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簡介

昭通綠豆糕在1983年被評為省地方風味名特食品,1989年、1991年分別獲省優、部優產品稱號、2000年5月獲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旅遊商品開發設計大賽三等獎,2001年9月榮獲雲南省第六屆消費者喜愛商品稱號。昭通綠豆糕具有形狀規範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昭通綠豆糕是一種以綠豆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味道香甜、色澤美觀、滑潤爽口的風味食品,在雲南頗有名氣,是昭通市名優特食品,深受喜愛。
起源

那是一段特殊的年代。1972,計畫經濟如火如荼地進行,物資採購完全憑票供應。月中桂作為昭通最大的一家糕點廠,一年的銷售量一直保持在30萬斤左右。每年春節和“八月節”做糕餅,要提前報生產計畫,再通過財委購進麵粉、火腿、糖等生產原料,除主要生產月餅及綠豆糕外,還生產雞蛋糕、桃片糕、口酥等民眾喜愛的小食品。在陳建輝老人的記憶中,大約在1975年,臨近中秋了,計畫還未批下來,每天守在月中桂銷售點排隊買餅的人擠滿了櫃檯,買不到餅,民眾意見很大,就在中秋節前一星期,計畫批下來了,月中桂的工人們在一星期內,竟趕做了3萬斤月餅。中秋那天,當時的縣長親自站櫃檯和工人們一起銷售月餅,一時間傳為佳話。
發展經歷

新中國成立後,在各級黨和政府的關心下,企業性質由私有企業變為了國有企業,生產場地由解放前的685.73平方米上升為11084.65平方米,增長了16倍;員工由53人增加為122人,增長了2.3倍;固定資產由6851元增加為1034萬餘元,增長了1509.5倍。總資產由過去的6851元增長為現在的1200餘萬元,增長了1757.8倍;人均創造產值由1959年的人均2萬元上升為5.8萬元,增長了2.9倍。
該廠是一個以生產綠豆糕、黑芝麻糕、各式月餅等產品的食品工業企業。由於選料精湛、配方科學、包裝精美、口感好,有效成份含量明顯優於其他同類產品,在本地及昆明等市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該廠現有10克、50克、150克、300克等不同規格的綠豆糕、黑芝麻糕、燕麥糕、苦蕎糕等糕點系列產品,有散裝100克、600克禮品盒裝的精製火腿餅、蕎餅等系列產品,還有蕎麥快餐系列產品,總計100多個品種規格。其中,綠豆糕最具代表性,該廠綠豆糕系採用上等原料及獨特天然龍泉水精製而成。是饋贈親友、歡迎度佳節的傳統禮品。該廠不斷改革,現已形成了一條龍生產線,現有精裝500克、300克、250克、50克、12.5克等系列產品。
本產品在1983年被評為省地方風味名特食品,1989年、1991年分別獲省優、部優產品稱號、2000年5月獲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旅遊商品開發設計大賽三等獎,2001年9月榮獲雲南省第六屆消費者喜愛商品稱號。
廠長故事


多年來,“月中桂”由一個家庭式作坊成長為一個負載著地方飲食文化標誌和傳承的企業,由一塊木質的匾牌到燙金的“中華老字號”,“月中桂”走過了多少坎坷的歲月?面對“中華老字號”這一殊榮,月中桂如何做大做強,則是一個牽涉到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的問題。作為一個本土成長起來的品牌,我們祈願“月中桂”香飄萬里,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
坎坷傳奇
歷經風雨

“我們要把這一品牌發揚光大,重新找回‘月中桂’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昭通月中桂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天喜說。這幾天他連續加班,就是為了把“月中桂”已經殘缺不全的歷史資料重新收集,儘可能全面地整理出一套有關“月中桂”的歷史材料,為再次獲取“中華老字號”做奠定基礎。
目前他手中只有如下這些資料:昭通月中桂食品公司由熊紹武老先生於1925年創辦。當時只是一個家庭式的生產作坊,但由於這個作坊生產出的“月中桂”綠豆糕和月餅工藝精湛、選料上乘,加之熊老先生奉行“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的經營原則,“月中桂”的產品在昭通以外的曲靖、昆明、威寧、貴陽、按順、宜賓等地非常流行,一些產品還遠銷到香港等地。解放後,月中桂食品廠生產面積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0多個平方米,固定資產不到7000元。經過國有化改造後,月中桂食品廠資產增加了幾千倍。但在文革時,食品廠完全處於停產狀態,而且三易場址,從最先在昭通電影院對面搬遷到西街昭通百貨大樓對面,再到目前的昭陽大道上。“它的經歷可謂坎坷。”鄧天喜說。接下來有關“月中桂”發展歷史的資料,保存下來的幾乎是鳳毛麟角。1985年,月中桂食品廠註冊了“月中桂”。
曾經輝煌
儘管關於昭通“月中桂”發展的歷史資料很難尋全,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滇東北老百姓逢年過節、探親訪友中最流行的饋贈禮品就是“月中桂”綠豆糕。劉桂花記得,當時很多人都賣綠豆糕給老人和小孩子當早點吃,甚至還有人托朋友從昭通直接捎帶綠豆糕。
而“月中桂”月餅,幾乎成了滇東北老百姓中秋佳節必備的食品。多年來,“月中桂”月餅曾拿到不少省、市食品類獎章。就在去年,昭通月中桂食品有限公司率隊到昆明參加一個食品評選會,省消協反饋的信息則是:“月中桂”月餅是所有參加評選產品中口感最好的,省工商局因此授予了“月中桂”為“雲南省著名商標”稱號。
經營之困

綠豆糕也不再是昭通“月中桂”獨有的產品,玉溪通海也有綠豆糕,並已出現在昆明幾大超市的貨架上;越南產綠豆糕偶爾也能在昆明市場上見到。然而就在昭通市朝陽區,生產綠豆糕的小企業就不下40家,占據當地30%的市場份額。
而另一困難是資金。2003年月中桂食品有限公司改制以來,資金就成了企業發展的心頭之痛。“受資金限制,至少要三年後我們才能有大的發展,目前都是在做一些基礎工作。”
重拾輝煌
儘管如此,鄧天喜等人還是能看到“月中桂”重新現輝煌的希望,“畢竟經歷了無數風雨都未倒下,說明它有非凡的生命力。”鄧天喜說。為了延長“月中桂”品牌的價值鏈,昭通月中桂食品有限公司已在綠豆糕和月餅的基礎上,開發出了花生糖塊、小麻片、蛋餅、沙糕、魚皮花生、芙蓉餅等一系列產品,並在市場上漸成氣候。“我們的目的是把月中桂建成糕點的綜合開發生產企業。”鄧天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