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成田國際機場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2004年起,為了和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區別而更名為成田機場。成田國際機場主要運作國際航線;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距離東京市中心比較近,主要負責國內航線和少量的國際航線。成田國際機場位於東京都以外的千葉縣成田市境內 ,但是機場的所有權屬於東京。距離東京市中心60公里,乘坐公共運輸需要40到50分鐘,是東京的國際門戶。
80年代建成以後,一直受“菜農事件”困擾,只有一條跑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之一。第二條跑道2002年建成,機場容量有所增加,但第二條跑道的長度只有2000多米,不能起降747級別的飛機,繼續限制著機場的發展。
2011年,成田機場旅客吞吐量28,055,772人,世界排名第51,亞洲排名第18。機場占地面積10.6平方公里,擁有兩個航站樓。
歷史
1962年,日本政府開始計畫建設新東京國際機場,以分擔日益飽和的東京羽田機場的客流量。然而,二戰後東京的迅速重建使得用地嚴重短缺,原計畫在東京灣內受限於當時填海造陸的工程技術並不足以供機場使用,政府只得考慮將新機場建在郊區的千葉縣。起初,機場選址在富里市,後移至三里冢和芝山市東北5公里處。
1966年,機場建設方案公之於眾。隨著1960年東京學生大規模示威序幕的拉開,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民主運動蓬勃發展。機場建設方案的提出,不僅激怒了世代居住在當地的農民,更有許多日本新左翼人士以新機場實際上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在日本建立的又一個空軍基地為由,強烈反對新機場建設。
20世紀60年代末期,當地農民聯合學生和左翼政黨成立了“三里冢-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通過法律手段、民眾示威、甚至暴力行動來抵制政府新機場修建計畫。
根據1966年提出的機場建設計畫,機場預計與1971年完工。然而,愈演愈烈的衝突完全拖延了進度,以至於當1971年即將來臨時,機場的建設土地都尚未圈定出來。最終,日本政府在1971年開始了強硬手段推進搬遷進度。衝突中,1000多名市民和警察受傷,291名農民被捕。
1972年,由竹中工務店承建的一號航站樓竣工。可是,由於政府與社團民眾之間持續的鬥爭,更有甚者,長期占領在將要修建第一條跑道的土地上,跑道始終無法按時完成。終於在1978年,第一條跑道完工並預計在3月30日正式開放運行。然而,3月26日,一群激進分子攜帶燃燒瓶駕車沖入機場控制塔台並進行了肆意破壞,砸毀大量設備。機場不得不推遲到5月20日重新開放。
雖然機場已經開始營運,但政府依然高度緊張,擔心會有突發事件發生。機場周圍遍布著金屬柵欄,警察全副武裝的在望暸望塔上巡邏。旅客在進入候機大廳前其行李都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以防止恐怖活動。
新東京國際機場原由日本政府成立的特殊法人“新東京國際機場公團”營運。2004年4月1日,新東京國際機場公團進行公司化,改組為日本政府國營的“成田國際機場株式會社”,新東京國際機場也同步更名為成田國際機場。
擴建
根據計畫,新東京國際機場將修建3條跑道,東北/西南方向修建兩條4000米長的平行跑道,第三條跑道與前兩條平行跑道相交,計畫長度2500米。到1978年機場開放時,只有兩條平行跑道中的一條完工並投入使用。計畫中的另一項關於修建東京市與機場之間的成田新幹線也因為土地問題而擱淺。
1986年,成田機場二期跑道工程開工,將在第一跑道以北修建第二跑道。為了防止修建一號跑道過程中的阻撓事件再次發生,政府承諾不再徵用土地並付給機場周圍的住戶噪音污染補償費,住戶可以通過改善房屋的隔音結構來最大程度減低噪音污染。
2002年4月,第二號跑道趕在日本-韓國世界盃足球賽開幕前完工。第二號跑道長度僅有2018米,比原定的4000米縮短了將近一半,無法起降像波音747這樣龐大的寬體客機。隨著二期跑道的建設,機場二號航站樓也於1992年竣工。
成田機場的車站離航站樓距離比較遠,乘客得步行很長一段距離,或者乘公車到達航站樓。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末,時任日本運輸大臣的石原慎太郎(今東京都知事)要求兩家鐵路公司JR東日本和京成電鐵將它們各自的鐵路延伸到成田機場航站樓,並開通地下車站來承接客流。1991年,通往一號航站樓的直達列車開通,老車站也從此更名為東成田站。
2006年,成田國際機場公司正式向政府申請延長第二跑道至2,500米並獲得批准。由於工程順利,原訂於2010年啟用的延伸部分提早於2009年10月22日啟用,連同附近新建的滑行道,一併提升成田機場的流量。
流血衝突
因為選址問題、當地農民反對,以及技術問題,成田機場一直沒有修建。20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機場的建設拆遷問題經常引發流血衝突。1967年6月17日,修建機場的方案被提出來,7月4日被佐藤榮作內閣批准,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當地農民的強烈反對。由於事前沒有充分溝通,建機場的決定遭到了當地農民的強烈反對。農民們結成了名為“三里塚·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抗拆聯盟,聯盟組織了包括青少年、老人、婦女在內的許多抗議團體,阻止機場的建設,全國各地還來了許多學生支援。
鑒於人民的抗議,日本政府使用各種辦法壓制他們的抗議行動。最為嚴重的一次是在1971年9月16日-9月20日,日本政府第二次強制執行,反對者包括各地趕來的支援者超過5000人,而千葉縣出動5300名警察。雙方衝突造成3名警察死亡,475名反對者被捕,150多人受傷,這次事件被稱為“東峰十字路事件”。事件發生後,反對者東三之宮文男以自殺表示抗議。
20世紀90年代初,農民與政府之間的衝突在“第三方”的調和下有所緩和。包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隅谷三喜男在內5名專家結成調查團,多次舉辦成田機場問題論壇和圓桌會議,為這場拆遷拉鋸戰尋求“雙贏”的方式。他們得出的結論認為,政府和機場建設方不能強行征地,只有通過對話才能解決。於是,1995年,在衝突和流血的近30年後,時任首相村山富市因強拆向民眾“謝罪”,這一舉動讓對峙局面有所軟化,隨後部分農民同意賣地搬遷。
釘子戶
截至2012年,成田機場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不過,因為釘子戶,它至今仍處於“未完工”狀態。成田機場修建的土地上原有325家農戶,到1978年剩下17戶釘子戶。
成田機場按原計畫應該有ABC三個跑道,但1978年開港時只有1條跑道投入使用。2002年,B跑道一半才“非正式”地開始使用。跑道的一頭,就是一位“釘子戶”,有他的房子、農田和手工作坊。
2012年11月28日,在法院的強制執行下,有兩座“釘子戶”遭拆除,由此,成田機場內及周邊只剩下8個釘子戶。
聯外交通
公路
(1)新空港自動車道
(2)東關東自動車道
鐵路
(1)JR成田線
(2)京成電鐵本線
(3)京成電鐵成田機場線
直升機服務
成田直升機快運有由成田到東京直升機場、埼玉-川島町直升機場和群馬直升機場的包機並由專用的直升機接駁到機場的兩個客運大樓。
意外事故
2009年3月23日,聯邦快遞80號班機在強風下降落時,於跑道上墜毀。貨機著地後向左翻側並180度翻轉。兩名正副機師死亡。為機場啟用以來首次造成死傷及飛機全毀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