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又稱復發性阿弗他口炎、復發性口腔潰瘍、復發性口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鬱悶不樂等情況均能偶然引起該病的發生,好發於唇、頰、舌緣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現,但在角化完全的附著齦和硬齶則少見。發病年齡一般在10~30歲之間,女性較多,一年四季均能發生。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該病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又稱復發性口腔潰瘍、 復發性口瘡復發性阿弗他口炎等,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見的潰瘍類疾病,患病率高達20%左右,居 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因具有明顯的灼痛感,故冠之以 希臘文“阿弗他”——灼痛。本病周期性復發但又有自限性,為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型的淺表性潰瘍。本病周期性復發但又有自限性,為孤立的、圓形或 橢圓型的淺表性潰瘍。根據臨床體徵和復發性及自限性的病史規律,不必作活檢即可診斷並可以分型。對大而深且長期不愈的潰瘍,需作活檢明確診斷,以排除癌腫。

症狀體徵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根據潰瘍大小、深淺及數目不同分為輕型、重型和 皰疹樣潰瘍。

1、輕型阿弗他潰瘍最常見,約占RAU的80%。每次1-5個潰瘍孤立散在,一般直徑2-4mm,圓或橢圓形,邊界清晰。好發於角化程度較差的區域,如頰黏膜。潰瘍中央凹陷,基底軟,外周有約1mm的充血紅暈帶,表面覆有淺黃色假膜,灼痛感明顯。MiAU復發一般分為發作期、癒合期和間歇期。發作期又細分為前驅期和潰瘍期。前驅期有黏膜局部不適,角痛或灼痛感;約24小時後出現白色或紅色丘疹狀小點;約2-3天后上皮破損,進入潰瘍期;再經4-5天后紅暈消失,潰瘍癒合,不留瘢痕。整個發作期一般持續1-2周,具有不治而愈的自限性。間歇期長短不一,因人而異。但一般初發間歇期較長,此後逐漸縮短,直至此起彼伏、連綿不斷。MiAU因刺激痛影響患者語言、進食和心情。

2、重型阿弗他潰瘍又稱復發性壞死性黏液周圍炎、腺周口瘡。潰瘍大而深,“似彈坑”。走私可達10-30mm左右,深及黏膜下層直至肌層。周邊紅腫隆起,基底較硬,但邊緣整齊清晰。潰瘍常單個發生,或在周圍有數個小潰瘍。初始好發於口角,其後有向口腔後部移行趨勢,如咽旁、軟齶、齶垂等。發作期可長達月余甚至數月,也有自限性。潰瘍疼痛較重,愈後可留瘢痕,甚至造成舌尖、齶垂缺損。

3、皰疹樣阿弗他潰瘍又稱阿弗他口炎。潰瘍小而多,散在分布於黏膜任何部位,走私小於2mm。鄰近潰瘍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發紅,疼痛較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頭痛、低熱、全身不適、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發作後不留瘢痕。

疾病病因

病因複雜,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發病因素包括:

1、免疫因素①細胞免疫異常;②體液免疫異常和自身免疫;③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

2、遺傳因素對RAU的單基因遺傳、多基因遺傳、遺傳標記物和遺傳物質的研究表明,RAU的發病有遺傳傾向。

3、系統性疾病因素:RAU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肝硬化膽道疾病有密切關係。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如糖尿病月經紊亂等也與RAU有一定關係。

4、環境因素:心理環境、生活工作環境、社會環境等與RAU有很大關係。食物中缺乏鋅、銅、鐵、硒等元素,或維生素B1、(TXB2)與6酮前列腺素F1а(6K-PGF1а)比例推敲及總體水平下降與血管內皮細胞操作有關,從而導致RAU。微循環障礙與RAU發病有關。吸菸者RAU發病率較不吸菸者低。

診斷檢查

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體徵即可診斷。具有周期性反覆發作史,且病程有自限性。口瘡在臨床上多見,最常見的是輕型,潰瘍為圓形或橢圓形。數目一般較少亦較表淺,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則潰瘍擴大且加深,但這種情況少見。重型往往有輕型的病史,多為l~2個大而深的潰瘍或同時有1~2個較小的潰瘍。病程長,療效差。皰疹樣口瘡,潰瘍小而數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圍黏膜充血。這與皰疹性口炎常難以區別。以上三種類型。不僅因潰瘍的數目的多少、大小、部位和深淺等不同,其發展過程亦不盡相同,故需對該病有較全面的分析。

鑑別診斷

1.與惡性腫瘤結核性潰瘍的鑑別重型口瘡由於病程較長,潰瘍大而深,常疑為惡性腫瘤或口腔黏膜結核,應仔細觀察和鑑別。

2.與壞死性涎腺化生鑑別壞死性涎腺化生是發生在小涎腺的良性、自限性病變,主要發生在硬齶或軟、硬齶交界處,其他只要有粘液腺或漿液腺的部位均可發生。該病原因不明,好發於男性。初起時為一隆起的腫塊,以後形成潰瘍。診斷必須靠活檢,以免誤診。病理過程:局部缺血性壞死,最明顯的特徵是鄰近梗死區的小涎腺導管和腺泡有廣泛的鱗狀化生,小涎腺的一般形態仍存在,但有一些小梗死,導致腺泡細胞的消失。

3.與復發性皰疹性口炎的鑑別皰疹性口炎多發生在兒童,但是復發性皰疹樣口瘡則多見於成人皰疹性口炎。在口腔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但極少發生在牙齦,這一點也是與急性皰疹性口炎的不同點。黏膜上有較大面積的充血區,其上潰瘍數目多且較小,有的僅針尖大,融合時潰瘍增大呈多環狀,患者疼痛難忍,唾液增多。而復發性口瘡,潰瘍數目少而其直徑稍大,散在分布。

治療方案

主要為忌口, 土豆雞蛋西紅柿,生熟不能吃,所有生的東西都不能吃,包括水果只能煮熟了吃。以上禁忌須達到130天以上,此病即可根治,甚至終生不復發。但是若忌口不徹底,即使微量食用,則忌口無效果,可能終生不愈。

對於臨床症狀,可以藥物控制以緩解局部症狀。具體治療如下:

1、局部治療

(1)消炎類藥:

①藥膜:保護潰瘍面、延長藥物作用效果。羧甲基纖維素鈉、山梨醇,加入金黴素氯已定,以及表面麻醉劑、皮質激素等製成;羧丙基甲基纖維素(HPC)和鞣酸水楊酸、硼酸製成霜劑,醋酸地塞米松雙層貼上片

②軟膏:0.1%曲安西龍(去炎松、醋酸氟羥潑尼松)軟膏;

③含漱液:0.1%高錳酸鉀液、0.1%依沙吖啶液、0.02%呋喃西林液、3%複方硼酸液、0.02%鹽酸雙氯苯雙胍乙烷(氯已定)液;

④含片:西地碘片(華素片),具有廣譜殺菌、收斂作用;

⑤散劑:複方皮質散(地塞米松1.5-2.5mg或潑尼松5-15mg;鹽酸氯已定250mg;次碳酸餓100mg,共研為末,合為1劑)、中藥錫類散、珠黃散青黛散、冰硼散、養陰生肌散、西瓜霜等。

⑥超聲霧化劑:將慶大黴素注射8萬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2%利多卡因或1%丁卡因2ml加入生理鹽水200ml,製成霧化劑,每天1次,每次15-20分鐘,3天為一療程。

(2)止痛類藥物:0.5%鹽酸達克羅寧液。1%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液用於飲前漱口。

(3)局部封閉:對持久不愈或疼痛明顯的潰瘍,可於潰瘍部位作黏膜下封閉注射。用曲安奈德5-10mg/ml、醋酸潑尼松龍混懸液25mg/ml加等量1%普魯卡因液。

(4)理療:利用雷射微波等治療儀或口內紫外燈照射,有減少滲出促進癒合作用。

2、全身治療

(1)腎上腺皮質及其他免疫抑制劑:

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潑尼松片,每片5mg,每天2次,每次1/2-3片,口服。地塞米松片每片0.75mg,每天3次,每次1/2片-1片,口服。

②細胞毒類:環磷醯胺片,每片50mg,每天2次,每次1/2片,甲氨蝶呤片,每片2.5mg,每天2次,每次1/2片,口服。硫唑嘌呤片,每片50mg,每天2次,每次1/2片,口服,連服不超過4-6周。

(2)免疫增強劑:

①主動免疫製劑:轉移因子(TF),每周1-2次,每次1支。注射於上壁內側或大腿內側皮下淋巴組織較豐富的部位。左鏇咪唑片。每片15mg或25mg,每天用量150-250mg,分3次口服,連服2天后停藥5天,4-8周為一療程。胸腺素注射液,周支2mg或5mg,每天或隔天肌內注射1次,每次1-10mg。卡介苗,每支0.5mg,每周2-3次,每次1支,肌內注射,3個月為一療程。

②被動免疫製劑:胎盤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等,肌內注射,每隔1-2周注射1次,每次3-6ml。胎盤脂多糖有抗感染、抗過敏反應作用。每次0.5-1mg,每天1次,肌內注射,20天為一療程。

③中醫藥:①成藥:昆明山海棠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長期使用應注意血象改變。每片0.5mg,每天3次,每次2片,口服。②辯證施治。

(3)其他:用H2受體阻滯劑治療胃潰瘍;用谷維素安神補心丸等穩定情緒,減少失眠;用硫酸亞鐵等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3、中藥治療結合物理療法

由於抗生素、維生素、食療等治療方法都是從表面上緩解口腔潰瘍的症狀,不能做到有效徹底的治療口腔潰瘍。運用中藥進行系統的綜合調理,再結合物理療法提高身體免疫機能,增強身體體質。能過做到有效的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中藥治療口腔潰瘍以口瘡敗毒系列藥物最為有效,口瘡敗毒系列藥物為純中藥製劑,無副作用,效果好!物理治療以ATI四維導融共振技術和自血循環免疫療法為主,效果也最為明顯。

辨證治療

1清熱解毒

宣透肺胃適用於風熱表邪侵襲肺胃。患者多有風熱外感的病史。證見:口瘡大小不等,數量較多,瘡面具有“凹、紅、黃、癰、”特徵;或兼見發熱、咳嗽、咽痛等風熱表證。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滑。方藥:銀翹散加味(《溫病條辨》)。銀花、連翹、竹葉牛蒡子、荊芥、薄荷(後下)、蘆根、白茅根、僵蠶、蟬衣、蘇梗。隨證加減:發熱頭痛者加柴胡、黃芩、川芎;咽痛咳嗽者加冬凌草、炒杏仁、板藍根、當歸;小便短赤或小便灼熱者加生甘草、生地、通草、地丁大便秘結者加生石膏、梔子。

2清熱瀉火

生肌療瘡適用於心脾積熱,熏蒸生瘡。多見於平素陽明胃火偏盛,或嗜食辛辣之品,或飲酒過多者。證見:口瘡周圍潰爛,灼熱疼痛,多見於阿弗他潰瘍發作期,可見口乾、口臭、煩渴、唇乾、胃脘嘈雜、大便秘結。舌尖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方藥:瀉黃散加味(《小兒藥證直訣》)。生石膏梔子、藿香、生甘草、防風、蒲公英、連翹、石菖蒲、茵陳、地榆仙鶴草野菊花。隨證加減:胃脘嘈雜,胃痛者加元胡、香附;大便秘結者加栝樓、黃連、生地;口乾,唇乾者加天花粉、沙參、元參;肝風偏旺伴耳鳴、目赤者加龍膽草、柴胡、澤瀉。

3解毒涼血

清胃滋陰適用於胃中積熱兼有陰傷,“陽明有餘,少陰不足”之證。證見:瘡口紅腫潰爛,上覆黃色偽膜,灼熱疼痛,兼見口中熱臭,牙痛牙齦腫痛或有出血,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少津或少苔,脈滑大而數。方藥:清胃散(《蘭室秘藏》)合玉女煎(《景岳全書》)加減。黃連、丹皮、當歸、生地、生石膏、麥冬、升麻、川牛膝、蒲公英、地丁、黃芩、天花粉。隨證加減:牙齦腫疼出血者加苦參、地榆、仙鶴草、旱蓮草、酒大黃;心火偏盛者加連翹、石菖蒲;口瘡疼痛較甚者加細辛、薑黃。

4清熱化濕

宣暢氣機適用於脾虛濕停,脾胃氣滯。平素身體肥胖或嗜食肥甘。證見:口瘡反覆發作,遷延不愈,兼見身體困重胸悶嘔惡,納呆大便溏。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弦細而濡。方藥:三仁湯加味(《濕熱條辨》)。白蔻仁、竹葉、炒杏仁、滑石(包)、白通草、厚朴、生苡仁半夏、冬凌草、石菖蒲、茵陳蘆根。隨證加減:胸悶納呆嘔惡者加蘇葉、佩蘭、九里香小便不利者加澤瀉、白茅根。

5活血化淤

清熱解毒適用於發作期長,日久不愈,潰瘍期,潰瘍後期。證見:口瘡伴發黏膜腺體周圍炎,潰瘍大而深“彈坑”樣改變,兼見口乾,唇乾渴而不欲飲。舌質紫暗或有淤斑,脈結或澀。方藥:解毒活血湯(《醫林改錯》)。連翹、葛根、柴胡、當歸、生地、赤芍、桃仁、紅花、枳殼、甘草、蒲公英、虎杖。隨證加減:潰瘍較重者加白及、仙鶴草、莪術、地榆;兼氣虛者加黃芪、太子參、茯苓;瘀血重者加五靈脂、丹參、莪術。

6滋陰降火

生津促愈適用於肝腎不足,熱傷陰液,虛火上擾。證見:口瘡反覆發作,潰瘍表面覆白膜中間基底部凹陷,兼見心煩、乏力、五心煩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少苔,或有裂紋,脈細。方藥:知柏地黃湯(《醫宗金鑒》)。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丹皮、茯苓、知母、黃柏、沙參、女貞子、旱蓮草、錦燈籠。隨證加減:腰膝酸軟者加生杜仲、鹿銜草;眩暈加潼、白蒺藜夏枯草桑葉;失眠加合歡皮、合歡花、酸棗仁。

7補氣養血

斂瘡生肌適用於癒合期,間歇期。證見:潰瘍散在,周邊黏膜色淡,疼痛不滲,隨勞累而發作或加重,伴心悸、乏力、頭暈、兩目乾澀、納呆。舌淡紅,苔白,脈細或弱。方藥:八珍湯加減(《正體類要》)。黨參、茯苓、炒白朮、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地榆、佛手川芎。隨證加減:兼心血虛者加龍眼肉、炒棗仁;兼腎虛者加女貞子、旱蓮草鹿銜草枸杞子

8辛開苦降

和胃補中適用於濕熱內壅,胃氣不和,上熱下寒,脾胃虛弱者。證見:口腔潰瘍呈多發性,伴反覆發作,口苦咽痛,腹瀉腸鳴,乏力低熱,納呆,胃脘堵悶。舌暗紅,苔白,脈弦滑。方藥:甘草瀉心湯(《金匱要略》)。生甘草、黨參、黃連、黃芩、半夏、乾薑、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生地、當歸、苦參。隨證加減:心煩失眠者加夜交藤、合歡皮、炒棗仁;腸鳴腹痛者加木瓜白芍。綜上所述,RAU的特點是反覆發作,臨床治療一般分三個階段:初發期實熱居多,尤其是發作期,應以清熱瀉火解毒為第一要法;中期長期不愈,反覆發作,多為虛實夾雜,熱毒未去而陰津已傷;後期久病不愈,入血入絡,可於瀉火滋陰補氣養血之中加用活血化瘀之品。RAU的治療,首先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對於久病不愈的潰瘍,應注意與癌性潰瘍,結核性潰瘍,創傷性潰瘍,壞死性涎腺化生及白塞氏綜合徵相鑑別;其次,應注意整體用藥與局部用藥相結合,除辨證用藥與口服藥外,可結合實際情況局部用藥,對於促進癒合減少疼痛,常可收到良好效果,一些市售的中成藥也可酌情選用,如錫類散、雲南白藥、梅花點舌丹等,均可選用;第三,治療與調護相結合,如保持口腔衛生清潔,調暢情志,多食新鮮蔬菜,少食辛辣肥甘,以防濕熱內生,注意大便暢通,保持腑氣通暢,就一定能減少發病,防止復發。

預防

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儘量避免誘發因素,可降低發生率。
1.注意口腔衛生,避免損傷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
3.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4.注意生活規律性和營養均衡性,養成一定排便習慣,防止便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