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州話,粵語的代表音。在香港俗稱廣東話,英文叫Cantonese。廣州話口音是約定俗成的、國際承認的粵語的標準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準。廣州以粵劇、粵曲等傳統藝術長期保持廣州話的標準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後,香港粵語流行曲、粵語電視劇及粵語電影強勢影響廣東地區,繼而輻射影響中國內地的非粵語省市。民間的香港口音跟廣州口音並無明顯分別,只是在語感上有少許差異,因兩地在不同社會體制下沿用不同的習慣語彙,用詞有所不同,以及兩地教學改革所導致。香港的一些大學教授曾發起粵語正音運動,以何文匯主張的讀音取代現時通用的讀音,此主張受到廣東及香港的粵語學者反對。
有些粵語方言和廣州話較為接近,如廣東西部的肇慶和高州(舊稱茂名縣)和廣西東南部的某些粵語;而廣東台山、廣西玉林一帶的粵語口音和廣州話差異就非常明顯。
語音
廣州話一共分為九聲: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九聲各自代表自有:詩 史 試 時 市 事 色 錫 食
辭彙
指代、人物
我(我) 你(你) 佢(他) 我哋(我們)你哋(你們)佢哋(他們) 人哋(人家) 呢度(這裡) 嗰度(那裡)邊度(哪裡)呢(這) 嗰(那) 咁樣(這樣、那樣) 點解(為什麼)第日(改天)第次(下次) 乜嘢(什麼) 乜(什麼) 幾多(多少)邊(哪)咁好(這么好) 阿爸(爸爸) 阿媽(媽媽) 阿哥(哥哥)阿嫂(嫂嫂)阿爺(爺爺) 阿嫲(奶奶) 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 老豆(爸爸) 老媽子(媽媽)家姐(姐姐) 大佬(哥哥)細佬(弟弟) 新抱(媳婦) 舅父(舅舅)孫(孫子) 仔仔(兒子)女女(女兒) 契爺(乾爹) 契仔(乾兒子)寡佬(單身漢) 仔(兒子)女(女兒) 後底乸(繼母) 太子爺(少東家)契弟(王八蛋)老坑(老頭) 老嘢(老東西,老傢伙)老姑婆(老處女)基老(男同性戀者) 老細(老闆) 老千(騙子)後生仔(年輕小伙子)後生女(年輕姑娘) 靚仔(漂亮的小伙子)靚女(漂亮的姑娘)細路(小孩) 細蚊仔(小孩) 臊蝦(嬰兒)馬仔(打手)事頭婆(老闆娘) 事頭(老闆) 塞(孫子的兒女) 麥(孫子的兒女的兒女) 老襟(兩姐妹同一個老公) 老頂(上司)
工作、交際
返工(上班) 收工(下班) 搵食(謀生)人工(工錢)出糧(發工資) 搞掂(搞妥當) 搞彎(弄糟糕)就手(順利)捱夜(熬夜) 空姐(飛機女服務員) 鐘點工(計時工)搵工(找工作)做嘢(幹活) 撈邊行(搞什麼行業) 一腳踢(一人承擔)輪更(輪班)看更(看門) 起屋(蓋房子) 抓車(駕駛汽車)熟行(內行)熟手(老練) 車衫(縫衣服)夾手夾腳(一起動手)執頭執尾(收拾零碎的東西) 搏命(拚命)癐gui6(累)差池(差錯) 撞板(碰釘子) 松人(溜走)走人(溜走)炒魷魚(解僱) 開OT(加班)秘撈(兼職)手信(小禮物) 人客(客人) 生埗(陌生、生疏)老友記(老朋友)仇口(仇人) 托大腳(拍馬屁)危ngei1(求)畀面(給面子) 制(肯) 得閒(有空)沒幾何(不常)沒相干(沒關係) 唔覺意(不留心) 唔話得(沒說的)傾(談)傾偈gei2(聊天) 早晨(早上好)早唞(晚安)搵人(找人) 拍拖(談戀愛) 掛住(想念)隔籬(隔壁)掟煲(戀人分手) 好夾(很合得來) 探(拜訪) 講笑(開玩笑) 羞家(丟臉 ) 抄更 (早上正職,晚上兼職) 偷雞(上班工作時間溜走) 蛇王(工作偷懶) 嗱嗱啉(快點) 沙沙滾(隨便應付) 尼嘿(馬虎) 拿西(粗枝大葉) 督背脊(打小報告) 二五仔(出賣兄弟) 岩(適合) 橫掂(反正) 側側膊(矇混過去) 踢爆(揭發) 數圍(利潤得益)
生活、用品
起身(起床) 著(穿)除(脫)浪口(漱口) 飛發(理髮) 電發(燙髮) 洗面(洗臉)屙屎(大便)屙尿(小便) 閂門(關門) 熄燈(關燈) 水喉(水龍頭)瞓覺(睡覺)食(吃) 食晏(吃午餐) 食煙(抽菸) 滾水(開水)煲(煮) 焗(燜)飲勝(乾杯) 頸渴(口渴) 餸(下飯的菜)腍nem4(軟)霄夜(夜宵) 飲(渴) 台(桌子)梳化(沙發) 雪櫃(冰櫃)家俬(家具) 皮篋gib1(皮箱)夾萬(保險箱)刀仔(小刀) 花樽(花瓶) 香梘(香皂) 鑊(鍋)咪(麥克風)插蘇(插座) 火水(煤油) 遮(傘) 地拖(拖把)電心(電池)洋燭(蠟燭)花灑(1蓮蓬頭,用於沐浴2噴壺,用於澆花)殼(勺子)番梘(肥皂) 掃把(掃帚) 匙羹(小勺子) 褸(外套)大褸(大衣)衫(衣服) T恤(針織或棉質上衣)褲(褲子) 鞋(鞋子)底衫(內衣) 底褲(內褲) 高爭鞋(高跟鞋)領太(領帶) 荷包(錢包)唇膏(口紅) 浪衫(晾衣服) 眼瞓(困) 沖涼(洗澡) 一舊水(一百元) 一草(十元) 一撇(一千元) 一雞(一元) 一盆(一萬元) 豆拎/斗零(少量錢) 雞碎(一點點) 裝飯(添飯) 要唔要飯/添唔添飯(添不添飯)
人體、疾病
頭殼(腦袋)頭皮(頭屑)面珠墩(臉蛋兒) 酒凹(酒窩) 下爬(下巴) 眼(眼睛)眼眉(眉毛)眼核(眼珠) 耳仔(耳朵) 耳屎(耳垢) 大牙(槽牙)鼻哥(鼻子)鼻哥窿(鼻孔) 身子(身體) 心口(胸口) 膊頭(肩膀)毛管(毛孔)羅柚(屁股) 手板(手掌) 手瓜(胳膊) 腳(腳、腿)背脊(脊背)尾龍骨(尾骨) 肚腩(小肚子) 睇醫生(看病)駁骨(接骨頭)聯針(縫針) 埋口(合口) 執藥(抓藥) 燥火(上火)好翻(好了)唔精神(不舒服) 凍親(著涼) 頭赤(頭痛)打冷震(發抖)打噎(打嗝) 嘔血(吐血) 濁親(被水嗆著)心口翳(胸悶)豆皮(麻臉) 血壓高(高血壓) 落曬形(憔悴不堪)病貓(病鬼)生蘿蔔(長凍瘡) 熱痱(痱子) 痕(癢)黐線(神經失常)發羊吊(發羊角瘋) 盲佬(瞎子) 甩皮(脫皮)損(破)香港腳(腳氣) 撞聾(聽覺不靈) 作嘔(噁心)肚屙(拉肚子)滯(消化不良) 身慶(身體發熱) 咳(咳嗽)焗親(中暑)暈酡酡(暈乎乎)
動作、行為
岳高頭(仰起頭)擰頭(搖頭)及geb6(盯)眯méi1埋眼(閉眼)瞌heb3(閉)啜(嘬,吻)噍(嚼) 唞氣(呼吸) 渺嘴(撇嘴) 擘大口(張大口)喐手(動手)篤(戳) 笠(套) 弗fit1(鞭打)抰yêng2(抖)揞(蒙,捂)搣mit1(掰)摱man1(攀,扳)掹meng1(拔)豆(碰,摸)掟déng3(扔)摳(摻雜)摳亂(搞混了) 抄cao3(搜,翻)擠(放)搦(拿) 捽(揉) 摑(用掌打) 省(擦) 吉(扎,刺)批(削)瀨(灑) 枳zed1入去(塞進去)走(跑)走夾唔唞(拚命走) 標(沖)坎頭埋牆(把頭撞在牆上,形容人自討苦吃)企(站) 嗌(叫,喊)嗌交(吵架) 撩(逗)單單打打(說風涼話,含沙射影,諷刺攻擊)詐假ga1意yi1(假裝)詐嬌(撒嬌)扭擰(扭捏) 睇衰(看不起,看扁) 索氣(吸氣)揩油、索油(占便宜)攞嚟衰(自討苦吃) 措措埋埋(攢起來)打交(打架) 打橫(橫著)打掂(豎著) 打底(墊底)打赤腳(赤著腳) 打大赤肋(赤著上身)折墮(做孽,遭遇悲慘)驚géng1(害怕)發姣hao4(指女性賣弄風騷,淫蕩)錫(疼愛)孭(背) 得人驚(令人害怕) 得個吉(一場空) 厄水(騙錢) 鄧(替) 抵(應該,動詞。值得,名詞) 翻黎(回來) 打個冷(走/轉一回) 騎呢nie3(古怪) 搵笨(占人便宜) 典地(撒賴) 碌(滾動) 睇水(把風) 大洗(花錢過度)
思想、感情
鍾意(喜歡) 愛錫(疼愛)快活(快樂)得戚(得意洋洋) 嬲nao1(生氣)發嬲(生氣)笑騎騎(笑哈哈) 笑口噬噬(張開嘴笑)笑口吟吟(笑容滿面)蓮子蓉面口(比喻笑容滿面)偷笑(暗笑)熠熟狗頭(形容人張開嘴笑,像煮熟的狗頭一樣)火起(發火)火滾(惱火) 一把火(一肚子火)嬲爆爆(氣沖沖)眼崛崛(瞪大眼睛,表示不滿或生氣) 崛(瞪)吹脹(1氣壞,2無可奈何)肉赤(心疼)憂心(擔心) 心淡(心灰意冷) 唔忿氣(不服氣)閉翳(發愁) 喊(哭)喊苦喊忽(哭哭啼啼)苦瓜咁嘅面(像苦瓜那樣拉長著臉,比喻愁眉苦臉)谷氣(憋氣)歡喜(喜歡) 乞人憎(令人討厭)心思思(老惦念著)心掛掛(牽腸掛肚) 心水(心意) 願(願意)情願(寧願)心多多(三心兩意)心喐喐(指動了心想做某事,但還沒有行動)特登(故意) 愛(要)激氣(心裡有氣) 專登(特意)失魂(慌張,精神恍惚)失魂魚(形容人驚慌失措如受驚的魚)心息(死心) 想話(打算)諗住(打算,預計) 心罨ngeb1(心裡悲傷難受)心甘(甘心) 乍乍帝(裝模作樣) 拾下拾下(傻乎乎) 戇居(呆,傻,笨) 凼(哄) 蕉積(囂張,氣焰高漲) 個心嗱住(心裡酸溜溜)
語法
粵語語法與現代標準漢語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詞句順序、虛詞、副詞、部分形容詞、助詞及其放置方式上,複雜而不可或缺的語氣助詞也是粵語的一個特色。儘管粵語與國語在這些語法方面上有明顯差別,但主體語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謂-賓式語言,都屬於分析語,總體仍有60%以上相似之處。
倒裝
形容詞後置
粵語一些辭彙習慣將形容詞放在所修飾的中心詞後面,相對漢語國語而言形成所謂的倒裝構詞結構,例如北方漢語的“公雞”在粵語中是“雞公”,而“椰青”指“青椰子”。
狀語後置
粵語通常把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的副詞放在所修飾的詞之後,有時甚至放在句末,如:
位置 粵語 現代標準漢語
動詞之後 食多啲。 多吃一些。
唔該嗮你。 非常感謝你。
畀埋佢哋。 全部給他們。
形容詞之後 唔好睇乜滯。 不太好看。
佢又系衰得滯。 他確實太壞了。
高過頭冇用嘅。 太高了沒用的。
句末 畀三蚊添。 再給三塊錢吧。
反序構詞
其他結構的粵語辭彙不少也跟現代漢語國語字序相反。例如“鞦韆”在粵語中是“千秋”、“夜宵”在粵語中是“宵夜”,“擁擠”在粵語中是“擠擁”,“要緊”在粵語中是“緊要”。
倒裝句式
這種倒置情況亦產生許多特殊句式,例如北方話中“怪不得”,粵語寫成“唔怪得”“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又如北方話中“我先走了”;粵語中為“我行先”。
粵語的各種倒裝用法在文言文里很常見,而現代漢語受西方和日本影響不較大,所以粵語不僅在語音上保存了最多的古漢音,還保存了古漢語語法特徵。
趨向動詞
粵語趨向動詞直接接賓語,而現代標準漢語不用。
粵語趨向動詞的用法
粵語 現代標準漢語 習慣差異
我哋諗住晏晝去街。 我們想下午到街上去逛。
我們想下午去逛街。 現代標準漢語不能用“去街”這種用法
佢話嚟我度。 他說他要到我這裡來。 嚟我度vs到我這裡來
並列動詞體
粵語可以用兩個並列動詞構成一個動詞體,把“緊”、“咗”、“完”、“過”、“下”加在兩個並列動詞中間。現代標準漢語必須把相應詞或對譯詞放在單一動詞的前面或者後面。如“休下息”、“學緊”,在現代標準漢語中分別為“休息一下”、“正在學習”。
“有”+動詞
粵語廣泛使用“有”+動詞的語法結構,表示強調。
粵語 現代標準漢語
我有睇。 我確實看過了。
量詞特別用法
量詞在粵語中有特定的用法。
量詞用作定冠詞粵語量詞可直接加在名詞之前作句子成份,量詞之前不需要指示代詞或數詞限定,起到類似於冠詞的語法作用,類似英語中的"the"或法語的"le"/"la",例如:
粵語 現代標準漢語 語法作用
本書幾好睇。 (所討論的或眼前見到的某本)書很好看。 特指
部車正啊! (眼前所見的某輛)車棒極了! 特指
佢嗒咗抽菩提子。 他偷吃了(談話者雙方都知道的某串)葡萄。 特指
我把聲沙嗮。 我的嗓子完全沙啞了。(沒有對應詞,不出現) 強調
喇起塊面 繃起臉(沒有對應詞,不出現) 強調
扽下只鞋 把鞋磕一下(沒有對應詞,不出現) 強調
量詞替代指屬助詞粵語習慣用量詞替代指屬助詞如“的”“之”等,但這樣的量詞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然是指示物品所屬的。
粵語 現代標準漢語 邏輯意義 解釋
我支筆 我的筆 屬於我的筆。(“我”是筆的所有者) 筆的量詞是“支”
佢部車 他的車 屬於他的車。(“他”是車的所有者) 車的量詞是“部”
你個書包。 你的書包 屬於你的書包。(“你”是書包的所有者) 書包的量詞是“個”
你個書包的確是有你的書包的意思,但是這裡的個不再是量詞了,會粵西白話的都知道,“個”就是“的”的意思,和標準漢語完全可以對等的。
副詞句
在比較句法中,粵語是“你高過佢”,而國語會說“你比他高”。粵語說“你大過佢”,現代標準漢語說“你比他大”。近年來,由於受標準漢語影響,這情況也出現改變。“你比佢大”、“阿哥比阿妹高”這種現代標準漢語的語法也逐漸被粵語吸收。在一些副詞上,如“先”字,粵語亦習慣把動詞之後,例如“你先走”在粵語要說成“你行先”。
語氣助詞
粵語語氣助詞在語句意味的表達上有非常重要的語法作用,語氣助詞豐富,使用複雜,有單式、二覆疊式、三覆疊式和多覆疊式等形式:
單式,如“啦”、“喎”、“咩”等:“得啦。”“系咩?”“系啩。”二覆疊式相當豐富,如“摞噃”、“嘅啫”、“呀嘛”等:“唔系呀嘛?”“嚟啦喂!”“系咯喎!”三覆疊式也很常使用,如“嘅羅噃”、“??啦嚇”等:“一於系咁話嘅羅噃。”多覆疊式,如“嘅啦嚇嘩”。在表達語氣和情貌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時候是不可缺或的。
關於粵語
粵語,當地人稱白話,正名該稱[粵方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複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個方言。分布在廣東大部分地區和廣西東南部,以廣州話為代表。粵語可說是保存著我國最早的“國語”。討論粵語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粵語從何而來。粵語來源於古代嶺南“百越”語言,與古代中原一帶的“雅言”融合的一種語言。雅言
雅言的基礎是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使用的原始華夏語。到了周朝,便發展成為中原一帶的民族共同語,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國語”。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講學,祭祀活動,都使用雅言。孔子就 說過:“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徵發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到嶺南作“墾卒”。這些墾卒“來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際必須使用雅言。但由於墾卒獨自屯田,因此他們的語言只在屯內通行,並未在整個嶺南地區傳播。直至趙佗建亢南越國時,也採用百越的服飾和生活習俗,講百越的語言。可見雅言並未在嶺南通行,只是出現了少數面積很小的“雅言島”。雅言在嶺南傳播,始於西漢平南越國之後。漢武帝設“交趾刺史部”監察各郡,東漢撤交趾刺史部設定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漢人政權,官方交際必須講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時間設在廣信,雅言就首先在廣信使用。廣信又是嶺南早期的商貿重鎮。漢武帝派使者從徐聞、合浦出發,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以絲綢、瓷器、雜繒等購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經南流江——北流江和鑒江——南江兩條貿易通道輸入廣信,再經賀江——瀟水輸往中原。中原傳入的雅言通過商貿活動而逐步通行於這一帶。粵語到底怎樣形成的呢?
從漢人大規模入粵最早的歷史來考察,粵語形成於西江中部 。據考古發現,大約從西周時代開始,嶺南粵人與中原漢人就有來往。不過,由於有五嶺之隔,這種來往極為有限。到了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曾派兵南征百粵,但究竟打到哪裡,史無記載。有記載的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西甌(西江一帶)粵人反秦,朝廷發五十萬大軍征討,兵分五路:“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郡。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乾之水。……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見《淮南子·人間訓》)這裡所記的“鐔城之嶺”,指今廣西越城嶺;“九疑之塞”,指今湖南寧遠縣南;“渠”,即靈渠。這兩支軍隊開通靈渠再經灕江、賀江而進入嶺南,靈渠將湘江與灕江溝通,從而成為中原漢人進入嶺南的歷史上第一條主要通道。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戰爭告一段落,秦又“謫徒民五十萬戍之”(雍正《廣東通志》)。這五十萬人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因為直至東漢時統計,嶺南各郡的人口還很少超過十萬的,在秦始皇時代就更是地曠人稀。這一大批漢人“徒民”的到來,足以改變嶺南粵人的“一統天下”的局面,隨之漢語便由此而被帶入嶺南。這五十萬“徒民”當時究竟定居何處?眾說紛紜。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當時的番禺(今廣州市)一帶,仍是粵人的天下。秦末,漢人趙佗在此建立南越國,所任用的官員從丞相以下基本上是粵人,就連趙佗本人,也得改變自己的服飾、生活習慣及其語言,把自己異化成粵人以便於統治。如果不是粵人勢力十分強大,他就不會那么做。但是,在西江的中部,那裡的情況就完全不同,經過秦兵的一番征討,那裡的粵人大都逃散,從而成為漢人填補及落腳定居的最佳之地。由此推之,這五十萬“徒民”多數定居於西江中部,而中原漢語也就首先傳播於西江中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南越國,將嶺南分為九郡: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同時又設立“交趾刺史部”,以便於統治這九郡,治所最初設在贏(今屬越南),但不久又遷至西江中部蒼梧郡治廣信。此後三百年間,廣信一直是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到了東漢,交趾刺史部改為交州,其治所也在廣信。那么,廣信在何[1]處?羅香林先生指出:“現在廣東的封川,就是漢代交州刺史駐地及蒼梧郡治的廣信。”(《世界史上廣東學術源流與發展》) 。
今天的封川只不過是封開縣的一個小鎮,而在漢朝,它卻做過三百年的嶺南首府,這是了不起的,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歷史就是如此。君不見:千百年滄桑之變,有多少古代重鎮甚至易為平地。一個嶺南首府變為小鎮又何足為奇呢?今天我們可以乘火車或汽車直抵中原,然而在唐代以前,中原漢人進入嶺南主要的還是靠靈渠這條通道。漢初,陸賈兩次出使南越國,走的都是這條水路;直至唐初,宋之問被貶到瀧州(今羅定),走的也是這條水路;就連主持開鑿大庾嶺“橫浦之道”的張九齡返回曲江,也經灕江兜個大彎,《巡按自灕水南行》一詩便是佐證。廣信地處灕江、賀江與西江匯合處,扼西江之要衝,沿江向東可抵番禺,溯江向西可達南寧,在嶺南不少地方仍在粵人控制之下的時代,確是戰略要地。由於漢族移民大批定居於西江中部,因此這一帶的開發、漢族文化及其語言的傳播也必然早於粵中、粵東、粵北各個區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當時蒼梧郡人口為14萬多,南海郡只有9萬多人,南海郡包括今廣東省懷集以東大片地區,面積比蒼梧大,而人口卻比蒼梧少三分之一,因此,以廣信為嶺南首府,雖未必稱得上“最佳選擇”,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從秦至東漢這段漫長的歲月,西江中部一直是嶺南漢族移民的主要地帶。這些漢族移民將中原的文化、語言帶到這裡,生根,開花,結果,是經歷過一段漫長的道路的。羅香林先生指出:“漢人由西安經漢中沿漢水南下,至洞庭湖,溯湘水而至粵桂交界,中原的學術思想,由此交通孔道,向廣東傳播”。“當時珠江三角洲,雖然也有相當學術表現,但可以代表廣東學術思想的,還是西江中部的幾個學者。”(《世界史上廣東學術源流與發展》)例如,漢代著名學者、王莽的老師陳欽,被稱為“嶺南儒宗”的陳元,我國最早的佛學者牟子,都是廣信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著過《春秋經注》、《公羊傳注》、《谷粱傳注》的大學問家士燮。他祖籍在山東,王莽亂世時遷入嶺南,定居廣信,成為當時當地的望族,至士燮是第六代。以上所有這些名人,他們在傳播漢族文化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隨著漢族文化的傳播,漢語也就在這一帶流行開來。由於廣信一帶遠離中原,交通不便,這些漢族移民進入嶺南之後,他們使用的漢語也就逐漸偏離了中原漢語的發展軌跡而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點,與南越族本土語言百粵語融合遂形成了早期的粵語,即粵語的雛形 。
粵語的發展及其中心的轉移
語言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東漢末年,封建勢力群雄割據,曹操、劉表、孫權三大政治勢力都企圖控制嶺南。先是劉表私自委任部將吳巨為蒼梧郡太守,據此扼住交州的中樞;而曹操則以東漢朝廷的名義委任士燮“董督七郡”,藉以與吳巨抗衡。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守中原,孫權便趁機派遣步騭率軍從湘桂水道南進,擊敗了吳巨,奪取了廣信。士燮迫於形勢,宣布歸附東吳。步騭繼續沿江東進,攻下番禺(今廣州市)。為了避開士燮的勢力,鞏固孫吳政權的後方,他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將交州州治從廣信遷至番禺。從此廣信作為嶺南首府的三百餘年歷史宣告結束 。但是,番禺地理位置偏東,難以控制交州西部的廣闊地區,為了便於治理,東吳於永安七年(264年)將嶺南分為交、廣二州。交州轄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州治龍編(今河內);廣州轄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州治番禺[1]。
番禺成為州治之後,漢人的勢力便向西江下游及珠江三角洲擴展。但是,直至晉朝,“廣州南崖,周鏇六千餘里,不賓服者乃五萬餘戶,至於服從官役,才五千餘家”。(《晉書·陶橫傳》)此後於永嘉年間,中原晉王朝發生了“八王之亂”,繼而又“五胡亂華”,導致中原漢人大規模南遷,使嶺南漢族移民數量激增,從東晉時起一直至唐代,朝廷一直推行“以俚治俚”的政策,大量敕封當地粵人為公、侯,官至將軍、刺史、太守、縣令等等,客觀上有利於漢民和粵民的進一步融合。在這種良好的條件下,漢族的文化及語言就從西江中游不斷地向東傳播。粵語便逐漸成為西江流城至珠江三角洲一帶的通行語言。這裡有一點必須強調,中原地區從“五胡亂華”起,受北方遊牧統治達二百七十多年之久,漢語內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比之下,嶺南漢人所使用的粵語倒是較多地保留著魏晉年間中原漢語的面貌。唐代詩人張籍的《元嘉行》中就這樣寫道:“南人至今能晉語。”這樣看來,粵語與中原漢語的距離拉開,主要是中原漢語本身變化所致,當然,粵語在某些方面也接受古百粵語的影響,但這畢竟是次要的 。
正因為粵語從其形成之時起便較多地保存著南北朝之前中原漢語的面貌,因此,當它擁有西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這么一片通行區域之後,便拒絕接受北方漢語的進一步同化。這種情況,突出地表現在它對客家話的態度上。我們知道,客家人進入嶺南,大約始於唐朝“橫浦之道”修通,到宋高宗南渡時形成高潮,那時嶺南原有漢族移民的勢力已經十分強大,幷控制了珠江三角洲及西江兩岸平原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因而新從中原遷來的客家人只得定居於嶺南山區。本來,客家話在當時要算是較為標準的中原漢語,可是它傳入嶺南之後,已經無法進一步同化已經形成自己特點的粵語了,相反地,有些客家話地區後來則受到粵語的滲透,成為“雙方言區”,甚至變成粵語區。由此可見,到了唐宋時期,粵語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具有顯著特點的漢語方言,幷且形成了以番禺(廣州)為中心,以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為基礎的一種通行語言 。
廣信
廣信還是嶺南早期的文化中心。東漢時期,一大批文人學者以這裡為陣地,開展文化活動,設館客授生徒。其中最突出的是經學家陳元和士燮。陳元被譽為“嶺海儒宗”,晚年回廣信辦學,成為嶺南文化的先驅者之一。上燮擔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還一度“董督七郡”,不少中原文人慕其名前來依附,他們來往於交趾、廣信等地,以講學為業。這些文人在傳播中原漢文化時所使用的,當然是有漢字作為紀錄符號的雅言。土著居民在學習漢文化和漢字之時,也就學習了雅言。這些土著居民的語言本來乾差萬別,互相無法通話,又沒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漢人交往時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間交往也不約而同地藉助雅言。這么一來,雅言便成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語,就像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交往都使用雅言一樣,形成雙語制,在自己部落內使用自己的母語,對外交往則使用雅言。同時,古百越語言中一些因素,也為漢族移民的語言所吸收,從而逐漸形成為漢語的一支方言——粵語。
粵語形成之初,跟中原漢語差異並不明顯。到晉朝以後,先有“五胡亂華”,接下來便是長達200餘年的南北分治。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對那裡的文化和語言帶來巨大的衝擊,從周朝以來一直作為民族共同語的雅言逐漸消失。在這—。時期,嶺南地區保持較為穩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變而成的粵語沒有發生中原漢語那樣的變化,一直保持著原來的音系。正如李如龍教授所說;“中古之塞擦音聲母的分化,鼻音韻尾的合流,塞音韻尾的弱化和脫落、濁上歸去、入派三聲這些在許多方言普遍發生的變化都被粵方言拒絕了。”(《方言與文化的巨觀研究》)因此,雅言在今天的北方和中原已經蕩然無存,它的大量因素卻保存於今天的粵語。
封川話濁塞音:早期粵語的活化石
粵語保存著占代雅言的大量因素,可以通過粵語與《切韻》音系的對照證實。《切韻》是我國最早一部音韻學著作,成書於隋朝初年,所記錄的是南朝時期讀書人的音系,也就是晚期雅言的音系。以《切韻》音系跟今天漢語七大方言進行對照,可以看出,保存這個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以古代的入聲為例,北方的漢語方言由於受遊牧民族語言影響,塞音韻尾普遍脫離,因此,現在這·—帶的人們完全不知道入聲是怎么一回事。其他漢語方言雖然保存一些入聲,卻不完整。粵語由於拒絕了“入派三聲”這一變化規律,所以保存著古代的全套入聲,同鼻音韻尾整齊對應。
在粵語的形成地封開一帶,古代雅言音系的因素保存得更為明顯。《切韻》音系中有一套濁塞音聲母,這套濁塞音聲母在漢語大多數方言中已經消失在今天的粵語廣州話亦已無存。然而,這套濁寒音聲母在封開的粵語中完整保存。更令人注意的是:在封開粵語,不僅在《切韻》中念為濁塞音“並”、“定”、“群”母的字仍然讀為濁塞音,而且有些在《切韻》中已經念為清塞音“幫”、“端”、“見”母的字也讀為濁塞音。我們知道,“濁音清化”是漢語聲母演變的一條規律。根據這條規律,濁塞音聲母越發達,其年代便越久遠。封開粵語濁塞音比《切韻》音系發達,說明它保存著比《切韻》成書年代更早的音系,也就是兩漢時期的雅言音系。所以說,它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也是早期粵語的活化石,是粵語形成於古廣信的見證。粵語概述
使用國家及地區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印尼北蘇門答臘省棉蘭市、聖誕島、馬來西亞、越南、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粵人移民國家和地區
區域
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東省多數地區、香港、澳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桂林一帶除外)
使用人數
約6700萬~1.3億
排名
16
漢藏語系-漢語族-粵語
辭彙分類
粵語(廣東話)的辭彙分為漢字詞,外來詞,固有詞。
漢字詞:最常用,占辭彙的大部分,如“時間”;
固有詞:即廣東話特有的,屬於古代漢語詞,現在漢語中其中上不用或消失,如“攰(累的意思)”,“睇(看的意思)”;
外來詞:外來詞則是指源於其他語言的詞,如“巴士”。
官方地位
香港、澳門
管理機構
香港政府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言事務部
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
語言代碼
ISO639-1:zh
ISO639-2chi(B)zho(T)
Ethnologue第14版:YUH
ISO639-3:yue
地位爭議
據邢公畹等先生考證,早在龍山文化時期即堯、舜時期,黃河流域就發生了一場以中原為中心、在空間上向周圍、在時間上向後世擴展的“夏語化”運動;到西周時期,進而形成以夏語原生地-秦晉的方言為標準音的“雅言”(見《漢藏語系研究和中國考古學》)。
粵語定位
廣東,簡稱粵。而粵語是“在這個地方生活的人們所講的語言,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粵語’了。”這僅是字面上的意思,但不能說它是錯的。這跟“阿拉伯數字”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但它又叫“‘阿拉伯’數字”的道理是一樣的。粵語因是在廣東省內流行,且占有主流地位,所以又叫“廣東話”是科學的。其實在粵語族群,民間對這種語言的稱呼為“白話”,以別於當時讀書所用的文言文。這是老百姓對自己所講語言的稱呼,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對粵語最恰當的表述。
粵語源於古越語和古漢語的混合,這大抵已是不爭的事實了。這正解釋了為什麼粵語和壯語甚至是泰語都有明顯的親戚關係(因為大家都有古越語的基因)。至於粵語是一種“語言”還是一種“方言”,這就純粹是劃分方法和政治走向的問題了。單以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只可說兩種語言變體之間的近似度有多少(一般從基本辭彙的統計出來),而不可能科學地劃一條線,說過了這一條線就是語言,線上以內的就是方言。方言和語言的劃分,很大程度上是社會問題、是政治問題。
歷史溯源
秦漢時期
自上古時期,居於嶺南地區的多個原始部族被居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人泛稱為南越族。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後,華夏族人來到嶺南地區,南越族人則逃往山區或更南方的地區,當時的華夏族語言開始傳入嶺南地區。秦朝滅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兼併桂林郡和象郡稱王,建立了短暫的南越國。在漢朝的鼎盛時期,華夏族融合當時周邊多個民族演變成漢族,中原語言和當地古越語(百越之南越)本土語言形成粵語雛形,閩越、南越、揚越等即百越。
魏晉南北朝時期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再次處於長年內戰,北方更首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峰期。當時中原傳入的漢語與以前形成的古粵語混合,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別。這一時期是粵語的成長時期。
唐宋時期
在唐朝頂盛時期,嶺南地區的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已被漢化。而在漢族分布較少的山區,原始部族則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仍受中原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能對應中古漢語發音但有獨立辭彙文法的語言。唐朝滅亡後,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宋朝時期,北方更再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唐宋時期可被視為粵語的定型時期,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中原漢語發音。
元明清初時期
在元朝,蒙古人遷都至位於燕雲十六州內的大都(前稱燕京,後改稱北京),並以當地話作為官方語言,當時的中原漢語與中古漢語和粵語的差別在此後不停變大:當時的中原漢語已急劇地向北京官話方向發展,北京官話的入聲迅速消失(即是-p/-t/-k韻尾脫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都帶有不同入聲韻尾),又出現了不屬於“平上去入”傳統四聲的輕聲聲調;已經定型的粵語則不受元朝影響而獨立發展。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的官話韻尾進一步消失(現代官話僅存-n/-ng韻尾,-m尾與-n尾合併)。又有連線i/u韻母的g/k/h聲母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均帶有g/k/h聲母,在現代官話則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粵語則平穩而緩慢地變成現代粵語,最明顯是不再分辨z/c/s聲母和j/q/x聲母,又按粵語韻母長短把陰入聲派入上下兩種陰入聲(如“色錫”兩個陰入聲字分別帶有短和長的韻母,前者被派入尖銳的上陰入聲,後者被派入近似陽入聲般低沉的下陰入聲)。
清朝中末時期
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留下廣州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故相當一部分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掌握的漢語是粵語而非官話,不少京官為了與外國人經商議事亦常常接觸粵語,使得粵語首次逆向傳播到中原。在這一時期又有大量的粵人遷移到美洲、澳洲和東南亞等各地,粵語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代
中華民國成立時,雖然有用北方白話取代文言文正式書寫的地位,但粵語的實際使用未有受到任何限制。但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全面“推廣國語”的運動中,粵語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地位已大不如前。粵語受到北方漢語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致在中國大陸粵語分布區的許多年輕的一代不懂得一些專門名詞的粵語讀法。由於國家政策規定,學校都要用國語進行教學,年輕一代長期在國語的環境下成長,變成有部分小孩可以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和外省人溝通,但是廣州話就不太懂,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不少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士開始產生一種母語危機感,因此中國各地近年來要求保護本土語言文化的呼聲逐漸開始壯大。同時在香港、澳門和海外,由於不受國語政策的約束,粵語在港澳被廣泛運用於教育、行政、法庭、新聞傳媒、娛樂、音樂、電影、電視當中,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現代粵語流行文化,對南粵文化和粵語的保護起了極大的作用。加上粵港澳地區受惠於長年的經濟開放和流行文化發展,這些成果也令不少帶有粵語源頭的辭彙被傳播開去。
不過近年香港已經有部分學校使用國語教中文,認為國語有助於學習中文。但由於香港中文大學所推行的《正字工程》,一般香港人均以為粵語是唐代漢語之活化石,以致慢慢向古漢語靠攏,粵語中之台侗語底本亦在消亡中。[原創研究]現在由於來自兩廣的老移民在海外華人社區經濟與文化漸漸衰落,而來自中國大陸及台灣的移民逐漸占據新華人移民的主體,並且由於其受教育程度和經濟能力遠較前者優秀,現在在海外華人社區中粵語的使用呈現衰落之勢。
狀況
目前全球粵語使用人口大約有一億,使用地區廣泛其中廣東約7000萬,廣西2000萬,港澳灣和海外華人華僑約1000萬。所以共約1億多人使用粵語。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套用,而且支持著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此外,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方言(如囝粵語還是漢語方言之一的話),亦是唯一沒有正式文字系統的大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