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秦統—中國後,實行郡縣制,於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始置曲陽縣,屬巨鹿郡所轄。時曲陽縣區域西北部含今阜平縣東北部。
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設恆山郡,曲陽縣屬之,後因避文帝劉恆諱,改曰常山郡,曲陽縣屬常山郡所轄。因當時巨鹿郡亦有下曲陽名(今晉縣、藁城),為與之區別。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曲陽加“上”字,始稱“上曲陽”。上曲陽縣名,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為《史記·灌嬰列傳》。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平定“七國之亂”,常山郡廢,上曲陽縣仍屬中山國。新莽時期,恢復常山郡,改名曰常山亭,上曲陽屬之。
西漢時,縣境西北部達繁峙、靈丘、廣昌界,東達滱水(今唐河)。
三國時至晉朝上曲陽屬常山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上曲陽縣併入新市縣,稱新市縣。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復置上曲陽縣,隸屬定州中山郡。北齊天寶七年(556年)下曲陽已改為藁城、鼓城二縣,上曲陽縣去掉“上”字,復稱曲陽縣,中山郡屬之。
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曲陽縣因盛產石料改名石邑縣,次年改名,恆陽縣。先後屬鮮虞郡(今正定縣),開皇三年(583年)改屬定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屬愽陵郡(今定州),大業九年(613年)又改屬高陽郡(今高陽倒東)管轄。
唐天寶元年(742年)恆陽縣屬河北道定州愽陵郡。天寶末年“安史之亂”後,定州為藩鎮割據勢力所據,曲陽屬真定。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因避諱唐穆宗李恆名諱,復將恆陽縣改為曲陽縣。
北宋曲陽縣屬河北西路定州博陵郡,政和三年(1113年)設中山府,曲陽縣屬之。宋熙寧九年(1076年),析縣境東北部軍城入唐縣,縣境達通天河流域。
金明昌四年(1193年)析曲陽縣西北部和行唐縣北部境地,劃入新置的阜平縣。
蒙古太祖十一年(1216年)升曲陽縣為恆州,轄靈壽、阜平、行唐、慶都(望都)、唐縣、曲陽六縣,屬中書省中山府。
宋太宗十一年(1239年)降為曲陽縣,屬中書省真定路,至元十二年(1275)改屬保定路。
明代,曲陽縣屬定州所轄。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將阜平縣東五社併入曲陽縣,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將原阜平東五社復歸阜平縣。
清嘉慶九年間(1804年),定州將支曹村劃歸曲陽縣管轄。
解放戰爭時期,曲陽縣先後隸屬晉察冀邊區冀西區、北嶽區、建屏區。民國初,曲陽縣境西南端石城、黃家莊二村莊劃歸行唐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河北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阜平縣羅定峪和唐縣於家寨、石堂、小路村劃歸曲陽縣。
民國三十一年,唐縣套里、十八度、東莊灣、橫河口、灌城、田家坎、南屯莊、北屯村、坡上、坡下、風山莊、西王莊、羅莊、趙家莊、南伏城、北伏城、岸上、勺堤等18個村莊劃歸曲陽縣,同年十二月,於家寨、石堂、小路村重歸唐縣。同年劃歸曲陽縣的唐縣18個村莊,除套里、橫河口、田家坎外,其餘歸入唐縣。
1949年曲陽縣改屬察哈爾省建屏專署;5月,改屬保定專區;7月恢復原建制,屬保定專區;8月併入定縣;10月隸屬定縣專區;12月行唐縣石城村復歸曲陽縣。
1994年底保定地、市合併,隸屬保定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曲陽縣轄7鎮11鄉:恆州鎮、靈山鎮、羊平鎮、燕趙鎮、文德鎮、產德鄉、路莊子鄉、黨城鄉、孝墓鄉、齊村鎮、曉林鄉、郎家莊鄉、莊窠鄉、北台鄉、范家莊鄉、邸村鎮、東旺鄉、下河鄉。
地理環境
曲陽縣位於保定市西南部,西北與阜平、東北與唐縣相鄰,東與定州、南與新樂、西南與行唐接壤;距首都北京200公里,距石家莊、保定均80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稱,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淺山、丘陵、河套、平原。西北部以片麻岩為主,中部丘陵區以石灰岩為主,西南部為河套區,東南部為平原區。境內資源豐富,有大理石、石灰石、煤、雲母、鐵、耐火土、鋁礬土等38個礦產品種,主要分布在淺山和丘陵區,尤以石灰石儲量最為豐富,達150億立方米。有王快、西大洋兩座大型水庫和20座小型水庫,水面面積4萬畝,耕地47萬畝。張石高速、保阜高速兩條高速穿境而過,有河龍路、保阜路、沙東路、京贊路四條省級交通幹線,交通便利。
地形地貌
曲陽縣境域為半山區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俗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位於華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東麓。主要有三種地貌類型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學中的“v”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聳的山地及其頂部的平台,即地貌學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與谷源之間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學中的斷崖、陡崖和陡坡。按規模、層次可劃分為兩類:一類位於太行山地主脊,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急流瀑布發育,山地頂部均有山地夷平面殘留;二類,位於太行山東麓丘陵地中,海拔高度不大,山坡比較陡峻。按造景地貌分類,可分為石英砂岩地貌、變質岩地貌、白雲岩及灰岩地貌和火山岩地貌。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底曲陽縣共發現礦產資源36種。探明資源礦種11種,其中上表5種、未上表6種;包括金屬礦產鐵礦、金紅石2種,非余屬礦產白雲母、耐火粘土、飾面用大理岩等8種,能源礦產煤1種。金紅石、煤炭、飾面大理岩等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624231噸、121267千噸、339177.96千立方米。曲陽縣有固體礦產地42處,全部為單一礦產,其中有大型礦產地2處(金紅石1處、大理岩1處)、中型礦產地3處(制灰灰岩2處、片麻岩1處)小型及以下礦產地37處;有勘探礦產地1處、詳查礦產地8處,普查礦產地33處。
水利資源
曲陽水力資源豐富,有王快、西大洋兩座大型水庫和十多座中小型水庫,常年庫容水量23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面積2600多萬平方米,宜養魚水面2660多公頃。
經濟
2015年,曲陽縣生產總值達到67.8億元,雕刻產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定瓷產業發展趨勢亦是迅猛。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6864元、5674元,比2010年分別增長65.4%、134.7%。銀行存款餘額由68.9億元增加到126.8億元,五年翻了一番。
是河北省文化產業的“十強縣”,三產比例為17.2:35.8:47,第三產業在曲陽縣域經濟中已占半壁江山,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更趨最佳化。其中雕塑園區被文化部評為國家級雕塑文化產業試驗園區,被河北省評為“十大文化產業集聚區”,羊平鎮更是擁有全國僅有的兩個加工銷售石雕的淘寶村,並有望升格為淘寶鎮。
實施總投資138億元、總裝機容量138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實現220兆瓦併網發電,130兆瓦正在建設,建設規模全省第一,項目全部完工後,將惠及1萬戶以上的山區農戶,每年為國家輸送清潔電能16億度,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167萬噸,僅此一項將增加財政收入3.2億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共贏。利用荒山荒坡發展光伏發電,帶動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做法更是得到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因此成為全國光伏扶貧試點縣。
2017年,曲陽縣生產總值完成90億元,增速8.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4億元,增速10.1%;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5.9億元,增速8.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18億元,增速10.4%;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7.5億元,增速10.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0332元、7143元,增速9.5%、12%;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服務業企業3家,。銀行存款餘額達到175.3億元。
社會事業
在完成文德鄉、曉林鄉撤鄉設鎮工作後,城鎮人口將達到18.7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34.2%。基礎設施更加健全。累計投入資金43.5億元,實施重點城建項目35項,其中孟良河景觀整治、白家灣濱水公園、中國賞石谷、惠友購物廣場、凱嘉國際綜合體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復興街、嘉禾街、朝陽街、文昌街全部打通,啟動垃圾綜合處理場建設,實施城區集中供熱工程,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85萬平米,集中供熱率達到71.2%,居全市第一。城鎮管理更加精細。深入開展城市管理“6S”行動,投入資金1585萬元,提升環衛設施裝備水平,對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實行市場化運作,縣城容貌明顯改觀。鄉村面貌不斷改善。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投入資金7694萬元,編制185個村莊建設、環境整治、面貌改造提升規劃,實施49個重點村、15件實事的改造提升工作。
教育事業
高考成績連續15年增長,2015年本科一批上線率位列全市第一。成功舉辦保定市第十一屆中學生運動會,並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職業教育成效顯著,在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中3名學生獲得一等獎。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曲陽縣建立59.8萬份居民健康檔案。投資1800萬元,實施中醫院擴建工程,完成6所鄉鎮衛生院和63個貧困村衛生室的新改擴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工作通過驗收。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位列全省第二。
社會保障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五年來累計新增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面實施。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3120元、1300元提高到4680元、2300元。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分別由120元、110元提高到390元、380元。
交通事業取得新突破。累計投資2.9億元,完成京昆高速連線線、曲承路、辛燕線等新建和改擴建工程,建設里程270餘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325公里。縣城公交、農村客運線路達到66條,班車191輛,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
衛計工作獲得新進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實現全覆蓋。全面落實各項計生獎扶政策,首創計畫生育網上辦證,免費孕前檢查服務有效推進。
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開展“壓煤、抑塵、控車、減排、增綠”等十項攻堅行動,累計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3598噸,拆除燃煤鍋爐104台,推廣潔淨型煤和神華煤1.9萬噸,取締實心粘土磚廠和石灰土窯47家,對定龍路實施綠化、硬化等改造提升,抑制揚塵污染,空氣品質逐步改善。
扶貧開發取得新成就。爭取各類扶貧資金2.3億元,社會幫扶資金6582萬元,9.9萬人實現穩定脫貧。精準識別貧困人口2.9萬戶、6.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7%降低到12.9%。推進光伏扶貧,完成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和130戶分散式光伏扶貧工程,惠及無勞動能力貧困戶2100多戶,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
特產美食
曲陽棗酒
曲陽縣棗酒始釀何時,已無實考。相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大夫藺相如,
出生在曲陽,小時候他非常聰明,可幼年家境貧寒,父親早亡。母親含辛如苦把他拉扯大,母親借債讓他在村中讀了十年私塾,在他18歲那年,長大成人,母親讓他到趙國都城邯鄲去報效國家。那天,他從村中出發到邯鄲,在曲陽大山中迷了路,整整轉了兩天,身上帶的乾糧早已吃完,又累又餓,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實在邁不動腳步了,昏到在一個水坑邊。當他醒來後,發現水坑裡散發出股股棗香、手捧品嘗,味道很醇美,便暢飲一通,立即渾身暢快,精神倍增,於是他便裝滿了一背囊帶到都城邯鄲。到達邯鄲後,他被宦官令繆賢收於門下,在繆賢的推薦下,藺相如進宮拜見了趙王,隨手把身背的純香的棗兒酒,進貢於趙王,趙王飲之大喜,賜名“棗香玉液”,後來,藺相如也被封為趙國上卿,執掌國政。此說是否確切,尚難考證,但棗酒在當時已始釀已成事實。
缸爐燒餅
曲陽燒餅河北曲陽漢族傳統名點之一。據考已有千餘年歷史,堪稱中國北方麵食中的。曲陽燒餅是曲陽特色食品,配料有專制秘方,製作精巧,有香酥怡人,餅薄香脆的特點,且久放不疲、風乾不硬。以白面、脫破芝麻、食油、鹽製作。吃起來香、酥曲陽燒餅河北曲陽漢族傳統名點之一。據考已有千餘年歷史,堪稱中國北方麵食中的一絕。
黑閨女餃子
黑閨女餃子是曲陽縣的特產,用料講究,精心細作,味純色鮮;它清香利口,肥而不膩,香而不談;它面柔餡軟,一到口中就會自動溶化,實為宮中佳肴。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它的創始製作人是明朝崇禎時期的宮廷御膳大師蘇喬生先生。該餃子餡採用十幾味中草藥材配置而成,具有健腦醒智、補腎益肝、溫氣散寒、滋陰壯陽之功效。從明朝崇禎皇帝開始,到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慈禧太后均品嘗過。建國前後聶榮臻、楊成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曲陽時同樣吃過黑閨女餃子,尤其是李鵬總理來保定市視察時,點名吃曲陽黑閨女餃子。歷史文化
曲陽秦代置縣,是河北省最古老的省份之一。歷史上曾湧現出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漢代大將軍李左車、宋代名相王安中,元代著名建築雕刻藝人楊瓊、清代名臣魏儒珍等一大批歷史名人。有中國雕刻之鄉、古北嶽文化之源、定瓷藝術發祥地、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觀賞石之鄉五張“國字號”文化名片。“雕刻、定瓷、北嶽廟”三大文化馳名中外。曲陽是“中國雕刻之鄉”,雕刻藝術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2000多年經久不衰,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定瓷藝術的發祥地,定瓷在宋代就以“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名揚天下,是宋代五大官窯之一;境內的北嶽廟始建於北魏,是歷代帝王將相祭祀北嶽恆山的地方,文物價值很高;文化遺存眾多,有國保單位6處,省保單位7處,市縣級文保單位67處。曲陽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曾獲“堅持游擊區對敵鬥爭模範”,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葛振林的家鄉。
雕刻之鄉
曲陽縣已擁有世界級雕刻大師3名,省級以上雕刻大師100餘名,雕刻企業攤點2260個,從業人員達24000餘人,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開採、設計、加工、銷售、運輸、安裝一體化。雕刻門類也從單純的石雕拓展到木雕、牙雕、玉雕、銅雕、不鏽鋼雕等領域。雕刻技法日臻精進,圓雕、透雕、鏤雕、浮雕等不一而足。雕刻產品種類繁多,既有傳統古建築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1995年,國務院正式命名曲陽縣為“中國雕刻之鄉”。
定瓷文化
曲陽定窯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早在仰韶文化時期,曲陽就出現了陶器,至商周時期制陶已獲很大發展。到隋朝(581年—618年)曲陽開始燒制粗瓷,至唐代(618年—907年)便有白瓷生產,到北宋(969年—1127年)時期達到鼎盛,是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窯(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定窯)之一定窯所在地。定窯的瓷器在海內外有極大的影響。尤以白瓷胎質潔白細膩,釉色勻淨,薄而堅硬名列陶瓷之冠。
曲陽擎歌
曲陽擎歌又名曲陽擎閣,起源於唐朝末年,由上裝和下裝兩部分組成,下裝高擎上裝,中間由鐵信子(即軸)連線。擎者為青壯年,被擎者為5—7歲兒童。表演時將鐵架捆綁在擎者的腰部及腰上部,被擎者可在鐵架上左右旋轉、上下翻騰、打筋斗、扭秧歌、雙方對打等。根據需要,根據劇目的不同,擎閣可以分為磨子擎閣、車架擎閣、單人擎閣、雙人擎閣、三人擎閣。其中傳統表演項目“擎歌”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陽吹歌
曲陽吹歌起源於明朝,主要分布於靈山鎮,吹歌使用的樂器有嗩吶、笙、管子、小方鑼、鼓、釵等。演奏時樂器可作多種增減組合,聲音高亢宏亮,旋律多變化。其音質純樸,韻律優美,熱烈奔放,鄉土味兒濃。代表曲目有《柴擴街》、《慢小二凡》、《快小二凡》、《大放驢》、《小放驢》等。2000年以來,以楊中月、楊獻廠為代表的骨幹隊伍長年開辦吹歌培訓班,在全縣培訓學員1000多人,為全縣各大專院校輸送學生30多人。
2007年,在“魅力之星”全國青少年藝術人才推選活動中,曲陽縣靈山鎮朱家峪吹歌隊獲金獎。2007年11月,曲陽吹歌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2010年1月,楊獻廠被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認.
支曹秧歌
支曹秧歌是在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移民支曹時傳播過來的,在長期演出過程中受到其他劇種影響,在唱念方面不斷向京白、韻白靠攏,使唱腔音調與原有劇種有了明顯的區別,逐步形成本村獨有劇種,還成立了戲班經常去外鄉演出久演不衰。
支曹秧歌的藝術特點多是板腔體無弦樂伴奏以生活小戲為主,戲文淺易懂,唱詞的結構多用襯字和墊字做輔助和襯托如喲噢哎等,在唱段中隨處可見形成了清、淡、雅、素的秧歌唱腔格調。其伴奏即板鼓、大鑼、水鑔、手鑼。上句唱完三鑼,下句唱完用七鑼,稱“大鑼腔”,板式分別有慢板、快板、悲板、寸板、等。 傳統劇目 有《老少換妻》《四大勸》《借女弔孝》《鬧學堂》《小寡婦上墳》《賣妙郎》《李達鬧店》《楊二社化緣》《沉香救母》《王寶借當》等,支曹秧歌曾經有過兩次鼎盛時期分別是民國初期和解放初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開始走向衰弱
支曹香會
支曹香會(現名花會)起源年代已無法考證,到民國初期已形成十二支會派分別是:鼓鑔會、旗幡會、開路會、十像會、跑鼓會、秧歌會、雲車會、跑船會、游拉會、小車會、槓箱會、挑子會,是唐縣清虛山廟會時支曹村民朝山進香而組織的民眾團體。會頭是掌會之首均是有錢人家輪值,主要負責經費和置辦任務。支曹香會自日軍侵華時期而停辦,之後再也沒有恢復起來。解放後十二香會只留下了游拉會一項還在延續,每到春節前都會組織活動往本村廟裡送燈油,文化大革命時期解散,鼓鑔會只有曲牌流傳至今每到春節時才會出來敲,主要有:鼓、銶、鑔組成,原是村東、村西、村北三班解放後只留下村東、村西兩班,音律原有十五段現只留傳六段分別是:銶鑔、長牌、摩、短牌、前加鼓、後加鼓。現在會敲的大都已有六十歲搶救迫在眉睫。
各村廟會
(農曆)
曲陽縣城:二月二 二月十九 三月十八 四月四 四月十五 六月十三 六月二十三 七月十五 十月十九
楊砂候:二月初一 四月十六 六月十三 六月二十四 七月初一
西羊平:正月十六 九月九 東羊平:四月十五 北養馬:四月初八 七里莊:三月三三月二十一
郎家莊:三月十五 十月初五 南雅握:三月十五 喬家馬:四月十五 董家馬:二月十八
程東旺:四月二十一 北杏樹:十月二十八 南杏樹:三月二十一 東邸村:二月二十六 九月二十六
南留營:二月十二 十月十二 南青陽:十月十三 曹家疃:三月二十九 西趙廠:三月十五 十一月十五
劉家馬:二月十四 西泉頭:四月二十八 南孝木:正月初九 東么羅:七月初七
中平樂:三月十五 王北莊 :四月十五 康家莊:三月十五 南家莊:三月十三 九月十五
劉家莊 :正月二十三 中佐村:四月二十 南故張:三月初六 南平樂:三月十五
靈山:二月初八 三月初八 四月十八 五月初五 七月十三 十月初三
下河:正月二十八 三月初六 六月二十八 九月九 十月初八
黨城:二月二十一 四月二十一 九月二十九
文德:五月初五 燕趙:三月初六 四月二十四 喜峪:三月二十八 九月十八 西旺:四月初二
砂城 :二月初十 產德:三月二十三 莊伙:二月十七 岸下:正月十四
莊伙:二月十七 曉林:正月十八 上河:二月二十八 九月二十八 西郭:五月二十四
尚莊:三月十九 河窪:四月初九 口頭:二月十九 安羊:四月十八
辛莊:二月二十八 支曹:六月初一 曉林:正月十八 十月初六
風景名勝
曲陽縣有國家4A級景區北嶽廟和虎山風景區;有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定瓷遺址;有大型水庫王快水庫等秀麗風光。2015年,省政府同意將曲陽旅遊產業納入河北省環京津休閒旅遊產業帶總體規劃。
北嶽廟
坐落於曲陽縣城內,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是漢代至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多代封建帝王遙祭北嶽恆山的地方,唐貞觀年間重修。宋初北嶽廟為契丹所焚,淳化2年(公元991年)又重修。此後,該廟曾於宋、元、明、清各代進行過多次維修與擴建。由於北嶽廟內古建成群、碑碣林立,且品位較高,1982年2月23日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德寺塔修德寺塔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境內北嶽廟南300米處,始建於宋代。此塔造型奇特,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層,通高32米。第二層塔身特別高大,一反傳統造塔的閣樓樣式與密檐樣式,周身砌小型塔龕110座,呈現“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華嚴法界勝境,建築界稱之為“花塔”。“花塔”實質上是佛教信仰中國化在建築上的反映,而此種形制的塔類建築流傳下來的的確非常少見,修德寺塔被國務院2006年05月25日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文昌塔位於恆州鎮東關村東500米處,西臨孟良河,原有恆陽書院一座(現已廢),書院西南50米處為文昌塔。該塔始建於明代,為七層檐磚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17.6米,塔基台高2米,東西長10米,南北寬8米,塔的第一層為塔心室,南面辟有券門,為實門不能攀登。“文昌塔”又名“文峰塔影”,是曲陽縣八大奇景之一,為了振興當地文風,希望多出文人或彌補當地文風之不足,利用佛塔形式而修造的。1996年雨季,文昌塔曾因雷擊而上半部分塌落,現在的文昌塔是2000年縣政府撥款重修的。
定窯遺址位居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是中國北方著名的白瓷窯址。因曲陽宋代屬
釣魚台遺址位於曉林鄉店頭村西1.5公里處,地處沙河東岸。因為一土丘宜為垂釣之地,俗名釣魚台,故稱釣魚台遺址,土丘中間高4.8米,遺址東西長380米。文化層深度一般在0.4—0.6米,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遺址中的有灰坑和草拌泥紅燒土層,暴露器物有石器、骨角器和大量紅陶、彩陶片。器物有缽、盆、碗、大口罐、小口壺等,為較大氏族村落遺址。1950年由當地民眾發現。據推斷屬於仰韶文化,距今約3000—5000年。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虎山風景區,位於曲陽縣最北部,因其山頂的一塊巨石頗似蓄勢待發的猛虎而得名,與著名的北嶽恆山相連,主峰“三尖梁”海拔1100多米,由於與唐縣、阜平接壤,形成了“一腳踩三縣”的山嶽旅遊景觀,景區面積達20多平方公里。虎山風景區,一直深藏於太行山中,峰巒起伏,多年來人跡罕至,自然生態保持了原汁原味。山中氣候濕潤,空氣異常清新純淨,細霧蒸騰,迷濛如雨,似著上輕旅紗衣,被遊人譽為大自然的“天然氧吧”。
黃山位於羊平鎮,海拔302米,由於山在平原交接帶顯得很是雄偉,雄踞平原之上一覽平原風景很好,山上有八會寺,主峰一塊巨石很壯觀。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為黃山廟會。黃山古時有上閣、下閣、菩薩、鐘樓等八座寺院,故稱八會寺。初建於齊周,逐漸成為冀中佛教聖地,並有“先有八會寺,後有五台山顯通寺”之說。山頂石佛龕,俗名“千佛庵”,是八會寺代表性景物,裡面有石雕佛像和石刻佛經。對研究歷史、佛經、書法等均有重要價值。1982年7月23日公布為河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頂上的天池,名為華嚴集聖池,為常年不乾枯的古泉,氣候越乾旱,水質越甜。附近還有漢張良房遺址,宋蘇東坡題寫的“燕南奇勝”等許多古蹟。秋高氣爽之際,登山遠眺,美景無限,這也是黃山又名“少女秋容”的來歷。
嘉禾山嘉禾山位於縣城東北10華里,平地而起,蜿蜒十餘里,挺拔聳秀,雄壯多姿。據《縣誌》載,嘉禾山為曲陽之門戶,屬戰略要地。安史之亂,唐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等曾敗史思明於此,故名嘉山。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此山生嘉禾數千株,選其中兩株六穗嘉禾進貢朝廷,御封嘉禾山。相傳此山終日無影,又叫無影山。山頂建有昭福庵,傳說為孟良屯兵處。稍下地勢寬平,建廟大興寺,寺前水池大旱不涸。後山佛爾峪,小溪流水,終年不斷。”嘉山風光,晚景尤勝每當夕陽西照,晚霞繽紛,嘉山夕照由此而來為曲陽古八景之一。
田莊古墓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南15公里、羊平鎮田莊村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於2011年5月至2013年底搶救發掘。墓葬形制極其罕見和獨殊,在河北同期墓葬中規模最大、形制最為複雜。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漢白玉雕刻、磚雕構件、鎏金飾品和定窯瓷器,並首次在河北地區發現具有唐代風格的大型儀衛壁畫。古墓形制巨大“這是墓葬前庭的耳室。整個墓葬南北長66米。封土直徑34米,由內、外兩圈組成,十分獨特。地下部分由墓道、前庭、前甬道、前室、後甬道、後室組成,加上側室及耳室,目前發現墓室總數達12個,迄今前庭發掘接近尾聲,前庭東耳室發掘完畢。根據發掘結果初步推測該墓葬年代是唐到宋初:“目前尚未在附近發現其他墓葬,下一步計畫進行更大範圍的勘探。”
王快水庫王快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灌溉、發電的大型樞紐工程,為河北省四大水庫之一。建築物有攔河壩、溢洪道、泄洪洞和水電站。1960年開始攔洪蓄水,1969年又進行了續建,計有加高攔河壩,擴寬和加深溢洪道並設定了閘門,建成了水電站等。水庫由河北省水利廳設計院設計,水庫工程指揮部施工。 王快水庫,主體大壩氣勢雄偉,河岸線蜿蜒曲折,河岔縱橫綿延。沿河岸線奇峰林立,綠樹蔥蘢,庫區內碧水漣漣,魚蝦翻舞,水禽鳴飛。環庫區有康熙釣魚台、老君堂、雙龍洞、眼觀奶奶廟等諸多名勝古蹟。王快水庫山美、水美、景美,是遊人泛舟垂釣、消夏避暑和修身療養的理想地方。
著名人物
曲陽縣歷史上曾湧現出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漢代大將軍李左車、宋代名相王安中,元代著名建築雕刻藝人楊瓊、清代名臣魏儒珍等一大批歷史名人。
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戰國時趙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在曲陽縣城老街有“藺相如故里”碑刻.先為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家臣,後來官至上卿。藺相如原為宦者令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公元前279年,秦王與趙王相會於澠池(今河南澠池西),他隨侍趙惠文王,當面斥責強大的秦國,不辱國體,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為上卿,居官於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恃,不服相如,恥居其下,並揚言要羞辱相如。藺相如為保持將相和睦,不使外敵有隙可乘,始終迴避忍讓。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善自謙抑的精神感動了廉頗,於是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二人成為刎頸之交.
杜弼(公元490-559年),字輔玄,諡文肅。[北齊]東魏中山曲陽人。官膠州刺史。弼幼聰敏,才華橫溢。以軍功起家,歷任中軍將軍、長史、中書令、驃騎將軍、膠州刺史、定州縣侯等職。長於筆札,為時輩所推。杜弼一生,為官清潔仁恕,敢言直諫,深惡貪官污吏 ,遭奸佞嫉恨,北齊天保十年,被北齊王枉殺,時年六十九歲。北齊天統五年,平反昭雪,諡號文肅。著有《注老子道德經》二卷、《新注義苑》和文采激揚的《移梁檄文》。典故:“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杜弼 《全北齊文.為東魏檄梁文》
杜台卿(公元?-579)字少山,生年不詳,約卒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少好學,博覽書記,解屬文。仕齊為奉朝請,歷官中書黃門侍郎。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及周武帝平齊,隱於鄉里,以禮記、春秋講授子弟。隋開皇初,被征入朝。台卿嘗采月令觸類而廣之,為玉燭寶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賜絹二百匹。以耳聾不堪吏職,請修國史,拜著作郎。十四年,(公元五七四年)上表請致仕,勑以本官還第。數載,終於家。台卿著有文集十五卷,《隋書本傳》齊記二十卷,並行於世。
王安中(1075~1134) 南宋詞人字履道,號初寮。年青時曾從師蘇軾、晁說之。晁教以為學當謹初,故牓其室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進士。徽宗時歷任翰林學士、尚書右丞。以諂事宦官梁師成、交結蔡攸獲進,又附和宦官童貫、大臣王黼,贊成復燕山之議,出鎮燕山府。後又任建雄軍節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貶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內徙道州,復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年五十九。
李進(1237-1295)自幼從軍,驍勇善戰。元憲宗八年,率七十勇士,偷襲宋營,攻破七星關,為元軍西征打開通道。在釣魚山寨、浮圖關等戰役中,攻城拔寨,立下戰功。元世祖即位後,今為侍衛親軍指揮使,後提升為名威將軍,進封懷遠大將軍,屯兵西域。海都叛亂時,率兵死戰,平息叛亂,被授予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元成宗元貞元年卒,追贈定遠大將軍、輕車都尉、隴西郡侯。
王延春(1910年-1984年)曲陽支曹村人,1930年曲陽縣鄉村師範學校畢業,到曲陽國小教書。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被捕入獄,西安事變後被釋放。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任曲陽縣委秘書、組織部副部長、縣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晉區黨委宣傳部長、山西孟縣縣委書記、中南局江漢區黨委宣傳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宜昌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1951年至1955年調任廣東省粵東區黨委第三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1955年至1961年任湖北省委副書記,主管農業。1961年初,調湖南省委工作,歷任省委常務書記、第二書記、代理省委第一書記,並任中南局委員、湖南省委黨校校長、湖南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 1984年3月19日在長沙病逝。
荀昌五(1906年-1997年)曲陽北管頭村人,1925年畢業於曲陽縣立師範學校。1930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曲陽縣委書記,曲陽、阜平、行唐三縣聯合縣委書記,曲陽縣抗日游擊大隊政委,晉察冀邊區人民武裝抗日委員會主任,晉察冀邊區第三軍分區人民武裝部部長,冀晉軍區人民武裝部部長,晉察冀邊區人民武裝部副部長,參加了解放張家口和石家莊的戰役,1948年任正定縣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教務主任、第一部主任,華北行政委員會農林局副局長,林業部林產工業局局長,森林工業部部長助理,林業部黨組成員兼林科院副院長,造林司司長等職,1963年任林業部副部長。1983年從林業部領導工作崗位離休。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97年7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葛振林 (1917年-2005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壯士之一。1937年參加革命,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縣的“反掃蕩”戰鬥中,他們與敵人激烈戰鬥,打退了敵人5次衝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扔光,子彈全打光後,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葛振林和宋學義被山腰上的樹掛住。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民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英勇事跡被收錄進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上冊22課與語文S版國小12課。
楊田奇(1923—1950)曲陽縣支曹村人,1923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國金融戰線傑出的革命戰士。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8年到阜平縣晉察冀邊區銀行押運大隊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任押運大隊小組長,1945年任大隊長,同年8月隨晉察冀邊區委員會、印刷局和銀行從阜平縣南峪村遷到張家口,1946年10月11日,在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下,又隨邊區政府撤離張家口,1947年4月晉察冀邊區銀行冀察分行成立擔任行長,1948年因工作操勞過度成疾回老家休養,1950年去世年僅27歲。
韓占奇(1949—1994) 曲陽縣支曹村人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1994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為人正直、作風廉潔、處處為村里謀規劃辦實事,他的光輝形象和事跡在支曹村民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任職期間為村里新建了學校、農業灌溉實施了電力化、鼓勵村民大力發展梨果業、修建了我村也是全鄉第一條村級柏油公路,特別是在1990年為使全體村民共同走富裕道路,在巨大的爭議和壓力下毅然決定把梨園果樹分產到戶平均化,使我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走在了全鄉最前沿。1994年2月韓占奇同志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在修養期間仍忘我精神堅持工作在第一線,於10月病情復發加重逝世年僅45歲。
韓占奇同志任職村黨支部書記近8年來始終以發展為重,無私奉獻,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在此期間支曹村曾多次被上級評為“小康村”,“先進黨支部”等榮譽。韓占奇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的事跡曾刊登在保定日報發表宣傳,給曲陽全縣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典範和榜樣。
盧進橋(1927-2009)曲陽縣北養馬村人,中國石雕界唯一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全國第五屆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勞動模範。盧進橋8歲學習雕刻,從事雕刻藝術70餘年,畢生致力於石雕藝術的探索與創新,集石雕、木雕、玉雕和牙雕技藝於一身,其作品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40多件作品榮獲國內外大獎,4件作品被收錄世界名牌產品系列叢書,《臥獸觀音》、《三大仕》等5件作品被國家定為國寶,並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永久收藏。
劉月好(1974——)曲陽王莊村人。著名書畫家、導演、製片人。任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中國國賓禮書畫評審委員會評審、顧問,中國國賓禮藝術創作中心主任,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家協會理事,美協會員,中國網中國視窗總編輯、全球網總編輯, 全球網路電視台(中文台)台長,文化部-中華文化網總編輯,CCTV品牌影響力高級顧問,“唱響中國夢”全國巡演總導演,APEC中國企業家聯盟名譽主席。
2016亞太企業家聯盟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2016年度影響力文化十大品牌人物,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
劉月好首創發明的“自發光書畫作品”和“金絲楠木畫”,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劉月好先生對書畫作品創新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國賓禮評審委員會和編輯委員會特發榮譽證書給予嘉獎,並聘為:“中國國賓禮書畫評審委員會評審、顧問”等職務。
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舉辦的各類書畫展並獲獎,並被國內外黨政機關、博物館、書畫院及多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所收藏。
陳文增(1954年-2016年)大學文化,河北省曲陽定瓷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高級工藝美術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河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民族藝術珍品評審鑑定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年度提名獎”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委員。首都師範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河北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碩士點特聘碩士導師。從事定窯研究生產30餘年,對定窯工藝過程、造型風格、裝飾特點及文化背景進行了全面破譯,使失傳千年的歷史名窯再現人間。2001年“瓷、詩、書”三聯藝術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稱為“中國定窯第一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文增,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16年6月12日凌晨4時55分逝世,享年63歲。多件作品獲工藝美術大獎,並被英國珍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權威機構收藏。出版有《定窯研究》、《定窯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裝飾藝術研究》、《陳文增詩詞》、《陳文增書法》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