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浩青(Haoqing Wu) 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男,1914年4月22日生。193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 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化學家、化學教育家、中國電化學的開拓者之一、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浩青已從事教育工作50餘年,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教學、科研人才,培養過37名研究生,不少人現已擔任教授、總工程師、研究所所長、系主任等職務,為我國教學、科研事業做出了貢獻。
對電池內阻測量方法做過重要改進。
對中國豐產元素銻的電化學性質做過系統研究,利用微分電容-電勢曲線確定了銻的零電荷電位為-0.19(0.02伏,校正了文獻數據並得到國際公認。
在套用研究中做出不少成果,如為儲備電池的生產提供了氟矽酸的電導率與其濃度關係的數據;研製了數字地傾斜儀中感測器用的電解液和飛行平台上用的電導液等。在高能電源鋰電池(Li/CuO電池)的研究中提出了頗有創見的嵌入反應機理,修正了前人的觀點並得到國際上的確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嵌入(插入,intercalation)電極反應動力學;固體電解質;固態鋰離子電池;納米材料在儲能材料中的套用;微型電池及其材料製備,現與本課題組的吳宇平教授一起,共同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
簡歷
1935年 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35—1936年 任浙江大學化學系助教。
1938年8月—1939年8月 復任浙江大學助教。
1939年9月—1941年 任浙江大學助教、講師。
1941—1946年 任湖南藍田師範學院理化系講師、副教授。
1952年 任復旦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教授。
1957年9月—1983年7月 任化學系副主任、主任。
1980年11月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
1988年 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開放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9年 任第五屆國際鋰電池會議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1978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二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理事,
1990年 當選為第二十三屆理事會理事。
1990年 任第二屆亞洲固態離子學會顧問委員會委員。
成長經歷
1914年4月22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31年考入浙江大學化學系,1935年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35—1949年,他先後在浙江大學化學系、太倉師範、湖南藍田師範學院理化系和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任助教、講師和副教授,主講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並進行科學研究。
1944年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發表論文《芳香氨基醛及酮的合成》,顯露了他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才華。
1952年,我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後,吳浩青任復旦大學化學系副教授。他目睹祖國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教育事業和科學事業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感到為國為民貢獻自己才學的時機到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反覆推敲物理化學中的每個概念,把抽象的概念講得生動活潑,透徹易懂。他主張理科學生既要有雄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又必須有紮實的科學實驗能力。因此,他十分強調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
1957年,他籌建了研究雙電層結構、電極表面性質的實驗室,建立了測量雙電層電容、表面吸附、交流阻抗的方法和實驗系統。這是我國高等院校第一個電化學實驗室,成為我國電化學研究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
1957年12月,吳浩青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任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推動了復旦大學化學系的發展。他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指導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他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急國家所急,想國家所想,於1957年系統地研究了銻的電化學性質,1965年研究氟矽酸的電導率與百分濃度的關係等課題,都是當時國家經濟建設所急需的,並都已做出成果。
1965年,建立起用方波測量電池內阻的方法;1977年,對橋臂在10KΩ的交流電橋提高測量低電導電解液的靈敏度又做了改進,為測量凝膠電解質電池的內阻、測量離子交換膜的電阻和有機溶劑和無機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提供了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手段。
1978年,吳浩青去英國參加國際光化學會議時,了解到英國的統計熱力學教材已有較大更新,回國後遂為研究生開設了統計熱力學課程。
1981年,吳浩青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1981年任博士研究生導師,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開放研究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9年任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第五屆國際鋰電池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他還兼任中國化學會理事,同時是國際電化學會會員。
2010年7月18日,中國著名化學家、化學教育家,中國電化學的開拓者之一,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浩青,於8時58分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7歲。
科研成果
1.系統研究了銻的電化學行為,確定了銻的零電荷電勢,促進了我國豐產元素銻的開發利用。銻是我國四大豐產元素之一,但我國對銻的開發利用工作比較薄弱。1957年,吳浩青選定這一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直接有關的課題,對元素銻的電化學性質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如銻的零電荷電勢,蘇聯學者Б.H.波卡巴諾夫(кабанов)1951年報導為0.0伏;Б.H.瓦塞寧(Васенцн)1953年報導為0.77伏;E.A.烏克舍(Укше)1955年報導為0.38伏,數據很不一致,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60年代。吳浩青和他的合作者根據銻電極對有機中性分子的吸附特徵,從微分電容—電勢曲線,確定了銻的零電荷電勢為0.19±0.02伏。這一結果於1963年發表在《化學學報》上,得到世界上的公認,並載入國外電化學專著。
2.完成了多項國家急需的科研項目,已在工業生產和國防建設中套用。有一項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吳浩青堅持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的方向,凡是國家急需的科研項目,他毫無保留,全力以赴。
1965年,上海長寧蓄電池廠研製儲備電池,委託吳浩青研究氟矽酸的電導率與百分濃度的關係。當時有人認為這是無名無利的課題,吳浩青不顧工作繁忙,毫不猶豫地承擔下來,親自動手,夜以繼日,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這一課題,為儲備電池的生產提供了數據。現在生產上採用的仍是他當年提供的最高電導率的濃度。
1976年,在國家“768”工程——數字地傾儀的研製項目中,吳浩青承擔了感測器電解液的研製任務。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有關資料國外又對我國封鎖保密,工作條件十分困難。吳浩青運用他多年電化學研究的豐富經驗和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經過兩年多的研究,出色地完成了數字地傾儀中導電液的研製任務。該傾斜儀在上海能測得固體潮和墨西哥、菲律賓等地發生的地震波,獲得1983年上海市優秀新產品獎。
1978—1980年,吳浩青又完成了飛行平台上用的電導液的研究,滿足了使用單位的要求。這一成果獲得1980年國防科委科技成果獎。
3.1980年後,吳浩青已進入古稀之年,但他老當益壯,堅持從事鋰固體電解質、高能電源鋰電池及其放電機理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高能電源鋰電池的嵌入反應機理,受到國內外電化學界的關注。
鋰/氧化銅電池雖已生產多年,但其陰極反應機理並未完全清楚。R.貝茨(Bates)和Y.朱梅爾(Jumel)於1983年著文,認為Li/CuO電池放電,陰極進行著CuO的還原反應,金屬鋰為還原劑被氧化成Li2O(Li2O2),而CuO則作為氧化劑被還原為低價銅(Cu+1或Cu)。吳浩青及其合作者用X射線衍射分析、電子自鏇共振、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近代物理方法和循環伏安法等電化學方法廣泛研究了該電池的反應機理,否定了前人的觀點,確認陰極反應是鋰在氧化銅中的嵌入反應(IntercalationReaction),在一定嵌入度後Cu—O鍵斷裂而析出金屬銅。這一與前人完全不同的觀點在1984年發表後,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1985年、1986年,捷克科學院海洛夫斯基(Heyrovsky)物理化學和電化學研究所的P.諾瓦克(Novak)曾在國際電化學學會會志上,連續發表了兩篇論文,進一步驗證了嵌入反應機理的正確性。
同年,吳浩青在第十四屆國際能源會議論文集《P0werSaurces10》上發表了《鋰-聚乙炔電池中的電化學嵌入反應》的論文,首次提出了鋰在共軛雙鍵高聚物中的嵌入反應機理。再次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創造性貢獻。“鋰電池嵌入反應機理”這一成果,獲得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現在,吳浩青寶刀未老,仍堅持親自動手進行科學實驗,帶領他的一批學生們對固態離子學、嵌入反應進行深入的研究;值得提到的是,吳浩青近年來在嵌入反應的研究中又獲得新的進展,開發出新的功能材料,已用於全固態鋰二次電池的研製,並投入小批量生產。
主要論著
1吳浩青.鋼樣在磷酸鈉溶液中氯離子存在的極化曲線與腐蝕曲線.化工學報,1957(1):1.
2 吳浩青.銻電極的電容及其表面性質.上海市科學技術論文選集(數學、化學),1960,I:189—194.
3 吳浩青.銻的零電荷電勢.化學學報,1962(29):96.
4吳浩青,鄧景發.陰離子對鎘電沉積的極化影響.復旦大學學報,1962(7):79—85.
5吳浩青,鄧景發.鎘電沉積的極化性質及其陰離子效應.復旦大學學報,1963(8):89—95.
6吳浩青.銻在陰極極化過程的電位躍.復旦大學學報,1963(8):435.
7吳浩青.溶液理論與電化學.1949—1959十年來的中國科學(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203—240.
8吳浩青.銻在酸、鹼溶液中的陽極氧化.化學學報,1965(31).
9吳浩青.鋰—氧化鉛電池代替手錶中的鋅—氧化銀電池.第十五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會議論文集,1981.
10吳浩青.在Li-TiO2中的嵌入反應.化學學報,1982(40):201—210.
11吳浩青.鋰在嵌合物LixTiO2中的擴散行為.化學學報,1982,40:969—976.
12吳浩青,丘雲.以共軛雙鍵高分子化合物聚苯為電極的鋰電池.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2.
13吳浩青.n-GaAs1-xPx的光電化學行為.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2(3):381.
14吳浩青.物理化學的前沿.自然雜誌,1983(6):182.
15吳浩青,胡震東.鋰—氧化鐵電極的穆斯堡爾譜研究.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5:10—19;第三屆全國電化學專業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4(1):1—14.
16李永舫,王博義,吳浩青.鋰在非層狀硫化物(PbS,SnS)中的嵌入反應.第三屆全國電化學專業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4(2):2—12.
17吳浩青.Li/SnO2電池的電子能譜研究.第三屆全國電化學專業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4(2):2—15.
18吳浩青.Li/CuS電池——陰極行為的研究.第三屆全國電化學專業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4(2):2—14;化學學報,1986(44):794.
19吳浩青.Li在Li/(CH)x電池中的嵌入反應:Ⅲ.鋰在(CH)x中的擴散.第三屆全國電化學專業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4(1):1—13.
20吳浩青.Li在Li/(CH)x電池中的嵌入反應:Ⅱ.量子化學計算.第三屆全國電化學專業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4(1):1—12.
21吳浩青.電化學嵌入反應的研究的一部分.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5.
22吳浩青.鋰在非層狀化合物SnO2中的電化學嵌入反應.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5.
23李永舫,吳浩青.鋰在非層狀結構硫化物中嵌入過程的交流阻抗研究.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年會論文摘要彙編,1985.
24吳浩青.鋰在共軛雙鍵高分子中的電化學嵌入反應:Ⅱ.在聚苯胺中的嵌入過程.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年會論文摘要彙編,1985.
25吳浩青.鋰—氧化銅電池及其放電機理.化學學報,1986(42):220—226.
26吳浩青.鋰—陶瓷新型電池的放電行為.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6.
27吳浩青.鋰在共軛雙鍵高分子中的電化學嵌入反應:I.鋰在聚吡咯中嵌入過程的電子能譜研究.化學學報,1987(45):631—635.
28吳浩青.電化學嵌入反應循環伏安曲線的理論研究.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7.
29吳浩青.關於鋰—氧化銅電池的放電機理(評述性的).電源技術,1987.
30吳浩青.一種新的快離子導體.套用化學學報,1988(5):72.
31吳浩青.電化學嵌入反應電荷傳遞動力學的理論處理.復旦大學科研報告,1989.
32吳浩青,嚴德官.鋰在共軛雙鍵高分子中的電化學嵌入反應:Ⅱ.鋰在聚吡咯中嵌入反應的量子化學研究.化學學報,1993,51.
33吳浩青,李永舫.電化學動力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