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四大聲腔

戲曲四大聲腔

戲曲四大聲腔,是中國戲曲中的四種經典唱腔,包括黃腔、崑腔、梆子腔、高腔。

中國戲曲四大聲腔系統是指皮黃腔崑腔梆子腔高腔

戲曲四大聲腔戲曲四大聲腔

梆子腔

梆子腔因以硬木梆子擊節為特色而得名。源於明末陝西甘肅一帶的西秦腔,它是戲曲中最早採用板式變化結構的聲腔。西秦腔與各地方言音樂結合,逐漸衍變成諸多的梆子腔支系,其中歷史最早、影響較大的是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之後又有秦腔漢調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豫劇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等。它除以硬木梆子擊節外,還以板胡為主奏樂器;其調式多為徵調式,唱腔為上下句式,多有華彩流暢的花腔樂句為輔;曲調以七聲音階為主,鏇法上多跳進,常用閃板,整個音樂風格高亢激越,悲壯粗獷。

梆子腔系的板式,一般劇種均為8種。其中有正板5種: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緊打慢唱;另有輔板3種:倒板散板滾板。河南梆子分得更細,如慢板又包括金鉤掛、迎風板、連環扣。秦腔的音階和調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劇系劇種中較為突出,所有板式(除滾唱外)均有歡音和苦音兩種變化,從而豐富了調式色彩。山西的上黨梆了則更多地運用了五聲音階及其移宮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別具一格。

梆子腔的代表劇種有:秦腔豫劇晉劇蒲劇河北梆子山東梆子滇劇絲弦腔川劇彈戲等。

皮黃腔

皮黃腔是“西皮”和“二黃”的合稱。西皮起源於秦腔,二黃是由吹腔高撥子演變而成。在有些劇種中,二者被分稱為所謂“北路”、“南路”,合稱“南北路”。清初時西皮是漢調的主要腔調,二黃是徽劇的主要腔調。以後隨徽漢合流演變成的京劇在各地的流傳,西皮、二黃對許多南方劇種產生影響,逐步發展成一些新劇種,形成一種聲腔系統。但由於京劇在皮黃系統中流傳最廣,因此“皮黃”的稱謂有時也專指京劇

儘管由於受各地語音和民間音樂的影響,皮黃腔各劇種的音樂各具特色,但其共同之處卻很明顯:唱詞格式均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對偶句式;都用胡琴作為主奏樂器。

皮黃腔系大概有20多個劇種,主要有:徽劇漢劇京劇粵劇湘劇川劇桂劇贛劇滇劇等。

崑腔

崑腔又名“崑山腔”、“崑曲”、“崑劇”。詳細介紹在這裡。

高腔

高腔系統包括由明代弋陽腔演變派生的諸聲腔劇種。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是由元明以來弋陽腔或青陽腔同各地戲曲結合而成的,另一說法是除弋陽腔外,也有由當地民間曲調直接產生的。它的特點在於只用鑼鼓等打擊樂器敲擊,不用管弦樂伴奏;台上一人唱,台後眾人幫腔;音調高亢,富有朗誦性。

屬於此系統的劇種有:川劇湘劇贛劇滇劇辰河戲調腔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