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5
民 族: 漢族
人物介紹
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大學春秋》(合作),中篇小說《在自由神聳立的地方》(合作),電影文學劇本《青山遮不住》,文藝論文集《鼓吹與論爭》、《文化:湖邊思索錄》,雜文隨筆集《吃蜘蛛與吃螃觸》,《說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凱陳言集》等。論文《關於文化扶貧工程的思考與建議》(合作)獲1994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主要經歷
康式昭老先生筆名康凱,1951年入川南資中中學(即現之一中校),任學生會主席,1953年提前畢業考入北大中文系,大學畢業後從事文藝理論工作,六十年代在鄧拓主編的《前線》雜誌社任文學編輯,是《三家村札記》的責任編輯,經手編髮了“三家村雜記”之全部雜文,曾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吃過苦頭。“文革”以後積極支持《學習與研究》和恢復刊名後的《前線》,為之撰寫了大量雜文。歷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文化處處長,北京市文聯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會理會長,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著作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雜文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文藝學會副會長,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曾擔任文化部文華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戲劇梅花獎等全國性常設文藝類評獎的評審。《說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凱陳言集》戲劇論集《說戲·戲說》等。
他的長篇小說《大學春秋》1984年被全國中學生投票評為“最喜愛的十本書”之一;青年讀物《願你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及《你我他之間――人怎樣對待人》被評為中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二等獎;論文《關於文化扶貧工程的思考和建議》被評為1994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數十篇雜文及文章被省級及省以上各類評獎數十次評為特等獎、一等獎等;2007年,他撰寫的雜文被教育部收編在全國高中三年級語文第五冊教材必讀課文。
人物生平
他於1935年出生在萇弘故鄉資中,他從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57年,正當他準備出版第一部作品時,恰逢文化大革命。23年後,他的《大學春秋》(合作)才得以面世,並在1984年被全國中學生投票評為“最喜愛的十本書”之一。此時,他重拾紙筆,陸續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青山遮不住》,他便是內江籍作家康式昭。
在康式昭回到家鄉資中捐資設立“康式昭”文學獎之際,記者採訪了他。
“我小的時候,父親原本想讓我長大後從事科研工作,但我卻偏偏愛上了文學。”康式昭告訴記者,在自己還在上國小時,父親就試圖他日後走上科研之路,要求他每天定時到資中一中圖書館看書。但是進入圖書館後,康式昭迷上了文學名著,幾大名著被他一掃而光。
國小二年級時,父親又為哥哥請來家庭教師,教授古文知識,並叫康式昭跟著學習。這段時間,康式昭背誦了大量古文,其中包括《古文觀止》、《陳情表》等,“這些文章我至今還能背誦。” 說著,康式昭脫口而出:“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沒想到,哥哥始終沒有對文學產生興趣,我卻深深愛上了文學。”康式昭笑著說。
1948年,父親過世,迫於生活壓力,康式昭離開了學校,來到藥房當起了學徒。康式昭說,他記得在他決定當學徒的前一天晚上,失業的哥哥因找不到工作而垂頭喪氣,母親抱著弟弟妹妹哭成一團,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他做出了當學徒的決定。
雖然離開學校,但康式昭依然執著於他的文學情懷,四處尋找各種文學書籍,看到老闆娘喜歡看武俠小說,便厚著臉皮向老闆娘借,白天不敢看,他只能在晚上借著昏黃的油燈看,並開始創作,主要描寫自己的學徒生活。
轉眼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內江得到了解放,資中開辦了職工業餘夜校。康式昭白天在藥店當學徒,晚上來到夜校上課,捧起久違的書本,康式昭倍加珍惜。
1951年,得知資中一中設立了助學金,康式昭考回了被迫離開的母校。並用兩年半的時間,念完了高中所有課程,於1953年順利考上北大中文學。
康式昭還清楚地記得,那是在1953年秋天,他背著被子,步行來到內江,參加了為期5天的考試,當時,他填報的所有志願均是北京大學,“填報志願時,我毫無猶豫地在第一志願一欄填上北大中文系。”
大學四年孕育了康式昭深厚的文學素養,1957年,北大創辦了文學刊物《紅樓雜誌》,他擔任主編。康式昭的第一篇小說《明天是曾月二十三》也在《紅樓雜誌》創刊號上發表。這部小說描述了他當學徒前一天晚上家裡發生的事情,曾月二十三那天,他開始了自己的學徒生涯。
1958年,大躍進期間,當多數人湧入寫詩的潮流中,他組織北大話劇社集體創作了話劇《時代的芳香》。《時代的芳香》共4幕7場,描寫了北大化學系學生科研攻關,製造香精的故事。康式昭坦言話劇本身有諸多不足之處,但它是新中國校園戲劇的發端,並於1959年初在中央人民電視台播放。
康式昭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大學春秋》(合作)以北大校園生活為背景,深入描寫大學生活,是第一部反映新中國大學生活的長篇小說。當時,他把手稿寄給《收穫》雜誌葉以群,葉以群連夜看完了整部小說,很是高興,第二天便在《收穫》雜誌上刊載,並打算進行連載。
1966年,正當康式昭籌備出版《大學春秋》一書時,文化大革命開始,《收穫》停刊,此時,康式昭在鄧拓主編的《前線》雜誌社任文學編輯,是《三家村札記》的責任編輯,由於經手編髮了“三家村雜記”之全部雜文,受到牽連,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經歷種種艱辛。文革期間,他決心不再寫東西。
文革後,他重拾紙筆,積極支持《學習與研究》和恢復刊名後的《前線》,並為之撰寫了大量雜文。80年代,康式昭先後擔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文化處處長,北京市文聯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1990年,調文化部,任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工作之餘,他全心投入創作,陸續出版《青山遮不住》、《鼓吹與論爭》、《文化:湖邊思索錄》、《吃蜘蛛與吃螃觸》、《說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凱陳言集》等作品。
創作之餘,康式昭還積極探索中國文化發展之路,經過到歐洲、南美、北美等國家進行系列考察後,他寫了《文化:湖邊思索錄》和《關於文化扶貧工程的思考和建議》,其中《關於文化扶貧工程的思考和建議》一文被評為1994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康式昭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他都十分關注貧困地區的文化發展,所以,經過到國外進行考察,他提出向國外先進文化發展思路學習,促進貧困地區文化事業發展的觀點。
康式昭仍然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化發展之路,年過70高齡的他仍然筆耕不輟,他告訴記者,他正在籌備出版他的文學集。
川籍作家
由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當代文壇》雜誌社承辦的“2010中國當代文學論壇——新世紀文學創作與理論發展學術研討暨《當代文壇》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評論家就“如何打造文學川軍”與四川作家對話。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文學川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