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王

梁孝王

梁孝王劉武(前184年—前144年),西漢人,與兄長漢景帝同為竇太后所出,漢文帝次子。前178年,被漢文帝封太原王。前176年劉武被改封為淮陽王。前168年梁懷王劉揖夭折,劉武又被封改梁王,死後諡號為孝,故號梁孝王。

個人簡介

梁孝王梁孝王雕像

西漢時期的貴族,與兄長漢景帝同為竇太后所出,漢文帝次子。前178年,劉武與劉參劉揖同日被漢文帝分別封太原王、梁王和代王。前176年劉武被改封為淮陽王。前168年梁宣王劉揖逝世,卻無子嗣,劉武又被封改梁王,死後諡號為孝,故號梁孝王。前161年劉武奉命從首都長安前往梁國首都睢陽(今河南商丘)。劉武在位期間曾帶兵抵禦七國之亂中吳王劉濞的進攻,功勞極大,後仗母后疼寵和梁國土地廣大準備爭奪皇儲之位。前144年10月病逝,葬於永城芒碭山。在位23年。死後梁國一分為五。

劉武和王后李氏等共生育5子5女。長子梁共王劉買;次子濟川王劉明晉;三子濟東王劉彭離;四子山陽王劉定;五子濟陰王劉不識。五個女兒皆封郡主,賞賜湯沐邑。

生平事跡

梁孝王七國之亂
梁孝王,文帝的二兒子,大兒子就是後來的景帝,兩人同為竇太后的兒子。梁孝王一開始為代王,後來淮陰王,最後才稱為梁王。奈何竇太后比較喜歡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萬歲之後能傳位於梁王。

公元前196年,皇子劉恢被封為梁王。高皇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劉恢被為趙王,呂后的弟弟呂產被封為梁王。但呂產一直待在京城長安,並沒有到梁國赴任。呂產被朝中大臣殺掉後,公元前178年,漢文帝的小兒子劉揖被封為梁王。公元前169年,劉揖從馬上摔下而死,謚為梁懷王。劉揖去世後,沒有子孫繼承王位。大臣賈誼認為梁國位置重要,他向漢文帝建議說應該選擇可靠的人為梁王。文帝聽取賈誼的建議,封淮陽王劉武為梁王,這就是梁孝王。梁孝王劉武“以竇太后少子故,有寵,王四十餘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賞賜不可勝道,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梁孝王劉武過著奢侈豪華的帝王般生活,“築東苑,方三百餘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

《史記》記載景帝,居然在一次酒會上從容說:"千秋萬歲之後傳位於王",記住,司馬遷用了"從容"二字,顯然不是喝醉了。皇上乃金口玉言,說話當然算數,所以梁孝王竊喜,沒想到被竇嬰駁回去了。從小就聽說過周成王桐葉封疆的故事,皇上豈是口誤,奈何當時舉目天下,唯有梁孝王才是自己的親兄弟,所以後來平定七國之亂後,因為梁王最親,戰功確實也很卓著,所以後來分的財物和大城市最多。

當景帝廢了栗皇后之後,竇太后又起了這個心思,沒想到袁盎這個時候推薦劉徹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梁孝王一下子氣壞了,派刺客把袁盎給殺了,可是事情沒做乾淨,被景帝查出來了,嚇得負荊請罪。景帝又一次原諒了他,還是因為竇太后說了一句。以梁孝王的財力和軍力奪取天下並不是沒有可能,所以當時七國之亂時,景帝特別防著他,硬是沒讓周亞夫發一兵一。平定之後更是聲名顯赫,有功高蓋主的嫌疑,所以屢次被景帝暗算。

後來不知道採用誰的計謀,開始大興土木,宮台樓榭綿延三十里,天子旌旗,出門以天子儀仗,以為這樣就可以讓景帝不擔心他稱帝的野心,沒想到後來打獵打到一頭,腳長在背上,一發熱病死了。梁孝王也是虛懷若谷,門下不知多少人才,像我們熟知的司馬相如枚乘鄒陽,都是響噹噹的名號。可惜啊,身邊好的謀臣太少,竇太后死後就沒有靠山了。

史書記載

梁孝王梁孝王
《漢書》卷四十七《梁孝王傳》敘述景帝同母弟梁孝王劉武事略,道人倫,敘情誼,充滿了濃厚的情味,因為皇位繼承人事件而導致鬱鬱而終,又不免讓人唏噓而嘆。文中敘寫了他入朝侍母而兄弟雙雙的情形,又寫其堅拒七國動亂的表現,這在傳統社會裡是難得的空氣。但文本花費很多篇幅來著力塑造和表現的,仍然是糾葛於兄弟、母子之情,甚至是將這些情感放置到具體的歷史與現實的場景之中去塑造。傳主梁王於叛軍對抗、頗為英勇,但對兄長終究沒有反戈插刃;刺殺敗泄、十分害怕,因姊求母、取得諒解;從臣之議、賤車入關、躲進主園、伏質闕下,及鬱鬱而終,不難見其孝悌之義。景帝派人迎接、不見梁王、受母冤屈,也焦急恐懼;見母絕食、難過害怕,同姊商量,卻也見其慈仁孝愛。而太后不見少子,大哭大鬧;梁王病死,傷悲不能進食;見到少子,相對痛哭,又見本能之愛並不被皇家氣派所掩蓋。凡此種種,悲歡離合,皆是所謂敘事婉致、頗為哀感了。其實本篇用筆只在敘述漢家前期家庭內部生活,所表達的看法也是基於人倫母子與友與手足之情,而他的悲劇恰恰是因為帝位弄人。

但問題是,文本較為詳細地敘說了天下復平後梁王在封國逾越制度,過著奢靡的生活的情狀。對此,各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實究其原因,因為梁王最親,戰功也確實卓著,所以後來分的財物和大城最多。而他的逾越制度,建天子旌旗種種異事,從與為人與性格來看,似乎都與母親竇太后與兄長景帝的護愛有著直接的關係。其次,從史家的筆觸也能夠理出一定的思路來。班固秉承《史記》,文字更動極少,只在傳贊部分略有不同評語,基本無甚出入。可見在對待梁孝王的問題上,《史》《漢》所敘角度基本一致。

梁孝王覬覦帝位,應該說是不準確的。因為他究竟沒有作出叛亂朝廷的舉動,但事件涉及繼承的問題,所以便顯得複雜起來。對於這一事件,文中作了較為細緻的敘述。應當說,在皇位問題上,梁王其實並無多大的野心,他對於不能入朝侍奉自己的母親,而又終日處於因為謀刺之事而處在惶惶不安之中,最後導致了他的死亡。而導致對這一歷史文本誤解的,可能是由於文本講究藏露之法。作品在寫梁王抗拒七國之亂時的文字很儉省,而於亂後天下平定,將梁王的奢靡的生活作了盡情地展露。似乎給人的感覺是,梁王倒有很大的企圖與野心。所以文章最後還特地作了補充說明:“孝王慈孝,每聞太后病,口不能食,常欲留長安侍太后。太后亦愛之。”雖然梁國富裕可敵漢朝,也大造了很多武器裝備,但究竟沒有叛亂。在整個的梁王事件之中,朝臣爰盎等實際上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所以《漢書》述意史遷而未及褚氏補記之景帝不宜、梁王違制種種議論。因為一切皆竇太后家事,而後世杜太后導演宋太祖禪位兄弟、使皇位輪流也未見其謬。因而以史參史,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

關鍵是,景帝與孝王都有出自仁愛的思想、孝順慈母的心靈。而太后雖母愛無私、參預立廢、製造少子建天子旌旗之異事,但究竟不敵政之冷酷,所以史遷史班,對孝王所謂越制只掩以“漢家隆盛”云云。

梁孝王墓

梁孝王梁孝王墓室
梁孝王墓位於芒碭山,坐西向東。全長56.32米,最寬處30.5米。由墓道、甬道、後室及兩側的耳室迴廊組成,整個墓室面積約650平方米。主室的四周建有迴廊,迴廊的東端與主室相通。迴廊的四角都有耳室,大小一致。迴廊內有十字街、飲馬泉黑水河等。穿行迴廊各房間極易迷失方向,曾有人幾天走不出墓道。

梁孝王墓不象通常的王陵劈山後用巨石修砌,而是“斬山為廓,穿石為藏”,周圍一里的石室全部開鑿修成。工程之浩大、結構之獨特、布局之對稱,全國罕見。梁孝王劉武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孝文皇帝之子,因他仁慈孝順,死後被追謚為孝王,後人稱之為梁孝王。因他功勞顯赫,再加之受竇太后的寵愛,所受賞賜無數,並且得賜天子旌旗。他出入時隨從護衛千乘萬騎,與皇帝一樣,出殿言“蹕”,入宮稱“警”。到了京城,常與皇帝同乘帝輦出入宮門。梁國當時富足強盛,為諸侯國之首,府庫的金錢、珠玉、寶器比京師還多。他曾修“梁園”,據史書稱其為“方三百里”,極其壯觀華美。後世許多文人曾到此感慨不已,流連忘返。大詩人李白更是在梁園留住十年不忍離去。梁孝王死後所有寶物都埋入了墓內,史書記載,曹操盜掘此墓時,“得金寶十萬餘斤,運七十二船”。

除此之外,孝王墓內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建築上的不解之謎。漢代既無圓規,又無比例尺,石匠們是如何將各個墓室鑿得四角垂直且整個墓室南北對稱;在公元前100多年,這么規模宏大的石室是如何開鑿的等等,這一個個謎題等著後人繼續探索。

寢園遺址

梁孝王梁孝王寢園
梁孝王寢園遺址在保全山的周圍皆有陵牆,南牆位於保全山南山腳柿園村北,東牆位於梁孝王墓口東200米處,北牆位於山城集南,西牆位於保全山西側,因開山採石受到破壞。從其走向看是依山勢而建,圍繞山體一周。在梁孝王和王后墓之間東側的台地上有陵寢建築基址,呈南北向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60米。1992年9月河南文物研究所等單位對基址進行了發掘清理,1994年被評為“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建築基址內主要建築的四面是用石條壘砌的石牆,西牆保存較好,北牆僅存石基礎,東南牆僅存牆跡。陵寢的主要建築基址有大門、照壁、迴廊、前庭、主殿、配房、天井寢殿、庖廚等。整個寢園建築基址以殿、堂、院、室為主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這在以往發掘的漢代諸侯王陵墓中是十分罕見的,對研究西漢時期王宮建築提供了依據。

“寢園”是由代的寢殿發展而來的。寢園基址均為青石砌成,主殿前後還保留有青石台階。在寢園內出土了一批建築構件如板瓦筒瓦,生活用具如等,還有半兩、五銖錢。特別是出土大批模印“孝園”文字的筒瓦,說明是專為梁孝王陵園建設而燒制的。

西漢自景帝開始,在帝陵後陵都築有陵園,這應是宮城的縮影。漢早期的寢園就在陵園內,位於陵墓的附近,應屬於陵墓的主要禮制建築,又稱為陵寢。寢園主要用於祭祖,亦即所謂侍奉墓主靈魂日常起居的住所。漢代盛行厚葬之風,又有祭祀的習俗,此寢園的作用一是派專人守護防止盜掘陵墓。二是守陵者每天奉衣食對亡靈祭祀。三是其後代在梁孝王或王后忌日和其他時間來此祭祀時提供住宿、飲食起居等。

後世評價

梁孝王詩仙李白
李白有詩云: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站在梁王墓前,耳邊縈繞著飄渺的古琴聲,芒碭山正沉浸在陽光里,一切是那樣的安靜,全不因遊客的到來而顯的嘈雜,昨日的輝煌轉而今天的蒼涼,驀然間發現在歷史的長河中,人渺小的直可忽略不計,不論地位的高低,亦沒有貧富的差異。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