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一個古老的原理,它說的是鑄幣流通時代,在銀和金同為本位貨幣的情況下,一國要為金幣和銀幣之間規定價值比率,並按照這一比率無限制地自由買賣金銀,金幣和銀幣可以同時流通。由於金和銀本身的價值是變動的,這種金屬貨幣本身價值的變動與兩者兌換比率相對保持不變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使複本位制無法實現。比如說當金和銀的兌換比率是1:15,當銀由於銀的開採成本降低而最後其價值降低時,人們就按上述比率用銀兌換金,將其貯藏,最後使銀充斥於貨幣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銀的價值上升而金的價值降低,人們就會用金按上述比例兌換銀,將銀貯藏,流通中就只會是銀幣。這就是說,實際價值較高的“良幣”漸漸為人們所貯存離開流通市場,使得實際價值較低的“劣幣”充斥市場。這一現象最早被英國的財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發現,故稱之為“格雷欣法則”。那么,什麼時候良幣驅逐劣幣呢?也有,如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外匯市場,亦即沒有任何法律強制干預的市場,在各種貨幣之間,並沒有一定的法定比價存在,而這些貨幣之間價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勢堅挺、含金量較高的貨幣被認為是硬通貨,即“良幣”;反之,走勢疲軟的貨幣被認為是軟通貨,即“劣幣”。在國際貿易當中,人們往往樂意接受硬通貨,即“良幣”,而不願意要軟通貨,即“劣幣”。從而優勝劣敗,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此可謂“格雷欣法則”的反例,也可稱為 “反格雷欣法則”。
生活中的劣幣驅逐良幣:很多!譬如說,平日乘公共汽車或捷運上下班,規矩排隊者總是被擠得東倒西歪,幾趟車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夠捷足先登,爭得座位或搶得時間。最後遵守秩序排隊上車的人越來越少,車輛一來,眾人都爭先恐後,搞得每次乘車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再比如,在有些大鍋飯盛行的單位,無論水平高低、努力與否、業績如何,所獲得的待遇和獎勵沒什麼差別,於是,年紀輕、能力強、水平高的就都另謀高就去了,剩下的則是老弱殘兵、平庸之輩,敷衍了事。這也是“劣幣驅逐良幣”。再有,官場上的腐敗現象如同瘟疫一樣蔓延,不貪污受賄損公肥私只能吃苦受窮。而且,在眾人皆貪的時候,獨善其身者常常被視為異己分子,無處容身,被迫同流合污,否則被排擠出局。最後廉吏越來越少,越來越無法生存。這還是劣幣驅逐良幣原則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