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隱修制度

東正教隱修制度

流行於東正教會中、以苦身修行為宗旨,以遁世獨居或群居為特徵的修煉製度。詞源於希臘文Monachos,意為獨身。奉行者終身不婚,逃避世俗生活,遁跡山林曠野,潛心默念祈禱。

東正教隱修制度

正文

流行於東正教會中、以苦身修行為宗旨,以遁世獨居或群居為特徵的修煉製度。詞源於希臘文Monachos,意為獨身。奉行者終身不婚,逃避世俗生活,遁跡山林曠野,潛心默念祈禱。作為一種隱修的特殊形式和制度,從3世紀起,流行於東派教會間。4世紀中葉傳至西派教會後,逐漸形成天主教隱修制度
東正教隱修制度主要有三種形式,都起源於埃及。最早出現的是獨修隱士,由安東尼所倡。安東尼出身富家,20歲時棄產離家,獨身至沙漠修道,專事祈禱、默思,勞作苦身。以後在尼羅河三角洲一帶收徒授道。獨修隱士並無固定組織,大部分散在山野、洞穴、墳塋,隻身修煉。其次為集體隱修,由帕科米烏首創。他召集隱士群體集居,成立隱修院,自任院長,制定院規,共同遵守,以後發展成為東正教隱修制的主要形式。4世紀以後,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等地紛紛建立隱修院。該撒利亞主教大巴西勒曾巡視各隱修院,修訂院規,整頓組織,提倡在共行禁慾之外,尤應注意濟貧扶弱,服務社會,對後來東正教隱修制度有深遠影響。此外還有在獨修與集體隱修之間的折中形式,一般由2~6人組成,無固定組織和規章。盛行於埃及一帶。 4世紀著名隱修士多出身於這種“半獨修”的小組。
4~5世紀,隱修院在埃及迅速發展。據傳在尼羅河一帶有隱修士5萬人。6世紀,隱修院的中心移至巴勒斯坦,建立了一些著名隱修院,傳至今日,未曾間斷。如約旦河谷的聖撒巴斯修道院,建於478年,西奈的聖凱薩琳修道院,為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於530年所建。10世紀後,隱修院重心移至希臘北部的阿托斯聖山。在半島的峭壁上,群集20個大隱修院和眾多隱士小室。據傳在其鼎盛時期,山上的隱修士達4萬之多。東正教歷史上曾有26位牧首和 144位主教出於阿托斯山上的隱修院。11世紀東正教向俄羅斯傳播,隱修院在俄羅斯正教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最著名的有基輔的洞穴隱修院,由聖安東尼於1051年創建。莫斯科附近的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建於14世紀,現為莫斯科和全俄牧首公署所在地。在東正教中,隱修院作為培育神職人員,進行神學研究和收藏珍貴宗教文物的中心,對傳播拜占廷文化以及斯拉夫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
東正教不設隱修會。各修院自成系統。除在宗教生活和思想上互相影響外,並無組織上的聯繫,也沒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在修院中,每個修道士都有單身小室,幾個小室組成一個單元,由院長指定專人管理。一些大修院有較大的教堂,全體修道士在此舉行主要的宗教儀式,日課經等功課則在各自居室里進行。一般修院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修士們共同用膳,每天共同祈禱7次。勞作是修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種地、打鐵、染色、製革、製鞋等、產品除供自己需要外,多餘部分出售或交換。修士飲食簡約,衣服粗陋,嚴格齋戒,這種以節慾為基礎的修道方式,被認為是要達到“與聖靈神交默契”的首要條件。

東正教隱修制度東正教隱修制度
在早期的俄羅斯正教會中,一些王公貴族年老後,往往建立修院以為退隱之所。他們自任修道院長,享受著過去的尊榮,干涉教區事務,教區主教的人選往往需由其決定。有一些較大的修院同希臘正教系統的某些修院一樣,是神學傳播和研究中心,在教會中有重要影響。
大修院的最高領導,稱為院長,按其管轄許可權範圍,分為三個等級:①掌管各地區屬同一規章制度的若干修院;②掌握修院及其所屬的神父和教徒;③只掌管一個單一的修院。此外,有修士大牧長,也稱總修院長,掌管一地的幾個修院。如 6世紀在巴勒斯坦曾設兩個大牧長,分管集體隱修院和獨修隱士。有時較有地位的著名修院院長,亦稱大牧長。現時正教中的大牧長,僅作為有較深造詣的修士司祭的尊稱。一般隱修士和女修士,指向天主發“三絕”大願,即絕財(不置私產)、絕色(不娶不嫁)、絕意(不持私意,唯修院院長之命是從),參加修院過隱修生活者。此外,東正教修院中還有長老,為修道生活中的靈性導師。
20世紀在希臘出現一種半修院性質的組織,仿效天主教的修會,稱為生命社,又稱神學家兄弟會,1907年由馬托博羅創辦。其成員須嚴守獨身,但不必發願,並可隨時退出組織。一部分成員受司祭職,其餘均為平信徒。每年全體成員集體隱修一個月,專心祈禱,默念修煉,其餘時間在希臘各地從事神學教學、講道,辦學,出版宗教刊物等,影響很大,顯著地促進了宗教禮儀和奉行聖事的復興。現希臘有數個類似生命社的組織。1976年後影響有所下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