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5年,朱道本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有機工業系有機染料及中間體專業。
1968年,華東化工學院有機工業系菁染料專業研究生畢業 。
1977年,前往德國馬普學會海德堡研究所Staab教授實驗室進修(至1979年)。
1985年,作為訪問教授前往德國馬普學會海德堡研究所Staab教授實驗室(至1986年) 。
1988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副所長(至1992年)。
1992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所長,兼任中國科學院有機固體開放實驗室主任(至2000年)。
1997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0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至2007年)。
2009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2年,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化學科學獎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20世紀70年代,朱道本開始有機固體領域的研究,是中國從事該領域研究的主要科學家之一。通過設計、合成、結構與性能研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一維、二維有機導體和一種準三維的有機導體。製備了一系列體系的有機晶體和分子膜,研究了分子聚集結構及其相互作用對其性能的重要影響。對以C60為基質的電荷轉移複合物,C60、C70及其衍生物的薄膜結構及性能等研究都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朱道本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
獲獎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2015年 | 回響性功能分子的設計合成與性質研究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五) |
2014年 | 若干分子基材料的自組裝、聚集態結構和性能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五) |
2014年 | 新型光學探針的設計及其在疾病診斷與治療中的套用基礎研究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五) |
2010年 | 若干先進功能分子的自組裝、聚集態結構和性能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五) |
2007年 | 新型光電功能分子材料與相關器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
2002年 | C60的化學和物理基本問題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
1999年 | C60的化學和物理基本問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
1997年 | 掃描探針顯微學及其在材料表面精細結構研究中的套用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五) |
1994年 | LB膜結構與性能研究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
1988年 | 有機金屬導體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二)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朱道本共發表論文300餘篇,專利2項,主編著作4冊,合著專著2冊,合譯專著1冊 。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14.07 | 《超導納米電子學基礎 英文影印版》 | (摩爾)西多主編;白春禮主編; 朱道本,等副主編 | 科學出版社 |
2011.11 | 《化學的進程》 | (英)鮑爾,朱道本,萬立駿主編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2006.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選編 4》 | 朱道本主編 | 科學出版社 |
2005.08 | 《功能材料化學進展》 | 朱道本主編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5 | 《2006年度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指南》 | 朱道本 | 科學出版計 |
200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選編 3》 | 朱道本主編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1999.12 | 《有機固體》 | 朱道本,王佛松主編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人才培養
•教學理念
朱道本認為:提高創新水平的前提是提高科研人員的自信心。他反覆強調“自信”,“以往我們總是比較重視從國外引進人才,但現在我們國內也有條件培養出很優秀的科研人員。在這方面,我們需要更多自信” 。
•課程報告
2014年10月23日,朱道本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講座在玉泉路校區禮堂主講“詳解有機電子工業” 。
2015年5月28日,朱道本在南京大學天地現代工學講壇如期在唐仲英樓B501舉行報告,報告的題目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機電子工業” 。
榮譽表彰
1997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社會任職
朱道本擔任國家超導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以及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材料學會副理事長,國家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專家顧問組副組長,中國科學院有機固體開放實驗室主任,還擔任《套用物理A》和《亞洲化學》編委,《大分子快訊》和《高分子綜述》國際顧問等職 。
人物評價
朱道本用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方法重點揭示了分子的結構、分子間非成鍵相互作用對載流子輸運性能等光、電特性的影響,以及分子能級和分子重組能的調控對材料穩定性和電荷輸運性能的影響,並開展了材料界面問題的研究,得到了一批具有優異綜合性能的有機光電功能材料 。 (2012年陳嘉庚科學獎化學科學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