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禪堂

上禪堂

上禪堂,原名“景德堂”。位於神光嶺南半山腰,全國重點寺院。古人游上禪堂,稱其有三最:“九華山香火甲天下,唯上禪堂最貧;風景唯上禪堂最佳;寺宇為上禪堂最麗。”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上禪堂 上禪堂
上禪堂,原名“景德堂”。位於神光 嶺南半山腰,全國重點寺院。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年)玉林國師徒弟宗衍重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住持僧忝石擴建觀音殿。王文僖公贈額“秀觀雲林”。鹹豐年間(1851-1861年)毀於兵燹。同治初年1862年)住持僧開泰募款重建。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由清鏞禪師續建 萬佛樓。1925年住持僧霞光,因其慈善有功,倪前知事贈額“ 佛國元勛”。1928年住持僧志芳重修大殿,安單接眾,遂成為與 百歲宮東崖禪寺祗園寺甘露寺蓮花寺、樂善寺等 九華山七大叢林之一。1933年再修大殿。1944一1953年達隆。則霞安慧先後任住持。1957年因僧人不慎失火,觀音殿部分毀於火災。1987年重修,建築面積1280平方米,199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景點三最

古人游上禪堂,稱其有三最:“九華山香火甲天下,唯上禪堂最貧;風景唯上禪堂最佳;寺宇為上禪堂最麗。”為什麼古人稱“三最”:

(1)為什麼這裡香火最貧?因為香客習慣去肉身殿燒香拜菩薩,肉身寶殿近在嶺頭,過上禪堂片刻即到,往往這裡香火少。現在不同了,上禪堂香火也很旺盛。

(2)“風景唯上禪堂最佳”。乾隆年間王文禧公為上禪堂贈“秀冠雲林”匾額,說明古人對此地風光早有讚譽。這裡雲樹映帶,溪澗潺流,古樹環抱,常年蔭綠。對外開放後加強園林管理,設定院牆,開闢林中小徑,花草滿園,秀竹叢生,風景更為佳麗。

(3)“寺院為上禪堂最麗”,主要指上禪堂建築風格奇特,法像莊嚴。它的山門有意扭曲以辟邪,兩殿間天井明瓦覆蓋,大殿與寮房擁抱,設計匠心,寓意深刻。大殿供奉釋迦、觀音、地藏和十八羅漢法像,造型生動,金碧輝煌。電視劇《西遊記》十九集《誤入小雷音寺》在此拍攝。

廟宇布局

廟宇座南朝北,其山門開在東山牆,與眾不同。山門上接一披間,即彌勒殿。彌勒大肚坦然,笑迎十方賓客,遊樂自在。在左邊有一道小門,當你繞過這道門後,你的視野會豁然開朗起來,這就是上禪堂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其殿下懸掛一口黃銅大鐘,重千餘斤,鑄造精緻,周圍鐘口上的佛像凸出鐘面,面目傳神,栩栩如生。大雄寶殿由兩廳堂並連,四落水屋頂,有天井。正殿 釋迦觀音地藏塑像,兩側為 十八羅漢佛像均是生漆夾紵製作,金碧輝煌。正殿橫樑畫廊,是橫是直都刻有精美的木雕;鳳頤牡丹、獅子抱球,攀龍雕鈽在重檐之間,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古人稱上禪堂有三最:“九華香火甲天下,唯上禪堂最貧;風景唯上禪堂最佳;院宇唯上禪堂最麗”,深得文人雅士喜愛。

上禪堂,林泉襯托,水景交溶,廟宇華麗。又有寶樹名泉可供遊人欣賞、品嘗、令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清代音韻學家周斌有感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曾在此修纂《九華山志》,並有《詠上禪堂七律一首》贊曰:“禪堂玲瓏巧構思,九華一曲擅幽奇。軒環水石屏三面,窗展雲山畫四時。錢樹落花仙買酒,金沙涵月佛詠詩。此間好借維摩塌,染筆揮琴事事宜。”

可是雖然上禪堂風景宜人,位置獨絕。但自開放以來因為沒有僧團去常住管理,所以,也就日漸破落了。佛光普照,禪堂重輝。在2000年,由九華山佛教協會禮請原九華山佛學院副院長上果下卓法師重整伽藍寶剎。在上果下卓法師的領眾熏修下,上禪堂又煥發出本有的內涵。

主要景點

觀音閣

來到上禪堂後院,可以看到觀音閣,其內供奉著九華山唯一一尊滴水觀音(此像是在二零零三年九月十九由諸山長老共同開光)其觀音像下有泉,名金沙泉。其泉清澈見底、金沙剔亮、四時不竭、如游龍出洞。入口則沁人心脾;擦洗則耳聰目明。其泉岩石上鐫有“金沙泉”三個大字,相傳為唐詩人李白手書。字型肥厚,筆力遒勁,神韻非凡。詩曰:“神光嶺上上禪堂,靜雅幽奇古畫廊,最是題泉唐李白,金沙千載字猶香。”泉邊有金錢樹一株,為九華山三寶(金錢樹、娃娃魚叮噹鳥)之一。

金錢樹

金錢樹,在祗園寺和上禪堂各存一棵。樹木挺直,乾黑葉青,春天長出青翠的長葉,夏時枝上又長出細條,好象一串金錢,或二三枚一串,或五六枚一串,最多的達十幾枚一串。到了秋天,錢串由青變黃掛滿樹幹,故稱金錢樹。據傳李白扶杖沽酒,杖頭掛著酒錢,高山沒有酒肆,於是用天池的水就地釀酒。他將手杖植於金沙泉邊,不料手杖竟長成枝葉扶疏的金錢樹,銅錢也變成樹葉,到秋後金光閃閃,宛若銅錢,故又叫太白錢。這種樹在外很少見,九華山也不多,所以稱九華一寶。

天下第一松

在芙蓉峰與天台峰之間自然形成的優美峽谷里,有寬闊陡峭的石澗,有層層疊疊的山峰,有大片大片的竹林,還有躲在竹林之內的廟宇。經接引庵過通天橋,即是中閔園。它是登天台必經之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山中寺廟集中區,為華嚴洞、海會寺、潮音精舍、香山茅蓬、淨修茅蓬、蓮花庵等20多座庵院的總稱。

這裡山青水秀,泉聲潺潺,怪石林立,山道盤旋,時隱時現,別有一番清靜雅致。九華山的尼姑多在此修行。相傳唐時,此處原為閔讓和莊園,其善行布施,齋百僧缺一,金地藏至,足百數。閔公問金有何求,金乞“一袈裟地”,閔公允諾,金遂展開袈裟,以至蓋盡九華,閔即舍地,父子並先後皈依佛教。閔園回龍橋畔的鳳凰松是著名的“九華三松”之一,鱗甲交錯的樹幹一高一低,遠遠望去似一隻綠色鳳凰,翹首振翅飛來。腰部綠草如茵,鳳尾之下躺著一塊很大的圓石,人稱鳳凰蛋

這棵古松生長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歷史。老乾虬枝,松枝綿密。主幹高3米處分出三枝:一上曲似鳳凰昂首;一下彎似鳳尾後垂;一微翹分成兩翼,好似一隻展翅翩翩起舞的鳳凰。畫家李可染贊其為“天下第一松”。

天台

九華勝景在天台。清代錢誘選曾以“天台南直上,九十九峰間。放眼心無相,扶筇步欲難。石梯雲折斷,松澗水冰王。泉寺山山里,高僧靜掩關”這樣的詩句來描寫天台峰之高。由閔園上行,山勢漸陡,一路奇峰聳立,怪石嶙峋。經普濟寺、小金剛寺和華雲庵遺址,過慧居寺,有“長生洞”,右下復有洞,泉水淙淙。

這裡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的像蓮花瓣,有的像老虎頭,有的像金雞獨立,有的像雄鷹展翅,有的錯落如橋,有的兀立似燭,霧氣繚繞,雲山混沌。越朝上行石級越陡。過朝陽庵,壁上刻“天梯”二字。四周峰巒顯露,景色綺麗,道臨深淵,懸崖萬丈。吊橋之上有座翠雲庵,庵前一副對聯寫的真切:“來到半山坐一坐,再行五里天上天。”坐石觀望,果見奇峰怪石各顯神姿:有的如群仙列隊,名“列仙峰”;有的如羅漢趺坐,名“羅漢峰”;還有金雞峰、花瓶峰,千姿百態,自然成畫。再往上行,便進入蓬萊仙境。山峰下觀音廟依山而築,高達五層,遠看如要塞城堡。廟後門正下方有塊岩石,形似側面觀音,面龐圓潤,依稀可辨,飄然欲動,好似觀音飄然入天。

再行片刻則到一平台,名“拜經台”,又名大願寺,相傳是地藏菩薩拜經之處,內留有金地藏的腳印。台後岩壁上有一形似老鷹的巨石,俗名老鷹爬壁,又名“大鵬聽經石”。由拜經台順石階直上,石壁上“一覽眾山小”的大字石便映入眼帘。前行20米,在天台峰亭北便是天台寺

購物指南

1、徽道茶

乾隆皇帝賜名的“徽道茶”產於東至縣葛公鎮最高峰----雞頭嶺。嶺峰海拔1187.2米,與仙寓山、紫石塔等產茶名山同屬一脈,具有原始自然風貌,是池州地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亟待開發的處女地。“徽道茶”源於僧侶之野植,生長在雲霧繚繞的幽壑峭嶺,孕蕊與百花之中,飽含原始自然靈氣,葉厚芽壯汁水濃,湯色碧綠味甘醇,細啜慢飲,幽香撲鼻。制茶名師黃榮銓先生為只驚嘆:“此山茶葉內質之優不可多得”,新一代“徽道茶”定會亮麗於市場,贏得八方客商青昧。

2、高坦翠微茶:

又名貴池翠微,早在明代就出過貢茶,1987年又被評為省優質茶。高坦翠微茶產於貴池市高坦鄉雙豐村“天平山”韭菜尖等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峰谷地,此山屬九華山支脈,那裡土質深厚肥沃,常年晨霧繞。清明過後,茶農邊將茶樹上冒出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選採下來,精心特製白毫顯露,葉底明亮,味濃醇厚,郁香久存,回味無窮的高坦翠微。

3、九華毛峰

產於九華山上的九華村,這裡地勢呈燕窩形盆地,土壤多為棕黑色的森林土和黃沙土,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時間短,無霜期長,森林花草覆蓋面積大,晨霧,早晚沐浴露霖,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優越的生態環境。九華毛峰開採於清明穀雨之間,採摘初展的一芽兩葉為名茶,現采現制,均勻烘製,剔除劣葉,做到鮮、嫩、勻、淨。九華毛峰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細嫩,旗槍緊裹,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條索緊結勻整,香氣清醇高爽,湯色黃綠明澈,滋味鮮醇回甜,葉底鮮嫩厚實。沖泡杯中,宛若蘭花伸腰,別有一番情趣。此外,九華毛峰還有殺菌、防病、助消化、沁心、明目、利尿等功效。

4、肖坑綠茶

貴池市梅村鄉遠在宋代即盛產綠茶。該村位於貴池市南部山區,與石台縣緊鄰,山高林密,全村共6個村民小組,分散居住在一條長達5公里的峽谷里,從谷口入村,地勢漸升,居在最遠端的五、六兩組,海拔高,終年雲霧繚繞,空氣濕潤,日照短,土層厚,適宜茶葉生長,故所產綠茶優於其它地方,以色澤鮮艷,香氣濃郁而著稱。

相關景點

白玉縣竹慶寺當卡寺東關清真大寺武侯墓中華世紀壇靈鷲禪寺南下坡清真寺法源寺

九華山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