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如何切入,這是個難題,但可以看出西醫講解剖,中醫講辨證施治。中醫的證候學說,正是對人體新陳代謝所表現出的功能狀態的研究。這種功能狀態我們把它叫做能態。
那么西醫研究解剖,中醫研究能態,解剖是人體能態的物質基礎,能態是解剖的功能表現。
古代中醫由於受科學水平的限制,對醫學的研究只能就能態而研究能態,所以中醫理論不能深入。
現在現代醫學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就能夠進行對產生能態的解剖結構進行研究,用現代醫學闡釋人體能態變化,就是中西醫結合。這是中西醫結合的唯一途徑,別無他途,我出於好奇而探索於次。
一、中西醫結合的必要性
醫學實踐證明,用中西醫兩種辦法治療同一個病人,確實能夠提高療效,縮短療程,這點醫
學工作者和患者都有體驗。
中醫有數千年的歷史,治療經驗非常豐富,中醫學資料浩如煙海,中醫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醫
學寶庫,很有必要用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知識將這些醫學財富進行發掘,這就勢必要將中西醫結
合起來。
二、中西醫結合的困難
中西醫結合是中國醫學領域夢寐以求的事情,很多人做過嘗試,均未能如願。最近有報導中
國政府也想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力度,以完成中西醫結合,直到現在這方面的工作也沒有進展。
倒是一些中醫成果,經過現代醫學技術的科學處理,已經套用於臨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如
清開靈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生脈飲注射液等能肌注也能靜點,他們同西藥一樣走進了現代
。但中醫理論滯後,遲遲不能有新的突破,新的突破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首先,現代西醫也稱現代醫學是現代認識的科學的方法論,中醫是古代認識的方法 論,它們
是兩種不同的認識論。現代的認識論是很科學的。它用準確的概念來反映事物,對事物的整體
以一定的邏輯分層進行反映,使人易於掌握。而中醫不是用概念來反映事物,它用的詞語涵概
寬泛,比如中醫所說的“心”既指心,又指心所在的部位,同時還指腦與思維。所以從認識論:
的角度將中醫和西醫結合起來,純粹是不可能。正因為如此,多數人從認識論角度去結合中西
醫都失敗了。
其次是怎樣立論問題。中醫已經是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如果用西醫解釋中醫勢必有中醫西
化;如果有中醫解釋西醫等於中醫原封不動,因此不好造次。
再次,不管怎樣立論還不能同古代中醫害斷,就是新的立論必須能夠繼承古代中醫,為開發
古代中醫所用,必然要同古代中醫街接,這就給新的立論帶來巨大的困難。.
還有一個困難是:精通中醫的人套用中醫得心應手,即使也通西醫,但覺得中醫完美的無懈
可擊,即沒有創新或不願創新
三、中西醫結合的著眼點
中西醫結合不能從認識論方面突破,又不能用西醫解釋中醫,還得同古代中醫相街接,那么
中西醫結合的著眼點究竟在哪裡?
人體是一個能量代謝的實體(機體),它攝取自然界的有機物質,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變
化將吸收到的有機物質結合在體內變成機體的有機成成份,同時將體內無用的物質排出體外,
這就是新陳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機體獲得能源物質產生能量。人體產生的能量可分為內能
和外能兩種能量,內能維待機體的自體耗能,如維持機體恆溫所消耗的熱能,消化食物化學能
,用於機體免疫的免疫能力等等屬於內能;外能即機體對外物做功的能,也就是人的勞動能力
。人體的能量不是恆態的,不是只要有新陳代謝人就能無限制的工作下去。在一天中機體的能
量是有變化的,如早晨精力充沛,工作有勁,工作一天到了晚上就覺得疲勞,經過一晚上的休
息第二天早晨又是精力充沛。這種人體能量變化狀態,就叫做人體的能態,這是人體正常的能
態變化,所以叫正常能態。有的人瘦弱內外能均低,有的人體胖體能強,力大無比,這也是正
常的能態,只是人的個體差異。
人在有病的時候發生同正常能態不同的變化叫做病理能態。有時候病理能態變化十分劇烈,
如感染了吸血蟲病,機體調動一切抗病 能力集中能量殺滅吸血蟲。這時外能減少甚至消失,
人不能工作;如果吸血蟲對機體侵蝕進一步嚴重,那么人體 內能也減少;病 情繼續惡化下去
內能消失,機體便不復存在。
由於導致疾病的病因不同,所引起的病理能態變化紛繁複雜,在臨床上出現各種症狀,中
醫根據症狀的內在聯繫經過歸納後總結成證候,中醫正是用證候把紛繁複雜的病理能態變化反
應出來,然後用藥施治。.
西醫闡述的是人本解剖結構變化,中醫揭示的是人體能態變化,人體的解剖結構是人體能態
變化的物質基礎,能態是解剖結構的功能表現。中醫講能態西醫講解剖,中醫和西醫正是從各
自的方面對疾病進行了科學的揭示,將中西醫結合是中西合璧是對人類醫學的全面科學的反映
。
四、中醫對人體基本病 理能態的揭示
在病 理過程中人體的能態是不同的,在疾病中人體消耗能量多的我們把它叫做 高能態;消
耗能量少的,我們把它叫低能態。中醫對人體基本病理能態的揭示有八綱辨證即:陰陽、表里
、寒熱、虛實。
陰證、寒證、虛證一般表現為低能態;陽證、熱證、實證一 般表現為高能態,表證是指病變;輕淺,時間短的病證;里證是指時間長,在里的病證。
陰陽有:陰證、陽證、陰虛證、陽虛證。表里有:表寒證 、表熱證、外濕證、外燥證、里寒
證、內熱證、內燥證、內濕證。
寒熱有:實熱證、虛熱證、虛寒證、實寒證
虛實有:虛證、實證。虛證耗能少,實證耗能多。
五、中醫的經典證候
中醫走進現代,必須突破東方(特別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框架,特別是突破中醫的哲學框架。古代中醫的哲學也講辯證論,但它是模式化的哲學,比如五行學說,把哲學由抽象變得具體化了,把哲學變的甚至能摸得著。在具體辯證時規定了“金、木、水、火、土”五種東西,這五種東西相生相剋就是辯證法,這種辯證論廣泛地套用於中醫學中,於是就 形成了中醫學中的五臟應五行的學說即:“心為火、肝為木,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於是心、肝、脾、肺、腎就成為中醫的精髓成分。中醫理論就以此為核心延化成一套體系龐大的學說,使中醫 學者很難從這種 龐大中走出來,所以使中醫滯後,不能進入現代。五行學說是對哲學的禁錮
,它不能反映哲學的全部,我們不能被五行套住,現代生活也已經淘汰了這種僵死的套路。再一個問題是,中醫的心、肝、脾、肺、腎同東方古代人們對人的器官解剖認識是相一致的),如一個小孩子不想吃飯,就說這個孩子有“脾”了。他們認為人體內有“脾”這個臟器,這個臟器有了問題,人就不想吃飯了。其實人體內並沒有“脾”這么個臟器。那么對其它四髒人們也是這樣認識的,直到現在人們也有這樣認識的,人們很難從中醫髒象學說中跳出。現代醫學給我們奠定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理論基礎 。
在人體生理解剖學中提到的能量代謝,有這樣的思想:人體能攝取能量物質,提供給機體,機體將這些能量物質經過分化整合轉變成機體有機組成部分。這個過程就包函了中醫里脾、肝、腎三項內容。脾是指為機體吸收能量物質的過程;腎就是指由脾吸收的能量物質轉變成機體組成成份的那部分,即經有機體同化的那部分。這一部分能加強機體免疫力,使增殖細胞增殖旺盛,能使有機體生命力旺盛;肝指脾和腎之間的過程,即外物轉變成內物(機體組成物質)的中間環節,也就是同化過程。這樣就對脾、肝、腎有了新的闡發:脾,不指解剖學上的脾,是指生命體的能量代謝情況,具體到人指人體對食物消化吸收以及營養周身的作用。
脾的證候有: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脾氣下陷證、脾不統血證。
肝,不指解剖學上的肝臟,是指機體器官,細胞或細胞器和生命微細結構的質地和功能活動
情況,特別是心、腦、肌肉、血管的質地和功能活動情況。其主要證候有:肝氣虛證、肝血虛證、肝陽虛證,肝陰虛證,肝陽上亢證,肝風內動證等。
腎,不指解剖學上的腎臟,是指能夠生發生命,影響生命活動最本原的物質和能量狀態。這
種本原物質叫腎精,它的能量狀態叫做腎氣,腎精和腎氣合稱元氣。
其主要證候有:腎氣虛證、腎陽虛證、腎陰虛證。
脾、肝、腎三者的關係為:脾為肝、腎提供能源物質,這種能源物質經肝的生理活動轉變為
腎(即脾的運化必賴肝的疏泄)腎反過來加強脾、肝的活動。如果三者的關係能夠正常進行,
即肝、腎平調,脾氣健旺人就不會鬧病 ,反之,就會生病。中醫就是通過補不足損有餘使三
者平衡使疾病向愈。
基三者關係如圖:
脾 肝 腎
(轉化)
(加強)
脾、肝、腎不是只有人的整體才具有,是機體的每個器官、細胞或細胞器或更微小的生命體
都具有脾、肝、腎三項內容。如元氣,一個機體有元氣,一個器官也有元氣,一個細胞也具
元氣,如E攻瑰花環實驗,T淋巴細胞表面有吸附綿羊紅細胞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強,它的免
疫力就強,那它的元氣就足。這三項內容對所有生命體都適用。ME_7=
脾、肝、腎三項內容為中醫的核心成份,由其組成的證候是中醫的經典證候,其他證候為非
經典證候。[
中醫突出脾、肝、腎,由此可以看出;中醫強調的是生物治療,即常說的健脾補腎,腎氣盛
抗病力就強。它竭力地調動人體自身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這是現代醫學所提倡的加強自身免疫
能力。這也是現代生活的倡導,古老的中醫正是同飛速發展的現代生活非常合拍,如果我們合
理的開發,中醫生命無限。現在人們提倡綠色食物,中醫治病 正是正宗的綠色治療,它無污
染,副作用極小,極小產生抗藥性。它的優勢很多,前景廣闊。
人的脾、肝、腎在人的一生中是有變化的。人從無生命的狀態(稱無生態)成為有生命的新
生兒,然後到少年、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直到垂亡年,最後又回到了無生態。似乎轉了
一圈,如圖2
©中國中醫藥論壇 -- 中國中醫藥論壇
©中國中醫藥論壇 -- 中國中醫藥論壇
©中國中醫藥論壇 -- 中國中醫藥論壇
我們把這圈叫生理圈,人在這個生理圈上的能態是不同的。從新生兒到青年期腎精充盛,機
體呈增殖態勢,表現為體重增加,個子長高,精力旺盛,對疾病抵抗力強,機體損傷易於修復
,疾病治癒快,較徹底。
從青年時期,人體逐漸定型,整個機體的增殖活動轉在性徵方向,其它增殖活動停止。
中年時人已定體,肝腎平調,只要營養好,休息好,有會有旺盛的精力,人還不易染病。
從中老年開始,肝腎開始衰減,心腦血管開始老化,血壓不穩定,肝陰虛,肝陽上亢,甚至
發生肝風內動。
到了老年,肝腎進一步虧虛,人體外能很快減少,僅能維持生命。
到了垂亡年,肝腎衰竭連內能也無法產生,生命就結束了,又回到了無生態。
從人體一生的能量變動來看,從新生兒到少年時期內能大於外能,機體用於自身增殖,從少
年開始外能逐漸增大,青年、中年時期外能大於內能,從中年開始外能逐漸減少,到了老年時
期外能所剩無幾,只存內能,垂亡年內能也消失了
生理圈上人體能態的變化,是正常的能態變化,它是由生到死徐徐緩緩的變化,到了老年肝
、腎減退不是病態,但是患了病就會使人的生理圈發生變化,產生肝腎病證,如感染、勞累
情緒波動或者由於環境因素使人生產肝血虛證,肝陽虛證、肝陰虛證、肝陽上亢證等等。
六、中醫非經典證候
中醫的非經典證候用語有:心、肺、肝、膽、胃、大腸、膀胱。有的有具體所指,有的只是
指部位,只是中醫整體中的分部,也就是人體能態的局部變化特徵。
心:指心臟和心臟所在的部位,有時也指腦和思維。其證候有:心氣虛證,心血虛證、心陰
虛證、心陽虛證、心火亢盛證等。
肺:指肺臟和肺系。其主要證候有:肺氣虛證、肺陰虛證、風寒束肺證、風熱犯肺證、痰
壅肺證、痰濁阻肺證等。
肝:除經典意義外還有一個意義,指肝區部(左右都指)和肝經經過的地方如:腹股溝前陰
,肝區部(左右)、乳部、眼、巔頂,但不指解剖學上的肝臟。其主要證候有:肝氣鬱結證
肝火上炎證、肝血瘀滯證、肝經濕熱證、寒滯肝脈證。
胃:指解剖學上的胃和其所在的部位以及胃的消化功能。胃的證候有:胃氣虛證、胃陰虛證
、胃寒證、胃熱證、胃氣上逆證。大腸:指大腸所在的位置,特別指乙狀腸和肛門。其主要證候有;大腸濕熱證,大腸熱結證
、大腸津虧證、氣虛滑脫證。
膀胱:指膀胱所在的位置,主要指尿路。主要證候有:膀胱濕熱證。-
七、新中醫的病 因闡述
現代醫學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不用開刀用儀器可以在體內做手術;體內許多微細的變化
用圖片能清晰地反映出來;還能把有些病毒分離出來等。那么我們中醫就不能關著門搞創新。
現代醫學不是專利,是世界的共同財富,我們完全可以把現代醫學用在中醫方面,使中醫走向
世界。
中醫的病 因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疫癘之氣,飲食,勞倦,魚蟲所傷,痰飲水瘀血,氣
血津液等。這是古代人們用肉眼觀察所得,而現代醫學對病 因認識已經很清楚了,而且是科
學,那么我們就沒有必要用古語在呻吟了。
一個事物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存在,他總是和周圍的事物有著某種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我們
在提示事物的原因時就得認清事物間互相聯繫,分清主次,找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
因和間接原因。現代醫學已經證明絕大多數疾病的形成是由於致病微生物所引起。但病變微生
物在作用人體時,人的個體差異非常大,同樣都在有病毒感染的環境裡有的人患病,有的人不
患病。這個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的體質狀況不同,體質好的抗病能力就強,人就不
易患病;同時還有氣候原因,由於氣候的理化特性,使有的人易受病毒感染,或者某類體質的人易於患病 。在古代就把氣候變化說成是引起疾病的唯一原因,即外感六淫---風、寒、暑、
濕、澡、火。其實,外感六淫只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間接原因,其直接原因是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是形成疾病 的內因,六淫則是形成疾病的外因
中醫說到病因,只是出於理論上的需要,具體到治病時強調的不是病 因而是辨證,如見到發
熱惡寒鼻塞流涕,脈浮而緊,可辨證為表寒證,此證怎樣引起便說成是受風寒引起,就不再去
追究病 因了,只是強調怎樣用藥治病,所以六淫既是病因也是證候的組成成份。其有關證候
在前面已經提及。
瘟疫病症(中醫指疫癘之氣所致形成的疾病)如:流腦、乙腦、鼠疫、霍亂、白喉等現代醫
學對病因闡述的十分明確,病 因就依據現代醫學。瘟疫病的能態變化過程在《溫病學》闡述
的很清楚,《溫病學》是溫疫病和一些外感病的能態變化歷史。
蟲獸跌打損傷,其病因直接不必多述。
痰、飲、水、瘀血既是病理產物,也是致病的因素。痰、飲、水由肉眼所見之物引申而來,
如氣管炎咳吐大量痰物,濃者稱痰、稀者為飲,再稀者為水。由此可以推及其他器官有病時也
有這些產物,只是不可見而已,痰、飲、水其實就是炎症的炎性滲出物和靜脈回流受阻所出現
的液體產物。而這些炎性產物又會阻礙氣血流通,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瘀血:指血液運行的慢或停滯,由於其慢而引起腫暗刺痛,慢而停滯使血不歸經引起出血,
也可以形成腫瘤等。
痰、飲、水和瘀血完全可以用現代醫學來闡述。痰飲和瘀血主要用來闡述病理和做證候的復
合成份,如痰熱壅肺證和肝血瘀滯證等(前已提到)。
氣,不指氣體,它在中醫中是個頻繁出現的字眼,是中醫里最難捉摸的東西,它同古老的氣
功學一樣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但經過深入的理解,它並不神秘它是一種可以判斷的存在(只不
過是現代科學還沒有或沒去認識它)現在有必要對它進行現代醫學闡述。如一個婦女極度生氣
後,脖子象用繩子勒住一樣,胸悶氣憋,呼吸困難,這種毛病的形成,西醫認為是心臟冠脈血
供受限所致,用擴張冠脈血管的藥物很有效;中醫認為是氣向上結在頸部,用順氣法將手自喉
向臍部沿任脈推送,同時也向兩乳下推送,也很頂用,中醫認為是把結在上面的“氣”送在下
面了,上面“氣”不結了,毛病就好了。這個“氣”我們能夠找到根源,它的根源就在冠脈血
管上。中醫內科學所涉及到的“氣”基本上都能夠找生理依據,只是現在這項工作沒有作。
《傷寒論》第378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一條中,中醫認為是肝胃寒
濁陰上逆,也就是說“濁陰”這種氣,由胃部運集到腦部,致使頭疼,有時是劇烈的頭痛。這
一現象完全可以通過生理解剖闡述清楚,不是神秘。再有中醫上的升提宗氣呀,肝陽上亢的降
氣呀,都可以找現代醫學根據。再有衛生和營氣就值得探討了。
許多搞過護理工作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給一個極度害怕輸液的人輸液,有時候輸液針頭很
難穿破皮膚,有經驗的護士面對這種情況是轉移其注意力,乘其不備將針扎進血管。這個現象
很奇怪,對皮膚的同一點患者有注意力針頭扎不進去,沒有注意力針頭就能扎進去,這是為什
么呢?推想這應該就是遇到氣功學裡提到的“氣”的問題。氣功學裡有這樣的說法,即氣隨意
行,意到那裡氣就經過或聚到那裡,氣沉丹田,那么就是氣隨意停留在丹田。這種現象在針灸
學裡用的多些。但我粗淺的認為,人本的能量可以流動,打拳的人能量是經手消耗掉了,長跑
的人能量是經腿消耗掉了,練氣功的人就是將這種能量能隨意調集到身體的各部,誠如是“氣.
”是離不開生理解剖學的,是能夠被認識的。
中醫中用的最多的“氣”的證候是氣虛,但這個“氣”和氣功沒有關係,氣虛有是感覺乏力
,沒有勁,就是精力差,沒有精神,也就是說人體處於低能態。“氣”常用在複合證候裡面
如心氣虛、肝氣虛,脾氣虛等,這裡的“氣虛”就指能量差。心氣虛,就是因心臟耗能過量或
工作負荷過重後形成的毛病。
“氣”還有一個證候就是“氣滯”就是氣的運行結滯,前面已剖析過。
血,指血液和血在脈管中運行的快慢。血虛證同現代醫學的貧血概念基本吻合,血熱證,血
液流動快;血寒證,血液流動的慢,這兩個證候與體內的能量代謝情況有關。
津液,主要指液體物質的潤滑、潤澤的意思,可以用在這個意義的所有場合。便秘是由於大
腸津液匱乏,不濡潤;乾咳是由於肺失津潤所致;脫水後抽搐是由於津液不能滋養經脈所致等
等。在後兩個意思里津液有“營養”的含意。津液這個詞遠古痕跡的遺留很明顯,但不影響人
們正確的認識。在上面後兩個意義里,可以把津液理解為人體的體液里能給組織提供營養的成p分。津液用於病理闡述不單獨組成證候。
風,有許多含意,1、外感病的早期都叫風。2、病毒性感染或鏈球菌感染後形成的毒血症以
及老年人血沉增快所形成的走疼、走痛、定痛、串痛都叫風。3、飄忽不定表淺起病突然的證
證也叫風,如蕁麻疹、皮膚小疹點等。4、大腦、脊髓水腫或受損或功能障礙所引起的一類病
證,如腦膜炎,癲癇病,破傷風,肝昏迷等。5、由肝腎陰虛引起的肝陽化風(即心腦血管)
等病症。1、2、3叫外風,4、5為內風。1、2可做風病專論,3應歸入免疫學,4、5應歸入神經
內科學,這可以減少“風”的一詞多意。
風一般用於病理闡述,或做證候成份。
生物鐘現象雖然是多種因素形成的,但我們確信,正常人休息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晨的血液
(稱種後血液)和前一天晚上未經休息時的血液(稱為鍾前血液)肯定有某種構異,否則不會
有鍾前鍾後不同人體能態表現,即鍾後人體精力旺盛,工作有勁;鍾前人感覺疲睏,如果鍾前連續工作或連續保持鍾前狀態,人體有就發生疾病。由於失眠而形成的疾病 非常多,最典型的證候有心腎不交。心腎不交:心煩失眠、多夢、遺精、腰酸腿軟、潮熱盜汗,目眩耳鳴或心,悸,或咽乾或夜間尿多,舌質紅,舌苔少或無苔,脈細數。生物鐘現象是一個涉獵不深的課題I還有用許多朦朧詞語闡述病理的如“宣發”“肅降”“肺失清肅”“有權”這些詞語只能體會無法解釋,還有前面提到的“風”一詞多意,這充分顯示中醫遠古朦昧時代的印跡,可是我們現在仍在套用使人忍俊不禁。現在有些病的原因再明白不過了,如肺結核,肺結核一病已經家喻戶曉了,但我們中醫把肺結核仍叫肺癆,把結械核桿菌仍叫癆蟲,怕的是失去中醫本色。這種做法與其說是為了維護中醫本色,還不如說是愚蠢。現在許多中醫的東西,用現代醫學完全可以解釋清楚,比如外感病舌苔白,待病入里後舌苔發黃,舌苔由白轉黃現在完全可以說清楚,那么我們何不用現代醫學將它解釋呢?今後一定要完成一部用現代醫學闡釋的中醫病理學,即“新中醫理學”。現代醫學裡有一個病理學概念“炎症”有人把它用在中醫上,如“虛寒型腸炎”、“痰熱型肺炎”等,這個用法十分恰當,它可以提示我們將炎證分為兩類,寒性炎症和熱性炎症。比如有一患者患了一種瘡,表面破潰,創面發白,膿液清晰如涕,舌苔白滑,脈細緩,用敏感抗生素治療無效,用中藥陽和湯冶療效捷,這種瘡我們把它叫做“寒痰性炎症”;如果舌苔白膩又:
可以叫做“寒濕性炎症”,如果創面發紅,膿液黃稠舌苔黃,脈數實,用敏感抗生素治療有效,這種炎證我們把它叫做“火熱型炎症”這是個路,具體工作我們還得探索。
九、治病方法
1、中醫治病的依據人在不受意識支配下發生的病狀或症狀,都能夠找到產生和發生這種症狀的物質因素,如肌注阿托品可以產生心跳加快,面部潮紅等證狀,那么阿托品就是產生心跳加快,面部潮紅症狀的物質因素。同時風寒病毒是引起表實證即惡寒,發熱無汗,身疼體痛脈浮緊等症狀的物質因素。西醫治療是抗病病毒治療,使表實症消失;中醫治療是據症辨證,辨了證再選方用藥,使表實證消失,其實也是抗病毒治療。中醫和西醫治病只的依據不同即:中醫是據證治療,西醫是據因治療。©中國中醫藥論壇 -- 中國中醫藥論壇
2、治病演義古代中醫是據證治療,現代醫學提據因治療。據因治療的現代醫學可操性強,療效快捷;中醫治療較為寬泛,可操作性不強。這兩種治療法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比如,中醫和西醫是兩個獵人,他們在圍獵一隻免子,中醫是用圍獵的方法,判斷兔子在哪個範圍,然後用網將這一範圍圍起來,越圍越小,最後將兔子捕獲;西醫不同,它用一切手段調查清楚兔子的具將兔子射死,捕獲獵物。這兩種捕獵方法,中醫是用網圍獵。西醫是用箭射獵,在治療上中醫的治療方法可以叫“圍療”,西醫的治療方法可以叫“矢療”,這兩種方法在治病時是怎樣的情況呢?
比如,一患者得了肺炎,西醫通過血化驗知道是細菌性感染,就選用矢療藥物青黴素治療中醫通過診斷見發熱脈實大,咳吐黃膿痰,舌苔黃厚,胸痛,可以辨證為痰熱壅肺證,可以用清熱解毒,排膿的圍療藥進行治療,如果是別的病源微生物感染的肺炎,只要證候相同或類似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故此中醫治病的針對性不強。圍療和矢療還可通過一個比喻來更好的N
理解,比如著火了,要救火,西醫是直接將水澆在火上,澆不滅就把水量加大,直到澆滅,中醫是著火了,已經著了就讓它著去吧,但把四周未著的東西搬開,再從四周澆上水,火著完了c
,就自然熄滅了。西醫的治療是直接治療即“矢療”,中醫的治療是間接治療即“圍療”。$uM
圍療有維持的意思,西醫治療也使用圍療,如對於目前還沒有相應矢療藥的愛滋病,就選擇xw@w|v
一些對機體有益的藥物或對疾病有干擾作用的藥物來維持機體的存在;還比如病毒性心肌炎,s
應當首選矢療藥物病毒唑,但由於機體衰弱,只能選擇圍療,用強心藥和能量合劑等來治療,i)LF
西醫上把這種療法叫做支持療法。還有一種情況被普遍採用,比如病毒性肺炎,矢療唑藥物當b6}^N4
然是病毒唑一類,但治療時普遍使用抗生治療,確實比單用病毒唑有效,抗生素對本病沒有針]`/!
對性,但它可以預防本病合併細菌性感染,使機體集中力量抵抗病毒,使疾病早愈。;,W.U
中醫也有矢療,中藥的白頭翁抗痢疾桿菌有效,如治療濕熱型痢疾,在清熱解毒的藥物里加/.FRUW
上一味白頭翁有特效。白頭翁就是一味矢療藥物,有些老中醫就是掌握了許多單味或複方的矢qhn8
療藥物,對一些疾病治療有特效。中醫治病常用的方法----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kG
人體是個能吸收能量和散發能量的機體,一個體質強健的人發病後的臨床表現要比患同樣病jNVbmY
症的體弱者的臨床表現要劇烈。我自己在醫療工作中發現一個問題,有個別小孩,平時特別能d$CW
吃,給多少吃多少,吃飯沒飽,身體特別壯實,這種小孩有時患個感冒就劇烈的發燒,一燒就KM9V
上40℃,連著幾天發燒,用同齡小孩退燒藥物劑量根本不抵事,就得超量用退燒劑,其它藥物<*g
的用量也得加大,才能控制住病情。這種小孩劇烈的燒這么幾天,身體顯出虛象,等身體虛下?I<EmR
來,病才能好起來,這應該就是中醫上所說的邪正劇烈的相爭,這也是符合免疫學的,比如乙{OK[,q
肝病人,體強的人臨床證狀重,體弱的人臨床證狀輕。這個不難理解,體強的人患了病不僅給0i?AQ
機體免疫提供了足夠的能物質,而且也給致病微生物提供了致病的能源物質,所以表現劇烈,.mBBB
當病邪衰竭的時候,也正是體虛 的時候,中醫正是迎合這種能態,消長而治療的。;
中醫消耗能量的辦法有四種即:汗法、吐法、下法、清法。8+`D7v
汗法,就是經汗而散發能量;吐下兩法是切斷胃腸給能或經腸胃道析出而耗能;清法就是用[
苦寒的藥物解除熱象的方法,較上三法輕緩 。+~
《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是中醫的集大成,其實就是以六經為順序為外感病能態演化勾勒出完$8 s]
整的歷史。#Q'S
中醫理論是中醫藥學術領域中的核心內容,是指導中醫臨床的原理和法則。中醫理論研究已經成為中醫學發展的突破口,成為中醫現代化研究的瓶頸。當前,對中醫理論研究現狀的評價,基本上是這樣的模式:中醫理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來說,對中醫的理論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與進展,值得我們很好的深思。
1 什麼是中醫理論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從上述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評價中不難看出,“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是當前人們對中醫理論研究寄予的最為迫切,並且不甚明了的美好願望。之所以說“不甚明了”,是因為“突破性成果”就象小孩子常要的“好吃的東西”,個體差異非常大,針對其對症下藥之難不說,其結果也如同中醫的療效難以得到公認。目標決定戰略,因此在確立中醫理論的研究方向之前,首先應該明確中醫理論研究的目標,由此確立公認的“突破性成果”。
關於中醫理論研究的目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而有一項研究結果不能不提。1999年國家科技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開展了《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軟課題研究,全國百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十餘次研討會,分析了目前醫學領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21世紀中葉,中醫現代化的課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和目標。其中,2001年-2015年,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有兩個階段目標:(1)2001—2005年的階段目標是“中醫基礎理論的繼承與創新。對證候、藏象、經絡、治則、方劑及中藥基礎理論進行系統整理,深入挖掘和研究,抓住其理論精髓,揭示其深刻內涵,加強其在防病治病中的指導作用。在專業術語統一、概念內涵清楚、理論層次明確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理論、方法,探索其科學基礎,創立新的學說,使中醫學基礎理論得到發展和創新,豐富現代生命科學的內容和研究領域。”(2)2006-2015年階段目標是“初步完善現代中醫理論體系。中醫學必須突破原有構架,通過繼承、移植與創新,充分闡明理論的科學內涵,使其在理論和實踐上獲得更新與提高,從經典中初步完善為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並使中醫學隨著社會醫療保健的需求和疾病譜、醫學模式及生態環境的變化,從大量新事實、新經驗的積累中進行理論的總結與升華,產生新理論,實現對傳統的超越”。此項研究的初稿經過數十位兩院院士、名老中醫及重點中醫院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審閱、修改、數易其稿。在2001年5月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可見其研究結果的科學性、權威性是不容質疑的。
簡而言之,創立新的學說,使中醫學基礎理論得到創新,突破原有構架,使其完善為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體系是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近階段目標。換句話說,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中醫理論具突破性研究成果的最終體現形式。2 如何實現中醫理論研究的“突破”?
2.1 明確什麼是“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特徵
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特徵是決定當前中醫理論研究是否為“突破”的衡量標準。當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將會是什麼樣還在爭論不休,人人衡量標準不統一的時候,盲目追求“突破”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浪費財力而毫無意義。只有我們確定了明確的方向,並向此方向進行扎紮實實的工作,才會取得真正的“突破”。
傳統中醫學理論體系(與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相對而言)比較全面的得以闡述,其現存最早的中醫學文獻典籍是《黃帝內經》。《內經》反映出了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內經》理論體系包括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經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病證、診法、治則治法、養生、運氣學說。中醫學發展史上所出現的許多著名醫家和醫學流派,從其學術思想和繼承性來看,基本上都是從《內經》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把《內經》尊之為“醫家之宗”。那么什麼是“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從字面上來看,對“現代”的認識是理解“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一把鑰匙。《漢語辭典》中“現代”指的是“現在這個時代(中國多指 1919 年至現在)”,既然中醫理論體系研究迄今無突破性成果,當前的中醫理論體系是稱不上“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因此這肯定不是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現代”的涵義。以“現代醫學”泛指西醫學相比較,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較為接近的涵義應當是現代化的中醫學理論體系,因為“現代化”的涵義為“使具有現代先進科技水平”,也就是要建立一個具有現代先進科技水平的中醫學理論體系。這樣的理論體系將具有什麼樣的特點,與現今的中醫理論體系將有何區別與聯繫,其理論將用什麼術語闡述,其科技水平的先進性將用何衡量標準……等等,有關“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其刻畫、描述得越詳細,宏偉藍圖展現在眼前,中醫理論的發展就會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中醫理論的研究工作也不會失去重心,同時也會更有動力。
“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要在“突破原有構架”中建立起來,那么什麼是中醫學“原有構架”,這也是要研究的課題之一。舊的框框、死的框框在哪裡都不清楚,就不會有的放矢,更談不上突破,也就是在“認識自我”之後,方可達到“突破自我”。而建國以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古典中醫學文獻中的學說和觀點的整理研究,基本處於分散、自髮狀態,未能統一規劃;缺乏對中醫基礎理論學術內涵和內在科學規律的深入探索和系統研究,未能按科學範式進行學科建設,對中醫基礎理論進行規範化整理,以致在相當程度上存在著內涵模糊、概念不清、其說不一等缺欠,因此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首要任務是深化中醫基礎理論學術內涵,由此促進中醫基礎理論總體學術水平的提高。
另外,還需要研究的是,中醫學的原有構架中保留什麼?保留到什麼程度,建立起來的現代中醫學理論體系,還稱得上是中醫學理論?也就是繼承什麼的問題。關於這一點,當前的認識是只要堅持了中醫特色,不管採用什麼理論、方法和技術來進行中醫研究、發展中醫,都是推動中醫學術的發展。換句話說,中醫學的繼承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留“中醫特色”。“中醫特色”是什麼?“中醫理論體系的特色”是什麼?在中醫理論研究中,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對中醫理論體系的認識與評價問題。只有在全面、深刻認識中醫理論體系的基礎之上,進行客觀的、非學術價值觀導向性的評價,才能準確概括出中醫理論體系的特徵。
而更棘手的問題是,對於與現代科學格格不入的某些中醫理論體系的特色,我們將進行怎樣的處理?比如,有學者指出:中醫原有的理論體系已經在許多方面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甚至嚴重滯後了中醫的發展。其表現之一是哲學指導思想和認識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來源於古代哲學的陰陽和五行學說構成了中醫基礎理論的框架的指導意義隨著其自身缺陷的暴露而受到置疑。而另有學者指出:“中醫特色在基礎理論方面,是以陰陽五行體系為指導的臟腑經絡學說、精氣神學說和天人相應學說為依據”。總之,“當前中基理論面臨的危機,與中基理論自身的某些特點是密切關聯的,當然也與人類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現代醫學對中醫的影響和滲透有關。但後者起到的僅是一種對危機的觸發作用”。因此建立一個具有中醫特色的與現代科學相統一的新的理論體系,在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的本質基礎之上,研究如何正確處理中醫特色與現代科學之間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課題。
目前中醫理論的研究總體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論繼承,其又有兩大範圍:(1)校勘訓釋,解決“是什麼”的問題:(2)“闡發經旨”,解決“為什麼”的問題,二者相輔相成。它仍然保持著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神氣血、三因病機、四性五味等原有狀態,發展和充實了中醫基礎理論。二是理論驗證,主要是以實驗方法。現代醫學和現代科學的技術、方法與理論被大量移植到中醫理論研究當中,不斷揭示了中醫理論的科學性,為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提出了許多嶄新的課題。如對血瘀證的研究,在建立血瘀證診斷標準的基礎上,從理、法、方、藥等各層次進行了系統研究,形成了理-法-方-藥的科研模式。然而,迄今諸如腎本質研究,脾本質研究,經絡實質(包括生理實質、生化實質)研究,氣血實質研究等等,並未取得公認的重大成果。根本原因在於:屬於文化哲學概念、範疇、命題等理論,是不能直接在實驗室驗證的。然而,目前所謂的中醫理論現代研究往往過分強調實驗研究,認為只有通過理化分析或動物實驗證明了中醫的某一理論,或從現代生理解剖學的角度上找出了某一中醫理論的“實質”等,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中醫理論現代研究。這是中醫理論現代研究的誤區之一。由於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涵蒙上文化遮蔽,導致其基礎理論科研工作面臨文化隔離的困難。可以說,缺少對中醫理論的文化覺醒,是不能做出任何中醫基礎理論課題立項之合理論證的。當然,作者並非是要否定中醫理論實驗研究的必要性,而是主張應在由中醫專家組充分論證、弄清內涵的基礎上,確立專題,選擇要點,積極利用當代科學的新成就、新技術、新設備,大力開展實驗研究,從微觀上揭示中醫理論的本質。另外還要說明的是:雖然現代科技革命迄今已有100年的歷史,但其方法論體系的成熟尚需假以時日。同時,中醫學研究對象的高度複雜性決定了其對現代科學成熟程度的高度依賴,因此,在現代科學方法論體系成熟到足以套用於中醫學之前,中醫理論研究的突破是非常艱巨的。
參考文獻[1]李如輝.別失去自我-關於基礎理論發展的思考.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9,23(3):1
[2]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36~37
[3]潘桂娟.關於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8,4(10):3
[4]嚴燦,王劍,高敏.“中醫現代化”探討.上海中醫藥雜誌,2000年,34(7):9~12
[5]賁長恩.醫學科研基本思路方法與科研程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4
[6]蔣永光.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危機的思考.醫學與哲學,1998,19(10),534
[7]陳可冀.中國傳統醫學發展的理性思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6~20,31~34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
概念的革命:氣="信息,能量,物質"流。三元-多元論
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1996年,鄧宇等)
是"信息,能量,物質"多元混合流、統一體.
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不平滑,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
陰陽概念的現代化 1998年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鄧宇等)
五行概念現代化科學化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數維數
藏象分形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中醫哲學觀的新發現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
(第二中醫哲學觀--辯證觀
第一哲學觀---整體觀)
陰陽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經絡分形維數
經絡近代探索簡史
1996年鄧宇等“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 (出錯)
孟競璧(同位素示蹤)、
1985年,法國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另外,法國Niboyet 對皮膚電研究
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說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溫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點陣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說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導了循經感傳現象。
現代氣概念的原始創新英雄榜
1996年,鄧宇等: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統一體”。既是“‘物質-能量-信息’多元混合體”統一物。“‘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物質、能量、信息’混合統一體”中醫氣的本質。氣的三元-多元論
李德新: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說
1962年,危北海:,‘氣的兩義說’。
羅石標:在六十年代初期‘氣的功能說’(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氣的物質說’1959年?。
氣是統一場說
黃坤儀等:人體氣場說
李梢等:氣與熵流說
吳邦惠:氣的序參量說
陰陽現代發展簡史表
陰陽現代發展史簡表
play中醫
現代探索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有了革命性的進展、新意頗多。數學物理化,即“數理陰陽”成為現代陰陽的標誌。將陰陽用世界三要素“物質、能量、信息”測度,用數學模型表述是現代化、科學化陰陽的特點。
1995年,李榮興,陰陽定義析疑,遼寧中醫藥雜誌,1995,6期。陰陽定義偏向中醫臨證。
1997年,趙喜新,中醫陰陽學的數學模型,河南中醫,1997,5期。
1998年,鄧宇等,陰陽的科學本質及數理化建構,<<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8,2:59-61.
數理陰陽,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1期。
1999年,鄧宇 等,中醫分形集,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v12,3期.創建“陰陽分形集”等概念。陰陽的分形維數=1.
2003年,林劍鳴,中醫現代化與數學,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1期。
2004年,齊鳳軍,論陰陽的數理權衡,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4,7期。
2005年,趙致鏞,趙威,中醫陰陽理論的數學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積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醫,2005,11期。
2007年,孟凱韜,陰陽五行數學及其在中醫學中的套用,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6期。
1998年,陰陽的哲學和邏輯學現代定義
定義1:陰陽就是在同一個屬概念"對立統一"下的兩個種概念"陰和陽"之間的一種不相容關係.陰陽的內涵互相否定,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的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則以否定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對象的屬性;陰陽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補,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對立統一整體)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陰與陽外延的和或並.
陰陽的定量測量:用“狀態函式u”指標來描述,該性態或狀態可用‘物質-能量-信息’整體描述,
u=EP。
E是運動學或動力學指標能量;P是系統混亂度(有序度)指標,與熵密切相關。
藏象近代革命簡史表
(引子: 序幕 1994年,肖烈鋼.
革命
藏象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肺系統,脾系統,腎系統。分形藏象五系統。
1999年,鄧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統的新英譯 [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9年09期
鄧宇 等,1999年,中醫分形集,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
拓展
2002年,《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現代研究:基礎與臨床》,鄧中炎主編,鄧鐵濤主審。
內外交流及現代進展
中醫學在各個歷史時期也不斷地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學術成就。早在秦漢時期,漢族就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藥材。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各民族那裡學會種植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藥物的植物。聞名世界的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亞洲等一些民族的醫藥經驗。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的民族藥物就更多了。各個國家醫學在臨床技術上、理論上也是相互滲透的,中醫眼科的金針撥白內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傳入的,經過吸收豐富以後,賡續創新,燦然豐富,延傳至今,已經成為中醫眼科的一項絕技。歷史上,中國各民族都對醫學做出了貢獻,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蒙古族的醫學傑作。正是民族間廣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國各民族醫學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學術交流是雙向的。在中國近鄰之中,中醫學傳入越南、朝鮮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經陸上絲綢之路,中醫學在中世紀便已遠傳西亞和歐洲。阿維森納的《醫典》是當時西方醫學的經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國脈診的內容。《本草綱目》在17世紀就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針灸更為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國,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承認其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加以推廣,並制定了統一規範的經穴標準。綜上所述,中醫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體系,其精深的理論、豐富的實踐、對異域文化的擇優吸收和不斷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幾大傳統醫學中,中醫學至今仍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重視繼承發揚中醫藥學文化遺產,1982年將發展傳統醫藥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後成立專司傳統醫學管理的政府機構,大力發展中醫學。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就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方針,中醫醫院、中醫院校和科研機構相繼建立。1978年,中醫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並實施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近年來在一些中醫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還設立了博士後流動站。中醫藥學術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對醫史、古籍文獻的發掘、整理方面,以現代科學方法進行中醫理論、中藥和臨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
中醫藥科學研究,主要是從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出發,探索人體生命和疾病過程的規律,提高中醫藥防治疾病的療效。一方面要對傳統的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進行系統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獲得創新和突破。目前,它已從古代散在的、自發的研究,發展為設有眾多專門研究機構,集中大批科研人員,採用多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的科研體系。當代中醫藥科學研究具有以下特徵:一是以中醫藥學體系為對象,例如臨床研究以探討辨證論治規律為主,從理、法、方、藥的不同層面或單獨、或綜合地進行;藥物研究則著重於藥性、功效、機理、炮製、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傳統內容的挖掘和深化、中醫現代化研究、中西醫結合三種類型。三是採用多學科、多途徑的方法,既用傳統研究方法,也套用現代科學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臨床觀察方法、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動物模型及實驗方法、細胞學方法、病理學方法、免疫學方法、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方法、超微結構及影像學技術、文獻學方法、邏輯學方法、數理統計學方法、電子計算機方法以及科學抽象和建立假說方法等。四是新興的中醫藥學科相繼萌生,如中醫實驗動物學、中醫科研方法學、中醫護理學、中醫康復醫學、中醫急症學、中藥藥理學、中醫文獻學、中醫心理學、中醫腦病學以及中醫藥管理學等。
50年來,在醫史文獻、基礎理論、臨床、中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1963年在內蒙古多倫頭道窪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磨製石針,為確定砭石起源時代提供了有力證據;以後,又相繼在河南鄭州和新鄭、山東日照、江蘇徐州高皇廟等地出土6枚砭石,驗證了《漢書·藝文志》等書中關於砭石的記載。1978年在內蒙古達拉特旗出土青銅針。骨針和竹針的發現也屢見不鮮。1978年河北滿城漢墓還曾出土了九針。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多種早於《黃帝內經》的古醫書——《脈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這些都為中醫理論的起源、經絡學說的演變提供了新認識。在文獻研究方面,40年來完成1萬餘種中醫文獻編目整理,出版了《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並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針灸甲乙經》、《脈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台秘要》、《針灸大成》等名著進行校勘評註,大型醫史專著《中國醫學通史》的撰著也已經完成。在基礎理論方面,藏象學說與“證”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的重點,50年代以來從對腎陰虛、腎陽虛、脾氣虛、心氣虛、肺氣虛、肝鬱症、瘀血症等證發生機理和證候特徵的研究,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實驗資料。60年代開始了治則治法研究,在對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熱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僅通過實驗闡明了機理,還把理論用於臨床,擴大了治療適應症。在經絡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經感傳現象的存在,總結出了感傳規律。1958年發現針刺麻醉,針刺用於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並從神經和內分泌等方面探索針刺鎮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學論證。在舌診和脈診研究方面,除進行機理探討外,還研製了多種舌象儀、脈診儀等,向定量化、客觀化發展。辨證分型的方法較普遍地套用於臨床。1991年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經穴部位》的國家標準,這一規範,使針灸學的學習、研究、臨床使用有了依據。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了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7年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國家標準。在臨床治療方面,中醫藥治療急重症和難治病的能力不斷提高,並總結出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和經驗,如用中藥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腦血管病、脈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較好的療效。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運用手法復位和小夾板固定配合中藥治療某些骨折,使骨折癒合時間較單純西醫療法縮短三分之一,全療程縮短二分之一。運用“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和異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術率,降低了復發率;並可以調整過度的炎症反應和異常免疫反應,治療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徵。在中藥和方劑研究方面,從藥物資源調查到炮製、製劑、藥理、藥化等全面展開。1997年出版了載藥12 807種的中藥學巨著《中華本草》。在製劑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傳統劑型外,新發展了膠囊劑、口服液劑、袋泡劑、氣霧劑、注射劑、含服劑、藥膜、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中藥新藥的開發研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從1985年至1996年間,獲得國家批准生產的中藥新藥近800種,如青蒿素、白血寧、醒腦靜、消痔靈等,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藥、針灸和氣功現已遠傳海外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益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重視。
中醫學既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寶庫,又是在歷史和現實社會中以其特質和活力不斷發展的醫學體系,它將繼續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1996年,有了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如分形經絡,三元氣,數理陰陽,分形藏象五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中醫分形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