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
忍冬為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花蕾和初開的花名金銀花,帶葉的莖枝名忍冬藤,花蕾和初開的花、帶葉的莖枝均供藥用。亦作觀賞植物。中國大部分地區多有分布,不少地區已栽培生產,其中以河南、山東所產最為聞名。日本和朝鮮亦有出產。忍冬入藥,在中國始見於梁代的《名醫別錄》,初用莖枝及葉,金銀花至明代後開始被推廣使用。
基本資料
1、種中文名:忍冬2、種拉丁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3、科中文名:忍冬科
4、科拉丁名:Caprifoliaceae
5、屬中文名:忍冬屬
6、屬拉丁名:Lonicera
7、別名:金銀藤、鴛鴦藤、鷺鷥藤,老翁須、左纏藤、金釵股、通靈草、蜜桶藤、金銀花
8、性味:甘、溫、無毒。
9、花語:全心全意愛著你
化學成分
忍冬的花蕾和初開的花金銀花含異綠原酸、綠原酸、木犀草素、肌醇及揮髮油;葉含忍冬苷、忍冬素、番木鱉苷及鞣質等。藥理試驗證明金銀花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金銀花作中藥功能清熱解毒,可治上呼吸道感染、腸炎、痢疾、癰腫、丹毒等症。製劑有銀翹解毒片、銀花露、銀黃注射液等。忍冬藤的藥用功能與金銀花相似,兼能通經絡,治風濕痹痛。此外,花還可提制芳香油,莖皮可作纖維用。功能主治
忍冬功能主治:1、痔瘺。用忍冬全草(或根、莖、花、葉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曬乾,加甘草少許,共研為末,用泡藥的酒調面和藥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開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2、一切腫毒(不問已潰未潰,或是初起發熱)。用忍冬的花及莖葉,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時用藥渣敷患處。
3、疔瘡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2。
4、惡瘡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搗爛,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紙封數重,穿一孔,令氣出。以瘡對孔熱熏,待瘡大出黃水,再用生肌藥,病即愈。
5、熱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濃飲服。
6、身上發青。用金銀花一兩,煎水服。
7、腳氣(筋骨引痛)。用忍冬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8、中野菌毒。急采忍冬藤煎服。
植物形態
忍冬莖長可達9米,中空,多分枝,幼枝密生短柔毛。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夏季開花,成對生於葉腋。花冠唇形,筒細長,上唇四淺裂,初開時白色,後變金黃色,黃白相映,故名“金銀花”。漿果球形,熟時黑色。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山坡、河堤等處都可種植。但需陽光充足,在砂質土壤栽培更為適宜。通常用插條繁殖。一般在6~8月選陰天取1~2年生的健壯枝條直接扦插,或育苗後移栽。萌芽期和頭茬花採收後要追肥。春季及夏季進行合理修枝,以利通風透光,促使植株多發新枝,多開花蕾,提高產量。病蟲害有忍冬褐斑病、蚜蟲等。金銀花於5~6月間花蕾膨大呈青白色至白色時採收,采後曬乾或烘乾。忍冬藤於秋冬割取嫩枝曬乾。藥材鑑別
1、忍冬性狀:莖呈圓柱形,多分枝,常纏繞成束,直徑1.5-6毫米。老莖表面紅棕色至暗棕色,嫩莖常呈灰綠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剝落,具多數膨大的節,節間長6-9厘米,有殘葉和葉痕。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黃白色,中空。氣微,老枝微具苦味,嫩枝味淡。2、忍冬花蕾呈棒狀,上部膨大,向下漸細,略彎曲,長2—3厘米,上部直徑約3毫米,下部直徑約1.5毫米。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貯久色漸深,密被短柔毛。葉狀苞片少見。氣清香。味微苦。
3、忍冬鑑別:莖橫切面:幼莖具表皮和皮層,老莖外層為數列木栓細胞,紅棕色,栓內層為數列排列不規則的細胞,幼莖中可見中柱鞘為數列大形纖維組成的環帶,其下有木栓組織存在。韌皮部較寬廣,內有2-5圈纖維環帶與韌皮薄壁組織呈層狀排列。木質部由導管、纖維和木薄壁組織組成,髓部中央常呈空洞,近木質部處的殘存細胞多角形,壁微木化。
4、忍冬花蕾粉末:黃白色。花冠外表皮細胞垂周壁彎曲,氣孔不定式,密被腺毛和非腺毛;內表皮細胞垂周壁串珠狀增厚;花冠頂端細胞呈乳狀突起。腺毛頭部呈倒圓錐形或近球形,約由20-30個細胞組成,含黃棕色分泌物,柄部由數個細胞組成。非腺毛多為單細胞,一種壁厚.平滑或稍具壁疣;一種壁薄,長而彎曲,壁疣較多。花粉粒球形,黃色,外壁呈刺狀突起,萌發孔明顯。花粉囊內壁細胞壁螺紋狀加厚。草酸鈣簇晶細小,存在於柱頭薄壁細胞中。
忍冬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開的花。金銀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虛寒及氣虛體弱者不要使用。 金銀花能解菌毒。宋代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記載這樣一則故事:崇寧年間,平江府天平山白雲寺的幾位僧人,從山上採回一籃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們飽餐之後便開始上吐下瀉。其中3位僧人由於及時服用鮮品金銀花,結果平安無事,而另外幾位沒有及時服用金銀花的僧人則全都枉死黃泉。由此可見金銀花的解毒功效。1、中文名:金銀花
2、漢語拼音:jin yin hua
3、英文名:Honeysuckle Flower, Japanese Honeysuckle
4、科屬分類:忍冬科
5、別名:忍冬花、鷺鷥花、銀花、雙花、二花、金藤花、雙苞花、金花、二寶花
6、歸經:肺;胃經
7、主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
8、用藥禁忌: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
藥理作用
金銀花有消炎解熱作用。腹腔注入其提取液0.25克/公斤對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腫有消腫作用。腹腔注入8克/公斤,日注二次,連注六日,對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腫,其抑制滲出和抑制增生的作用均較顯著。若大量注射(30一40克/公斤)還有減輕大鼠蛋清性足腫的作用。體外試驗證明本品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綠膿桿菌以及結核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還有解熱、增強免疫、降低血脂、中樞興奮以及增強胃腸功能等作用。
化學鑑定
理化鑑別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振搖提取20min,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供點樣。另收綠原酸製成甲醇溶液為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上述2種溶液各10μm,點於同一矽膠日薄層板上,以醋酸丁酯-水(7:2.5:2.5)上層展開,展距10cm,取出,晾乾,在紫外光燈(365nm)
各家論述
1、《本草通玄》:金銀花,主脹滿下痢,消癰散毒,補虛療風,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脹利風虛之用,餘子諸症中用之,屢屢見效。
2、《本草正》:金銀花,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藥。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潰,但其性緩,用須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搗汁攙酒頓飲,或研爛拌酒厚敷。若治瘰癧上部氣分諸毒,用一兩許時常煎服極效。
3、《本經逢原》:金銀花,解毒去膿,瀉中有補,癰疽潰後之聖藥。但氣虛膿清,食少便瀉者勿用。痘瘡倒陷不起,用此根長流水煎浴,以痘光壯為效,此即水楊湯變法。
4、《滇南本草》:清熱,解諸瘡,癰疽發背,丹流瘰癧。
5、《生草藥性備要》:能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
6、《本草備要》:養血止渴。治疥癬。
7、《重慶堂隨筆》:清絡中風火濕熱,解溫疫穢惡濁邪,息肝膽浮越風陽,治痙厥癲癇諸症。
8、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外感發熱咳嗽,腸炎,菌痢,麻疹,腮腺炎,敗血症,瘡癤腫毒,闌尾炎,外傷感染,小兒痱毒。製成涼茶,可預防中暑、感冒及腸道傳染病。
忍冬莖葉
忍冬藤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莖葉。秋、冬割取帶葉的莖藤,紮成小捆,曬乾。1、中文名:忍冬藤
2、拼音名:ren dong teng
3、英文名:CAULIS LONICERAE
4、別名:老翁須、金釵股、大薜荔、水楊藤、千金藤(《蘇沈良方》),鴛鴦草(《墨莊漫錄》),鷺鷥藤(《履巉岩本草》),忍冬草(《證治要訣》),左纏藤(《余居士選奇方》),忍寒草(《集驗方》洪氏集驗方》),通靈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銀花藤(《丹溪心法》),金銀藤(《乾坤生意秘韞》),金銀花桿(《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類草藥性》),右鏇藤(《貴州民間方藥集》),二花秧、銀花秧(《河南中藥手冊》)。
5、歸經:入心、肺經。(1)《要藥分劑》:“入肺經。”(2)《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6、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通絡。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傳染性肝炎,癰腫瘡毒,筋骨疼痛。
7、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熬膏貼或研末調敷。
臨床套用
1、治療傳染性肝炎
取忍冬藤2兩,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15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1~3天。治療22例,其中症狀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者12例;症狀、體徵部分消失或明顯減輕,肝功能明顯好轉者6例;症狀、體徵無明顯變化者4例。
2、治療細菌性痢疾及腸炎
以忍冬藤100克切碎,置於瓦罐內,加水200毫升,放置12小時後,用文火煎煮3小時,加入適量蒸餾水,使成100毫升,過濾。每日每公斤體重服1.6~2.4毫升,按病情輕重,酌予增減。一般初服20毫升,每4小時1次;症狀好轉後,改為20毫升,一天4次,至泄瀉停止後2天為止。治療菌痢60例,腸炎90例,除4例服藥1~2日未繼續服用外,其餘146例均獲良好效果。症狀平均消失時間為:腹痛3天,退熱2天,里急後重2.5天,泄瀉停止2天,大便成形4.4天。未見不良反應。另有用忍冬藤1.5兩,每日2次煎服,同時以忍冬藤5錢煎水保留灌腸,每日1次。7日為一療程。治療急性菌痢 167例,經一療程治癒者131例(78.44%),無效者36例。用藥後平均2天退熱,大便次數、性狀及鏡檢恢復正常平均日數分別為5.6、4.5、4.9天,細菌培養轉陰日數,多數在3天左右,腸鏡檢查腸道病變在10日內的陰轉率為:非潰瘍型84.6%,潰瘍型80%。治療慢性菌痢80例,一療程的治癒率為73.9%。發熱病例平均1.5天退熱,大便次數、性狀及鏡檢分別平均在5.5、4.6天恢復正常,細菌培養平均3.7天轉陰;腸鏡檢查:24例非潰瘍型皆恢復正常,38例潰瘍型在10日內痊癒者占84.2%。
此外,用忍冬藤4兩煎服,或結合辨證加用其它藥物,治療闌尾炎亦有一定效果。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忍冬莖葉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稱其治風、除脹、解痢為要藥,而後世不復知用:後世稱其消腫、散毒、治瘡為要藥,而昔人並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萬變不同,未可一轍論也。按陳自明《外科精要》雲,忍冬酒治癰疽發背,初發便當服此,其效甚奇,勝於紅內消。洪邁、沈括諸方所載甚詳。
2、《醫學真傳》:余每用銀花,人多異之,謂非癰毒瘡瘍,用之何益?夫銀花之藤,乃宣通經脈之藥也。通經脈而調氣血,何病不宜,豈必癰毒而後用之哉。
3、《本草正義》:忍冬,《別錄》稱其甘溫,實則主治功效,皆以清熱解毒見長,必不可以言溫。故陳藏器謂為小寒,且明言其非溫;甄權則稱其味辛,蓋惟辛能散,乃以解除熱毒,權說是也。今人多用其花,實則花性輕揚,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氣味俱厚。古人只稱忍冬,不言為花,則並不用花入藥,自可於言外得之。觀《綱目》所附諸方,尚是藤葉為多,更是明證。《別錄》謂主治寒熱身腫,蓋亦指寒熱癰腫之瘡瘍而言,與陳自明《外科精要》之忍冬酒、忍冬圓同意,非能泛治一切腫脹。甄權謂治腹脹滿,恐有誤會;雖味辛能散,而性本寒涼,必非通治脹滿之藥。甄權又謂能止氣下僻,則熱毒蘊於腸腑之僻積滯下,此能清之,亦猶陳藏器謂治熱毒血痢耳。藏器又謂治水痢,則謂大便自利之水泄,惟熱痢或可用之,而脾腎虛憊之自利,非其所宜。瀕湖謂治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則今人多用其花,壽頤已謂不如藤葉之力厚,且不僅煎劑之必須,即外用煎湯洗滌亦大良。隨處都有,取之不竭,真所謂簡、便、賤三字畢備之良藥也。
4、《名醫別錄》:主寒熱身腫。
5、陶弘景:煮汁以釀酒,補虛療風。
6、《藥性論》:主腹脹滿,能止氣下僻。
7、《本草拾遺》:主熱毒血痢水痢。
8、《履岩本草》:治筋骨疼痛。
9、《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消痰,祛風熱,清咽喉熱痛。
10、《本草綱目》:治上切風濕氣及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惡瘡,散熱解毒。
11、《本草再新》:治心虛火旺,補氣寬中,咳嗽,癰痿。
12、《南京民間藥草》:莖葉及花對眼睛發炎時有療效。
13、《貴州民間方藥集》:葉:外敷治刀傷。
1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濕熱腿痛。
忍冬科—忍冬屬植物
忍冬屬植物為直立灌木或矮灌木,很少呈小喬木狀,有時為緾繞藤本,落葉或常綠;小枝髓部白色或黑褐色,枝有時中空,老枝樹皮常作條狀剝落。約200種,產北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亞洲南達菲律賓群島和馬來西亞南部。我國有98種,廣布於全國各省區,而以西南部種類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