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特性

1.產量
2001年參加浙江省金華市連晚試驗,畝產517.5公斤,比對照增產7.8%,達極顯著水平。2002年參加江西省晚秈中遲熟優質組區試,平均產量405.81公斤,比對照贛晚秈19號增產17.58%,產量居同熟組第一位,達極顯著水平。2003年江西省續試,平均畝產463.62公斤,比對照贛晚秈32號增產10.36%,達顯著水平,產量居同熟組第一位。2002年參加浙江省單季稻區試,平均畝產524.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8.6%,達顯著水平;2003年續試,比對照汕優63增產3.4%。2001年浙江省金華市生產試驗,畝產529.3公斤,比對照協優46增產9.6%。
2.米質
該品種米粒外觀晶亮透明,有香味,米質達國標優質米3級。江西省區試米質分析結果為:糙米率80.7%、整精米率62.3%、堊白粒率9%、堊白度0.5%、直鏈澱粉含量20.1%、膠稠度50mm、粒長7.2mm、長寬比3.4。
3.抗性
江西省區試安排的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鑑定結果為:苗瘟4級、葉瘟3級,穗瘟0級;浙江省“8812”協作組抗性鑑定結果,該組合稻瘟病抗性為1級,白葉枯病抗性為5級,表現抗稻瘟病和中抗白葉枯病。
4.生育期
該組合在江西作雙季晚稻栽培,播種期為6月15-20日,10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20天左右。
栽培要點
1、播種:在江西作連晚栽培播種期為6月15日~20日,秧田畝播種量7.5公斤,大田每畝用種量0.9公斤。一般在6月15-20日播種,每畝播種量控制在7.5公斤。秧田施肥採取施足底肥,畝施複合肥20公斤,秧苗1葉1心至2葉期噴施多效唑促櫱,2葉1心結合上水施尿素5公斤;4葉期施尿素5公斤和氯化鉀5公斤促進長櫱;施好起身肥,施8公斤尿素作起身肥。
2、移栽:移栽時秧齡掌握在30天內,6-7葉齡,帶櫱3-5個,插秧密度一般為6×7寸,每畝插1.4萬叢左右,落田苗數達7-7.5萬苗。
3、肥水管理:插秧後2-3厘米淺水灌溉。分櫱期淺水與濕潤灌溉交替。苗數大約達到穗數80%時開始擱田,採用多次輕擱田,營養生長過旺時適當重擱田,控制苗峰。穗分化期,保持薄水層。花後注意灌好跑馬水,保持田土濕潤至成熟,秧田畝施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氯化鉀7.5公斤作基肥。大田增施有機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基肥用水稻專用肥每畝50公斤,後期可根據長勢、長相適當使用穗肥。每畝總施用純氮量約10公斤,氮∶磷∶鉀約為2∶1∶1。水漿管理原則上做到深水返青,淺水促櫱,及時擱田,多次輕擱,淺水養胎,保水養花,濕潤灌溉,防止斷水過早,防止早衰。
4、種植密度:移栽秧齡根據早稻收穫期確定,一般30天,種植規格採用23.3厘米×20.0厘米,每畝栽1.4萬叢以上。
5、科學施肥:全生育期每畝施純氮11公斤。大田增施有機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基肥用水稻專用肥每畝50公斤,後期可根據長勢、長相適當使用穗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