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麻生明](/img/0/4fb/nBnauM3XzQjNwETNxMDN0ETMzITM0gTM0MzMwADMwAzMxAzLzQ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簡歷
1965年生於浙江東陽。
1982年畢業於浙中名校——東陽市巍山中學。
1986年畢業於杭州大學化學系(現浙江大學),同年進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師從陸熙炎院士。
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
1990年獲博士學位。
1991年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1990年12月—1992年6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2年6月被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
![麻生明](/img/a/848/nBnauM3X0QTOyITOyUDN0ETMzITM0gTM0MzMwADMwAzMxAzL1Q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個人榮譽
1 1991年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2 1992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3 1994年獲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Award
4 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二)
5 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
![麻生明](/img/f/b6a/nBnauM3X3AzMzEDNxUDN0ETMzITM0gTM0MzMwADMwAzMxAzL1Q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個人成就
![麻生明](/img/4/fd3/nBnauM3X2gzMwMzMxIDN0ETMzITM0gTM0MzMwADMwAzMxAzLyQ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麻生明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1年獲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他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和重點項目,中科院海外合作夥伴計畫項目、優秀實驗室項目、是科技部973項目“創造新物質的分子工程學”首席科學家之一。他主要從事以下方面研究:
(1)金屬參與的聯烯化學:包括缺電子聯烯的氫鹵化反應和官能團化聯烯的多組份偶聯關環反應;
(2)聯烯親電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及區域選擇性調控;
(3)亞烷基環丙烷及環丙烯的選擇性碳-碳鍵斷裂。
作為項目負責人共發表論文128篇(其中SCI112篇;SCI-E14篇),被他人引用510次,其中在Chem.Rev.上1篇,Acc.Chem.Res.上1篇,J.Am.Chem.Soc.上8篇,Angew.Chem.上7篇,Chem.ur.J.上5篇。上述工作已被美國科學家B.M.Trost和V.Gevorgyan、日本科學家Y.Yamamoto和西班牙科學家M.Alvarez等套用到他們的工作中;曾17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應國際著名科學家的邀請在3本英文專著中撰寫了3章;2004年獲得“陳長謙紀念獎”;2005年獲得“導向有機合成的金屬有機化學獎”。
他工作十分敬業,責任心很強,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自1997年擔任金屬有機開放實驗室主任以來,團結全室人員,保持並發揚了過去的傳統,實驗室連續兩次(1999年,2004年)被評為中國全國A類實驗室,2001年升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2004年實驗室和他本人被評為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集體和個人。他注重與海內外科學家的合作,推動我國金屬有機化學的發展。
![麻生明](/img/1/d13/nBnauM3XwIDN4UTMyMjN2cTMzITMyQzNzkjMwADMwAzMxAzLzY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他在上海有機研究所和浙江大學承擔研究生課程《金屬有機化學》的教學任務,撰寫《金屬參與的現代有機合成反應》一書。獲2004年度中科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獎,共培養博士12名,碩士4名,其中1名研究生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2名獲院長獎學金優秀獎,2名獲中科院劉永齡獎學金。
自1997年起他還兼任上海有機所學報聯合編輯室主任,對3個雜誌的出版工作進行大幅度改革,現《中國化學》和《化學學報》已被SCI收錄,《有機化學》被SCIE收錄,《中國化學》已與Wiley-VCH聯合出版;兼任第十九屆國際金屬有機化學會議和第十三屆OMCOS國際會議的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中國化學》常務副主編、國際刊物《Tetrahedron》的稿件終審人以及Bull. Chem. Soc. Japan和Angew. Chem的國際顧問編委;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國際一流雜誌上發表了150餘篇論文。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16項,已授權6項,撰寫專著1部和章節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