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教典派。自博多哇傳出。以較為重視學習佛教經典而得名。教典派傳述阿底峽的佛學思想體系,認為一切經論都是為解脫設教,可分為三類:一為重在明見的,是《入二諦論》、《中觀教授論》等;二為重在明行的,是《攝行炬論》、《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儀軌》等;三為見行並重的,是《菩提道燈論》。
觀點
教典派重視學習的“噶當六論”中,《集菩薩學論》和《入菩提行論》見行兼說;《菩薩地》、《莊嚴經論》、《本生鬘論》和《集法句經》則偏重於說行。教典派的代表人物有博多哇的弟子朗日塘巴和夏爾哇巴。夏爾哇巴的弟子又分別建立怯喀寺、基布寺系統和納塘寺系統。
原初
中國藏傳佛教宗派。噶,藏語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派三支之一,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並據以修行。並各有自己所依的經典與教義。
西藏佛教
以公元841年藏王朗達瑪(838-842)滅佛為界,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兩個階段。從時間上來講,前弘期在唐代,後弘期在宋、元、明、清時代,前弘期與後弘期之間有一百三十七年(另說七十年、一百零八年)的佛教中斷期,其時在唐末五代。藏傳佛教宗派便是在後弘期形成的。
清代土觀在《土觀宗派源流》中,將藏傳佛教宗派分為別宗和正宗兩系。別宗,指的是創立於後弘期初葉(時間相當於北宋,個別小派成立於元代)的一些宗派。據書中所列有:一、寧瑪派。二、噶當派。三、噶舉派。四、希解派。五、薩嘉派。六、覺朗派。七、幾類零散流派。但希解派(包括它的旁支“覺域派”)、覺朗派,以及“幾類零散流派”中提到的博東派、霞魯(又譯夏魯)派、洛扎派,都是一些小派。別宗中真正稱得上大派的,只有寧瑪、噶當、噶舉、薩嘉四派;正宗,指的是創立於明初,以後成為藏傳佛教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宗派——格魯派。
噶當派
又稱迦當派、噶丹派,“噶當”意為“佛語教授”或“依如來言教而修行”。此派由阿底峽(約982-1054)創立,阿底峽的弟子仲敦巴建立宗規,仲敦巴的三大弟子博多瓦(1031-1105)、京俄瓦(1038-1103)、普穹瓦(1031-1106)發揚光大。它的主要教理是以阿底峽在《菩提道燈論》(又名《菩提道炬論》)中提出的“三士道”(又稱三士教,指修人天乘的下士道、修聲聞乘和緣覺乘的中士道、修菩薩乘的上士道)統攝經律論一切教說,主張顯密同修,反對輕視顯教、棄而不習的做法。下分教典、教授、教誡(又稱要門)三派。教典派和教授派均根據“重在明見(正見)”、“重在明行(修行)”和“重在見行並重”三項對大乘經典及阿底峽的著述進行分類,並據此立說;教誡派則倡導念師長為歸依、念自身為本尊、念語言為誦咒、念眾生為父母、念心性為本空的“五念”法門,以及“十六明點”的修法。
噶當派依據的主要經典有七部。它們是:《大乘莊嚴經論》、《菩薩地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集菩薩學論》(又名《集學論》)、《入菩提行論》(漢譯本名為《菩提行經》)、《本生鬘論》(又名《本生論》)、《集法句經》(又名《法句集》)、《菩提道燈論》,合稱“噶當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