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歸依
拼音:guī yī
詞義:歸依,或皈依,一般指佛教的三歸依(三皈依),是進入佛門成為佛教徒所舉行的儀式。
基本解釋
歸依 guīyī
[grace] [對於神的] 歸順,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後來泛指參加宗教組織
抖擻辭貧里,歸依宿化城。——唐· 王維《游感化寺》
歸依 guīyī
[depend on] 依附
無所歸依的流浪者
詳細解釋
1. 佛教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稱。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歸投依伏,故曰歸依。”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州鄉媿伏,遠邇歸依。” 唐 胡伯崇 《贈釋空海歌》:“說四句,演毘尼,凡夫聽者盡歸依。” 明 宋濂 《廣利禪寺碑銘》:“自 晉 逮今歷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國王大臣以及氓隸,靡不歸依。”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聞者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
2. 投靠;依靠。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四折:“俺父親投 唐 以來,撇下我歸依無處。” 清 顧炎武 《與顏修來手札》:“弟夏秋主於其家,昕夕對譚,心所歸依,惟在門下。” 李大釗 《史觀》:“苟不明察歷史的性象,以知所趨向,則我之人生,將毫無意義,靡所適從,有如荒海窮洋,孤舟泛泊,而失所歸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與“歸”同義,是回頭的意思;‘依’即依靠。從何處回頭?依靠什麼?“佛、法、僧”是我們的依歸,修行之標準。好比上學,首須辦理註冊手續。我們進入佛門,希望正式接受佛陀教育;法師即代表三寶,將學佛的指導綱領傳授給我們,稱之為“三皈傳授”。我們接受三皈,從今而後,依照“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三大綱領來修學,即是真正的佛弟子,佛陀的學生。
三寶,是佛、法、僧。從內涵而言,有自性三寶;從形象上說,有住持三寶。自性三寶--覺、正、淨,是佛法教學的總綱領;住持三寶--佛像、經典、出家眾,則是提醒我們念念不忘自性三寶的形象代表。
發心學佛修行,行為之善惡、邪正必須有個標準。“三皈依”是最重要的標準,學人從初發心至成佛,均不應違背。
何謂“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非常之多,佛家將我們所有行為,歸納成三大類。第一、身體的造作,稱之為“身業行為”;第二、言語,稱為“口業行為”;第三、心思,也就是思想、見解,稱為“意業行為”。身、口、意三類,即可包括我們一生無量無邊的行為。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譬如身體做錯事,言語說錯話,心裡念頭不正,均屬錯誤行為。行為有了錯誤,必須立刻修正,此為“修行”真正的定義。所以千萬不要誤會,以為只有在佛堂面前敲著木魚念經、禮拜,才是修行;當然這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可是修行真正的意義,在於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
《六祖壇經》云: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性佛寶
“佛”是智慧、覺悟之意。“皈依佛”即是從迷惑顛倒回頭、回歸,依靠自性覺;換而言之,“覺而不迷”即是皈依佛。
何謂“覺”?何謂“迷”?佛在經典里所顯示的,如《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皆是佛菩薩,他們所表現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等各種身分。這些善知識,同樣穿衣、吃飯、上班、工作、應酬,看來似乎與我們並無差別。實際上,確實大不相同。凡夫於生活、工作、應酬中,日日生煩惱;佛菩薩於生活、工作、應酬中,心地清淨,日日生智慧;此即凡聖迥然不同之處。
正如惠能大師至黃梅參禮五祖時所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讀到這一句話,感觸很深。惠能大師心中常生智慧,我們心中常生煩惱。覺者的智慧如何生起?凡夫的煩惱從何而來?佛於《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故知,煩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我們穿衣、吃飯有妄想、分別、執著;每一天上班工作也有妄想、分別、執著;待人接物還是有妄想、執著;在境緣中生煩惱、生七情五欲、生貪、瞋、痴、慢,煩惱永遠不斷。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是輪迴心,六道輪迴由此造成。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應酬,造輪迴業;輪迴心造輪迴業,即是“迷”,迷惑顛倒。
發心學佛,佛教我們從迷惑顛倒回歸,依靠自性覺。“自性覺”是佛心、菩薩心、菩薩行,能超越世出世間。“佛心”是什麼?輪迴心反過來,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即是佛心。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生活是菩薩行,每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薩行,日日應酬不斷還是菩薩行。“覺、迷”的關鍵就在此地,“凡、聖”不同之處亦不離此;最重要者,即是轉念頭。
“真心離念”。“念”是妄想、妄念。真心是清淨心,無有妄想、妄念。以清淨心生活,生活清淨;清淨心工作,工作清淨;清淨心應酬,應酬清淨,無一不清淨。心清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則國土淨。故知“回頭”,從何處回頭?從觀念上回頭。
也許有同學說,“如果不想,工作還能做得成嗎?我的工作需要思考。”沒錯,當我們工作時需要思考,則儘管思考;工作放下時,則不需再思考。若放下工作後再繼續想,即是妄想。因此“念”有妄念、有正念。“正念”是對本身工作範圍之內的;工作範圍之外,則不需再想它,與我不相干。如此,我們的工作能做得好,煩惱少、妄想少,則智慧增長。智慧增長,工作就會很順利,會做得格外好,生活也會更愉快,故能增長智慧。我們也應學習惠能大師,“心中常生智慧”。
現在我們做種種工作需要思考,這是習氣。若真正修行,這種思考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思考的程度會愈來愈淡薄。功夫成熟,智慧現前,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均不需思考。目前我們的智慧未現前,雖離不開思考,但應縮小思考的範圍,減輕思考的程度,讓我們的智慧逐漸往外透露。如果想得太多、太遠、太深,妄念障礙了智慧,真實智慧則完全無法向外透出。
簡而言之,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回頭,依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是則名為“皈依佛”。
◎自性法寶
“法”是正確的思想、見解,所謂“正而不邪”。我們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過頭來,依靠自性正知正見,稱為“皈依法”。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故知,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所有的想法、看法全屬錯誤。所謂錯誤,即是與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不同,違背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因此,對初學者而言,一定要依靠經典;經典所說,均是諸佛菩薩的看法、想法,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我們依照經典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換句話說,佛在經上教我們怎樣做,我們就老老實學著怎么做,這就對了。
由此可知,“皈依佛”是總綱領,是原理原則,“皈依法”則是從日常瑣碎事相上,教我們如何修學,遵守佛陀教誨。
佛的經論很多,我們是不是每一部經都需學習?不需要。我們在經典里看到,一個人有困難、有迷惑,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顛倒的方法,告訴他離苦得樂的方法,以後記錄下來即成為一部經。可見得他就是從一次的指導得利益,解決問題。一部經典即夠,不需太多!這是決定正確。關鍵是,現在我們沒有遇到佛,這么多經典,我們應依靠哪一部最好?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很困難的問題。
《大集經》雲,“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佛為後來的學生所做的指示。特別是我們讀了淨宗經論以後,仔細思惟研究,確實有道理。因此在“法”里,我們皈依淨宗經典,也就是在無量經典中,我們選擇淨宗“五經一論”。這六本的分量都不多,足夠我們一生受用,決不可輕視。
《觀無量壽佛經》是淨土五經之一,佛在介紹淨宗修學方法前,特別提出“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說明淨業三福,是十方三世諸佛成佛必須具備的條件,換而言之,是修學各宗各派、無量經典法門必備的基礎。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所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選擇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教學的基礎課程為紮根教育。《弟子規》是中國親職教育的集大成,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的落實;《太上感應篇》為‘慈心不殺’的落實;《十善業道經》則說明如何“修十善業”。今日我們發心學佛,若能真正重視《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的基礎,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對往後修學提升境界,大有助益。特別是《弟子規》,更為基礎中的基礎,根本中的根本;發心學佛者必須按部就班,循序而進,身體力行,決不可忽視。
◎自性僧寶
“僧”是清淨之意,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皈依僧”是從一切染污,自私自利、七情五欲等回過頭來,依自性清淨心。
何謂染污?譬如我們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為外境所牽,而起貪、瞋、痴、慢,五欲六塵的感受,即是染污。換而言之,使我們心地不清淨的境緣,統稱為“染污”。發怒是染污,歡喜也是染污,中國人常說的“喜、怒、哀、樂、愛、惡、欲”,都使我們不能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所以佛教我們從七情五欲種種染污中回過頭來,保持心地清淨。“淨而不染”名為“皈依僧”。
“僧”除了清淨,還有“六和”之意。皈依誓詞中,“皈依僧,眾中尊”,“眾”用現代話說,即是團體、社團。這世界上的社團很多,從小處說,一個家庭即是一個社團,一個團體。佛告訴我們,學佛的團體在所有一切團體中,最值得尊敬與讚嘆,為什麼?它是模範社團,可以做所有社團的榜樣。它的特點在那裡?即是大家都能和睦相處,修學“六和敬”。如果不修六和敬,則非是和合團體,不名為“僧團”。
何謂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見和同解”。即是今日所謂的建立共識,大家有共同的見解。這個見解即是我們學佛的目標--求“無上正等正覺”;修行的綱領是“覺、正、淨”。無論選擇哪一宗、哪一派,顯教、密教,這是我們共同的見解、共同的認識;凡是三寶弟子,思想、見解一定要建立在這個標準上。
“戒和同修”。“戒”是法律,持戒即守法。佛教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是一定要遵守的。除此之外,國家的法律、社會的風俗、道德觀念,均不應違背。佛云:“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佛弟子處世,一定要維持社會的秩序,尊重一切眾生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不可任意破壞,此即“戒和同修”。
“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大家居住在一起,無論是佛教的團體,或者是一個家庭,身、口、意三業,都應和合無諍,彼此忍讓尊重,互敬互助。
末後一條是“利和同均”,就是我們大家的生活程度要接近,要接近一定的水平。
故知,所謂“僧團”,必定是整體的,不能分化,不應分散;“六和敬”是佛弟子的團體,無論在家、出家都必須遵守,努力做到的。家庭如能遵守“六和敬”,這個家庭也可以稱之為僧團。
總結上述,修行即是守住“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三大綱領,此三事是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所以佛在《華嚴》上教我們皈依“自性三寶”,名真實皈依。
除自性三寶之外,尚有住持三寶(亦名常住三寶)。住持三寶也非常重要,如果世間沒有住持三寶,佛教則不能存於世間。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陀教育代代流傳下來,必須靠僧團,也就是出家眾;需靠制度、組織。如果沒有出家眾、沒有制度、沒有組織,佛教教育雖然非常完美,也無法流傳後世、普利十方。所以住持三寶非常重要。
◎住持佛寶
住持三寶中的“佛寶”就是佛像。應知,供養佛像決定不是崇拜偶像,亦非迷信。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正如我們中國人紀念祖先、供養祖先牌位,具有兩層深刻涵義。
第一、不忘本。佛陀是我們最初的老師,是佛陀教育的創辦人,我們為了紀念佛陀,不忘老師的恩德,所以供養佛像。
第二、見賢思齊。我們每個人無始劫以來被煩惱習氣所迷惑,雖然佛教我們覺而不迷,可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往往不知不覺就迷惑顛倒。誰能一天到晚提示我們?果真有一人常常提醒我們,時間久了我們也會感到厭煩,甚至於反抗。所以不如供養一尊佛菩薩的形像。無論是雕塑、彩畫的形象,用意都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學佛:佛是覺而不迷,我也要和他一樣,對宇宙人生一切萬事萬物,要明了、覺悟,不應迷惑顛倒。故知,供養佛菩薩的形像,意義非常深刻而美好,決定不是迷信。
◎住持法寶
住持“法寶”即是指經典。住持三寶中,以法寶為最重要。因為我們供養佛菩薩的形像,形像不會說話,只能教我們見賢思齊。我們心中有疑惑,佛像不能替我們解決;我們有許多不了解的事理,也無法向它請教。所以“法寶”是佛滅度後,三寶中的核心。我們修學依賴的標準是經典。經典是佛當年在世,對一切眾生講學的教材,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教科書。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無一日間斷,無一日休息,所以整套教材整理記錄下來,確實非常豐富,足以超過現代的一所大學。
在中國,佛經有十幾萬卷之多,古人嘆為“浩如煙海”,不知從何下手。因為佛陀當年在世並沒有辦學校,也沒有按照學生的程度來教學,而是隨緣、隨機的教學;有人請教,佛即為他講說,解決他的疑難困惑。這些聽眾,有些程度很深,有些程度非常淺,因此佛所說的內容也淺深不一。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隋唐時有許多高僧大德將這些經典重新整理,依照內容的性質、淺深次第(就像我們現在編教科書,依照課程的標準),編輯成為中國所謂的《大藏經》。
中國佛法在教學方式上,形成了十大宗派。佛家常說“歸元無二,方便多門”。宗派,好比在佛陀教育整套教材中,各各不同的部門、專科。在中國,小乘有兩個宗派,大乘有八個宗派。然而一切經論,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再多,選擇依據的經論不同,但終極目標一致,均是修學覺、正、淨,決定不違背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故云“法門平等,無二無別”。
我們今日選擇淨土法門,專修淨宗,但對其他宗派、其他法門應生尊重心,如果我們自贊毀他,則犯重戒。犯什麼戒?謗佛、謗法、謗僧。因一切法門均佛所說,我們若加以毀謗,則是謗佛,毀謗經典(謗法);同時,自古以來依照那些法門修學成就的人非常之多,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我們毀謗這些聖賢僧,即是謗僧。毀謗三寶,無論自己本門的修行再好,因為罪業深重,也形成障礙,求生西方也很難順利的見佛往生。這是必須警惕的。我們自己專一修學淨宗,對一切宗派、一切法門應頂禮、恭敬、讚嘆,決定不可毀謗。
◎住持僧寶
皈依僧,住持的僧寶就是出家眾。我們見到出家眾,不需分別這位出家眾戒律清淨,或不守清規。這樣的分別,對我們自己決定沒有利益。見到出家眾的形相、聽說出家眾,應立刻迴光返照,想想自己是否做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如此才能獲得“皈依僧寶”的殊勝利益。應知,若無出家眾,則無人提醒我們“淨而不染”。由此可知,出家眾對我們的功德利益太大了。何況佛滅度後,佛法需靠出家眾承傳,使命責任非常重大。
由上而知,對住持三寶,我們應尊敬、護持,佛法才能發揚光大,佛陀教育才不至於衰滅。這是真正的皈依。
法師傳授三皈,是把佛陀修學最高指導的綱領傳授給我們,從今而後我們即是三寶弟子。應知,我們是皈依三寶;而不是皈依某人、某位法師。在晚近,可說自明朝末年即有此現象,此等流弊也有五百年了;如果接受皈依者誤會,認為我是皈依某位法師;法師本身也搞錯了,認為某居士、某達官貴人是我的皈依徒弟;這種錯誤觀念,造成法師各自脫離僧團,寺院各自獨立;如此,則非十方道場,不是一個團結、和睦、圓融的團體。對整體佛法的弘傳與修學,產生了嚴重的障礙,嚴重的破壞。
我們皈依三寶,法師為大家傳授三皈,這位法師是屬僧團里的一員,由他代表整個僧團(這個僧團是盡虛空、遍法界廣大的僧團),為大家傳授三皈,為大家做見證人。我們在三寶前發誓接受三皈戒,法師為我們做證明。三皈證書,後面的具名是“三皈證明阿闍梨”;‘阿闍梨’即是我們通常講的老師,做證明的老師。“我們是皈依三寶,而不是皈依某位法師”--必須真正認識這點,皈依才如法,功德無量無邊,十方諸佛讚嘆,一切龍天善神擁護。
以上認識了“三皈依”的真實義。最重要的是轉變觀念;果能真正依靠自性三寶,命運、體質確實都能改變。念頭一轉,完全都改變了,就不一樣。儀式上,我們一般採取的弘一大師從戒經所節錄的三皈儀式。釋尊當年在世為弟子們傳授三皈即是這個儀式,簡單隆重;我們也遵循這個儀式。
儀式中有兩行半是誓詞,教我們在佛菩薩面前恭恭敬敬的宣誓:從今日起,盡形壽,我們遵守三皈戒。這個儀式們可以跟著法師念,法師念一句,我們念一句。在佛菩薩面前念三遍之後,禮佛三拜,這個三皈依的儀式就圓滿了。
三皈儀式,不能由在家居士代表傳授。在家居士可以講解三皈,將三皈的道理與意義為大家講解清楚,但不能傳授。如果希望求受三皈,而沒有法師時,我們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在沒有法師的情況下,三皈、五戒及八關齋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如果有法師,應當讓出家眾來為我們做這個儀式。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需真正理解三皈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