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堯陵位於臨汾市東北35公里郭村的西側,澇河從北向南經陵前繞陵南泄,陵周土崖環抱,丘陵聳峙,松柏蒼翠。陵前有祠宇,相傳為唐初所建,據祠內金泰和二年(1202年)的一塊碑文中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征遼東曾駐蹕於此,在這裡拜謁堯陵,可見在此之前已有了陵。後來元代中統年間(1260-1264年)道人姜善信曾奉元世祖之命修築堯陵。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時都曾對堯陵重修過。堯陵世稱“神林”,高50米,周長300米,在已知的三皇五帝陵寢中最為巍峨高大。堯陵四面環山繞水,古有“山環水繞土一丘”之說。堯陵祠宇,相傳為唐初所建,金、元、明、清均有修建,現存明嘉靖十八年所立的堯陵碑上刻繪著堯陵全貌圖。堯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據金代碑載,唐太宗李世民征戰曾屯兵於此,祭掃帝堯。唐初改建陵園祠宇,並塑唐太宗像於配殿之中,宋、元、明、清歷代修葺。傳說堯死以後,萬民悲痛,人們不約而同,從數里外的土丘上挖土背負到這沙石岩丘上來,於是掬土成山,留下此純淨黃土堆積的陵丘。相傳獻殿後13級石階中的第七階後有洞可通懸棺井穴。傳說有人撬開階石,找到洞口,用繩索縛雞吊下,初則聞雞叫聲,待提繩而上時,卻不見了雞頭,此後這無人再去探究。還說懸棺穴底,有清水潛流,登殿頂俯首側耳,猶聞潺潺水聲。陵東3里有下馬莊,再東3里有上馬台,傳為堯往浮山巡察或避暑由此上馬,回來時到下馬莊下馬步行,去堯廟祭拜其母,至今履跡可辨。過去堯陵由周圍八村共管,官府減免其差徭,確保祀堯的香火費用,春秋二祭相沿不廢,逢會唱戲,鄰縣鄉民齊集。日寇入侵、戰亂以後,廟會廢止,至今未復。2007年4月3日,堯陵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修復建設工程開工,2008年12月底一期修復工程竣工,完成陵區修繕、陵區澇河護坡、陵前大橋、陵前廣場、澇河溢水壩、赤龍壁、道路、道路綠化等工程,投資66000萬元。堯陵祠宇
現存的堯陵和祠宇規模雖不甚宏大,但布局嚴謹,環境甚佳。人們謁陵時從澇河岸邊的山門進入,陵和祠宇面臨河岸高崖。門為上下兩層,上為樂樓(有如戲樓),演樂之用。進門後為一寬闊的廣場,廣場正中有木牌樓一座,牌樓為單間二柱門樓,樓頂為歇山式簡瓦頂,檐下斗拱五挑,出檐深遠,甚是雄偉壯觀。過牌樓為祭祀之大殿獻殿,兩旁有配樓各一座。大殿外檐檁枋雕飾彩繪甚是精美。陵祠建築依山布置,逐步上升。過大殿循石階上登,為祠宇之後殿初始殿,後殿面寬三間,正中立石碑一塊,上書“古帝堯陵”題字。在陵碑的兩旁和附近還有許多金、元、明、清的碑刻十餘通,記述了帝堯功績以及陵祠沿革、官明祭祀的情況,有一塊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的碑,碑上刻寫了堯陵全部建築的情況,十分珍貴。除了大殿、寢殿之外還有神庖、神庫、齋室、廊廡、土地祠、守陵人的居室等建築。在後殿寢殿前的平台上,有古柏一株,蒼勁鏇結,已有數百年歷史,傳為金元之物。過寢殿在廣場之後,有高約五十之陵丘土冢,傳為帝堯之陵墓。從已殘壩之土冢斷面觀察,還看不出夯築之痕跡,可能是利用自然陵丘稍事堆築而成。陵丘之內是否有真人入葬不得知,估計只是象徵性的土冢而已。建築特點
堯陵坐北朝南,背依古崖,面瀕澇水,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墓冢園形,為黃土堆積,高50米,周長300米,四周有古柏蔥茂,俗稱“神林”。陵區現存古建築山門、牌坊、碑亭為一軸線,左右兩側建有廂房、耳房、獻殿、古窯、看樓等附屬建築28間,現存碑碣石刻19通。山門面河臨岸,上建戲台,下為磚券門洞,呈樓閣式。進了山門,東西原為看戲樓台,北面為儀門,系木構牌坊,斗拱層層疊架,飛檐左右排出,結構精妙,巧奪天工。坊上前書“平章百姓”,背書“協和萬邦”,過去此處為下馬坊,文武官員晉謁堯帝陵寢時,至此均須下馬落轎。入儀門中院正中為獻殿,面闊三間,高大敞朗,東西為配殿。獻殿後有石階13級,踏階而上,原有正殿五間,現存搭建的碑廊,中豎“古帝堯陵”作為標誌的石碑,與殿宇同為明代萬曆年間修造,兩旁排列著元、明、清時代碑碣,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堯陵碑上刻有堯陵全圖,保存完好。中軸線兩側,各有廂房耳房,碑廊下石階兩旁,東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磚券窯洞一排,原獻殿東西的齋室12間以及神廚已毀,陵西守墓人組成的村落亦荒廢了。
帝堯
堯,中國古代傳說的聖王,姓尹祁,號放勛。因封於唐,故稱“唐堯”,《尚書》和《史記》都說他名叫放勛。後代又傳說他號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稱為唐堯。
繼承人
堯到年老時,由四岳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
父母
相傳堯父為帝,母為陳鋒氏女。帝乃黃帝曾孫,在位70年,“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卒後由堯之異母兄摯繼位。摯在位9年,為政不善,而禪讓於堯。
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原完縣)的伊祁山,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堯山南有慶都山,傳為堯母慶都出生地,慶都逝後葬於望都,望都之名即由登堯山望都山而來。據《史記·五帝本紀》和其它一些古代典籍記載,堯是黃帝的後代,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的兒子,本名放勛。帝嚳去世後,放勛的長兄摯繼承其帝位,在放勛十五歲時封為唐侯,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讚許。可是帝摯卻沒什麼突出的政績,各部族首領也就親放勛而疏遠摯。帝摯九年,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於放勛,放勛即帝位,帝號堯,因初封於唐,即以唐為朝代號,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號,後人稱其為唐堯。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為政勤慎儉樸,定曆法,施德政,抗天災,建國制,選賢能,政績卓著。
歷史傳說
唐堯當政初期,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令羲、和兩族掌天文,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太陽一周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曆法,奠定了中國農曆的基礎;堯當政後生活依然非常儉樸,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欲諫之鼓,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麼意見或建議,隨時可以擊打這面鼓,堯聽到鼓聲,立刻接見,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為方便民眾找到朝廷,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誹謗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眾有意見,可以向看守人陳述,如來人願去朝廷,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於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堯當政時,發生過嚴重的水災,洪水把山陵都吞沒了,四處泛濫,他讓禹治水,疏導九河 ,戰勝了洪水;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堯年老後,為找到繼任的賢者,到處尋訪,四岳薦舜,謂舜至孝,對迫害他的父親、繼母仍孝順無二心,與鄰里相處和睦。堯以二女妻舜觀其內,使九男與處觀其外,以考察舜的品行。又"納於百揆,賓於四門",試驗他的才能,最後叫他"入於大麓",讓烈風驟雨和虎狼蟲蛇考驗他的勇氣,舜逐一通過了考驗,堯放心地把國君之位讓給舜,卻割捨了不肖之子丹朱,成為歷代賢君之美談。傳說堯讓位後居養老城(今順平縣陽城)。
順平縣是上古帝王堯的故鄉,堯因生在伊祁山而姓伊祁,名放勛。早在漢平帝文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就曾將曲逆改為順平縣。縣境內,伊祁山。堯母洞。堯帝太子丹朱城。巾幗英雄花木蘭祠等遺址和漢孝烈將軍碑至今猶存;遼代伍侯塔、不二庵無梁殿、定遠禪師寶塔和古中山國長城等古代建築依然能見。縣內道觀寺廟150多座;九龍山聖母廟、伊祁山太子庵至今香火不斷。
望都古名慶都,是“三皇五帝”之一堯帝之母慶都的出生地。據史料記載,上古仁君堯帝居住於今順平縣的堯山,堯母陳鋒氏慶都居於都山,堯帝常登堯山南望都山,並以母親之名慶都命名都山一帶為慶都邑,以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至西漢時期,高祖劉邦巡遊至此,以為用聖母慶都命名地名似有不恭之嫌,於是改慶都為望都。悠久的歷史,積澱瞭望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堯母陵、堯帝廟、漢孫程墓表現了建築、壁畫藝術的高超與輝煌;廣為流傳的堯母傳說和淳樸的椒鄉風情奠定瞭望都文化的基礎;明末清初民間藝人創作的地方戲《新穎調》,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劇種。
龍的形成過程就是民族團結統一的過程,這種民族大融合到唐堯時基本完成,確定了龍這一形象。根據《竹書紀年》(躲過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到東晉時,在魏安厘王的墳墓中發掘出來的竹簡)記載,堯生在伊祈山(在保定市西南40公里的順平縣境),堯母慶都為陳鋒氏部族,生於斗維之野,今保定市西南唐縣、望都一帶。唐縣有慶都山,在縣城東七公里,傳為堯母居住之地。望都縣城內有堯母墳,北關有堯帝廟。
慶都出生時常有黃雲覆其上,及成年常有龍隨之。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有孕,十四月生堯于丹陵(即伊祈山)。今伊祈山堯母洞,即堯出生地。這就說明赤龍族當時就棲身生活於伊祈山附近,更加深了龍與中華民族的血肉關係,也說明了龍的傳人在堯時已為世人所共認。
值得一提的是,“冀”這個河北省的簡稱,蘊含和寄託著美好的願望。如前所述,河北省簡稱“冀”是由古冀州而來。那么,“冀”是什麼意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堯,誕生於河北省順平縣,後建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亦為古冀州之地)。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活動,順平縣、定州市、唐縣、望都縣、隆堯縣的地方志中,都有關於帝堯活動的記載。東漢(公元25至220年)時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來的書叫《釋名》,它在解釋“冀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時這樣寫道:冀州位於北方,這裡居住過帝王,這個地方有險有易,紛亂希望得到治理,貧弱希望變得富強,荒歉希望獲得豐收。“冀”是個多義字,在漢語裡有多種含義,其中有一義是“希望”的意思。在漢語的書面語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這些詞。《釋名》解釋冀州這個名稱的含義,就是在“希冀”這個意義上使用的。這樣,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么,如今簡稱“冀”的河北省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
顓頊時代,太行山一位女子不小心被石頭絆倒,一滴鮮血灑在那塊石頭上,一會兒,整座山嶺全變成了紅色。後來人們將這座山嶺叫丹嶺(順平縣城西10公里伊祁山),文人都將它寫成丹陵。那滴鮮血,竟孕育成一個嬰兒。嬰兒第一聲啼哭,正巧來採藥的陳鋒氏(原居寶雞,後來主要一支遷移到河南淮陽,次要一支遷移到河北保定)女聽到,陳鋒氏抱回家中撫養,取名慶都。慶都十三歲時養母陳氏病故,就一人在丹陵山上的小茅屋生活。山下伊祁長孺夫婦可憐她收為義女。帝嚳母也姓陳鋒氏,命帝嚳納慶都為第三妃,封伊祁長襦為伊祁侯。慶都懷孕後,回娘家於甲申年生下堯。堯從母姓,姓祁(伊祁)。堯年輕時,堯就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著名。堯身材高大,面色如蠟,長著彩色的八字眉毛,眼睛中有3個瞳孔,頭髮特別長。
帝嚳看到自己的兒子有出息,便把堯封為唐侯(唐是大的意思),從此堯又被稱為“陶唐氏”。唐侯的封地在劉邑,於是堯成為管理強大的劉氏族的首領,而劉氏族以前的首領一方面佩服堯的才幹、甘願讓賢,一方面迫於天子帝嚳的威嚴也不得不讓賢。堯20歲時,接替帝嚳當上了中原部落聯盟的大首領。堯有10子,其中第九子繼承源明(監明),號丹朱,繼承了陶唐氏族首領職位,繼續住在劉邑。
堯當上天子後,為便於統治天下,統治也為了首都免受洪水威脅,將首都從帝丘遷到平陽(今山西臨汾),所以平陽留下了很多堯的遺址。堯的封地劉邑的人仍然大部分居住在原地,沒有跟隨堯到首都去當官。
堯命令臣子羲氏、和氏制定曆法,教給民眾從事生產的節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恭敬的迎接日出,並詳細安排春季的耕作。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詳細安排夏季的農活兒。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恭敬的送太陽落下,有步驟的安排秋天的收穫。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
後來,堯老了,認為兒子丹朱的德行,做劉邑陶唐氏族首領還可以,但做天子就不夠了。出身炎帝四岳的大臣向他推薦了鯀。榆罔氏之後,炎帝部落演化為共工、四岳、氏羌三大支。共工為九州姜戎的共主,發展於今豫東北及冀南地,曾與顓頊爭帝。共工女嫁與顓頊兒子駱明(黃帝系),生鯀(姓姒),鯀被封汶山石紐(今四川省北川縣),娶有莘氏之女修己為妻,生下禹。鯀後來東遷,返回中原,被堯封於崇(嵩山)。後鯀因治水失敗喪失了繼承天子的資格。
保定市歷史悠久,從徐水縣南莊頭髮掘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證明,遠在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已在這裡繁衍生息。相傳,4000年以前,在唐河流域堯被封為唐侯,並禪讓於虞舜。
堯陵禪寺
堯陵禪寺位於梯門鄉東南部,湯莊村東北,堯陵山前(明洪武四年即1371年建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堯陵禪寺原名崇聖寺,占地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現存大殿三間,面闊14米,進深8.7米,高9米,內有8根石柱支撐,7架梁,木結構,石柱刻有明代嘉靖七年重修崇聖寺題記及後魏村楊氏族人捐資人姓名,嘉靖十六年重修時更名為堯陵禪寺,寺內現存嘉靖十六年重修殘碑,有清雍正十三年御製祭文碑。院內還有銀杏樹1株,樹圍3.2米,枝葉茂盛。寺北蘆泉山,又稱堯陵山,“環列如屏,下有泉,珍珠噴涌,小尤清洌、夏不濁、冬不凍”與堯陵禪寺一起形成了“東平古八景”之一的“堯陵攬勝”美麗景觀。
據傳葬於堯陵的堯王,是倍受人們推崇的明君。人們認為,他死後,葬到哪裡,那裡的百姓照樣會得到他的保護和恩典。堯王死後,山東人便悄悄的把他的屍體運往山東,而當地人知道後,尾隨追來,每當快追上之時,山東人即虛一假墳。當地人認為是真,等到扒開,認為被騙時,山東人又已抬棺走出很遠,當地人仍緊追不放。當追至東平石馬一帶,眼看就要追上時,當地人突破發現石馬帶著響鈴跳起舞來,就在他們停下觀馬跳舞之機,山東人已將堯王的棺材快速抬到蘆泉村的東北山中,當時山裂一縫隙,山東人立即把此棺放入,所裂山縫又重新合上。後來當地的人不甘心,又派一小隊人馬,來此打探堯王葬身的地方,當時他們秘密詢查到了堯王之墓,發現堯王墓上長了一片麥秸亭兒草,那種草兒在這塊地方並不多見,於是他們以此為記號,潛回老家,搬來大隊人馬,要搶回堯王之軀,可大隊人馬來到一看,那不多見的麥秸亭草已是滿山遍野。當地人就再也未找到堯王的真棺,從此,堯王就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