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正教會

希臘正教會

希臘正教會與俄羅斯正教會並立的東正教兩大支系之一。亦泛指東正教。

希臘正教會

正文

俄羅斯正教會並立的東正教兩大支系之一。亦泛指東正教。1453年拜占廷帝國滅亡後,俄羅斯等一些斯拉夫語系國家的教會,相繼脫離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直接管轄,在禮儀中使用斯拉夫語,形成俄羅斯正教會系統;使用拜占廷禮儀和希臘語的正教會則為希臘正教會系統。
君士坦丁堡牧首區 希臘語系最大的自主教會。管轄土耳其、克里特、愛琴海諸島的正教徒和散居於俄羅斯、烏克蘭、波蘭、阿爾巴尼亞等地的希臘移民中的正教徒,以及阿托斯半島聖山上的修道院和芬蘭正教會。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原為古代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相傳由使徒安德烈始建主教座堂於此。4世紀以來,位居東派教會四大牧首區之首。到10世紀,設有624個主教區。11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成為各地東正教會的首領。拜占廷滅亡後,該牧首區處於受奧斯曼帝國保護地位。此後一些原屬該牧首區的教會相繼獨立,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仍保持其榮譽首席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土耳其有希臘族人150萬,1922年土、希戰爭後,希臘人口大為減少。1955年9月土耳其發生反希臘人和基督徒的騷亂,君士坦丁堡的正教會進一步削弱。阿托斯聖山上的修道院,至今仍保留著東正教隱修制度的特點,並珍藏有大量古代聖經抄本和遺物。芬蘭正教會原為俄國傳教士於12世紀時建立,屬俄羅斯正教會系統。1919年莫斯科牧首批准芬蘭教會自治。1923年歸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管轄。他們遵守西方教會的節期,禮儀中使用斯拉夫語或芬蘭語。一般仍保留正教傳統。牧首駐伊斯坦堡,其首腦稱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亞歷山大里亞牧首區 亞歷山大里亞原為古代基督教重要中心之一。相傳聖馬可始建主教座堂於此。其牧首原管轄非洲東北部的東派教會。在 5世紀關於基督神人兩性的爭論中,大部分教徒不接受卡爾西頓公會議所規定的基督論教義,與正統教會分裂而成為一性論派;因其禮儀使用科普特語,又稱科普特教會。只有接受卡爾西頓信經的教徒,屬於亞歷山大里亞正教會,信徒主要居住在非洲地區。7世紀後,一部分教徒改信伊斯蘭教,正教徒人數逐漸減少。19世紀,許多希臘和敘利亞的正教徒移居埃及。20世紀時,在的黎波里、亞的斯亞貝巴、喀土穆、突尼西亞和南非約翰內斯堡都建立了正教教區。同時,由希臘人擔任牧首的牧首區,還積極在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等國發展本地正教會。牧首座堂在希臘基菲西亞。最高首腦稱亞歷山大里亞和全非的教父和牧首。
安提阿牧首區  安提阿原為古代基督教中心之一,相傳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堂於此。牧首區在正教尊稱上位居第三,原管轄敘利亞、小亞細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等地教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信徒大部脫離正統教會,參加聶斯托利派。 6世紀又有一部分分離為一性論派。其中仍保持正教信仰的教徒,於東西教會大分裂時,隨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同天主教分裂。後敘利亞成為穆斯林帝國的一部分,故在一些教區中通用阿拉伯文。14世紀以來,牧首區駐大馬士革,最高首腦稱大安提阿和全東方牧首。高級教士本來均為希臘血統,大部分教徒和下層教士則為阿拉伯人。1899年起,其牧首和都主教由阿拉伯人擔任。現設19個主教監管教區,分布於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伊拉克及美國、巴西和阿根廷。在禮拜中主要用阿拉伯語,也用希臘語或英語。
耶路撒冷牧首區  耶路撒冷據信為基督教起源地,故耶路撒冷教會在古代基督教中占有特殊地位。按尊稱名列第四。相傳耶穌的弟兄雅各在此始建主教座堂。卡爾西頓公會議批准為牧首區。12世紀初,十字軍在耶路撒冷建立拉丁王國後,天主教神職人員在該地曾占顯著優勢。拜占廷帝國滅亡後,該教區正式成為自主的正教牧首區,轄巴勒斯坦、約旦和西奈等地正教會,人數約6萬,大都為阿拉伯人,但牧首和主教都是希臘人,屬於在聖地和聖地附近設有修道院的聖墓兄弟會。最高首腦稱耶路撒冷聖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隱修院內禮拜用希臘文,一般教堂的禮拜則用阿拉伯文。
希臘正教會 指希臘本土的正教會。拜占廷和奧斯曼帝國期間,希臘正教會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理。1833年宣布自主,1850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給予承認。現為希臘國教,信徒約占全國人口90%以上。所屬各教區,名義上仍屬君士坦丁堡管轄。在雅典和塞薩洛尼基亞有兩所神學院,總會設雅典。正教在希臘影響廣泛。阿托斯山修道院、帕羅斯島的隆哥法達隱修院和帕特摩斯隱修院在希臘正教會中亦有很高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希臘出現以神學家弟兄會為代表的自發傳教運動,由受過高等教育,嚴守宗教規戒的司祭和平信徒組成,從事傳教及教育工作。
希臘正教會希臘正教會
賽普勒斯正教會 據傳為巴拿巴於1世紀創立。431年以弗所公會議承認其自治,屬安提阿牧首管轄。十字軍占領期間,西派教會主教力促賽普勒斯正教會歸順教皇,未成。1448年宣布自主。1831年希臘獨立戰爭期間,島上所有的主教和幾個修道院長都被土耳其人處死。在1878~1958年英國占領期間,主教們在要求與希臘合併的伊諾西斯運動中起著領導作用。1956年,馬卡里奧斯大主教被英國人放逐。1960年,賽普勒斯共和國宣布獨立。教會的自主地位得到保證,馬卡里奧斯被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教徒絕大部分為希臘族,禮儀使用希臘語。總部設首都尼科西亞,首腦稱新查士丁尼安和全賽普勒斯大主教。
西奈正教會 為東正教最小的自主教會。實際只管轄聖凱薩琳修道院。修道院位於西奈半島穆薩山之北的峭壁上。為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 530年建成。修道院院長由修道士推選。1575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認其自主地位。7世紀中葉,西奈半島被穆斯林軍隊占領,修士們為保住修道院,在院內修建了一座清真寺。據說歷代哈里發都保證該修道院的安全。當地貝杜因人至今仍到這所清真寺禮拜。現在,院內保存有2000餘幅聖像,以及世界上館藏數量最多的基督教希臘文皮卷文獻。該院現有修士不足20人,修道院長為大主教銜,由耶路撒冷牧首祝聖。
此外,在北美還有屬希臘正教系統的希臘大主教區,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希臘大主教區和都主教區,都屬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轄,禮儀用英語或希臘語。
希臘正教會希臘正教會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