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手
正文
戲曲武打中的特技。又稱“踢出手”,俗稱“過傢伙”,簡稱“出手”。常和“檔子”相互穿插連線,但又是自成格局的武打套數。它以打出手者為中心,稱“上把”;另有幾個拋扔武器者為“下把”,相互配合,作拋、擲、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如拍槍、挑槍、踢槍、虎跳踢槍、前橋踢槍、後橋踢槍、烏龍絞柱踢槍以及連續起跳踢槍等,用2桿直至8桿槍不等。雙方在邊扔邊踢的同時,還要不時變換舞台部位,組成“斜一字”、“五梅花”等各種畫面。根據劇情需要和技術水平,可由3人、5人、7人、9人表演,並有專用的“出手鑼鼓”伴奏,常用於以武旦為主角的神怪鬥法的劇目,如京劇《青石山》、《百草山》、《泗州城》等。有時也用以表現女將力拒眾敵、英勇善戰或亂軍中搶奪兵器的情節。
現代戲曲舞台上的打出手又有新的發展和創造,與情節、人物的結合更加緊密,技巧也向高、難度發展。如京劇演員關肅霜在演出《破洪州》時,創造了用靠旗桿挑槍和扔槍的技巧,已為其他演員吸收或採用。同時,伴奏中又增加了管弦樂器,豐富了打出手的藝術感染力。
配圖
相關連線
京劇術語·表演程式
京劇的表演程式是在長期的舞台實踐和豐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高度提煉的表演語彙,它不僅使生活萬象舞蹈化、音樂化、節奏化,而且形成了規範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