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半常綠藤本;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均被開展的黃白色或金黃色長糙毛和稠密的短糙毛,並散生短腺毛;小枝紅褐色或紫紅褐色,老枝赭紅色。葉近革質或厚紙質,卵形至卵狀矩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5-10 (-14) 厘米,頂端長浙尖、漸尖或銳尖,基部圓或微心形,邊緣有長糙睫毛,上面中脈和下面脈上有長、短兩種糙毛,並夾雜極少數桔紅色或淡黃色短腺毛,下面網脈隆起;葉柄長3-10毫米。花微香,雙花腋生,常於小枝稍密集成多節的傘房狀花序;總花梗長1-5 (-8) 毫米;苞片、小苞片和萼齒都有糙毛和腺毛;苞片披針形至條形,長2-4 (-5) 毫米,與萼筒等長或略較長;小苞片卵形或圓卵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長的2/5-1/2;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或有時被短糙毛,萼齒長三角狀披針形至三角形,長1-2毫米,長超過寬;花冠白色,後變黃色,長 (3.5-) 4.5-7 (-9) 厘米,外被多少開展的糙毛、微毛和小腺毛,唇形,筒長為唇瓣的2-2.5倍,內面有密柔毛,唇瓣內面有疏柔毛,上唇裂片長卵形,下唇反卷;雄蕊和花柱均略超出花冠,無毛。果實黑色,圓形或橢圓形,長8-12毫米。花期4-5月,果熟期7-8月。生態環境
生於山谷和山坡林中或灌叢中,海拔400-500米,在雲南和西藏可達1200-1500米。產浙江南部、江西(武寧、德興)、福建、台灣、湖南(宜章)、廣東、廣西東部、四川(南川)、貴州(遵義、榕江)、雲南東南部(西疇、屏邊)和西藏(墨脫)。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至緬甸和越南也有分布。相關信息
這個種在葉的形狀和大小、下面毛被的疏密、萼筒外面有毛或無毛以及花冠的長度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Lauener 和 Ferguson (in Notes Bot. Gard. Edinb. 32 (1): 100. 1972) 主要根據 L. guilloni Levl. et Vant. 葉下面具有明顯的網紋而將該種組合為本種的一個變種,看來是沒有必要的。醫藥價值
全株:鎮驚,祛風,敗毒,清熱。用於小兒急驚風,瘡毒。花蕾:苦,平。清熱,解毒。用於咽喉痛,時行感冒,乳蛾,乳癰,風熱咳嗽,泄瀉,目赤紅腫,腸癰,瘡癤膿腫,丹毒,外傷感染,帶下病。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川續斷目百科
川續斷目為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草本或木本。葉對生,有時輪生。花兩性,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 4或5基數。 |
忍冬科—忍冬屬植物
忍冬屬植物為直立灌木或矮灌木,很少呈小喬木狀,有時為緾繞藤本,落葉或常綠;小枝髓部白色或黑褐色,枝有時中空,老枝樹皮常作條狀剝落。約200種,產北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亞洲南達菲律賓群島和馬來西亞南部。我國有98種,廣布於全國各省區,而以西南部種類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