先後設定一郡三縣,即移金城郡治於允吾縣(今民和縣下川口)、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區)、破羌(治所在今樂都區)、允吾(治所在今民和縣)等縣,均屬金城郡,這裡被正式納入漢朝的郡縣體系。安夷縣曾長時期為漢護羌校尉治所。
213年(獻帝十八年),析金城郡西部置西平郡(治所在今西寧市),河湟各縣改屬西平郡。
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河湟地區曾被前涼、前秦、後涼、南涼、西秦、北涼等地方割據政權相繼統治過。這一時期,曹魏曾在中川、官亭一帶設 置白土縣,晉惠帝在允吾置晉興郡,北魏廢晉興、左南、白土、允吾縣,在龍支城(今古部)設定金城縣,西魏改名龍支縣;在化隆、循化 縣境,北魏設定石城(治所在今群科)、廣威(治所在今甘都)二縣, 屬洮河郡,隸鄯州(治所在今樂都區)。公元397年至414年,鮮卑族一支禿髮部發展壯大起來,逐步占據了河西和湟水流域,建立起南涼王國,其都城曾建在今之樂都區。
隋唐時期
隋唐時,今海東市曾盛極一時,所處地位舉足輕重。樂都先後為西平郡、部州、隴右道治所,一度成為隴右乃至西北地區的政治中心和軍事重地。
609年(隋大業五年),隋煬帝率兵親征吐谷渾,四月渡黃河於臨津關(今民和官亭),經古鄯到達西平郡,陳兵講武,五月大獵於拔延山(今拉脊山之馬陰山),“詔虞部量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並立表記”。
627年(唐貞觀元年),劃全國行政區為十道,其中隴右道則統轄今甘、青、新部分地區。道置隴右節度使和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理部州,都管兵七萬五千人,馬一萬六百匹;河西節度使理涼州,都管兵七萬三千人,馬八千八百匹。
七世紀,吐蕃王朝建立。從641年(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贊乾布到755年(天寶十四年)的一百多年中,唐與吐蕃的關係既有“交馬互市”的和平安定時期,也有兵戎相見,征戰不息的年代。特別在公元735年至749年,衝突逐步升級, 在廓州積石屯田區(今循化、化隆一帶),雙方反覆進行了極為殘酷的爭奪戰,都付出了重大傷亡。安史之亂後,唐軍內調,無暇西顧,吐蕃乘機東進至甘陝,河湟地區被控制近百年。五代十國青海吐蕃不復統一,唐末,一度控制河湟。
宋元時期
宋元時,今海東市曾先後被角廝羅、宋、金、西夏和元朝統治。 宋初、河湟吐蕃之一部膃末人角廝羅興起,先以宗哥城(今平安縣)、後以邈川城(今樂都區)、再以青唐城(今西寧市)為統治中心,建立角廝羅政權並臣屬於宋,歷時近百年。1097年,角廝羅政權勢力日衰,宋軍遂進占河湟地區,改邈川城為湟州,改廓州為寧塞城。1104年(崇寧三年),角廝羅政權滅亡,宋改鄯州為西寧州
1119年(宣和元年),改湟州為樂州。北宋亡後,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區約一個世紀。公元1227年春,蒙古成吉思汗進軍洮、河、西寧州,河湟地區納入蒙古汗國。
1253年,蒙古汗國在河州設定“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甘、青吐蕃部落。公元1261年,撤廢樂州、廓州,改屬西寧州。1281年(至元十八年),元設甘肅行中書省(治甘州,今張掖),轄西寧州。
十三世紀初,自1219年成吉思汗西侵到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達,隨著每次戰爭的勝利,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大量征服和遷徙到東方來。撒拉族先民由突厥烏古斯部撒拉爾部落首領嘎勒莽和阿赫莽兄弟帶領從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遷徙到了今循化縣,嘎勒莽被封為“吐蕃等處宣慰使司積石州元帥府首任世襲達魯花赤”,後世襲於其子奧馬爾,後世襲於奧馬爾之子韓寶。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朝下令“以甘肅曠土賜回回昔賽赤、哈散等俾耕種之”,回族先民遂進入青海,一部分在今海東市墾荒種地,定居下來
明清時期
明清兩朝,今海東市除循化縣較長時間屬河州管轄外,其餘屬西寧衛、府轄地。
1368年(明洪武元年)五月,元甘肅理問所土官祁貢哥星吉在冀寧大都途中歸附明朝,被授於副千戶之職,令守碾伯。
1371年(洪武四年),元甘肅行省右丞朵爾只失結和西寧州同知李南哥及一批元朝官吏紛紛歸順明朝,元在青海的統治結束。
1373年(洪武六年), 改西寧州為西寧衛,下轄6個千戶所,今海東市有碾伯(樂都)、古鄯(民和)2個千戶所。1644年(崇禎十七年)農民起義軍李白成部將賀錦攻克西寧,捕獲衛指揮使祁廷諫和衛指揮同知李夭俞等並押送西安。
1645年(清順治二年),英親王阿濟格率兵擊敗了李自成軍入西安,釋放了押在獄中的祁廷諫、李天俞等人,仍授其原職,令回西寧招撫各族部眾歸清,同時清軍孟喬芳部進入青海,今海東市歸屬清朝。1725年(雍正三年),改西寧衛為西寧府,新置西寧縣,廢碾伯、古部 千戶所置碾伯縣。今海東市又屬西寧府的西寧縣和碾伯縣管轄。
1774年(乾隆九年),在今化隆縣置“巴燕戎格撫蕃廳”,隸西寧府。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移河州同知於循化,改置循化廳,明清時期,明在青海確立了土司制度,遂成為一種正式的地方政治制度,清朝襲之,一直延續到1931年(民國二十年)才被完全廢止。
中華民國
1912年(民國元年),北洋政府任命馬賊為西寧總兵,從此馬麟、馬步芳盤踞青海統治近四十年。次年改循化廳為循化縣、改巴燕戎格撫蕃廳為化戎縣(後改巴燕縣、又改為化隆縣)。1929年(民國十八年),青海正式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縣、析置民和縣,增設互助縣。
解放後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蘭州戰役勝利,遂進軍青海。9月1日至4日,先後解放循化、民和、樂都、化隆等縣,5日進入西寧市,至12日又解放互助縣。
經國務院1978年10月19日批准,從湟中縣析置平安縣,設定海東地地,轄民和、樂都、湟中、湟源、平安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1986年民和縣改稱。1999年12月湟中縣、湟源縣劃歸西寧市管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2013年2月,海東撤地設市,海東市政府由平安縣(今平安區)遷至新成立的樂都區,2015年2月16日國務院批准平安縣撤縣設區。
行政區劃
海東下轄2市轄區、4自治縣。市轄區:樂都區、平安區;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海東市各縣面積與人口數據
區劃名稱 | 面積(公里²) | 常住人口(2010年11月) | 鄉鎮 |
---|---|---|---|
樂都區 | 2599.69 | 260185 | 碾伯鎮 、 高廟鎮 、 洪水鎮 、 雨潤鎮 、 高店鎮 、 壽樂鎮 、 瞿曇鎮 、 達拉土族鄉 、 共和鄉 、 中嶺鄉 、 李家鄉 、 馬營鄉 、 蘆花鄉 、 馬廠鄉 、 中壩藏族鄉 、 下營藏族鄉 、 蒲台鄉 、 峰堆鄉 、 城台鄉 、 小峽鎮 、 三合鎮 、 洪水泉回族鄉 、 石灰窯回族鄉 、 古城回族鄉 、 沙溝回族鄉 、 巴藏溝回族鄉 |
平安區 | 742.89 | 102975 | 平安鎮 、 小峽鎮 、 三合鎮 、 洪水泉回族鄉 、 石灰窯回族鄉 、 古城回族鄉 、 沙溝回族鄉 、 巴藏溝回族鄉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 1893.44 | 350118 | 川口鎮 、 古鄯鎮 、 馬營鎮 、 官亭鎮 、 巴州鎮 、 滿坪鎮 、 李二堡鎮 、 硤門鎮 、 馬場垣鄉 、 北山鄉 、 西溝鄉 、 總堡鄉 、 隆治鄉 、 大莊鄉 、 轉導鄉 、 前河鄉 、 甘溝鄉 、 中川鄉 、 杏兒藏族鄉 、 核桃莊鄉 、 新民鄉 、 松樹鄉 |
互助土族自治縣 | 3301.53 | 356437 | 威遠鎮 、 丹麻鎮 、 高寨鎮 、 南門峽鎮 、 加定鎮 、 五十鎮 、 五峰鎮 、 塘川鎮 、 紅崖子溝鄉 、 哈拉直溝鄉 、 松多藏族鄉 、 東山鄉 、 東和鄉 、 東溝鄉 、林川鎮、 台子鄉 、 西山鄉 、 蔡家堡鄉 、 巴扎藏族鄉 |
化隆回族自治縣 | 2789.62 | 203317 | 巴燕鎮 、 群科鎮 、 牙什尕鎮 、 甘都鎮 、 扎巴鎮 、 昂思多鎮 、 雄先藏族鄉 、 查甫藏族鄉 、 二塘鄉 、 謝家灘鄉 、 德恒隆鄉 、 沙連堡鄉 、 阿什奴鄉 、 石大倉鄉 、初么鄉、 金源藏族鄉 、 塔加藏族鄉 |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 1716.82 | 123814 | 積石鎮 、 道幃藏族鄉 、 白莊鎮 、 清水鄉 、 街子鎮 、 查汗都斯鄉 、 文都藏族鄉 、 尕楞藏族鄉 、 崗察藏族鄉 |
地理環境
海東市內氣候屬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其基本特點是:高寒、乾旱,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冬夏溫差小,氣候地理分布差異大,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遞減,隆雨量隨海拔增高而遞增。海拔3000米以上的北部地區及山區較寒冷,海拔1,700-2,500米的黃河、湟水河谷地帶較溫暖。年平均氣溫3.2℃─8.6℃左右,最高氣溫25.1℃─33.5℃,最低氣溫-18.8℃─-25.1℃左右。年平均隆雨量319.2─531.9毫米。多集中在7─9月之間,相對濕度一般為57%─63.66%;蒸發量為1,275.6─1,861毫米。風速為1.9─2.5米/秒,最大風力8級,多出現在冬末春初時期。年平均日照2,708─3,636小時。無霜期約90天左右。作物生長期196─250天左右。資源
氣候
地處祁連山支脈大板山南麓和崑崙山系餘脈日月山東坡,屬於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鑲嵌地帶,海拔在1650至2835米之間。境內山巒起伏,溝整縱橫,氣候屬於高原氣候,高寒、乾旱、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6.9℃,年均降水量為323.6毫米,總蒸發量為1644毫米。
礦產
儲量較大的主要有石灰石(儲量20億噸左右)、鈣芒硝(儲量27億噸以上)、石膏(儲量26億噸以上)、石英石(儲量12億噸左右)、白雲岩(儲量2億噸)、煤炭(儲量600萬噸左右)、硫鐵礦(儲量280萬噸左右)、油母頁岩(儲量1600萬噸左右)。另外還有金、鐵、鋁、銅、鎳、鉻、鋅、鉑、石棉、瑩石、石墨、雲母、紅矽石、方解石、重晶石、玉石等具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
水電
海東水電資源豐富,黃河、大通河、湟水河可建大、中、小型水電站49座,裝機容量621萬千瓦。已建成27座,裝機容量448萬千瓦,是青海重要的能源基地。海東電力供給資源十分充足,亞洲最大的750KV變電站就在我市民和縣,另有一座正在規劃建設。330KV變電站5座,110KV變電站14座,是青海西電東送的通道,是青海電網與東部電網連線的咽喉,整個輸配電網復蓋海東全市。
農業
海東市是青海省的主要農業經濟區,全市耕地面積324萬畝。市內盛產小麥、青稞、豌豆、蠶豆、馬鈴薯、菜籽、紫皮富硒大蒜、蓖麻、麻子仁、蘿蔔、辣椒等瓜果、蔬菜農副產品。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適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是全省主要的糧油肉蛋禽菜生產基地。
旅遊
海東市旅遊以自然生態文化與歷史人文為特色,民俗文化資源和宗教文化資源為重要內容。區內有被稱為青藏高原“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孟達自然保護區及青藏高原“綠寶石”的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全國唯一的互助土族自治縣和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青海“花兒”,土族“安昭舞”、“納頓會”,撒拉族服飾、飲食等民俗風情,藏族射箭會、賽馬會、鍋莊舞等傳統節慶民俗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黃河流經海東境內189公里,以黃河秀水文化為主要載體的海東旅遊新形象正在形成;海東地區影響廣泛的有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全市有瞿壇寺、文都大寺、班禪故居等著名景點30多處。海東已初步勘查發現的人文景觀資源有1000多處,特別是境內有4000多年歷史的史前人類災難遺址—啦家遺址和以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為代表的柳灣墓地等遺址遺蹟,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科考價值。
畜牧業
海東市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河湟谷地,這裡水草豐美,地形開闊,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放牧的地方,發展畜牧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基礎條件。全市有天然草場1150萬畝,加上境內大量的農作物秸稈可做飼料,全市年飼養各類牲畜465萬頭(只),肉類總產量達到8萬餘噸。
交通運輸
公路
北京至拉薩的109國道,蘭—寧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境內有平阿高速、西寧至互助一級公路。有“海藏咽喉”之稱。截至2007年,海東已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50%的村通了油路,75%的村莊實現村道硬化。
鐵路
青藏鐵路、蘭青鐵路複線穿境而過,與“隴海—蘭新”鐵路幹線貫通,正在擬建的蘭—新鐵路客運專線橫穿而過。樂都區、平安縣興建的較大型鐵路轉運站,已成為黃河上游水電資源開發的運輸基地。
民航
西寧“曹家堡機場”就在海東互助縣境內,距西寧市中心僅28公里,距離平安縣5公里,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烏魯木齊等航線。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底,海東市常住人口為1396846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123228人,下降8.11%。年平均下降0.84%。截至2010年底,海東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346534 戶,家庭戶人口為134689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89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30人減少了0.41人。
截至2010年底,海東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717020人,占51.33%;女性人口為679826人,占48.6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22%下降為105.47% 。
截至2010年底,海東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305939人,占21.90%;15-64歲的人口為999083人,占71.5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1824人,占6.58%。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2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9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8個百分點。
民族
截至2010年底,海東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778305人,占55.72%;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18541人,占44.28%。其中:藏族132381人,占9.48%;回族273672人,占19.59%;土族115008人,占8.23%;撒拉族 89741人,占6.42%;蒙古族6242人,占0.45%;其它少數民族1497人,占0.11%。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了76959人,下降了9.00%;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46269人,下降了6.96%。少數民族人口比重提高了0.55個百分點。
政治
海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鳥成雲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初軍威
市委常委、副市長:孫德
市委常委、副市長:羅保衛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蔡洪銳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發昌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韓永東
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李青川
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馬田瑜
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白萬奎
經濟
綜述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7.7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53.1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完成201.3億元,增長20.4%;第三產業完成123.3億元,增長11.5%。地區生產總值等五項指標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二、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4元,增長9.18%。農民人均純收入6979元,增長12.8%。
第一產業
2013年,海東農作物播種面積303.46萬畝,同比下降2.19%,其中:小麥44.47萬畝,同比下降4.12%;馬鈴薯72.26萬畝,同比增長0.91%;油料88.2萬畝,同比下降3.36%;蔬菜36.77萬畝,同比下降2.8%。
海東糧食總產量為53.24萬噸,同比下降1.83%;油料總產量13.14萬噸,同比下降3.19%;蔬菜總產量71.1萬噸,同比下降2.58%。
海東豬肉產量為5.8萬噸,增長0.23%;牛肉產量為1.06萬噸,增長3.73%;羊肉產量1.16萬噸,下降1.51%;牛奶產量3.92萬噸,增長10.76%;禽蛋產量1.17萬噸,增長3.25%。海東生豬存欄64.67萬頭,增長1.62%;羊存欄128.66萬隻,下降3.58%。
第二產業
2013年,海東工業完成增加值137.8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7.13億元,同比增長26%。分行業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95億元,同比增長72.6%,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78億元,同比增長29.5%;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1.02億元,同比增長24.6%;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59億元,同比增長35.1%,醫藥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99億元,同比增長4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2.27億元,同比增長63.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92億元,同比增長3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1.21億元,同比增長5.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7.07億元,同比增長22.3%。
201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鐵合金78.91萬噸,同比增長49.84%;白酒4.36萬噸,同比增長76.14%,平板玻璃676.9萬重量箱,同比增長186.47%,水泥1026.18萬噸,同比增長24.64%,精製食用植物油8.49萬噸,同比增長23.98%,原鋁(電解鋁)22.37萬噸,同比增長30.38%,碳化矽14.18萬噸,同比增長28.61%,發電量80.53億千瓦,同比下降5.74%。
第三產業
海東2013年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06億元,同比增長14.3%。按行業劃分,海東批發業實現12.3億元,增長15.17%;零售業實現40.25億元,增長14.86%;餐飲業實現10.48億元,增長11.43%;住宿業實現328萬元,下降28.67%。按消費區域劃分,海東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9.47億元,同比增長15.37%;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3.58億元,增長12.55%。
截止2013年底,海東公路通車裡程達8521公里,公路密度為64.74公里/百平方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里程61公里。海東年末營運車輛達20160輛。其中年末載客汽車擁有量1428輛,2013年旅客運輸量達4470.76萬人,旅客周轉量為16.47億人公里;年末載貨汽車擁有量為18732輛,2013年貨物運輸量達3299.02萬噸,貨物周轉量為39.21億噸公里。
2013年海東郵政通訊業務總量累計完成6.22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157.73萬元,同比下降1.17%;通訊業務總量完成5.9億元,增長18.9%。截止2013年底,海東擁有行動電話用戶128.83萬戶,同比增長0.81%;網際網路用戶4.7萬戶,增長23.68%;固定電話戶數為10.64萬戶,同比下降9.06%。截止2013年底,海東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69.7億元,比年初增加73.87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個人存款餘額193億元,比年初增加34.7億元,增長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66.87億元,比年初增加52.37億元,同比增長45.7%。其中短期貸款餘額47.6億元,同比增長33.2%;中長期貸款餘額112.17億元,同比增長55.4%。2013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43877.30萬元,比上年增長39.14%,其中,壽險保費收入16093.03萬元,增長15.4%;財產險保費收入27784.27萬元,增長57.86%。2013年保險賠付額16705.41萬元,比上年增長99.97%,其中,壽險賠付額1159.01萬元,增長42.3%;財產險賠付額15546.4萬元,增長106.2%。
社會
科教文衛體
教育全市各類學校1161所,在校學生28.23萬人。其中:普通中學139所,在校學生9.28萬人,在校生減少0.26%,招生減少3.21%,畢業生減少5.77%;農職業中學6所,在校學生1.98萬人,在校生增加6.32%,招生減少4.56%,畢業生增加10.37%;國小759所,在校學生13.53萬人,在校生減少1.19%,招生增加0.94%,畢業生減少7.05%;特殊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667人,減少18.36%;幼稚園252所,在園幼兒3.37萬人,增加45.04%。適齡兒童入學率99.88%,國中適齡入學率、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99.37%、101.77%。
科技
全市有各類科技人員2.82萬人。引進新技術38項、新品種65項,示範推廣科技成果36項;爭取科技項目24項,項目總投資3.59億元,爭取無償援助資金854萬元。
文化
全市共有地級群藝館1座、縣級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有地級廣播電視台1座,縣級廣播電視台站6座,縣級電視網路公司6個,有限電視用戶達13萬戶,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人口復蓋率89%,電視綜合人口復蓋率98.5%。有限電視頻道接收量增加,開展廣場文化、民間傳統文化活動3500場次,整治文化市場,城鄉居民精神生活質量提高。
體育
城鄉積極開展民眾性體育競賽和全民健身運動,舉辦較大型體育比賽活動30次(場),參加人數達13萬人。
醫療衛生
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含鄉村衛生室、診所等)1947個,共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3986人,實有床位3319張。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14所, 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499人, 實有床位1998張;鄉鎮衛生院共有109個,擁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354人,實有床位1140張;社區衛生院共有7個,擁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69人,實有床位103張。
人民生活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2.37元,同比增長13.8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608元,增長17.27%,人均經營性收入887元,同比增長19.56%,人均轉移性收入3877元,增長13.02%。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86.77元, 同比增長14.64%。恩格爾係數為36.3%,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築面積為28.28㎡,同比增加1.92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4599.83元,同比增加798.28元,增長21%。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888.95元,增長12.6%;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1950.36元,增長30.1%;人均轉移性收入687.48 元,增長28.5%;人均財產性收入70.03元,下降19.5%。恩格爾係數為38.5%。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26.7平方米,同比增加2.74平方米。全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6.78億元,同比增長52.6%。其中醫療衛生支出7.84億元,增長29.6%;教育支出22.1億元,增長43.1%;節能環保支出5.16億元,增長47.5%;住房保障支出18.41億元,增長2.33倍;農林水事務支出20.25億元,增長45.2%;交通運輸支出1.32億元,增長1.05倍。年末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6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75萬人,增加0.59萬人;養老保險金支出2.95億元,增長30.86%。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4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6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15億元,增長17.45%。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1萬人,參合率達96.5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出1922萬元,增長98.21%。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牧民123.3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5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3.06億元,累計受益135.71萬人(次)。全市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04萬人,比上年增加0.56萬人;工傷保費支出1799萬元,增長97.49%。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47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用支出1.22億元,增長16.92%;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牧民13.59萬人,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用支出1.83億元,增長26.0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4%。全市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24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227.5萬元。農牧市勞動力轉移就業55.8萬人次,比上年增加0.3萬人次;其中向省外輸出26.7萬人(次)。
環境保護
全市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全區年初耕地面積323.82萬畝,年內耕地面積減少0.73萬畝,年末耕地面積323.09萬畝。林地面積1109.73萬畝,森林復蓋率28.3%,其中:天然林面積374.58萬畝。全年總計封山育林18.5萬畝,造林18.7萬畝。全民義務植樹414萬株。當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12萬畝。
旅遊景點
北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
坐落於祁連山脈南麓的東端,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年平均溫度15度左右,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由於祁連山脈的阻擋,每每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順著河西走廊向東南方向飄移,青海一帶則較少受到影響,因此,青海一側祁連山南麓遍布茂密的原始森林,綿延數百公里。青海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威遠鎮78公里、省會西寧110公里。是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區。公園總面積1127平方公里,海拔2100—4308米,森林復蓋率64.3%,森林蓄積量428.86萬立方米。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林區山川壯麗、峽谷幽深、兩岸陡峭、險峰聳立、嶺谷相間、谷底流水湍急。
森林公園境內群峰巍峨,山清水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遊避署、療養度假、科普考察的勝地,是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觀為主體的生態公園。 這裡是青海省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資源之一,動植物種類豐富,有高等植物981種,野生動物近200種.由於氣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的緣故,天然林區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帶,帶譜清晰,針葉林、闊葉林與高山灌叢、高山草甸等共同構森林景觀的多樣性,是青海境內自然生態體系最完好的區域之一,被譽為青海高原上的“植物王國”和“天然動園”。
山體成為乾旱區的綠島、濕島、涼島和水島。地貌巍峨,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空氣淨,年均氣溫4.8℃,氣候特點冬長夏短,春溫秋涼,高原特色突出。
駱駝泉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街子鄉團結村,交通便利,三級油路可直達,距離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縣城5公里,距西寧市140公里。駱駝泉的景點面積約為3500平方米,呈一長方形。中央部分為一長約40米,寬約20米的水池,泉水從池中央的泉眼中湧出。池深0.6米左右,周邊為水泥砌成。駱駝泉為撒拉族的珍貴歷史文物。
倉家峽
倉家峽隸屬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距離海東市區約20公里。海拔約在2400-3200米,屬祁連山南麓。為內陸半乾旱性氣候年均溫5.9℃,年均降水量269.4毫米。境內野生動物有鹿、麝、岩羊、白唇鹿、山雞、雪雞等。野生藥用植物有黨參、貝母、茯苓、黃芪、冬蟲夏草等。
孟達天池
位於循化撤拉族自治縣東部,地處巴顏喀拉山支脈西傾山的當蕊——五台山區。西寧東南方110多公里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總面積9544公頃,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保護區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地質構造屬阿沁卡金——當蕊五台隆起帶。地貌為黃土丘陵,切割破碎,多陡坡,懸崖峭壁,溝谷狹窄,呈“V”字型。由於保護區四周群峰突起,削弱了乾冷氣流的侵襲,又迎著東南氣流,區內氣候溫和,多雨。年均溫5.4℃。地形相對高差大,致使氣候有暖溫性、溫性和寒性各種特徵。年降水量622.7毫米,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9%。市內有五條河溝,由南向北流入黃河。
在木場溝中部有天然湖泊——孟達天池,面積近20公頃,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萬立方米。天池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壩”,長200多米,高出水面50~70米,壩體為冰川退縮後形成的終磧堤,天池東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寬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則成冰瀑。孟達的天池比長白山天池和天山山腰的天池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點。
長白山天池周圍是水山築成的幾乎是寸草不生的幾座山峰,天山的天池外面較遠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嶺雲杉林,而孟達的天池卻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團團的包圍起來,從池邊到山頂,全被森林復蓋。池水也與眾不同,長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種各樣的藍色,而且圖案隨著天空中雲塊的移動而不斷變化;天山的天池則是一種藍色;孟達天池的水卻是綠色的,幾乎和四周森林的顏色相同。
文都大寺,位於處海東市循化縣文都鄉拉岱村,景色美麗,聞名全國,是循化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是規模較大的藏式寺院建築群,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鄉拉岱村,交通便利,行至循同公路景點指示牌處,有1公里三級土路可達,距縣城18公里,距西寧市上165公里,是集旅遊觀光、體驗民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旅遊景點。亦稱“邊都寺”、“邊垛寺”,藏語稱“文都貢欽扎西科爾朗”,意為“文都大寺吉祥法輪洲”,位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城西南17公里處,在今文都張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側山坳。該寺坐西向東,依山而建,是循化地區最大的寺院。文都大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是規模較大的藏式寺院建築群,該寺坐西向東,依山而建,氣勢磅薄,南林北峰,一片蒼翠,環境幽雅,景色美麗,聞名全國。
文都藏族鄉是十世班禪大師的故鄉,文都寺是大師幼年學經的母寺,也是大師生前回鄉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文都大寺是循化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經元朝帝師八思巴法王授記,由第二任帝師亦憐真創建於1272年,也是青海最早的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現有僧侶300多人,活佛10人,占地150畝,各殿堂佛像200多尊,唐卡570多幅,佛殿12座。
寺院主尊為薩迦獨有大黑天護法神王,該神王由薩迦昆氏家族延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