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恆

傅恆

傅恆又稱富察·傅恆(?-1770年),字春和,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在軍機處二十餘年,為高宗所倚重。曾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清緬戰爭,並參與籌劃平定準葛爾部戰爭。乾隆時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帥,諡文忠。撰寫《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書。子福康安,曾平定台灣林爽文起事、西藏廓爾喀事變等,封嘉勇郡王。

基本信息

朝廷地位

傅恆楊俊毅飾演的傅恆
傅恆傅恆敕撰的西域圖志

傅恆,字春和,姓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曾祖哈什屯為順治朝內大臣,祖父米思翰康熙戶部尚書,父親李榮保亦官至察哈爾總管。傅恆的姐姐是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故而他又是外戚。家族顯貴使之在仕途上平步青雲。乾隆五年(1740年)他被授予藍翎侍衛,僅過三年,又被破格提升為戶部侍郎。乾隆十年,乾隆帝以傅恆“世族舊臣,可望成器,是以加恩令在軍機處行走,使之練習政務”,於是,又成為軍機大臣,十二年晉升為戶部尚書。十三年,孝賢純皇后隨從乾隆帝南巡,回來的路上死於德州,傅恆以皇后之弟又被加太子太保銜,晉升協辦大學士。

傅恆以外戚望族驟登崇階,引起朝中大臣的注目。乾隆十一年(1746年),御史萬年茂彈劾學士陳邦彥于振,他們兩人在本年八月舉行的瀛台賜宴中向傅恆屈膝請安。乾隆帝認為此事“關係陳邦彥、于振兩人之名節,而傅恆若妄自矜大,致詞臣如是趨奉,亦當有應得之罪”。於是,他親自召見劉於義汪由敦舒赫德王安國等,當面詢問有無此事。劉、汪、舒三人都說沒有這事,只有王安國說他聽到關於此事的傳聞,但未親眼見到。乾隆帝對此很不滿意,就令大學士張廷玉和訥親兩人進一步查核。他們詢問了陳邦彥和于振,以及與陳、於兩人同班的裘日修、董邦達等人,陳、于堅不承認,而裘和董則說未見到。根據張廷玉和訥親所上的關於此事的奏文,乾隆帝斷定此事為“子虛烏有”。御史萬年茂因此受到處罰。雖然這場軒然大波被平息下去,但從中卻反映出年輕氣盛的傅恆在朝廷中的顯赫地位。

奔赴金川

傅恆乾隆

正當傅恆官運亨通,步步高升時,地處西南邊睡的四川金川地區燃起戰火,土司莎羅奔攻打鄰部,不聽清政府裁處,清軍進攻接連受挫。乾隆帝懲處經略訥親和川陝總督張廣泗後,以傅恆為經略,前往金川督師。諭旨指出:“自御極以來,第一受恩者無過訥親,其次莫如傅恆。今訥親既曠日持久,有忝重寄,則所為奮身致力者將惟傅恆是屬。傅恆年方壯盛,且系勛舊世臣,義同休戚,際此戎馬未息之時,惟是出入禁闥,不及援枹鼓勇,諒亦心所不安。況軍旅之事,乃國家所不能無,滿漢大臣必歷練有素,斯緩急足備任使。傅恆著暫管川陝總督印務,即前往軍營,一切機宜悉心調度。”隨之又晉升傅恆為保和殿大學士。傅恆也深知此行事關重大,因而對戰前的準備做得很充分。他得知康熙年間征西藏時,威遠炮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就“請各帶兩位,並令造辦處員外郎西寧於城外交工部委員送金川軍營”。乾隆帝答應了他的要求,並批准傅恆和其他軍機大臣的建議,除調京師及東北三省軍隊外,還從陝西甘肅雲南貴州湖北湖南和四川等省調撥滿漢兵三萬名,“定期來年三月內全抵軍營”。此外,關於驛站、兵器、軍糧及馬匹等事項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同年十一月初三日,傅恆出師。臨行之際,乾隆帝“親詣堂子行祭告禮”,並“親祭吉爾丹纛”,還“至東長安門外幄次,親賜經略大學士酒,命於御幄前上馬”。皇子和大學士來保還奉命到良鄉為傅恆送行。典禮之隆重前所未見。

離開京城後,傅恆率所部日夜兼程奔赴金川。進入四川境內後,山高路險,氣候也十分惡劣,不是颳風就是下雪,行軍異常艱難。加之四川屢遭戰事,地方財力匱乏,軍隊所需馬匹常常不能及時供給。傅恆為了儘早趕到金川前線,常常是“減從星發,竟至步行”。乾隆帝為此特頒旨嘉獎,“著晉銜太保,仍加軍功三級”。

平定金川

傅恆傅恆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傅恆到達卡撒(今四川省金川縣東南)軍營後,立即捉拿和斬殺了為張廣泗所寵信而實為金川莎羅奔安插的奸細良爾吉和阿扣,除掉了內部隱患。傅恆大力整頓軍隊紀律,任命冶大雄總統,“凡張、訥誤算者,鹹更置之,壁壘為之一新”。同時他親臨兩軍陣前,仔細觀察地形,認真分析訥親、張廣泗失利的原因。時大金川莎羅奔據勒烏圍(一作勒歪,在今四川省金川縣之東),其侄郎卡固守噶爾崖(一作刮耳目,一作噶拉依,今四川省金川縣東南),兩地都在大金川的東岸,阻山臨河,形勢極為險峻。莎羅奔依恃這複雜的地形,修築很多碉堡。這碉堡是用石頭壘成的,比中原地區的塔還要高,它的四面都有孔,可以向外發射箭矢和槍彈。每一石碉只要有數名守軍,就可以抵擋成百上千士兵的進攻。面對這險峻的地形和易守難攻的石碉,當初,訥親和張廣泗不是想法智取,而是一味強攻,“以卡逼卡,以碉逼碉”。傅恆以為這種辦法最為荒唐,他在給乾隆帝的奏摺中說:“臣查攻碉最為下策,槍炮惟及堅壁,於賊無傷。而賊不過數人,從暗擊明,槍不虛發。是我惟攻石,而賊實攻人。且於碉外開濠,兵不能越,而賊得伏其中,自下擊上。……客主勞佚,形勢懸殊,攻一碉難於克一城。即臣所駐卡撒左右山頂即有三百餘碉,計半月旬日得一碉,非數年不能盡。且得一碉輒傷數十百人,較唐人之攻石鋒堡,尤為得不償失。如此曠日持久,老師糜餉之策,而訥親、張廣泗尚以為得計,臣不解其何心也。”基於此種認識,傅恆決定採取新的進攻策略,“近日賊聞臣至,每日各處增碉,猶以為官兵狃於舊習,彼得恃其所長,不知臣決計深入不與爭碉。惟俟大兵齊集,四面布置,出其不意,直搗巢穴,取其渠魁,定於四月間必有捷報”。

然而傅恆關於金川地險、石碉難攻的奏報,卻使乾隆帝征剿金川的決心動搖了。當初金川戰事伊始時,他本以為其地

傅恆傅恆

小兵寡,不足以抵擋清朝大軍。誰知勞師兩載,寸土未獲,反而因此誅殺訥親、張廣泗兩位大臣。傅恆奉命督師出征金川的途中,又常奏報四川路險,物力貧瘠的情況,這才使他感到征伐金川並非易事。他在給傅恆的諭旨中,就表露出對這次出征金川頗有後悔之意:“訥親自辦理金川軍務以來……而於道路之險阻,兵民之疲憊,一切艱難困瘁之狀,從未據實入告。朕因軍旅重大,不容久瀆,特命大學士傅恆前往經略……設令訥親、張廣泗早行奏聞,朕必加以裁酌,不至多此一番勞費矣。今朕於此事頗為追侮。但辦理已成,無中止之勢。”所以,當乾隆帝接到傅恆關於金川石碉林立,易守難攻的奏報後,除了更加痛恨訥親和張廣泗隱匿實情不報外,也就產生了撤兵休戰的想法。加之又屢奉皇太后“息武寧邊”之諭,於是就在乾隆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下令傅恆班師回朝。但是傅恆卻認為金川之事可成,反對中途撤兵。他上奏說:“金川軍事誤於初起之時,蠻首本在化外,止可略惕以成,不必深入其阻,一誤再誤,以汔(迄)於今。若輕率蕆事,則賊焰愈張,眾土司皆罹其毒,邊宇將無寧日。使賊境果非人力所及,臣亦何敢強必成功?但審度形勢,賊碉非盡當道,其巢尤皆老弱,但舍碉而直搗中堅,賊亦必出碉而年顧分拒。我兵且戰且前,一面乘間奪碉,一面各攜兩旬千糧,由昔嶺中峰直抵噶爾崖,實有破竹建瓴之勢。今功在垂成,棄之可惜,且臣受命調兵大舉,若不掃穴禽渠,亦何顏以返內地?不然,或賊震惕乞降,匍匐軍門,則相機禽獻,亦可奏凱。”因為乾隆帝已決計罷兵,所以不同意傅恆繼續進兵的要求,再次下達諭旨,要傅恆班師,且賜詩三章,中有“壯志無須效貳師”、“速歸黃閣贊元功”之句。此時,傅恆和岳鍾琪已兵分兩路,率軍深入。傅恆軍由昔嶺直取噶爾崖,岳鍾琪軍經黨壩進攻勒烏圍,連奪數個碉卡,聲威大振。莎羅奔甚為恐懼,他自知力單勢薄,難以抵擋清軍兇猛的攻勢,加之良爾吉和阿扣已死,失掉內應,更無計可施,於是,只好利用過去曾隸岳鍾琪手下、隨岳入藏平叛的關係,遣人向岳鍾琪乞降。岳鍾琪抓緊時機,親率十三名騎兵馳入敵軍營中。莎羅奔見岳鍾琪親至,即隨岳鍾琪赴傅恆軍營。傅恆升帳受降,莎羅奔保證效忠清朝,不再侵犯其他土司,並交納賦役,履行職責。於是,莎羅奔被免於治罪,仍為金川土司。至此,平定金川之役勝利結束。乾隆帝聞訊非常高興,特地頒詔嘉獎,並沿襲功臣揚古利之例,賜給傅恆豹尾槍兩桿、親軍兩名。同年三月,傅恆班師返京,乾隆帝命皇長子和裕親王到郊外迎接,又“御殿受賀,行飲至禮”,下令按開國元勛額亦都、佟國維例,建宗祠祀傅恆曾祖哈什屯、祖米思翰、父李榮保,春秋官為致祭”,並於東安門內賜第一所,賦詩慶其落成。寵命優渥,無以復加。

作戰時病逝

乾隆二十年。乾隆欲出兵伊犁。只有傅恆全力支持。協心贊畫。在大軍凱鏇之時,乾隆帝在授傅恆一等公。二十三年,乾隆對緬甸用兵,首戰不利,傅恆在此請纓。四月到達前線,八月一切準備就緒率兵出發,連打數個勝仗,取得初步勝利。十一月,傅恆圍攻老宮屯,清兵因水土不服,氣候不適,大批染病,傅恆也因病不能再指揮作戰。三十五年三月,傅恆返京。五月,病情加劇,七月病逝,享年不到50歲。乾隆親臨祭悼,諡號“文忠”與其他外戚不同,傅恆沒有在京城坐享富貴,而選擇了為國家出力,為皇帝分憂。這也就無怪乎乾隆對其用情至深,縱觀大清王朝300年無數滿大臣,功績鮮有出其右者。傅恆的名字無疑在清史中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相關景區

紫禁城軍機處

傅恆紫禁城軍機處

位於故宮博物院西路的軍機處曾經是傅恆的辦公室,室內陳設依然保持著原樣,令人隱約體會到這裡曾經捷報頻傳的喜悅和戰事不斷的緊張氣氛。

傅恆從乾隆十四年任首席軍機大臣直到乾隆三十五年去世,前後二十二年,是乾隆朝擔任此職時間最長的一個。傅恆在乾隆五年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侍衛官,短短九年的時間就升為首席軍機大臣,並兩次封為“一等忠勇公”,可以說是官運亨通。

香山碉樓

香山臥佛寺一帶的山坡上分布著很多石砌的古碉樓。乾隆年間這個地方曾做過練兵營地。

乾隆十一年(1746年),雲南大小金川的土司相互攻伐,侵蝕吞併相鄰番屬。十二年(1747年),發兵進剿。土司存險要地方修建了很多易守難攻的石砌碉樓工事,清軍久攻不下。乾隆下令在香山的南邊建了三座和金川相似的碉樓,又稱“梯子樓”;選拔二千名身強力壯、武藝高強的士兵組成“健銳雲梯營”,又名“飛虎營”,演練攻堅。在碉樓附近還建了團城演武廳,又稱“閱武樓”,乾隆經常登城觀看演習。

傅恆祠堂

傅恆傅恆宗祠碑

傅恆得勝歸來,乾隆就為他建了一座祠堂。後來北京大學為紀念蔡元培,將祠堂改做“子民紀念堂”。今天,這裡已成了文化部大院。據說院子裡的兩棵樹,是當年傅恆親手種的。這座宗祠曾經記錄了傅恆一生的豐功偉績。

準葛爾鄯從康熙末經雍正朝以至乾隆初期,一直就是一個今朝廷頭疼的問題,幾次用兵都沒有完金平定。乾隆十九年(1754年),準葛爾都發生內亂,乾隆皇帝想藉機出兵。清廷所有官員都無信心,甚至反對,惟獨傅恆贊成乾隆決策。後來乾隆聽取了傅恆的意見,出兵攻打準葛爾,第二年就攻克並收復了伊犁,俘獲了準葛爾部的首領。由於傅恆支持這次戰役,乾隆非常欣賞他的戰略眼光,決定再封“一等忠勇公”:把傅恆像列於紫光閣,排在所有將士之前。

傅恆墓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對緬戰爭失利,又命傅恆掌管軍務。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恆率清軍主力出戰緬甸,一路征討,勢如破竹。十一月,傅恆在軍中染病,奉詔回京。傅恆病重期間,乾隆幾乎每日派人看望,幾次親臨慰問,關懷備至。兩個月後病情惡化。次年七月十三日,傅恆病逝。

傅恆的陵墓在清東陵附近。清東陵是皇族的陵墓群,傅恆可以說至死都陪在皇帝身邊。傅恆陵墓是清東陵最大的一個大臣陵墓區,由此可見他在朝廷里的重要地位。傅恆的家人都葬在別處,只有他的兒子,福康安,死後也葬在東陵與父親做伴。

川籍作家

由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當代文壇》雜誌社承辦的“2010中國當代文學論壇——新世紀文學創作與理論發展學術研討暨《當代文壇》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評論家就“如何打造文學川軍”與四川作家對話。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文學川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