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蘭

夏金蘭

夏金蘭,男,1981-1988年在武漢大學學習,先後獲分析化學學士及碩士學位;1988-1993年在中南大學從事(生物)分析化學教學、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工作,任助教、講師;1993-1999年留學比利時(蒙斯理工大學),從事藍細菌微生物特別標識蛋白質和多糖(光合)生物合成及其套用基礎研究,獲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00年初回國,執教於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簡稱資生院),任教授,從事微生物學/生物工程學科的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管理工作。

基本信息

研究領域

夏金蘭 夏金蘭

1)資源環境生物技術/ 極端環境微生物及其套用基礎:針對資源生物提取和轉化、環境生物治理領域中的前沿和瓶頸問題,開展極端環境功能微生物的篩選、菌種鑑定及定向最佳化育種與套用的基礎研究,研究重要極端功能微生物在生物提取和轉化、生物降解中的生物化學原理與代謝機制,開發重要生物轉化和生物降解相關的酶與基因資源,研究重要功能蛋白的表達、結構與作用機制。

(2)生物能源/ 微藻生物技術:以生產生物柴油和/或降低溫室效應為目的,開展高產脂質微藻的選育、菌種改良和基因工程菌的構建,微藻培養體系和培養工藝、脂質提取與轉化工藝及其工程化的研究,研究重要脂質合成和CO2固定相關基因的表達及代謝調控途徑,研究脂質生物轉化過程中相關功能酶的篩選、酶學原理和工程化套用、以及相關功能基因資源的開發和套用研究;開展微藻在生物環境複合治理中的作用機制與套用研究。

(3)生物材料/ 生物高聚物:針對生物可降解生物高分子塑膠和醫用材料,開展微生物菌種選育、生物高聚物的生物合成以及生物材料的製備與套用相關的系統生物學和生物工程研究,開發相關的微生物資源和基因資源,研究主要代謝途徑與調控機制,構建基因工程菌,開發相關細胞培養、產品分離與純化技術,研究生物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或/和生物相容性及細胞毒性;開展生物高聚物的生物降解、複合改性、套用基礎及工程化研究。

(4)生物分析/ 蛋白質組學方法與分子診斷技術:基於納米生物技術和生物特異性親和原理,結合生物高聚物和生物材料,開展基因和蛋白質表達原位分析、藥物的靶向性分析、典型細胞和生物大分子的選擇性分離分析以及相關微流路或微晶片的製備與套用研究;開展細胞特化空間蛋白質組學方法、膜蛋白的高效分離與分析技術的研究,開發重要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和試劑盒、重要疾病因子檢測和疾病前期診斷用生物分析檢測體系和試劑盒。

主要工作

主持生物工程類人才培養模式、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特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等教學改革項目5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等科學研究項目4項,主持自選創新課題研究3項,參與承擔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和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科學研究項目3項。先後主講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套用真菌與藻類》、《藻類生物技術》、《生物材料學》、《現代生物分析與製備技術》等十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多數課程採用英文原版教材和雙語教學方式,教學質量優秀,多次獲教學質量優秀獎。在功能微生物菌種選育,金屬硫化礦/硫生物氧化與生物冶金,微藻生物能源/生物吸附/生物活性大分子生物合成,生物高聚物的生物合成與複合改性及在可降解塑膠、抗菌、控釋、生物分離中的套用,仿生納米材料合成與生物探針製備,蛋白質組學方法等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至今(2008,4)培養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25名。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訊作者發表50餘篇學術論文,SCI、EI、ISTP等收錄21篇;專利2項。

研究項目

(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嗜酸硫桿菌消解元素硫的分子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50674101,2007.1-2009.12)

(2) 主持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開放科研課題:“嗜酸硫氧化菌作用下硫的形態研究”(2008.1-2010.12)

(3) 主持自選創新課題:“微藻生物柴油的基礎研究”(2007.1-)

(4) 主持自選創新課題:“生物高聚物的基礎與套用研究”(2002.1-)

(5) 主持自選創新課題:“仿生蛋白在納米粒子製備中的介導原理與套用”(2002.1-)

(6)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硫化礦生物提取的基礎研究”(50321402,2004.1-2006.12, 50621063, 2007.1-2009.12)

(7) 參加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原生硫化礦高效浸礦菌種選育的基礎研究”(2004CB619201,2005.1-2009.12)

(8) 主持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項目:“浸礦環境因素對複合銅礦生物浸出微生物菌落和生理的影響”(2001-1932)

(9) 主持教育部留學人員基金資助項目:“藍細菌生物吸附劑的製備及其工業套用”(2001)

(10) 主持國外獎學金項目:“藍細菌特別標識蛋白質及多糖的(光合)生物合成及其套用基礎研究”(1996-1999,比利時蒙斯理工大學)”

改革研究

(1)主持中南大學精品課程建設專項:《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2008-2010

(2)主持中南大學雙語教學改革專項(重點):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專業《生物材料學》雙語教學實踐與教材建設,2007-2009

(3)主持中南大學本科教改項目:基於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培養生物工程與技術創新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2006-2008

(4)主持中南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重點):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實驗精品課程建設,2003-2005

(5)主持中南大學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研究課題,生物工程類人才培養方案和實施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001-2003

培養研究生情況:

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碩士生2-4名。現已畢業研究生8名,在讀博士生5名,研究生12名。

中南大學教授

中南大學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位於擁有星城美譽的長沙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首批實施“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也是國家首期“985工程”由教育部、國防科工委、湖南省三部重點共建的高水平大學。
周洪波[中南大學教授]
余潤蘭
張家元
齊勇峰
李玲[中南大學教授]
尉遲俊平
袁明亮
王忠欣
李清平
陳潭
梁習鋒
梁勤儉
王攸欣
曾竹青
彭國元
禹建湘
鄭貞銘
柏定國
任繼昉
潘迪夫
李夏苗
丁新華
侯先絨
吳遠寧
胡光華
印曉紅
譚外元
黨聖元
楊文地
劉志強[中南大學教授]
劉輝修
閻真[作家]
羅會鈞
張全
劉學端
王海東
覃文慶
顧幗華
楊華明[中南大學教授]
王毓華[中南大學教授]
黃柱成
夏金蘭
范曉慧
賀福安
陳文聯[中南大學教授]
朱德慶
馮其明
姜濤[中南大學教授]
胡岳華
肖佳[中南大學教授]
侯合余
宇德明
李豐良
胡曉波
李耀莊
向俊
魏麗敏
盛興旺
尹健[中南大學教授]
楊小禮
張國祥[中南大學教授]
蒲浩
吳小萍
張飛漣
李鈾
趙望達
鄧德華[中南大學教授]
李顯方
蔣麗忠
郭向榮
徐林榮
郭文華[中南大學教授]
戴公連
傅鶴林
黃方林
饒秋華
楊果林
陽軍生
王孟鈞
謝友均
劉慶潭
郭少華
文雨松
冷伍明
李亮[中南大學教授]
彭立敏
張家生[中南大學教授]
王星華
衛軍[中南大學教授]
徐志勝
周朝陽
余志武
張金榮[中南大學教授]
李麗君
肖鐵肩
黃合來
方曉平
成耀榮
江南[中南大學教授]
雷定猷
傅勤毅
楊岳[中南大學教授]
符卓
劉國偉[中南大學教授]
羅意平
史峰
田紅旗
陳治亞
劉愛英
曾長秋
高小康
胡凱[中南大學教授]
劉益才
周乃君
顏峰[中南大學教授]
李立清
曹順慶
趙憲章
彭升
蔣紹堅
鄧喬彬
歐陽文風
聶茂
譚德晶
毛宣國
彭平一
張功耀
吳炫
王岳川
王章華
黃鳴奮
張洪明
黃炎平[中南大學教授]
李春青
劉新星
劉中樹
熊元義
張鐵夫
張衛良
彭小奇
梅熾
周謙
周孑民
張忻
金元浦
周繼承
楊志弘
曾繁亭
熊呂茂
歐陽友權
徐岱
葉柏龍
歐陽宏生
唐作藩
劉寶琛
鄧啟紅
周萍
廖勝明
劉澤民
王兆鵬
朱立元
劉俐俐
蔣述卓
丁蕙
譚希培
馬龍潛
王兆勝
徐筠
陶東風
周集中
任偉新
曾慶元
陳望衡
吳思敬
歐陽國忠
周流溪
韓少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