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表現
1.各級試驗產量表現
春江15於1996年參加浙江省晚粳聯品試驗,平均產量6254.3kg/hm2,比秀水11增產2.53%,達顯著。1997-1998年在浙江省晚粳(糯)區試中,平均產量為6254.3kg/hm2和6710.3kg/hm2,分別比對照秀水11增產6.99%和4.14%,居第二位和第四位,均達顯著水平。1999年參加浙江省晚粳生產試驗,平均產量5782.5kg/hm2,比對照秀水11增產4.9%。1998年參加浙江省杭州市區試,平均產量7449kg/hm2,比對照秀水11增產4.25%。
2.大田試種產量表現
春江15從1997年開始進入大田試種示範,經各地試種,表現為分櫱力強,有效穗多,適應性廣,高產穩產,一般大田產量6750kg/hm2左右,高產田塊可達750Okg/hm2以上。1998年嵊州市良種場試種1.683hm2,平均產量6883.5kg/hm2,1998年富陽市大源鎮種植1.02hm2單季稻,平均產量高達8229kg/hm2。
特徵特性
1.形態特性春江15分櫱力強,移栽後發棵快,葉色較淡,抽穗整齊,劍葉挺,後期青稈黃熟,有效穗多,千粒重高,抗倒伏能力強。作連晚一般株高85cm,有效穗450個/m2左右,每穗總粒數65-70粒,結實率90%左右,千粒重28-29g。
2.生育期春江15屬中遲熟晚粳,作連晚全生育期135.1天,比秀水11略長。
3.抗病性據浙江省農科院植保所1997和1998年抗性聯合鑑定,春江15抗稻瘟病,葉瘟兩年平均為0.02級,穗瘟為0.8級,對照秀水11分別為7.8級和8.0級,稻瘟病抗性顯著優於對照秀水11,白葉枯病、細條病、褐稻虱和白背飛虱的抗性與對照基本相仿。
4.米質據農業部精米及製品質檢中心1998年米質分析結果,春江15糙米率82.6%,精米率74.2%,整精米率66.4%,籽粒長5.4mm,長寬比1.8,堊白率65%,堊白度11%,透明度3級,糊化溫度7.0,膠調度55mm,直鏈澱粉含量17.5%,米質總分51分,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長、長寬比、糊化溫度、直鏈澱粉含量六項指標達到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與對照秀水11基本相仿。米飯軟,有光澤,適口性好。
5.適應範圍春江15需肥量中等,對栽培條件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廣,適合浙江省稻區作雙季稻種植。
栽培技術
1.適時稀播,培育壯秧浙中地區作連晚栽培可在6月22日左右播種,浙南地區可適當推遲,一般播種量為450-525kg/hm2左右,本田用種量75-90kg/hm2。
2.適當密植,主攻多穗春江15屬多穗型品種,插足基本苗是獲得高產的重要保證,一般插基本苗37.5叢/m2,每叢4-5本。
3.肥水管理春江15需肥量中等,施肥方法上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充分發揮其分櫱早而快的優良特性,爭多穗,防止用肥過多、過遲,後期斷水不宜過早,以發揮粒重的增產作用。
4.防治病蟲害除了播種前種子用藥劑處理外,在秧田三葉期和拔秧前用葉青雙預防白葉枯病,並根據天氣預報,在颱風到來之前,預防白葉枯病,另外也要做好對紋枯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