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08.12),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浙江紹興人,北京大學畢業,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國現代詩人、散文作家。文筆清新,所著合編為朱自清全集。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蹤跡》、《背影》、《春》、《歐遊雜記》、《你我》、《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朱自清 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生於江蘇省東海縣,因祖父、父親都定居揚州,故又自稱揚州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他的作品文字質樸,蘊意深刻,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傳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

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是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學者、民主戰士。他出身於一個舊知識分子家庭,在北大讀書時,生活十分貧苦。其間參加過“五四”運動並結識了共產黨人鄧中夏,但他此時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華任教時,他曾和學生遊行,親歷了“三•一八”慘案,寫了《執政府前大屠殺記》一文進行控訴。“九•一八”事變,他思想開始轉變,曾參加“一二•九”運動。抗戰後期,他拒絕到蔣介石政府中做官。

1948年6月,他抗議美國的扶日政策,在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籤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北平逝世。毛澤東對朱自清寧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粉”的精神,給予稱讚,讚揚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成長曆程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因其祖父與父親定居住於揚州,故他又自稱“揚州人”。

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其字佩弦,朱自清因自感性情遲緩,感於《韓非子》中“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之語,乃字“佩弦”以自警策。

朱自清幼年在私塾讀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912年進入中學學習;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學系,於1920年修完課程提前畢業;在北大期間,朱自清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嗣後又參加北大學生為傳播新思想而組織的平民教育講演團。他大學畢業後,在浙江、江蘇的多所中學任教,繼續參加新文學運動,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此外,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和創辦第一個詩歌雜誌《詩》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學生組成的湖畔詩社及晨光文學社的活動,為開拓新詩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朱自清於1919年底開始發表詩歌,作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詩作,在詩壇上顯出自己的特色。

192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文學研究會8位詩人的合集《雪朝》第一集,內收朱自清的詩作19首。

1923年朱自清發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長詩《毀滅》,表明自己對生活的嚴肅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腳印”,這種進取不懈的人生態度,在當時有較大影響。

1924年,詩和散文集《蹤跡》出版。他的詩,儘管數量不多,卻在思想和藝術上呈現出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其中如《光明》《新年》《煤》《送韓伯畫往俄國》《群羊》《小艙中的現代》等,或熱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來,或有力地抨擊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淚的人生,洋溢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詩中難得的作品。

1925年,朱自清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開始從事文學研究,創作方面則轉以散文為主。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為個人真切的見聞和獨到的感受,並以平淡樸素而又清新秀麗的優美文筆獨樹一幟。

這一時期,朱自清的散文著力於揭示社會的黑暗、軍閥的暴行和帝國主義的罪惡,對被壓迫者、被損害者充滿了熱愛和同情,表現出他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愛國主義的熱情、人道主義的精神和正直誠實的性格。朱自清寫得更多、也最為人們稱道的則是寫景抒情的篇什。這一類散文在藝術上呈現出多樣而又統一的風格。記述秦淮河風光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抒寫靜夜裡獨自漫步池邊的《荷塘月色》,是文情並茂、膾炙人口的絕佳名篇。這些滿貯著詩意的散文,於新異獨得的觀察和委婉有致的描寫之中,寄寓著大革命失敗後他在黑暗現實面前悵然若失的寂寥和鬱悶。《背影》則以樸實無華的文字,真摯強烈的感情,描寫了家庭遭到變故,父親到車站送別遠行的兒子這一極富情味的動人場景,“做到了文質並茂,全憑真感受真性情取勝”(葉聖陶《朱自清新選集序》)。朱自清以其散文的嫻熟高超的技巧和縝密細緻的風格,顯示了新文學的藝術生命力,被公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成績卓著的優秀散文作家。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

1932年7月回國,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自此與聞一多同事論學。

1934年出版的《歐遊雜記》和1943年出版的《倫敦雜記》,是用印象的筆法寫成的兩部遊記。

1935年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並撰寫《導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給亡婦》娓娓追憶亡妻武鍾謙生前種種往事,情意真摯,淒婉動人。這一時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雖稍遜於早期,但構思的精巧、態度的誠懇仍一如既往,文學的口語化則更為自然、洗鍊。葉聖陶曾指出:講授中國文學或編寫現代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朱佩弦先生》)。

抗日戰爭爆發後,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下長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併的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並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里,他不顧生活清貧,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從事教學和文學研究,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等書。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鎮壓民主運動的倒行逆施,特別是1946年7月李公朴、聞一多的先後遇害,都使他震動和悲憤;他不顧個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舉行的李、聞慘案追悼大會,並報告聞一多生平事跡。

1946年10月,他從四川回到北平,11月擔任“整理聞一多先生遺著委員會”召集人。經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現實的教育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他終於成為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在反飢餓、反內戰的實際鬥爭中,他身患重病,仍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麵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可貴情操。

1948年8月24日,朱自清逝於嚴重的胃病。

毛澤東對朱自清寧肯挨餓不領美國“救濟糧”的精神,給予稱讚,讚揚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的兒子朱邁先,早年積極追隨中共,投身抗日活動,八年抗戰期間亦因中共指派隨宣傳團集體參加了國民黨軍隊,解放戰爭後期並策動桂北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成功,既無民憤、亦無血債,卻在鎮反運動中被錯當成歷史反革命判處死刑,執行了槍決。

畢業於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先在杭州第一師範,後回到母校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教授國文、哲學,並任教學主任。教學嚴肅、認真,對學生要求嚴格。

“日本人侵略我國,占去很多地方。國家已到危急存亡關頭。青少年應有愛國家、愛民族、愛自由的偉大志氣。不要辜負大好時光,刻苦學習,將來擔負起挽救國家民族的偉大使命,打敗敵人,收復失地,誓雪國恥……”在江蘇揚州朱自清故居內,陳列著這段朱自清於1941年10月在四川省敘永縣立初級中學所做的演講記錄稿。

朱自清(1898年—1948年),字佩弦,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教授。抗日戰爭時期,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對朱自清作了高度評價:“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愛國演講勵後人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在敘永縣城設有西南聯大敘永分校,分校校本部在敘永城內文廟,女生宿舍在帝王宮,男生宿舍兼教室在南華宮和春秋祠,其他教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食堂等都分布在天上宮、城隍廟等各大廟宇中。課程設有國文、英文、中國通史、普通化學、微積分等。分校主任是“五四”時期就蜚聲文壇的楊振聲教授,著名教授吳晗、李廣田等也在此執教。

在敘永,朱自清遇見了任教西南聯大敘永分校的多年不見的好友李廣田,他們多次交談,主要是討論抗戰文藝,特別是抗戰的詩。同時,朱自清還抽時間為西南聯大敘永分校中文系的學生講課。後來,李廣田寫道:“相隔十年,朱先生完全變了,穿短服,顯得有些消瘦,大約已患胃病,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灰白頭髮和長眉毛,我很少見過別人有這么長眉毛的,當時還以為這是一種長壽的徵象。”

朱自清早就是我國著名學者了,但他在敘永的那段日子裡,仍是按時作息,孜孜不倦地治學。隨身帶的行李中,這箱是書,那箱也是書。午夜,人們都已呼呼入睡,而他仍俯首案前,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不停地翻書查資料,筆耕不停。

朱自清非常熱愛和關心青年一代,曾先後應敘永縣立初級中學、私立培根國小的邀請,給學生作學術演講和抗日演講。特別是朱自清當年在敘永縣立初級中學的一次抗日演講,至今仍是敘永人激勵後生的最好教材。朱自清還鼓勵“學生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就如同拿起槍炮上前線殺日本鬼子一樣。”朱自清的抗日演講曾喚起了眾多的有志青年,許多學生受其進步思想的薰陶和影響,國中畢業就奔赴抗日前線。

詩詞歌賦贈友人

據袁耀祖回憶,1941年,正處抗日戰爭中,西南聯大設立敘永分校。借敘永春秋祠後院以作教室。朱自清先生來永小住,其時本人只有幾歲,因在李鐵夫先生家與其共居一樓,有所接觸。知先生學識淵博,常請教先生問題,先生和藹可親,耐心回答,從不以白眼相待。迄今已60多年,憶及往事,尚銘刻於心。

另據李鐵夫的侄子李其津回憶,朱自清先生是我三伯父李鐵夫志趣相投的朋友。1941年10月,先生赴昆明西南聯大,途經敘永,曾住我三伯父家多日,相聚甚歡,臨別贈詩二首,伯父珍惜,藏之多年。

朱自清在離開敘永前往昆明途中,寫了一首《發敘永,車中寄鐵夫》詩寄贈熱情好客的好友李鐵夫。詩云:“堂廡恢廓盤餐美,十日棲遲不憶家。忽報飆輪迎戶外,遂教袱被去天涯。整裝眾手爭俄頃,握別常言乘一嘩。如此匆匆奈何許,登車回首屢長嗟。”詩中表達了朱自清對李鐵夫家居住環境和飲食的讚美,並且因為友誼深厚產生了“不憶家”的感覺。當時雖然是戰亂時期,但敘永的友人們給了朱自清家一般的溫暖。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朱自清離開古城敘永已經60多年了。彈指一揮間,舊貌換新顏。古城敘永已被列為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西南聯大敘永分校舊址春秋祠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倘若朱自清先生能像當年那樣漫步古城敘永,佇立揚武坊大橋觀賞夜色,先生筆下的敘永景色一定會更加多姿多彩。

兩度婚姻

朱自清與夫人陳竹隱合影 朱自清與夫人陳竹隱合影

武仲謙(1898年—1929年),江蘇揚州人,在揚州長大。是名醫武威三的女兒,朱自清先生的第一位夫人。1916年與朱自清先生結婚。她屬於那種中國傳統式的典型的賢妻良母型的女性,婚後與朱自清先生生活了12年。1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武氏整日為丈夫與兒女們操勞,又時常拖兒帶女逃避戰亂,積勞成疾,於1929年因患肺病不治而去世,年僅31歲。武氏生育兒女6個。長子朱邁先,其後依次是長女朱采芷、次女朱逖先、次子朱閏生、小女朱效武、小兒朱六兒。朱六兒只1歲就夭折了。對於前妻武仲謙,朱自清先生一直充溢著對她真摯的情愛。在她去世三年後,朱自清先生在自己新婚三月之際所寫的《給亡婦》一文,就是一曲朱自清先生與武仲謙的愛情頌歌。

1932年暑期,經人介紹,朱自清和陳竹隱在北平訂婚;是年8月底,朱自清赴歐洲遊學。從朱自清旅歐期間的日記可以看出,那時朱自清總以為自己年齡偏大,孩子又多,怕陳竹隱有顧慮,因而常常為不能及早收到陳竹隱的信苦惱,可陳竹隱是深深地愛著他的,也愛他的孩子。

8月20日,朱自清偕陳竹隱回揚州省親。

朱自清在上海舉辦婚禮,也可見得他與上海的一幫朋友葉聖陶、夏丏尊、王伯祥、姚雪村、胡愈之、沈雁冰、柳亞子、匡互生等人友誼之深厚。

文學成就

作品概述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級》。二是以《背影》《兒女》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和《春》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鍊,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摯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柔造作,而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對父親朱鴻鈞的感情之深讓讀者感到了一絲絲的懷念和感動。他在《論逼真和如畫》、《論標語口號》、《鍾明序》等文章里,強調“真”“就是自然”,強調“修辭立其誠”,強調“宣傳與寫作都不能缺少……至誠的態度”。正是這種“至誠的態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都傾注在字裡行間。而這種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喜怒哀樂之情,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朱自清走上文學道路,最初以詩出名,發表過長詩《毀滅》和一些短詩,收入《雪朝》和《蹤跡》。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致力於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和雜文集《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有寫景文、旅行記、抒情文和雜文隨筆諸類。先以縝密流麗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寫景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並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散文的一種典範;最後以談言微中、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了詩人、學者、鬥士的統一。他對建設平易、抒情、本色的現代語體散文作出了貢獻。

作為學者,他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新文學史和語文教育諸方面研究上都有實績。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經典常談》《國文教學》(與葉聖陶合著)和講義《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

《匆匆》被選為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2課,被選為鄂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學期第19課;《春》被選入人教版初一上學期第21課,滬教版六年級上學期第88課、語文版初一上第9課,北京課改版初一下第1課;《背影》被選為人教版初二上學期第11課,滬教版初一下學期第5課,長春版教材初三下學期第3課朱自清散文的特點,北京課改版初一上第2課;《荷塘月色》被選為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第1課。

散文特點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點:

1、感情真摯淳樸;

2、對自然景物觀察準確精當,對聲音、色彩感覺敏銳;

3、善於集賦、比、興各種手法,起承轉合,手揮目送,既曲盡其意又餘韻裊裊;

4、文筆精美婉麗,節奏跌宕有致,飽含詩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對優雅和諧、含蓄節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延續,另一方面也隱含著對中國現實社會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分類介紹

1、關於主要散文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為寫實議論和敘事抒情兩大類。

前者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航船中的文明》《白種人-上帝的驕子》《阿河》《哀韋傑三君》《旅行雜記》,直接從現實生活取材,是以夾敘夾議手法抨擊黑暗社會的名篇;後者如《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荷塘月色》《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而膾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藝術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創作,從清秀雋永到質樸腴厚再到激進深邃,打上鮮明的時代印記,顯示出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旨趣。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現代散文導論》中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那一種詩意。”應該說,這是對朱自清散文藝術的一個很精到的評價。

雪朝》(1922年;文學研究會的成員的合集)

毀滅》(1923年;長詩)

蹤跡》(1924年;朱自清首本詩與散文集)

背影》(1928年)(被選入上海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下語文教科書第五課、蘇教版八年級下語文教科書)

》(1930年)(被選入人教版初一上語文教科書第11課、浙教版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上海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鄂教版七年級下教科書第六課、蘇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教科書第十四課、京教版七年級下教科書第一課)

歐遊雜記》(1934年)

《你我》(1936年)

《倫敦雜記》(1943年)

《匆匆》(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實驗人教版’六年級教科書第2課、鄂教版六年級教科書、冀教版四年級下冊、長春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

2、語文論述

《新詩雜話》、《經典常談》、《詩言辨志研究》、《標準和尺度》、《語文零拾》《論雅俗共賞》《書評與議文》《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開明《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下冊)1981年出版、古籍《朱自清序跋書評集》(論文集)1983年出版

3、著作書目

出版時間 作品 作品類別 備註
1922年 《雪朝》 詩集 文學研究會成員的合集
1923年 《毀滅》 長詩 散文長詩
1924年 《蹤跡》集 詩和散文 作者首本散文集
1928年 《背影》 散文 被選入人教版等版本教科書
1930年 《春》 散文 被選入人教版等版本教科書
1934年 《歐遊雜記》 散文
1936年 《你我》 散文
1943年 《匆匆》 散文 被選入人教版等版本教科書
1944年 《倫敦雜記》 散文
1945年 《國文教學》 論文集
1946年 《經典常談》 論文集
1947年 《詩言志辨》 詩論
1947年 《新詩雜談》 詩論
1948年 《標準與尺度》 雜文集
1948年 《語文拾零》 論文集
1948年 《論雅俗共賞》 雜文集

名篇賞析

《春》

《春》意境圖 《春》意境圖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人教版初一上語文教科書、浙教版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上海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還有江蘇版初一上語文教科書、語文版國中一年級教科書、蘇教版七年級上教科書)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鏇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借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被選入上海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下語文教科書人教版初二上冊第七課和八年級下冊第一課)

賞析

《背影》是記實散文,朱自清作,寫於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通過樸素真切的語言,表現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里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這話道出了《背影》的寫作緣由、描寫重點和寫作特點等,可以作為理解文章的鑰匙。

分段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

2.第二部分(從“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淚又來了”):

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第一層(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

交代這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了”):

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從“我說道”到“……又來了”):

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後一段):

寫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直接抒發深切懷念之情。

主題思想

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

文章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是在25年寫的。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淒涼的情緒。不是嗎,作者的家庭,因著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澹”“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閒”,後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

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悽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一層不散的愁雲,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

在這一背景上,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共鳴。

《荷塘月色》

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的主題在中學課本里歷來是這樣敘述的:

“《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當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在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悅之中,夾雜著不滿黑暗現實但無法超脫的哀愁。這正是那個黑暗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懷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寫下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耳熟能詳的佳作,對此,近有楊朴先生的一種最新的闡釋。這即載於《文學評論》上的《的精神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認為人們過去對它的解讀是“牽強附會”。文章認為“此文是作者把潛意識的美人原形和愛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並說“這就是使此文章成為朱自清潛意識願望的象徵”。文章由此提出了自己新的文學闡釋:美人幻夢的置換變形。

作者認為《荷塘月色》表現的純粹是個人的情感,並鋪排而列:“這種個人的情感與那個時代的政治背景根本無關;與另外文學作品的表現的革命主體根本無關;與以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表現堅貞的情操根本無關。”並強調:“這種個人情感完全是屬於朱自清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內心體驗。”且概括而言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種潛意識的願望表現。”是幻夢的描述與闡釋中,作者把幻夢與現實作了如此的統一。

《荷塘月色》意境圖 《荷塘月色》意境圖

一、通過月色與人的溝通而淡化了夢境與現實的距離。作者把“妻”與“兒”的的睡熟的幻夢與“我”通過對暗夜裡月色的氛圍營造而形成夢境與現實的整一。二、通過對曲徑小道的描述而達到夢境與現實的整合,實現他們之間的情感性聯繫。作者以小徑作為了融合現實與夢境的象徵性通道。並言“是夢境通往現實的必由之路。”

三、這種夢境與現實的錯位式描寫,實質是為了宣洩一種被壓抑了的願望,是一種潛在的意識。作者把這種潛在的意識願望脫離了政治性因素的包圍。用以弗洛伊德的夢論分析為“深處感情”的因素。

其二,作者把這種恬淡月色中夢境的游離作為一種現實壓抑中的突暴式願望。並認為“夜遊荷塘”只是一種情感心緒的抒情化表達。從而由這種內心的隱意識引延出“美人象徵”這一說法。作者這樣列舉:寫荷葉,“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

荷花是,“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猶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荷花的顫動是,葉子與花被微風吹過,“象閃電般,霎時穿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荷葉的風致是,“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但流水的流動卻使葉子“更見風致”了。

作者把這種形式的表現認定是情感的形式化表現,並以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中的(藝術形式)是由情感轉化成的可聽的形式”來作據。並因此推定荷葉象徵著美人的新鮮論斷。認為朱自清是以一種朦朧的象徵來宣洩對美的獨善情懷。解釋為,夢的意識是顯示壓抑後的“愛欲”的迸發。“荷花是朱自清的潛意識的偽裝”。

《荷塘月色》意境圖 《荷塘月色》意境圖

以“愛欲”替代了“政治性的壓抑”是楊朴先生在《荷塘月色》流傳近八十年來的對其思想解釋的一大突破。政治性的退化,情感性的濃飾,使這種對《荷塘月色》的闡釋賦予新的內涵。從而把夢者的“月下情懷”演繹為一種潛意識的象徵,以滿足情感的欠缺。這種“愛欲”的象徵性原因,關鍵在於“愛欲”的記憶體性原因。關於這個,作者解釋為“愛欲”的移置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作者先是把荷葉的意象置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作結。即以傳統的荷葉形象來闡釋朱自清外露的原形意義。“採蓮實質是一種文化儀式,一種野合風俗,一種浪漫遊戲。”它是從生殖儀式發展而來。並強調,“說到底,採蓮是為了愛情,為了性愛”。對此,作者搬了南朝民歌《西洲曲》,漢樂府民歌《江南》,以及《採蓮賦》中的意蘊來作底論。從而把一種近乎原始的性與愛欲與夢境實現了完美的整合。在愛欲的移置問題上,楊朴先生著力闡釋了《荷塘月色》對這種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換情,從而使性掩藏到象徵的背後”,這是一種對美人意象的幻夢位移。

作者從朱自清的一系列散文作品中歸結其中所孕籍的美人,愛欲與幻夢的延留問題。情感解釋對《荷塘月色》的闡釋不啻為一個全新的突破,尤其其中以弗洛伊德的夢境與性心理來分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寫作心跡。這與當時社會的壓抑性氣氛是相通相適的一種心境寫照。但朱自清作為一個革命作家,把《荷塘月色》的寫作動因全部歸結為一個情感與愛欲下的沉悶呻吟,是有失偏頗的。

我以為,假如說這是一種由政治性的意識到情感性壓抑的潛意識移置,或許本文會有更大的包容量,想當時的政治性苦悶與情感性的即時苦悶,形成他寫《荷塘月色》這一藝術與思想的動因。假若說是單純的情感萌飾,於情可釋,於理卻不暢達。

另外,作者認為朱自清的性與愛欲的壓抑是受著〃道德律〃的約束,並把遊河(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看作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情感釋放過程。

最後,作者總結“我們所感受到的主題思想,仍是願望沒能滿足的深深遺憾,”這既是對《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的一個總結,也是對《荷塘月色》思想的一個概述。

主要作品

散文集

1、《匆匆》

2、《歌聲》

3、《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4、《溫州的蹤跡》

5、《背影》

6、《航船的文明》

7、《荷塘月色》

8、《女人》

9、《後記》

10、《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11、《懷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兒女》

14、《哀韋傑三君》

15、《旅行雜記》

16、《飄零》

17、《說夢》

18、《白采》

19、《海行雜記》

20、《一封信》

21、《序》

22、《春》

23、《綠》

短篇小說

《別》1921年

《笑的歷史》1923年以妻子武鍾謙為原

語文論述

《新詩雜話》

《經典常談》

《詩言辨志研究》

《標準和尺度》

《語文零拾》

《論雅俗共賞》

《書評與議文》

其他

朱自清 朱自清

《雪朝》(詩集)1922,商務《蹤跡》(詩與散文)1924,亞東圖書館

《詩言志辨》(詩論)1947,開明

《新詩雜話》(詩論)1947,作家書屋

《標準與尺度》(雜文集)1948,文光

《論雅俗共賞》(雜文集)1948,觀察社

文學風格

朱自清的文字風格跟梁治華的很接近——樸實、自然、灑脫,看似寡淡實則豐腴,表面軟塌塌實則硬朗。

風格迥然不同於魯迅的劍拔弩張,郭沫若的豪盪爽利。

孫伏園說“他從來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詞,也從來沒有感情衝動的語調,雖然那時我們都在二十左右的年齡。”

朱自清的散文名聲太大,但是他是從寫詩起家的。在二十左右的年齡,他寫了相當數量的詩,大約在四十歲時,他已成為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曾自白說:“我的興趣本在詩,現在是偏向宋詩;我是個做散文的人,所以也偏愛散文化的詩。”這話既說出了他跟詩的淵源,也說明了他的詩的特點。當年,他跟聞一多是清華中文系的雙子星座,有人說聞是唐詩的現代傳人,朱是宋詩的現代傳人。因為宋詩的主要路數承自韓愈,是韓文公所說的“以文為詩”——像寫散文一樣地寫詩。有些人把中國現代詩歌的散文化歸功於艾青,其實有更早的朱自清的貢獻。

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御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描寫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時,將它比喻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時,又用了“仿佛遠處高樓上飄過來的渺茫的歌聲似的”一句,以歌聲比喻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淡,這一通感手法的運用準確而奇妙。

朱自清還有另外一種語言風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語言,在樸素的敘述中寄寓真摯深沉的情愫。這類作品常常能表現作者正直、熱情、進步的心懷,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均為這一風格的代表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受人推崇,主要因為他的散文具真實性。

人物評價

北京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物價飛漲,北大的教授們沒法生活下去。國民黨就向人們發美軍的救濟糧。可是,以朱先生為代表的一批教授們寧可餓死也不去領救濟糧。

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回憶:“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95頁)我對這件事特別感到親切、悲憤。事隔十幾年了,現在讀到這幾句話,當時情景還歷歷在目。

所謂“救濟糧”是這么一回事:1948年7月間,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法幣像大江東下一樣,時時刻刻在貶值,買一包紙菸要幾萬塊錢。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漲,但法幣貶值更快,物價漲得更快,原來生活比較優越的教授們,此時也和廣大人民一樣難以生活下去。特別是家口眾多的人,生活更為困難。國民黨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別是高等學校知識分子,他們更是對這種情況忍受不下去。於是便耍了一個手法,發了一種配購證,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美援的麵粉”。也正當這個時候,美國政府積極扶助日本,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發出誣衊和侮辱的叫囂。一面是廉價收買,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國人民。我們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國民黨政府的陰謀,抗議美國政府的侮辱,發表一個公開聲明。

聲明是這樣的: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為抗議上海美國總領事卡寶德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的誣衊和侮辱,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與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麵粉,一致退還購物證,特此聲明。(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聲明寫好了,要徵集簽名,也和往常一樣,決定每人負責聯繫若干人,年紀大一點的教授多半是歸我跑腿的。我拿著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

當時,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東西,多吃一點就要吐,且面龐瘦削,說話聲音低沉。他有許多孩子,日子過得比誰都困難。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遲疑地簽了名。他向來寫字是規規矩矩的。這次,他還是用顫動的手,一筆不苟地簽上了他的名字。於此,也應該交代一筆,1946年從昆明回到清華園以後,他的態度有了顯著的改變,不再沉默了。他反對內戰,討厭國民黨。對共產黨的看法也開始改變了,他曾在公開集會上朗誦解放區的詩歌,有時候還和學生們一起化裝扭秧歌,弄得滿頭是汗。

在反對美國反對國民黨的一些宣言、通電、聲明等等的鬥爭中,我總是找他。他一看見我,也就明白來意,“是簽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寫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記憶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簽名的。也有不簽的時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氣大了一些。

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時比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數簽了名,但也碰過釘子。有個教授只有三個孩子,但他的答覆很乾脆:“不!我還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餓出來的,家裡人口多,要他養活。在昆明的後期,有人算過帳,我們這類人的薪水折合戰前的銀元僅約十幾元錢。朱自清對政治是關心的,但不大發表意見,可說是溫文爾雅,沒有火氣。抗戰時期,訊息被國民黨封鎖了,對於國民黨對日本帝國主義消極抗戰,對共產黨卻積極摩擦,掀起幾次反共高潮的真實情況,大後方的人們是不清楚的。他認為只要抵抗,生活過得苦一些也應該,少發牢騷。昆明的許多政治活動,他雖然同情,但很少參加。到了國民黨反動派暗殺了聞一多,他感到極大憤慨。回到北平以後,又看到美帝國主義幫助國民黨發動內戰,大打特打,他的態度變了,在美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除了很少幾次的例外,他參加到我們的行列里來了。有幾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對編撰《聞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幾年來的老友和同事,為了這部書,他花費了一年的時間,蒐集遺文,編綴校正。擬定了目錄……一句話,沒有佩弦先生的努力,這集子是不可能編輯的。

在當時,編印聞一多全集這一舉動,就是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抗議和譴責。相反,和有些人相比,這些人曾經是一多的同班或者舊時同學,有二三十年的交誼,但在一多死後,卻從來沒有關心過這件事,也沒有寫一篇紀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對青年學生的愛護。舉一個例子,有一回他系裡的兩個學生打架,一個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個是國民黨三青團的。打架的原因當然是政治性的,兩人都到老師面前告狀。自清先生怕民青這位同學吃虧,背地裡勸他讓一點。我在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便寫一封信提出意見,請他要考慮政治上誰對誰不對,大概措辭的口氣尖銳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裡來了,非常認真嚴肅地說明他的用意,春秋責備賢者,他說了進步的學生幾句,目的是為了保護他,免遭三青團的報復,同時,他也同意我的意見是正確的。事後我把這情況告訴了民青的同學,這個同學也很感動。他對國民黨特務統治的反對,雖然沒有大聲疾呼,卻也可以從我親身接觸的一件事看出來。這時候,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挽救瀕於死亡的命運,加強了對高等學校的特務控制。為了抗議,我寫了一篇學術論文《明初的學校》,說的是明初,罵的是國民黨反動派,送給學校刊物《清華學報》發表。學報的編輯有些是國民黨員,他們當然不肯發表,認為這不算學術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談起,他也是學報的編輯委員,寫信給主編,極力主張發表,終於發表了這篇文章。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由於他被胃病長期折磨,身體過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烏雲就要過去了,好日子要來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書桌上玻璃板下,寫了兩句詩:“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是從唐人李商隱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套來翻案的。這兩句詩十分貼切地表達了他當時的心情。

朱自清以散文聞名,其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是收錄《背影》、《你我》諸集裡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和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並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馭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這些文字在他辭世之前就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清麗風格。

李素伯說散文集《背影》給人以“芳香的迷醉”,郁達夫評價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而李廣田評價:“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人物影響

很多名篇被選為大中學校的語文教材,是因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風趣,被公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範。

朱自清走上文學道路,最初以詩出名,發表過長詩《毀滅》和一些短詩,收入《雪朝》和《蹤跡》。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致力於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和雜文集《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有寫景文、旅行記、抒情文和雜文隨筆諸類。先以縝密流麗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寫景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給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並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散文的一種典範;最後以談言微中、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了詩人、學者、鬥士的統一。他對建設平易、抒情、本色的現代語體散文作出了貢獻。作為學者,朱自清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新文學史和語文教育諸方面研究上都有實績。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經典常談》、《國文教學》(與葉聖陶合著)和講義《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言。遺著編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詩文選集》等。

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朱自清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建樹。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尤以古典文學研究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系統評述《詩經》、《春秋》、《楚辭》、《史記》、《漢書》等古籍的論文結集,寫得深入淺出,至今仍是青年人研究古典文學的入門嚮導。《詩言志辨》是他功力最深的著作,對“詩言志”“詩教”“比興”“正變”四個方面的詩論,縱向作了精微的考察,理清了它們的來龍去脈和衍變史跡,從而糾正了謬說。他還先後對古詩十九首、樂府、唐宋詩作過深入的研究,對李賀、陶淵明作過認真的行年考證,寫有《十四家詩鈔》、《宋五家詩鈔》、《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李賀年譜》等著述。他治學嚴謹,取材翔實,思想敏銳,他這方面的著述凡近百萬言。朱自清始終關心著中學、大學的語文教育,他與葉聖陶聯璧,共同著有《國文教學》、《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等書。他編過多種教材和課本,臨終前還與葉聖陶、呂叔湘合編《開明高級國文課本》等。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語文教育家,正像葉聖陶說的:“他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

名家評論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引》: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葉聖陶《朱佩弦先生》: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絕不放鬆。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葉聖陶:每回重讀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傾聽他的閒談的樂趣,古今中外,海闊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這樣的經驗,她這樣的想頭,不是我也有過的嗎?在我只不過一閃而逝,他卻緊緊抓住了。他還能表達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吳晗:“自清先生是舊時代知識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經是自由主義者,他不大喜歡參加政治活動,特別是比較激烈、鬥爭性較強的政治活動。但是,他具有正義感,隨著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奴役、壓迫的加強,和向中國人民的武裝挑釁、屠殺、鎮壓,他畢竟忍受不住了。他說話了,行動了,通過文化生活、朗誦詩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明辨是非,愛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終於有了明確的立場,抬起頭來,挺起脊樑,寧肯餓死,堅決拒絕敵人的“救濟”,這種品德,這種氣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毛澤東選集》第4卷,1499頁)毛澤東同志讚揚了聞一多、朱自清的骨氣,說“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這是我們未死者,特別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戰友的責任。這種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頌歌,還有待於未來。”

人物紀念

朱自清故居在江蘇省揚州市安樂巷27號,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計三間兩廂一對照,另客座兩間,大門過道一間,天井一方,是揚州傳統的三合院式民間住宅。1982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章

永遠懷念朱自清老師

柏生(著名記者)

(選自1998年9月11日《人民日報》)

朱自清 朱自清

記得1946年,朱自清先生從昆明西南聯大回北平清華大學繼續任教,那兩年,正好我也在清華大學讀書。在文學系裡,我選了朱先生的課,大約是《中國文學史》和《文學史專題研究》、《歷代詩選》等課吧!先生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教學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們這批青年學生。當時朱先生因8年抗戰中長時間顛沛流離的艱苦生活,胃病時而發作,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但每次上課,他仍然認真備課寫講義,課堂上板書一筆一畫從不潦草。朱先生不僅在課堂認真講學,課下,還同我們青年學生一起探討問題。他總是那么謙虛,對我們既循循善誘,又非常尊重我們的意見。甚至先生自己寫了文章,也常常要傾聽同學們的意見。學生寫了讀書報告或學術論文,朱先生總是認真仔細地加以批改指導,甚至一句話,一個標點,他都從不放過。至今,我還保留著朱先生用鉛筆為我修改過的一篇學術論文。

1947年10月中國文學系舉行迎新大會,1948年元旦中國文學系在余冠英教授家裡舉行新年同樂晚會,朱先生都參加了,而且和同學們一起扭秧歌。朱先生對當時從解放區帶進清華園裡的秧歌,十分感興趣,他非常有興致地擠在我們男女同學的隊伍里,進三步退一步地舞起來,而且學習得最認真。當時朱先生雖然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但他那種向青年人、向新時代學習的認真嚴肅態度,令我們十分感動和敬佩。我記憶最深的是,1948年元旦晚上,在余冠英先生家裡開同樂晚會的那感人的場景。那晚,朱先生帶病,但是還興致勃勃地和同學們擠在一個行列里熱情認真地扭秧歌,同學們以民眾喜愛的風俗,親昵地給他化了裝,穿上了一件紅紅綠綠的衣服,頭上戴了一朵大紅花。朱先生呢,對這來自解放區人民大眾化的演出形式和內容,表示十分支持。他這種精神使在場的許多師生深受感動。但我至今內疚的,是那晚不應讓朱先生吃元宵,雖然他只嘗了一個,但第二天胃病又發作,幸好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朱先生在清華這段時間,我們師生之間的感情是極為親密融洽的,他既是我們的嚴師,又是我們的慈父。在學生身上,他花費了多少心血啊!雖然朱先生的健康狀況一天不如一天,但仍強忍著病痛,為我們上課,閱改論文報告,而且對我們學生運動表現得越來越積極支持了。我們學生舉辦的各種文藝、詩歌晚會,朱先生總是高興地來參加,而且會上還發表了受到學生熱烈歡迎的講話。

在辦學方針上,朱先生也很有自己的見解。在朱先生的主持下,中國文學系制定了用新的觀點研究舊時代文學、開創新時代文學的辦系方向。朱先生自己不論在古典文學、新文學以及文學批評、語文教學等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1948年夏天,大學畢業考試結束後,黨組織決定調我去解放區學習。離開清華園的前一天,我懷著依戀的心情,來到北院十六號朱先生家裡,向他告別。我只說有事要離開北平一段時間,回來後一定再來清華園看望他。多思的朱先生,大概猜到了我是去解放區吧!他凝神地望著我,輕聲地說:為什麼這樣匆匆地走了呢!我無言對答,這是組織的決定啊!我真後悔當時為什麼不明白地告訴朱先生我是去解放區呢!誰料到這一別竟是我們師生最後的一次會見。記得,那天朱先生說了許多勉勵我的話,分別時,朱先生不僅把我送到家門外,還緩緩地送了好幾步路,然後佇立在院裡望著我。我一面搖著手,一面回過頭,望著朱先生,直到再也看不見他的影子時,我才若有所失地發覺淚水已經模糊了我的眼睛。

朱先生1948年8月12日病逝的時候,我正在冀中解放區泊鎮學習。大約是隔了一兩天,我才得知他因胃病復發,送到北大附屬醫院,手術後幾天便淒涼地病逝在醫院的病床上。在解放區突然聽到這個噩耗,一種難以抑制的悲傷縈繞在我的心頭。我獨自坐在一間農民的小屋裡啜泣著,窗外天陰沉沉的,落著細雨,仿佛和我一樣在悲泣哀傷。朱先生那清癯溫和的面容,穿著一身淡黃色半舊西裝,一手拿著書,一手攜杖,慢步走在清華園林蔭路上的身影,以及課堂上朱先生一板一眼、認真講課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怎不令我深情地懷念啊!

死因揭秘

晚年朱自清有一件事為人稱道,這就是"不領美國救濟糧"。

關於朱自清不領美國救濟糧的始末,王彬彬先生有一文作過精細的考證,這裡不贅。但有意思的是,因為此事,又因為一篇名文對此事格外論列,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毛澤東那篇名文《別了,司徒雷登》關於朱自清的一段是這么說的:“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和民主個人自由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這篇名文在革命史上、思想上的意義不必多論。但有一個直接後果實在出人意料,這就是人們對朱自清之死的臆測。自朱自清1948年辭世至今,關於其死因,權威的說法是他"貧病交加而死",而在不少僅僅讀過像上面這篇名文這樣文字的讀者印象中,朱自清居然是"餓死"的。不必奇怪,筆者當年束髮讀書,也是這么認為的。

那么朱自清"餓死"的印象從何而來?那篇名文的巨大影響力是一個因素,因為那段話從形式邏輯上講,的確可以理解為"朱自清要么領救濟糧,要么餓死",二者必居其一,既然朱自清最後沒領救濟糧,當然就只有"餓死"一途了。但文章的藝術不能硬套邏輯,事實上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是真,拒領也肯定會給他的家庭生活帶來影響,但並不意味著他真的就沒飯吃了。從根本上說,容易讓人生出朱自清餓死印象的緣於另外一些大判斷。什麼樣的大判斷呢?朱自清所處的是一個"政治腐敗、社會黑暗、民生凋敝"的時代。這個判斷當然是對的,在那個黑暗時代里,豈止是知識分子,可以說除了達官貴人以外的幾乎所有中國人的生活都頗為艱辛。但是在這樣的大道理的下面,在主流和大局之外,應該還有支流和個案,比如像朱自清這樣全國有名的文化人,他的生活似乎還不會淪落到要被餓死的地步。

朱自清實死於嚴重的胃潰瘍。這種病的起因與生活的顛沛流離有關,日寇侵華中朱自清所服務的清華大學曾幾經搬遷;戰時教授們的生活水準大大降低,這也是容易引發胃病的重要因素。但教授們的生活水準究竟低到了何種程度?是否瓶無儲粟屢告斷炊?恐怕也不盡然,查閱朱自清的日記,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被公認生活最困難的西南聯大時期,他還是經常會有飯局,而且隔三差五就會和朋友們在一起打打橋牌,很難想像,一個空著肚子的人會有心思和閒暇去斗這樣的巧智。可以認為,雖然當時的知識分子處境不佳,但和大多數底層百姓相比,他們的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更不用說像朱自清這樣名牌大學的教授了。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看不清世界大勢,集中資源於內戰,國統區的知識分子再一次被波及,許多學生憤然衝出校門,聲勢浩大的"反飢餓反內戰"運動一時如火如荼。國民黨發動的內戰和所謂幣制改革使經濟接近崩潰,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都不能不大受影響,知識分子也一樣,但揆諸現實,我們就會發現知識分子所受的這種影響肯定要小於一般底層民眾。

《人民日報》的著名女記者金鳳當年在燕京大學讀書,她回憶了1947年底參加"反飢餓、反內戰"遊行的情景,"中午時分,學校食堂送來白面饅頭和菜湯,一旁監視我們的國民黨特務嘲笑我們:'你們吃得那么好,還成天喊反飢餓,你們挨餓了嗎?'我們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們是為老百姓反飢餓。全國老百姓不是被內戰拖入絕境了嗎!"學生們對特務的反擊自然是有力的,但從中也可反證我上面的判斷:在校學生的生活是像金鳳描述的這樣,教授生活如何豈非不言自明?

具體到朱自清,其實他應該是最不容易被聯想到"餓死"這一悽慘圖景的。不僅因為他的聲望、地位和收入水平,也由於他的病。稍有常識的人就都知道,胃潰瘍這種病對進食有很多顧忌,既要禁吃某些食品,更不能多吃,稍不注意,就會嘔吐,使胃大受折磨。朱自清的日記也證明了這一點。翻開1948年的日記,我們沒有看到他為食物短缺而苦的記載,相反,多的倒是下面一些文字:"飲藕粉少許,立即嘔吐";"飲牛乳,但甚痛苦";"晚食過多";"食慾佳,終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飽";……就在他逝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也就是他在拒領美國"救濟糧"宣言上籤名後的第11天,他還在日記里提醒自己:"仍貪食,需當心!"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辭世。

朱自清的辭世引發了國內的紀念熱潮。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楊晦、馮雪峰和以香港《大眾文藝叢刊》(邵荃麟主編)"同人"名義刊發的三篇紀念文章。這三篇文章的最大亮點是強調朱自清作為"自由主義作家"向"民主戰士"轉變的意義——於是晚年朱自清成了一個標本,他的選擇被提升為"知識分子的道路。

晚年朱自清究竟有無"轉變",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各有各的說法和理由,相形之下,討論朱自清有沒有"不變的"也許更有意義。什麼為朱自清堅守如一始終不變?通過閱讀他那些私人化的文本,竊以為,還是他自己那句"愛平靜愛自由的個人主義者"的評價可以當之。他預感到了舊時代即將終結,自己也的確在努力去適應未來新的時代,但他是否就丟棄了一直被他所認同並堅守的某些終極價值?值得探究。

1948年的朱自清有幾分真實幾分幻影,雖然人們喋喋不休,其實於逝者已經是無謂的事了,豈不聞"身後是非誰管得"么?

朱自清與父親的矛盾

朱自清 朱自清

朱自清的父親叫朱鴻鈞,字小坡,1869年出生,是個讀書人,做過一些小官。他官職不大,但不時要調職到一個新的地方,曾在江蘇東海、高郵、揚州、徐州等地做官。最後在徐州做到“菸酒公賣局長”。1917年自徐州失業後,便仕途坎坷、生活漸拙、老境頹唐。1945年逝世,終年76歲。朱家是書香門第。朱自清是家中長子,父親朱鴻鈞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將來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從小就對朱自清既格外寶貝,又嚴加培養,一方面盡力保證小朱自清的生活無憂,同時對小朱自清學習督教甚嚴。朱自清小時候,科舉初廢,新學剛興。父親對新式學校的教學方法和讀書效果很是懷疑,便把他送到秀才或舉人那裡學習古文和詩詞。放學回來,父親總要過目小朱自清的作文。經常是在晚飯時分,小朱自清搬個小板凳坐在父親身旁,父親朱鴻鈞一邊喝著老酒,一邊搖頭晃腦低吟著小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先生給予好評,就點頭稱好,欣然喝酒,順手獎給兒子幾粒花生米或一塊豆腐乾;看到文章所評不好、字句被刪改太多,父親朱鴻鈞就訓斥兒子,即使小朱自清淚眼汪汪也不放過,甚至一把火把小朱自清的作業燒掉。在父親嚴格督促下,小朱自清在古詩文和經史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朱自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這對朱自清以後成為一代散文大家影響巨大。對於小朱自清,父親朱鴻鈞既有嚴厲的一面又有慈愛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憶童年和父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冬天的夜晚特別的冷,父親便起了爐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爐子’太高,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進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都喜歡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寒冷冬天裡,父子圍爐坐吃,父親為兒子夾白水豆腐——多么溫暖的父子情!然而,父親朱鴻鈞大半生生活在清代,畢竟是封建思想嚴重的家長。在我國歷史上,“父為子綱”,父親可以安排兒子一切,兒子必須無條件服從父親,父子之間尊卑關係是不可侵犯的。傳統的父親在兒子面前往往是板著嚴肅的臉,極少露出笑意的。受此影響,父親朱鴻鈞是帶有濃重封建色彩的丈夫、父親,他雖愛兒子,但並不多表露,而且很嚴厲,隨意操作兒子的生活,有濃重的封建家長禮法。小時候的朱自清沒法違逆父母等大人意志,加上深受傳統文化薰陶,他對父母態度是順應的。十四歲的時候,朱自清的第一次婚姻就確定了下來。十八歲的時候,在父母要求下,朱自清就與父母包辦的女子結婚了。幸好二人感情還融洽。1916年夏,朱自清考進北京大學預科。由於父親失業“賦閒”,失去了經濟來源,家中人口又眾多,家裡經濟非常拮据。但為了讓朱自清在北京安心念書,父親不讓家人把家事告訴他。但朱自清還是在暑假回家時察覺了。朱自清為減輕家裡負擔,提前投考北大,進入哲學系。北京大學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朱自清受五四運動猛烈抨擊一切封建“綱常倫理”、痛斥封建家庭為萬惡之源,高聲吶喊個性解放的精神影響,具有了掙脫封建專制和封建倫理束縛,爭取人格獨立解放的新思想。受著新思想薰染的朱自清對傳統的舊家庭倫理關係不滿,具有人格獨立、個性自由和思想解放的思想,而追求個性自由解放的願望是當時時代特徵。父親朱鴻鈞失業後,舉債度日,故債台高築。1920年,朱自清從北大畢業,理所當然要負擔家庭的經濟。面對新思想的兒子,若能稍微平等態度與兒子商量,朱自清還是願意盡力承擔應盡的義務的。但老派思想根深蒂固的父親沒有把成年的朱自清視為一個平等的個體,而是像封建專制家長一樣要繼續完全控制朱自清。朱自清沒有獨立支配自己收入的自由,即使朱自清已經成家立業了,也依舊如此。加上父親的妾在中間挑唆,封建家族大家庭特有的“瑣屑”之事,自然造成父子之間的摩擦衝突。為了維護傳統的家庭倫理,維護父親對兒子的絕對權威,在朱自清1921年回揚州任揚州省立八中教務主任時,父親朱鴻鈞憑藉與校長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當月的全部薪水,這種專制式的家長行為極不尊重人,使朱自清非常不滿,他憤然離開揚州,到外地寧波(朱自清先生曾到寧波四中任教喲!)、溫州等地執教。父子從此失和。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兒,在杭州組織了小家庭。這又使父親朱鴻鈞感到好不容易養大的兒子,一旦翅膀硬了,就拋棄了自己和這個家庭,激怒之下而不肯原諒朱自清。朱自清和父親朱鴻鈞之間的矛盾衝突,實質上是舊傳統與新觀念的矛盾,是舊思想和新思想的矛盾,是專制和自由解放的矛盾,是父親的封建家長專制與兒子個性自由思想解放要求的衝突。這是20世紀國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境遇,經濟衝突只不過是形式上的顯現。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動緩解和父親的矛盾,帶著妻兒回揚州,但父親朱鴻鈞先是不準朱自清一家進家門,雖在家人勸說下讓步了,卻不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沒趣,過了幾天悻悻離去,不免加重了對父親的怨恨。這以後父子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以至1923年暑假朱自清雖又回家一次,但與父親的關係仍未好轉。朱自清認為自己沒錯,不肯認錯。父親朱鴻鈞也認為自己沒有錯,老子用兒子的天經地義,為父有錯也不該認錯。於是雙方進入了“冷戰”,朱自清也就幾年不回家了。其實,晚年的父親朱鴻鈞表面上對朱自清很冷漠、很苛厲,實際一直掛念這個在外討生活的長子。可傳統的“父子綱倫”使他不願低下為父之頭向兒子認錯,父親朱鴻鈞就以惦記孫子的名義和朱自清書信往來。這也就是《背影》里所說到的“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這種父子失和狀態對孝順的朱自清是一種折磨,給朱自清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創傷,使他痛苦、焦慮和自責。1925年朱自清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時候,十月的一天接到兩年多“不相見”的父親自揚州寄來的一封家信。父親在信中提到:“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這封家書使朱自清心靈深受刺激,那種父子骨肉相連的情感使他不禁悲從中來。畢竟血濃於水。於是,朱自清回憶著八年前與父親離別的情景,含著淚水,寫出了父子情深的《背影》。《背影》首刊於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學周報》第200期,後收在1928年開明書店出版的《背影》散文集裡。

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揚州東關街仁豐里一所簡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華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樓父親臥室,送給父親朱鴻鈞先睹為快。此時的父親朱鴻鈞已行動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著兒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誦讀時,父親朱鴻鈞的兩眼老淚縱橫,手不住地顫抖,但讀完後,昏黃的眼珠卻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兒子讀懂了自己過去的關心,也明白自己錯怪了兒子,他諒解了兒子。從此父子矛盾得緩解並消逝。父親朱鴻鈞在看到《背影》以後去世的,但他是帶著滿足的微笑去世的。他沒有半分遺憾。

中國著名作家

中國作家以豐富的作品、獨特的風格、鮮明的個性、誘人的魅力而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

民國時期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