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1900年6月)京、津沿線義和團及清軍在廊房阻擊西摩聯軍進犯北京的戰鬥。
過程
義和團在京、津地區的蓬勃發展引起列強的極大恐慌。英、法、德、美、俄、日、意、奧等國紛紛以保護使館為名,向北京增兵,準備對義和團進行鎮壓。五月十四日(6月10日),天津租界內的各國駐軍在北京公使團授意下組成侵華聯軍,英國中將西摩(Sey-mour,Admiral Sir Edward H,1840―1929)擔任統帥,準備分批乘火車進犯北京。當天上午9時,西摩率領首批聯軍500人先行,第二批聯軍約600人緊接著上路。此後侵略軍不斷出動,總數達2300多人。各地義和團聞訊後紛紛拆毀鐵路,西摩聯軍難以順利通行,至十五日傍晚才到達京、津之間的廊房車站附近。當侵略軍正在搶修鐵路時,突然一隊頭扎紅布、手執大刀長矛的義和團從鐵路右側猛衝過來,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慌忙向廊房車站竄逃,義和團跟蹤追擊。這時一隊美軍恰好從後面趕來,在鐵路兩旁架起大炮,向義和團轟擊,當場打死團民30多人。附近鄉民聞訊立即前來參戰,將敵人緊緊包圍在廊房車站一帶,一連兩天發起多次衝鋒。敵軍憑藉洋槍洋炮進行抵抗。十八日清晨,當西摩聯軍準備繼續乘車北上時,義和團300多人又奮不顧身地衝來,擊斃敵軍5名。西摩聯軍開槍掃射,義和團也有百餘人傷亡。是日下午,駐守在落垡的侵略軍也遭到義和團包圍,西摩聞訊後只得抽出兵力回兵搭救。至二十日,西摩聯軍已出動六天,仍被義和團民眾圍困在距北京尚有一半路程的廊房車站,給養斷絕,彈藥告缺,剛剛修好的鐵路又被義和團破壞,前不能進犯北京,後與天津租界失去聯繫,在廊房一帶完全陷於孤立狀態。西摩只得改變計畫,下令聯軍退回楊村,準備改由運河北上入京。二十二日,在廊房車站尚未後撤的聯軍餘部又遭到2000多義和團民及董福祥甘軍的聯合襲擊,6名敵軍被打死,48人受傷。當晚,義和團和甘軍又在楊村車站偷襲敵營,打死打傷近40人。在中國軍民聯合打擊下,西摩感到“進京之路,水陸俱窮”,於是決定放棄進犯北京的計畫,沿運河向天津後撤。在回撤路上,聯軍又屢遭義和團襲擊,白天不敢行動,只好夜間竄逃。二十九日,天津租界內2000多侵略軍前來搭救,次日西摩聯軍才狼狽逃回租界。廊房一戰,西摩侵略聯軍62人被擊斃,228人受傷;在半個月時間內未能從天津到達北京。中國軍民聯合抗擊西摩聯軍的勝利,狠狠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對保衛北京和天津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