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簡介
伊斯蘭(al-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 穆罕默德在 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 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伊斯蘭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紀元開始於公元622 年。十多年後,阿拉伯人開始了征服世界之旅。公元732 年,伊斯蘭教徒在圖爾戰役中戰敗,於是針對西方的部分擴張戰爭就此停止。伊斯蘭教徒遵奉《古蘭經》的教導。
宗教派別
伊斯蘭教主要分為遜尼和什葉兩大派系,也有其他一些小派系(如哈瓦里吉派,伊斯瑪儀派)。遜尼派被認為是主流派別,又被稱為正統派,分布在大多數伊斯蘭國家,中國穆斯林也大多是遜尼派;什葉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還存在於其它一些國家和地區,比如伊拉克等國。兩派的分別主要在於對於穆聖繼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認上。按什葉派的觀點,只有穆聖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後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繼承人,而遜尼派則認為哈里發只是信徒的領袖,穆聖的宗教領導人的身份的繼承者,無論是誰,只要信仰虔誠,都可以擔任哈里發(即安拉使者的繼承人)。也就承認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前3任哈里發的合法性。不管是遜尼派、還是什葉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們都信仰同一部《古蘭經》、遵聖訓、都是誠信真主獨一、承認穆罕默德聖人是真主派給人類的最後一位使者。並認同真主的獨一、全知、全能、本然自立、無始無終、無重量、無動靜、無匹敵、不占據時空、無形無相、公正、是宇宙最高的完美實在。不同學術派別之間的和解,是廣泛的使命,是對所有穆斯林的基本要求,有信仰的穆斯林都必須建立這個基本理念。所有穆斯林國家的政府或社會團體,都應當為承擔這個使命發揮作用,保護和提倡不同學派互相和解。深信伊斯蘭是團結全體穆斯林的大旗,然後在團結的基礎上,各自研究和發展自己的所認識的學派。
傳播與發展
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師等多種途徑而得到廣泛傳播的結果。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教進入“四大哈里發時期”,隨著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對外征服,伊斯蘭教向半島以外地區廣泛傳播,史稱“伊斯蘭教的開拓時期”。661年起,伊斯蘭教進入阿拉伯帝國時期,歷經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亞、非、歐三大洲,伊斯蘭教成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經濟和學術文化得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史稱“伊斯蘭教發展的鼎盛時期”。13世紀中期隨著異族的入侵,帝國境內東、西部諸多地方割據王朝的獨立,阿拉伯帝國解體。中世紀晚期,伊斯蘭世界並立著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三大帝國;其中奧斯曼帝國版圖和影響最大。史稱“伊斯蘭教第三次大傳播的時期”。18世紀中葉以後,西方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伊斯蘭世界,許多國家逐步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伊斯蘭世界各國人民在“聖戰”和教派運動的旗幟下,多次掀起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鬥爭,給殖民主義者以沉重打擊。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伊斯蘭國家相繼獨立,大致形成當今伊斯蘭世界的格局。伊斯蘭教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傳播和發展,有著不同的特點。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由他的—最親近的門弟子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先後繼承他的事業,稱“哈里發”(意為安拉使者的繼承人)。四大哈里發執政的30年間,對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艾布·白克爾執政期間,平息了葉門南部、葉麻麥、哈達拉毛及巴林東部以偽先知圖萊哈、穆賽利邁、賽賈赫(女)等為首所發動的武裝叛亂,征服了變節者,重新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鞏固了麥地那政權。同時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開始對外征戰和擴張。歐麥爾執政時,乘波斯、拜占庭連年戰爭力量削弱之機,先後征服了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波斯、埃及等地,並採取凡歸信伊斯蘭教者免交人丁稅的政策,吸引被征服地的居民多改奉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發展成世界多民族信仰的宗教。他初步確立了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軍事制度、土地制度和年俸分配製度。他還制定了伊斯蘭教曆,以622年7月16日作為紀年元旦,以紀念穆罕默德由麥加遷徙麥地那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奧斯曼執政時,繼續西進征服北非,攻占伯爾克、的黎波里、迦太基;在東部征服亞美尼亞,重新平定了波斯和呼羅珊地區的叛亂,遠征軍在中亞到達巴爾赫、喀布爾和伽色尼,並促使這些地區的眾多居民改奉子伊斯蘭教。為統一伊斯蘭教思想、指導宗教活動和立法,在艾布.伯克爾時所輯錄的《古蘭經》原抄本的基礎上,經再次蒐集、反覆對照、核訂和考證、編纂成奧斯曼定本《古蘭經》,為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向世界的傳播提供了經典依據。阿里執政時,因伊斯蘭教上層領導集團爭奪哈里發權位的鬥爭進一步激化,導致了穆斯林之間的內戰,發生了駱駝之戰、隋芬之戰和納赫拉萬戰役,出現了彼此對立的政治派別,此後,伊斯蘭教在政治和宗教思想上陷於分裂。661年,阿里被刺後,四大哈里發時期結束,繼之而起的是以家族掌權的王朝時代。
伍麥葉王朝(661~750)時期.661年,由伍麥葉家族出身的穆阿維葉(600~680)所創建,定都大馬士革。王朝在穩定局勢並殘酷鎮壓了異己力量的反抗後,從7世
紀中葉起,繼續大規模向外擴張。在東部,沿波斯前進,先後占領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繼而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勢力直達帕米爾高原。在西部,首先占領迦太基,後征服了馬格里布地區,消滅了拜占庭在北非的殘餘勢力,柏柏爾人接受了伊斯蘭教。711年,以柏柏爾人為主力的阿拉伯軍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占領庇里牛斯半島大部分地區,將伊斯蘭教傳入西南歐。732年,阿拉伯軍隊襲擊高盧(今法蘭西共和國)西南部,戰敗後撤回庇里牛斯山以南,伊斯蘭教向西方的傳播,遂到此為止。8世紀中葉,其版圖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臨大西洋,北界鹹海,南至尼羅河,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在政治上;改哈里發的選舉制為世襲制,使哈里發國家成為一個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在經濟上,遊牧的阿拉伯人開始遷徙新征服的地區,由遊牧轉入定居;從事農耕和經商。分封土地、統一幣制、完善稅收,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在文化上,王朝法定阿拉伯文為官方和各地通用的語言,促進了阿拉伯語的廣泛傳播。吸收被征服地區,包括希臘、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地的先進科學與文化,開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在宗教上,採取減免人丁稅,招募軍隊等政策,鼓勵異教徒改奉伊斯蘭教。在各地興建莊嚴的清真寺,作為宗教活動和教育的中心,著名的有大馬士革伍麥葉清真寺、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凱魯萬的歐格白清真寺等,並附設有宗教學校,賜封有大量瓦克夫土地。以《古蘭經》和聖訓立法,向各地派出教法官和傳教師,主持司法和宗教活動。反映政治和宗教思想鬥爭的各種派別相繼出現。什葉派等派別形成。王朝末期,統治者橫徵暴斂,宮廷生活腐化,各種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哈瓦利吉派和什葉派多次舉兵反抗,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人民起義。750年王朝被呼羅珊艾布·穆斯林領導的起義所推翻。由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後裔艾布·阿拔斯奪取了哈里發地位,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750~1258)時期。750年,由艾布·阿拔斯(722~754)所創建,定都巴格達。在政治上,哈里發自詡為“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奉行宗教和世俗並重的政策。承襲波斯的行政管理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哈里發為最高領袖。由於任用波斯人擔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實際的統治地位。以哈里發為首的官僚體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貴族統治。王朝在最初的100年間,因對外大規模征戰的結束,出現了安定的政治局面,生產力有較大的發展,經濟和對外貿易繁榮。國內主要城市商旅雲集,對外壟斷海上貿易,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及亞、非、歐各地。隨著阿拉伯語的廣泛傳播,各族穆斯林共同創造的伊斯蘭文化蓬勃發展,出現了黃金時代。王朝在各地創辦宗教學校、圖書館、天文台和醫院,促進了學術文化的發展。哈里發馬蒙創辦巴格達“智慧館”掀起集體翻譯運動的高潮。廣羅各族不同信仰的學者,收集、保存、翻譯、研究古希臘、波斯、印度的古典科學文化著作,取得傑出成就。這一時期,在醫學、數學、天文學、化學、哲學、歷史學、地理學、文學、語法學等方面,成就輝煌,穆斯林人材輩出。在宗教上,王朝已經完成了征服地區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的過程,伊斯蘭教成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變成穆斯林的社會生活方式。伊斯蘭教的宗教學術如教法學、古蘭經學、聖訓學、凱拉姆學、蘇菲學等都有較大發展。遜尼派、什葉派已由早期的政治派別轉變為宗教派別,形成了各自獨立的教義和學說。穆爾太齊賴派得到很大發展,在馬蒙統治時期其學說被奉為國教。艾什爾里派教義逐漸發展成占統治地位的宗教學說。以安薩里為代表的教義學家將蘇菲派思想引入正統信仰,成為伊斯蘭教宗教哲學的一種形式。9世紀中葉後,由於王朝實行封建分封制,各地總督和封建主割據一方,帝國逐漸四分五裂。10世紀時,北非、埃及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909~1171)、西班牙的後伍麥葉王朝(756~1031)同阿拔斯王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945年什葉派的布韋希王朝入主巴格達,哈里發僅保留宗教領袖的地位。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進入巴格達,哈里發成為塞爾柱素丹手中的傀儡。繼之而來的是十字軍東侵(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拔斯王朝終於在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所滅亡。
奧斯曼帝國(1299~1922)時期。13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亞細亞興起。1299年,其部落首領奧斯曼一世稱素丹,正式建立奧斯曼國家。1453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並遷都於此,更名為伊斯坦堡。15世紀末,帝國已占領整個小亞細亞及巴爾幹半島,將伊斯蘭教傳入西南歐地區。16世紀是帝國的強盛時期,先後占領了亞美尼亞、喬治亞、敘利亞、埃及、巴格達、美索不達米亞、的黎波里、阿爾及利亞、希賈茲和葉門等國家和地區。伊斯蘭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也在帝國的控制之下。其疆域已包括以前的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大部分領土,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伊斯蘭帝國。從素丹賽利姆一世始,素丹自稱哈里發,雄踞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地位。帝國奉遜尼派教義為國教,以哈乃斐學派教法為立法、司法的準則。制定了以伊斯蘭教法為核心的行政、刑法、瓦克夫等實體法規,完善了伊斯蘭立法體系。政府設“伊斯蘭委員會”作為國家管理宗教的權力機構,起維護信仰和監督教法實施的職能和作用。帝國大力倡導和贊助伊斯蘭教育和學術文化,在各地建有大量華麗的清真寺、各類宗教學校、蘇菲道堂、圖書館,並培養宗教學者和官吏。比克塔希教團和毛拉維教團等蘇菲教團得到廣泛傳播和發展。17世紀,帝國隨著統治者內部的腐敗和外部條件的變化而日趨衰落。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亞非兩大洲展開了掠奪殖民地的鬥爭,奧斯曼帝國成為歐洲列強的角逐場。1798年,法蘭西共和國拿破崙·波拿巴一世率領的侵略軍占領了埃及,歐洲列強掀起了一場“瓜分奧斯曼帝國遺產”的激烈爭鬥,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徹底崩潰。1922年凱末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帝國,廢除了素丹和哈里發制。
16世紀,伊斯蘭世界出現了與奧斯曼帝國相抗衡的波斯薩法維王朝和印度的莫臥兒王朝。16世紀初在伊朗興起的什葉派的薩法維王朝(1502~1722),其版圖東至阿富汗,西達幼發拉底河,北抵阿姆河,南臨波斯灣,立什葉派為國教。掀起了波斯伊斯蘭文化的復興。16世紀中期帖木兒六世孫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莫臥兒帝國,其領土達南亞次大陸的整個北半部,確立了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統治地位。
伊斯蘭教早期向世界的傳播,與阿拉伯帝國的向外征服有著密切的聯繫。但自10世紀後,伊斯蘭教在非洲、亞洲和東南亞的廣泛傳播,以及伊斯蘭化的過程,通常是通過商人的貿易活動、文化交流和傳教師的傳教活動而實現的。在東非,通過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蘭教沿蘇丹和尼羅河漸漸向東傳入內地,迄13世紀,索馬里及東非沿海地區和海上許多島嶼的居民接受了伊斯蘭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學者和蘇菲傳教師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蘭教傳入內地部族。13世紀末,定居中亞的蒙古人後裔改奉了伊斯蘭教。14世紀後,蘇菲派傳教師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南亞次大陸的孟加拉等地區。7世紀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穆斯林商人及學者,通過海陸的“絲綢之路”將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世紀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將伊斯蘭教帶入印度尼西亞群島,17世紀伊斯蘭教在印尼和馬來半島占優勢。14~15世紀,伊斯蘭教通過商人和傳教師傳入菲律賓南部。20世紀以來,通過穆斯林移民、勞工、商人和學者傳人西歐和北美,並取得較大進展。
傳入中國
中國的伊斯蘭教一般認為是在公曆651年(唐朝永徽二年)從阿拉伯傳入中國的泉州、廣州等地。那時伊斯蘭光明的時期,距離穆聖很近的光陰傳過來的正教。當時主要是一些阿拉伯商人,士兵和阿訇。據《閩書》記載,“(穆罕默德)有門徒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
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中國主要是遜尼派。在回族、維吾爾族、塔塔爾、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東鄉族、撒拉族、保全族等少數民族2000多萬人口(2006年)中,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在其他的漢、滿、蒙古、藏、傣等民族中也有信仰者。中國穆斯林大多數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青海、河南、雲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和自治區,其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有分布。
1953年5月11日,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在北京成立。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是中國穆斯林全國性的宗教團體。其宗旨和任務是:協助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發揚伊斯蘭教的基本精神和優良傳統,代表全國各民族穆斯林的合法權益,推動各民族穆斯林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促進並維護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最高機構為全國代表會議。
1958年宗教改革以及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我國許多部分地區的清真寺受到破壞,許多阿訇被趕出清真寺,《古蘭經》等典籍被焚毀,伊斯蘭教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
思潮運動
18世紀末起,伊斯蘭教進入近代歷史的發展時期。伊斯蘭國家雖出現資本主義的因素,但封建的生產關係仍占主導地位,生產力落後,人民生活普遍貧困,伊斯蘭教受到外來文化的滲透出現異端傾向,社會風尚趨向頹敗。處於伊斯蘭世界統治中心的奧斯曼帝國瀕於解體和崩潰,西方殖民國家乘虛而入,相互爭奪和瓜分了其大部領土。1798年,法國殖民軍侵占埃及。從此,伊斯蘭國家受到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瓜分和奴役,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殖民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統治下,伊斯蘭國家的社會危機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各國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不斷出現高潮,多數是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以教派鬥爭的形式出現。近代,伴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本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不同程度發展,西方的政治法律思想、科學文化及生活方式漸漸滲透和傳入一些伊斯蘭國家,使其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等均發生了激劇的變化,受到世俗化和西方文化的衝擊和挑戰。面臨伊斯蘭社會重大變革和危機,為尋求伊斯蘭世界發展的出路和去向,以捍衛國家獨立和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遂相繼出現了復古主義、泛伊斯蘭主義、現代主義和伊斯蘭社會主義等不同色彩的伊斯蘭社會思潮及運動。旨在復興伊斯蘭教,維護伊斯蘭教的文化傳統,使伊斯蘭教與現代生活相協調,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近幾十年來,伊斯蘭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加強聯繫和合作,開展廣泛的國際交往,並建立了三個國際性的泛伊斯蘭組織:伊斯蘭會議組織、世界伊斯蘭大會和伊斯蘭世界聯盟。它們以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團結及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等領域內的合作,弘揚伊斯蘭文化,反對殖民主義,消除種族隔離和歧視,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鬥爭,維護伊斯蘭精神為宗旨。另外還成立了伊斯蘭發展銀行、伊斯蘭國際通訊社、國際伊斯蘭發展基金會等組織,並經常舉行伊斯蘭國際學術討論會。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在國內實行“全盤伊斯蘭化”的政策,對整個伊斯蘭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推動和鼓舞伊斯蘭復興運動日益活躍,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有所加強。
蘇丹馬赫迪教派19世紀蘇丹的馬赫迪教派運動和伊朗的巴布教派運動是伊斯蘭教近代史上具有反帝反封建鬥爭性質的宗教社會運動。
蘇丹的馬赫迪教派運動由出身貧苦家庭的伊斯蘭教學者穆罕默德·艾哈邁德(約1844—1885)領導。1881年,他自稱為“馬赫迪”,提出要剷除不義和一切腐敗現象,反對壓迫,均貧富,純化伊斯蘭教的口號,號召人民起來積極參加“聖 戰”,趕走英國殖民者和異族的統治,建立平等、正義的理想之國。他領導蘇丹人民舉行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接連擊敗英埃聯軍後,於1885年攻占喀土穆,擊斃英國殖民軍頭子戈登,並統一各部落,建立馬赫迪國家。他以伊斯蘭教法治國,奉行馬赫迪教義。馬赫迪運動前後堅持鬥爭10餘年,1896年遭英埃聯軍鎮壓而失敗。
瓦哈比派運動18世紀中葉出現於阿拉伯半島的瓦哈比派運動是伊斯蘭教近代復興運動的先驅。該派的創始人是穆罕默德·本·阿L杜勒·瓦哈L(1703-1787)。他在思想上接受罕百里教法學派和14世紀著名教義學家伊本·泰米葉(1263一1328)的復古主義思想影響,提出“恢復正教”、“回到古蘭經去”的口號。該派主張恢復早期伊斯蘭教的精神,嚴格奉行“認主獨一”的教義,反對蘇菲派對聖徒、聖墓的崇拜,清除不符合伊斯蘭教律的禮儀習俗,反抗外來侵略和奧斯曼帝國的奴役和壓迫。20世紀,內志部落酋長伊本·沙特(1880-1953)以瓦哈比派教義為旗幟,並用武力重新統一內志和漢志,於1932年創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瓦哈比派隨之振興,成為該國占統治地位的教派。瓦哈比派的復古主義思想,對北非的賽努西運動、印度的聖戰者運動、印度尼西亞的比達里派運動及泛伊斯蘭主義的代表人物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賽努西運動19世紀興起的賽努西運動是在北非影響最大的伊斯蘭社會運動。運動領導人為阿爾及利亞的蘇菲派謝赫穆罕默德·本·阿里·賽努西(1791一1859),19世紀30年代在麥加近郊創建蘇菲派賽努西教團,後遷至利比亞,在北非各地創建的扎維葉(即修道場所)發展到100多個,信眾遍及北非。賽努西運動主張恢復伊斯蘭教早期的原旨教義,要求教民實行禁慾、苦行並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絕對遵行經、訓和伊斯蘭教法,重視精神修煉,提倡聖戰,反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和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其思想基礎是復古主義,具有民族主義的性質。
泛伊斯蘭主義19世紀中葉在伊斯蘭世界興起泛伊斯蘭主義思潮,創導者是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839一1897)。他活動於阿富汗、埃及、印度、伊朗和土耳其。他主張全世界穆斯林不分民族,共同擁戴一個哈里發,建立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大帝國,以抗禦西方殖民主義的進攻,並主張進行經濟自強和宗教社會改革,實現“伊斯蘭教復興”。他還認為伊斯蘭教的精神和文化傳統適合於任何時代,能回擊任何挑戰。泛伊斯蘭主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斯蘭國家人民反對西方侵略,要求社會進步的願望。
歷史貢獻
伊斯蘭教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宗教將鬆散的 部落文化聯合起來,並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征戰、商業、政治、移民等)使各個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印度的阿拉伯數字,西方世界的哲學都由穆斯林的足跡所傳播,並由阿拉伯人進行完善、總結、歸納的。公元830年,哈里發馬蒙建立了翻譯機構“智慧宮”,從而孕育了被西方人稱為“知識爆炸的時代”。在“智慧宮”,哈里發馬蒙為了得到珍貴的典籍,不惜以與著作等質量的黃金作為酬勞。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曾經告訴信徒:“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亦寫作:“信徒們,去尋求知識吧,哪怕遠到中國!”)。穆聖也曾經說:“學者的墨汁濃於烈士的鮮血。”就是讓穆斯林們要努力學習,不盲從、不迷信。因為伊斯蘭是光明的、從真主降下的正教,它是科學的、充滿真理的,盲從和迷信不會認識它,只會損害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傳播的過程中,穆斯林們在被征服的土地上修建清真寺,建立學校,並確立法律,建立圖書館、天文台和醫院,促進了學術文化的發展。伊斯蘭教推廣阿拉伯語,所以穆斯林的交流變得極為方便,這也較快了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發展。全球許多的語言文字都使用阿拉伯文。伊斯蘭教打破了狹隘的氏族血緣關係,使得各個民族之間的文明得以快速交流。
伊斯蘭教有著極強的包容性,在當時被穆斯林統治的西班牙,雖然資源匱乏,土地貧瘠,但是通過穆斯林的經商,經濟確實非常發達。埃及的基督徒,猶太教徒只要繳納少量人頭稅就可以保持信仰,所以幾乎沒有發生宗教迫害的事情。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穆斯林在數學、文學、天文學、哲學、醫學、物理學、化學、書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並湧現出像花拉子密、比魯尼、白塔尼、法拉比、伊本·西拿這類優秀人物。
伊斯蘭教的傳播打破了狹隘的民族界限,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伊斯蘭教之所以和平和迅速的傳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伊斯蘭教信條的簡潔明了。伊斯蘭召喚人類信仰應受崇拜的獨一的造物主——真主。伊斯蘭同時不斷地教導人類套用智慧和觀察的能力來認識真理。在很短的時間內,人類以往偉大文明的結晶及文學藝術事業得到迅猛的發展。所以,不同的民族,在伊斯蘭教的感召下,哪怕有著偌大的差異,也會團結在一起。這是伊斯蘭教最大的影響,也是伊斯蘭教之所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特點
伊斯蘭教是個全面和平的宗教,從伊斯蘭教崇尚綠色就可以看出,穆斯林是希望和平的。但是穆斯林在民族的生命和信仰受到威脅和迫害時,伊斯蘭教允許信徒進行強烈的反抗與征服。穆斯林要從實現個人和平、家庭和平到全社會、全人類和平,在和平的氣氛中達到全世界融洽相處、以此接近真主。
伊斯蘭教希望團結,要求“穆斯林四海皆兄弟”。無論種族,語言,膚色存在多大的差異,只要皈依伊斯蘭,相互之間都以兄弟相稱。
伊斯蘭教崇尚科學,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所教]誨的“求知是每一位男女穆斯林的天職”,“求知從搖籃到墳墓”。東西方思想和新老觀念的融合,帶動了醫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建築學、藝術、文學以及歷史學等領域的前所未有的進步。許多關鍵的學科及概念體系,諸如代數學、阿拉伯數字,以及零的概念(對於數理科學的進步至關重要)都是經由伊斯蘭文明傳播到中世紀的歐洲大陸。許多複雜的儀器,包括觀象儀(星盤)、象限儀和精確的航海圖的發展為歐洲人的遠航探索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主要教義
主要綱領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先知、信後世、信前定(簡稱“六大信仰”)。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所謂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
六大信仰
伊斯蘭教基本信條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在中國穆斯林中視其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內容,具體而言又有六大信仰之說:
1、信安拉。伊斯蘭教是嚴格的一神教,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別無神靈,安拉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古蘭經》第112忠誠章稱:“安拉是真主,是獨一的主,他沒生產,也沒有被生產;沒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敵。”據《古蘭經》記載,安拉有99個美名(99種德性),是獨一無二、永生永存、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創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運的無上權威。信安拉是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體現了其一神論的特點。
2、信天使。認為天使是安拉用“光”創造的無形妙體,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國和地獄,並向人間傳達安拉的旨意,記錄人間的功過。《古蘭經》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來(Jibra'il)、米卡伊來(Mikal)、阿茲拉伊來(Azral)及伊斯拉非來(Israfil),分別負責傳達安拉命令及降示經典、掌管世俗時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審判的號角。
3、信經典。認為《古蘭經》是安拉啟示的一部天經,教徒必須信仰和遵奉,不得詆毀和篡改。伊斯蘭教也承認《古蘭經》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經典(如《聖經》),但《古蘭經》是比其它一切經典優越的,《古蘭經》是包羅其它一切經典的意義,信徒即應依它而行事。
4、信先知(聖人)。《古蘭經》中曾提到了許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薩、爾撒(即《聖經》中的亞當、諾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只有安拉知道他們的數目,使者中最後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偉大的先知,是最尊貴的使者,也是安拉“封印”的使者,負有傳達“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因為他是被安拉派遣到人神兩類的使者,只要信仰安拉的人都應服從他的使者。 所以伊斯蘭教是集閃族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哈尼夫思想、伊斯蘭教)之大成的宗教。
5、信後世。伊斯蘭教認為:整個宇宙及一切生命,終將有一天全部毀滅。然後安位使一切生命復活,即復活日來臨。 《古蘭經》第五十五章第二十六節:“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將終朽壞。只有你的具有莊嚴和尊貴的主的本然長存。”又說:“的確,你們在復生日將被復活”。復生日到來的時候,一切生命的靈魂都將復返於原始的肉體,奉安拉的命令而復活,並接受安拉最終的判決:行善的人將進入天堂,永享歡樂;作惡的人將被驅入地獄,永食惡果。伊斯蘭教所提倡的兩世兼顧,號召穆斯林要在現世努力創造美滿生活,同時也應該以多做善功為未來的後世歸宿創造條件,兩者相輔相成。從某種意義上講,相信後世可以制約人們今生的行為。
6、信前定。以上五大信仰是《古蘭經》明文直接提出的,把前定列入六大信仰是因為《聖訓》中有依據的。穆斯林大眾和正統派對前定的主張處於宿命論和自由論中間,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預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變更,唯有對真主的順從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願。不可更改的前定,如:美醜、大小、生死。通過施捨、祈禱等因素可以更改的前定,如:福禍、善惡、壽命。 言行、動靜有一定的自由;不自由的行為如:跌到,這種行為是真主完全注定的,人類對這種行為以及後果不負責.自由的行為如:蹲下、走動,這種行為不是完全注定的,而是真主給人類輸入了雙向選擇權,人類有意志自由的選擇.
五功
伊斯蘭教學者根據《古蘭經》內容,將五項基本功課概括為:念、禮、齋、課、朝。穆罕默德謂:“伊斯蘭建築於五項基礎之上:誠信除安拉外,別無他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履行拜功,完納天課,朝覲,封萊麥丹月之齋”。中國伊斯蘭教學者王岱輿譯著的《正教真詮·五常章》謂:“正教之五常,乃真主之明命,即念、施、戒、拜、聚之五事也。”
念功:信仰的確認。即念清真言(al-Kalimah al-Tayyibah)。“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證”)。當眾表白一次,名義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
禮功: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禮拜,每周一次的聚禮拜(即主麻拜),一年兩次的會禮拜(即古爾邦節和開齋節的禮拜)。禮功是督促穆斯林堅守正道,對自己過錯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給社會減少不安定因素,為人類和平共處提供條件。
齋功:寡慾清心,以近真主。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的萊麥丹月“回曆九月”,白晝戒飲、食和房事一個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後方開。但封齋有困難者,如病人、年老體弱者和出門旅行者、孕婦和哺乳者可以暫免,或過時再補,或納一定的濟品施捨。
課功:課以潔物。也稱天課,是伊斯蘭對占有一定財力的穆斯林規定的一種功修。伊斯蘭認為,財富是真主所賜,富裕者有義務從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中,拿出一定份額,用於濟貧和慈善事業。“營運生息”的金銀或貨幣每年抽百分之二點五,農產品抽十分之一;各類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課的用途,《古蘭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天課的用途在各國或各地區不完全相同。
朝功:復命歸真。是指穆斯林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往麥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課活動的總稱。 教歷的每年12月8 - 10日為法定的朝覲日期(即正朝)。在此時間外去瞻仰麥加天房稱為“歐姆爾”(即“副朝”)。所謂“朝覲”一般是指“正朝”。凡身體健康,有足夠財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況下,一生中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是必盡的義務。不具備此3個條件之一者則可以進行代朝。
一些伊斯蘭教學者認為在五功之外再加一項“聖戰”(為安拉之道而戰),成為“六功”,但是並不為大多數伊斯蘭教學者所認同。
遵守五功是穆斯林信仰虔誠的基本體現。五功中“念”為本,“禮”為綱,五項天命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構成了系統完整的伊斯蘭教功修制度。
五功
伊斯蘭教學者根據《古蘭經》內容,將五項基本功課概括為:念、禮、齋、課、朝。穆罕默德謂:“伊斯蘭建築於五項基礎之上:誠信除安拉外,別無他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履行拜功,完納天課,朝覲,封萊麥丹月之齋”。中國伊斯蘭教學者王岱輿譯著的《正教真詮·五常章》謂:“正教之五常,乃真主之明命,即念、施、戒、拜、聚之五事也。”
念功:信仰的確認。即念清真言(al-Kalimah al-Tayyibah)。“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證”)。當眾表白一次,名義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
禮功: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禮拜,每周一次的聚禮拜(即主麻拜),一年兩次的會禮拜(即古爾邦節和開齋節的禮拜)。禮功是督促穆斯林堅守正道,對自己過錯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給社會減少不安定因素,為人類和平共處提供條件。
齋功:寡慾清心,以近真主。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的萊麥丹月“回曆九月”,白晝戒飲、食和房事一個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後方開。但封齋有困難者,如病人、年老體弱者和出門旅行者、孕婦和哺乳者可以暫免,或過時再補,或納一定的濟品施捨。
課功:課以潔物。也稱天課,是伊斯蘭對占有一定財力的穆斯林規定的一種功修。伊斯蘭認為,財富是真主所賜,富裕者有義務從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中,拿出一定份額,用於濟貧和慈善事業。“營運生息”的金銀或貨幣每年抽百分之二點五,農產品抽十分之一;各類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課的用途,《古蘭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天課的用途在各國或各地區不完全相同。
朝功:復命歸真。是指穆斯林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往麥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課活動的總稱。 教歷的每年12月8 - 10日為法定的朝覲日期(即正朝)。在此時間外去瞻仰麥加天房稱為“歐姆爾”(即“副朝”)。所謂“朝覲”一般是指“正朝”。凡身體健康,有足夠財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況下,一生中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是必盡的義務。不具備此3個條件之一者則可以進行代朝。
一些伊斯蘭教學者認為在五功之外再加一項“聖戰”(為安拉之道而戰),成為“六功”,但是並不為大多數伊斯蘭教學者所認同。
遵守五功是穆斯林信仰虔誠的基本體現。五功中“念”為本,“禮”為綱,五項天命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構成了系統完整的伊斯蘭教功修制度。
齋戒由來
公元610年到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時期,齋戒尚未成為伊斯蘭教的定製。由於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在當時的阿拉伯社會裡,早已存在有齋戒的習俗,某些宗教虔修者甚至終年夜間做禮拜,白日封齋。穆罕默德本人雖然有時也在某些傳統紀念日封齋,但並未向穆斯林明確提出齋戒的要求。622年,他率領穆斯林遷移至麥地那後,為團結、爭取當地的猶太人,始仿效他們的教習,定古代先知穆薩得救的阿舒拉日,即阿拉伯太陰曆1月10日為齋戒日,以示重視。這便是伊斯蘭教最初提出的齋戒,但當時尚未法定為穆斯林必須履行的宗教義務。
伊斯蘭教關於齋戒的正式規定,始於公元623年。其經典明文依據主要集中在《古蘭經》第2章第183至185和187各節。《古蘭經》云:“信教的人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製,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製一樣,以便你們敬畏。”(2:183)又說:“萊麥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循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2:185)穆罕默德依據《古蘭經》上述明文的規定,正式宣布伊斯蘭教曆每年萊麥丹月(即9月)為齋月,凡成年男女穆斯林每逢此月均應封齋。聖訓作為《古蘭經》明文的重要詮釋和補充,進一步闡述了萊麥丹齋月的尊貴,指明了封齋者將在後世得到的好處,以此鼓勵和號召穆斯林恪守齋功。
自萊麥丹月齋戒被規定為天命之後,穆罕默德原倡導過的阿舒拉日的齋戒便成為自願性的了。據伊本·歐麥爾等人傳述:萊麥丹月成為法定的齋月後,穆聖(穆罕默德)說道:“阿舒拉日的齋戒,願封者封,不願封者亦可不封。”
有關聖訓還提及穆罕默德時代的穆斯林遵行齋戒天命的情況,反映了萊麥丹月齋戒由自願到必行的過程。據穆罕默德弟子賽萊邁說:“在穆聖時代,當古蘭經文‘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即以一餐飯,施給一個貧民’(2:184)頒降時,我們在萊麥丹月願封齋者便封,願開齋者便施給一個貧民一餐飯,作為罰贖。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另一段古蘭經文‘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2:185)降示之後。”這就是說,《古蘭經》關於齋戒的規定是循序漸進的。在初定齋戒為天命時,因有“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和“齋戒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2:184)等靈活性詞句,故穆斯林尚可以選擇封齋或納罰。而當明令在萊麥丹月必須封齋之後,穆斯林則不再有選擇是否封齋的可能。從此,在伊斯蘭教曆每年9月封齋一個月,遂正式成為穆斯林必須遵守的五功之一。
宗教對比
在宗教歸納層面上,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以及猶太教同屬亞伯拉罕系;其歷史均可追溯至亞伯拉罕時期。三教都確認聖經舊約部分的正確性;基督教相信耶穌為神的兒子,即舊約里提及的彌賽亞,新約是上帝與人們重新訂立的約。猶太教對新約不給予承認,認為彌賽亞還未降臨。伊斯蘭教認為耶穌只為先知,與亞伯拉罕、摩西和穆罕默德持同樣地位,上帝每隔一段時間要挑選一位先知,並賜予經卷,但穆罕默德為“封印至聖”,即上帝挑選的最後一位先知,伊斯蘭教相信聖經的神聖,但認為聖經的內容在歷史的進程中已被修改或者失真誤解,各種聖經的不同處一律要以上帝最後賜予穆罕默德的古蘭經為準。
伊斯蘭教認為:人類整個歷史是真主派遣使者教導人類認主獨一,揚善制惡的過程,歷代眾使者和先知的使命是一脈相承的。真主在不同的地域和時代給不同的民族和團體相繼派遣了許多使者。真主最後使者穆罕默德擔負復興正道的使命﹐與過去歷代的先知和使者是一家體系。真主在古蘭經中說:“信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凡是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裡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2:62)
“他已為你們制定正教,就是他所命令努哈的、他所啟示你的、他命令易卜拉欣、穆薩和爾撒的宗教。你們應當謹守正教,不要為正教而分門別戶”。(42:13)。
中國的教派
伊斯蘭教傳入寧夏後,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五個教派,即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這五個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屬遜尼派,其教規律法又都崇信遜尼派的哈乃飛學派。
格底木教派格底木是阿拉伯語,意為古老的和尊古的,即:符合聖行的大眾的道路。該派是中國伊斯蘭教最古老的一派,源於阿拉伯地區的遜尼派。約有二分之一的寧夏穆斯林皈依此派,尤以涇源、西吉、固原、同心、靈武、平羅各縣和吳忠、青銅峽市最為集中。此教派實行互不隸屬的單一教坊制,教權結構較為楹散。其教坊通常以一個清真寺為中心,寺中設開學阿訇、治坊阿訇、二阿訇、掌學阿訇等,開學阿訇是教坊的最高首領—伊瑪目,主要職責是率眾禮拜、開經霽學、傳授經典、執掌教規教法、料理宗教事務。該派對教門中各學派之間認識上的差異和分歧,遵行上的區別與不同,歷來堅持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各遵各行、各乾各得的原則;堅決反對標新立異、妄言妄斷、異端激進、擾亂正信的行為;該派一貫履行不偏不倚、不爭不黨、寬容平和、克己復禮的中庸之道。綜上所述,該學派是一個順主順聖、虔誠守正、兩世並重、三乘兼修、顧全大局、熱愛和平的正統教派。虎非耶教派虎非耶為阿拉伯語,意為悄悄的、暗暗的、低聲的。該派主張低聲念誦齊克爾,所以又稱低念派。虎非耶教派念記主詞時,要停止呼吸,連續不斷地低聲默誦。其修行人員多是一種巡遊的苦修者,通常沒有固定的行教區,也沒有隸屬的教坊和清真寺。該派支系甚多,互不統屬,各自為教。清末以來,寧夏地區形成了洪門、鮮門、通貴三個門宦。洪門門宦的創始人是同心縣人,傳統的中心地在同心縣的洪崗子,故稱洪門。鮮門門宦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首領稱太爺,其第一代太爺姓鮮,故稱鮮門,傳教中心在西吉縣的前岔。通貴門宦民國初年創始於賀蘭縣通貴鄉,以地點得名,其傳教區主要在賀蘭、永寧、平羅諸縣。
哲合林耶教派阿拉伯語哲合林耶(即:哲合忍耶)意為公開的、響亮的、高揚的。該派主張高聲念誦記主贊聖詞,此與虎非耶教派正相反,故又有高念派之稱,哲合林耶教派形成於清乾隆年間,其創始人馬明心(1719~81年)字復性,又名真衛,經名伊卜拉欣,道號維朵耶·屯拉海(意為維護真主之道的人)。他在雍正年間曾在葉門沙孜林耶道堂留學,回國後在循化、河州等地傳授哲合林耶教旨。清代,哲合林耶曾掀起數次大規模的武裝行動,以金積堡為中心的西北回民反清首領馬化龍就是其第五任教統。二十世紀初葉,哲合林耶教派的教徒,僅在寧夏就達11萬人,曾是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教派。這一教派在寧夏的門宦主要有兩個,即沙溝門宦和板橋門宦,前者又稱北山派,後者又稱南川派。沙溝門宦的傳教根據地在西吉縣沙溝,教眾主要分布在西吉、海原、固原、涇源等縣和吳忠市。板橋門宦的傳教根據地在吳忠的板橋,教徒主要分布在吳忠、靈武、固原等地。該教派因曾多次抗清,均被清廷鎮壓,遭到血腥屠殺,故此常自稱為血脖子教門。
格底林耶教派阿拉伯語格底林耶意為大能者。該派主張通過靜修參悟、達到認主的目的。相傳該派源於蘇非派卡迪里教團,在中國的創始人相傳為穆罕默德的二十九世後裔和卓阿布都·董拉希。寧夏的格底林耶教派主要分為韭菜坪門宦和齊門門宦,前者以韭菜坪(今海原李俊鄉)拱北為中心,教徒主要分布在固原地區;後者教徒主要分布在固原縣七營、梁家堡和同心縣的石岑等地。伊合瓦尼教派阿拉伯語伊合瓦尼意為同教兄弟。因主張遵經立教,也被稱作遵經派。又因這一教派反對門宦制度,提倡穆民皆兄弟,故又被稱為伊斯蘭維新派。該教派民國初年首先出現於同心、吳忠一帶,至1934年才在馬鴻達的扶持下發展起來。伊合瓦尼教派是受十八世紀阿拉伯半島興起的瓦哈比派及該派所進行的伊赫萬運動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帶有革新色彩。其實該派和格底目派的信仰是大體一致的,只有在具體的宗教儀式上兩者才有差別。伊合瓦尼教派提出的遵經革俗,主要是要改革一些陳舊的習俗和非伊斯蘭的禮儀。例如,伊合瓦尼認為:念經不應接受報酬,不應以尊貴的《古蘭經》作為謀生髮財的工具;定期的蓋德爾拜、白拉提夜拜、登霄夜拜等副功拜是異端,應予禁止;不應為聖人修拱北、拜拱北,不應作聖紀等等。
宗教誤解
在伊斯蘭教看來,之所以有人侮辱伊斯蘭,那是因為他們對《古蘭經》不甚理解,穆斯林所要做的只能祈求安拉開導其心靈以及穆斯林以身作則的宣傳,但是切忌互相謾罵,穆聖(願主福安之)曾經說過:“你們(眾穆斯林)應當用優美的語言去宣傳你們的信仰”。這體現了伊斯蘭教對待宗教誤解及其寬容的一面,也體現了伊斯蘭教固有的寬厚、仁慈。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a1一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20世紀以來,在西歐、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傳播和發展。它自創興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一種文化體系,傳入世界各地後,與當地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據統計,全世界穆斯林有9,21027億人(1985),占同期世界人口總數48,82042億人的18.54%。在亞非40多個伊斯蘭國家中,穆斯林占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30多個國家中,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在當代,伊斯蘭國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國際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愈益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舊稱“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麥加人穆罕默德所創立的一神教,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印度莫臥兒、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它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爾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當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在伊斯蘭旗幟下,已經聚集著七億穆斯林。儘管他們分布於世界各地,國籍,民族、膚色和語言各不相同,卻共同恪守著那古老的真諦,即宇宙間只有一個主宰--“安拉”,並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著《古蘭經》的教義。
伊斯蘭教創立不久,就傳入了我國。據《閩書》記載,“(穆罕默德)有門徒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先知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他的話鼓舞了廣大穆斯林求知的願望。從公元七世紀開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著海陸交通線到達中國,進行貿易或旅行,傳播伊斯蘭教。
宗教分類導航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該神秘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 | |||
宗教節日 | 宗教組織 | 宗教活動 | 宗教團體 |
宗教電影 | 宗教音樂 | 宗教文化 | 宗教理論 |
舊約聖經 | 新約聖經 | 宗教場所 | 邪教 |
民族宗教導航
民族宗教是指民族成員所共同信奉的宗教。這種共同的宗教信仰往往同該民族的民族意識緊密地相結合,其崇拜的神靈或信仰的對象有時就是本民族的守護神或傳說中的始祖。 |
世界三大宗教
名稱 | 產生時間 | 傳承地域 |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 | 一世紀上半葉成於亞洲的西部。 | 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 |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 | 產生時間為6世紀,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 | 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它的經典是《古蘭經》。 |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 | 創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 | 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中國,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大家最重視的佛經是《華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