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陵又稱媧皇陵,始建年代無考,據《平陽府志》載唐天寶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後歷代屢有修茸。女媧陵原規模宏大,建築風格極具皇家氣派。宋代碑文載:“南北百大,東西九筵”,原有建築現已不存。陵墓內現存宋開寶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巨碑兩通,千年以上古柏三株,“補天石”一塊,以及明清時期石碑三十多通。
女媧陵
女媧陵,在趙城縣東八里侯村。正、副陵各一,皆在廟後。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居左者為正陵,其副陵相傳葬衣冠者。陵前古柏一百八,樹多八九人圍。俗言鳥雀不糞、蟲蟻不蝕,亦好事者之說也。正陵右有‘補天石”。宋乾德四年(966年),詔給守陵‘五戶長’吏,春秋奉祀,其後代有祭告。國朝歷次遣官致祭,祭文並砌石,立廟中。趙城縣的位置,正在《尚書·禹貢》所記“冀州之城的“中鎮名山”霍山之麓,這裡正在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氏的主要活動範圍之內。傾一生之力為締造人類、造福人類而與大自然博斗、獻身的女媧氏最後長眠於此,是很有可能和順理成章的事情。
“女媧陵”所在的侯村,是距離洪洞縣趙城鎮東八華里的一個大村。據說,該村自商、周時期就形成村落。因為這裡是諸侯所封之地,故得名為侯村,算來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該村地處古老的霍山腳下,瀕臨汾水之濱,乃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至今,侯村附近還有隨處可以發現的“龍山文化”遺蹟。現在,全村人口多達六千餘人,村裡的一條東西大街,竟長達三華里。所以,當地傳有侯村是“洪洞第一村’的說法。
“女媧陵”的正陵,位於侯村村北現為學校的“女媧廟”舊址旁邊。它是一個高達四五米的大土丘。它的周長,估計約在四五十米左右。而“女媧陵”的副陵,正如有關資料所記是在正陵東北方向的村邊,其高度、周長與王陵相近。筆者所見到的情況,與“趙城縣誌’所記載的情況基本吻合。
多年來,“女媧陵’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對這一珍貴的歷史遺蹟也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在正陵周圍,蓋起了不少民房住宅,使本來很有價值和意義的文物景觀受到了破壞。地處村北的“副陵”雖然沒有受到“鐵壁合圍”,但外觀也與一般常見的土丘毫無二致。
女媧廟
在“女媧陵”主陵的東南邊,是一座規模巨大、歷史悠久的“女媧廟”。女媧廟坐落在女媧山鄉七里村。解放初期的女媧廟十分龐大壯觀,在平利堪稱第一寺廟,有四扇大門,房宇百餘間,殿堂三層,故又稱“三台寺”;廟內住僧人二三十餘、居士若干。但在歷經了戰亂、土改、“文革”等重重劫難後,現僅存一間正殿和“平心門”的殘牆斷壁。
相傳,女媧採金州(現安康)南山五色石煉之補天,救民於水火,從此百姓康泰,風調雨順。女媧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廟,教南山民眾種桑養蠶,取絲紡綢,福祉於民。當地民眾為祭祀女媧的賢能聖德,將土地廟改建為女媧廟,供奉香火,頂禮膜拜。
為頌揚女媧“補天”之功,夏代在女媧山始建寶靈寺,後改為中皇廟、女媧廟,香火極盛,“登探者淑匿紛來,瞻禮者賢否沓至”。《路史》云:“女媧始治於中皇山,繼興於驪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媧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媧廟。”唐宋以來,女媧廟歷經修葺擴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後,擁有正殿四重、房屋百餘間,是當時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譽為“名勝之方”。
解放初期,女媧廟仍保存完好。此時的女媧廟共分三層殿,即在三台自然地貌上建築,又稱“三台寺”。一層是女媧陵天井,內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樹,人稱“中皇古桂”。二層是拜殿,殿外兩條滾龍抱柱,樓宇古樸,雕龍畫棟,氣宇不凡;殿前有一頂鬥神“胡敬德”的官帽,大贏二尺、厚寸余、重約八九十公斤,據說此帽為胡敬德朝廟上香時的遺忘之物。三層即正北為正殿,供奉女媧娘娘、十八羅漢諸神。另分東房、西房和南房。東、西房各有一門,南房有兩門,即山門平心門。
建造歷史
侯村東北的“女媧陵”分正、副二陵,正陵埋葬女媧之體,副陵埋葬女媧生前所用之物。在副陵東邊,有一座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媧皇廟”,自古以來侯村“媧皇廟”與陝西“黃帝陵”、湖南“炎帝陵”地位相當,一直是享受歷代帝王祭祀的國家神廟;《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稱:“上古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於河。”今河南孟津縣老城鄉雷河村有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348年)的“龍馬負圖寺”,寺內供奉有伏羲和龍馬的塑像;鞏義市河洛鎮洛口村東黃河南岸有“伏羲台”,台東有一個15平方米的窪地,稱“羲皇池”,相傳台為當年伏羲畫八卦之處,池為畫卦著墨處;《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七經》載:“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浮戲山在今河南省登封、新密、滎陽、鞏義一帶,以浮戲山為主區形成了河洛地帶的伏羲文化圈:新密市來集鄉的“伏羲女媧祠”也叫做“娘娘廟”,廟門額題“伏羲女媧祠”及“人祖之源”。
新密西北牛店鄉的“補子廟”即伏羲廟。新密尖山天皇頂的“祖始廟”或稱“始祖廟”,廟內供奉伏羲、女媧。祖始廟下面的“紅石溝”,傳說是女媧補天時煉五色石的地方。大火把溝里的石頭都燒紅了,因此叫“紅石溝”。此外,登封市的三皇廟內,供奉伏羲、女媧與神農。在少室山側的中坡上建有伏羲女媧廟。滎陽汜水紫金山上有伏羲廟,汜水白玉嶺上有女媧祠。新密與新鄭交界處風后嶺的得名,據說與伏羲、女媧姓風有關。在豫東平原,歷史文化名城淮陽古稱“陳”,被譽為“羲皇故都”。《左傳》說:“陳,太皞之虛也。”王符《潛夫論》、皇甫謐《帝王世紀》、司馬貞《補三皇本紀》、羅泌《路史》、徐堅《初學記》、鄭樵《通志》、馬驌《繹史》、顧炎武《歷代宅京記》等,都說伏羲都於陳。淮陽作為羲皇故都,這裡還有著名的“大昊伏羲陵”。淮陽西鄰西華縣,西華縣城北7.5公里的聶堆鄉思都崗村的女媧城,被稱為“女媧氏之故墟”或“女媧之都”。
女媧城西有女媧陵,城內有女媧閣;上蔡縣塔橋鄉白圭廟村建有白龜祠,亦稱白龜廟,廟內祀伏羲,有伏羲墓和伏羲畫卦亭,相傳為伏羲當年畫卦處。此外,豫北濟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壇山頂有女媧補天五色石,沁陽市境內有始祖山、女媧山、伏羲祠、女媧祠、祖先洞、補天台、女媧洞、泥人場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上述地點,大都分布著仰韶文化遺存。文獻記載、歷史傳說可與考古發現互相補證,表明這裡既屬於遠古華夏文化系統,也在伏羲文化圈內,由此可見伏羲文化與華夏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張振華說:“至於陝、甘及巴蜀等地的伏羲、女媧時代的文化,在最近的考古、歷史、民族遷徙的研究,基本上屬於中原伏羲文化的輻射現象,時間也晚的多。
影響
女媧陵1994年被發現,立即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世紀老人冰心女士,生前不顧身體有病,親筆題辭“女媧陵”;著名的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也欣然題辭“女媧陵寢,天下古今第一傳奇”;國外報界發表評論認為這一“考證成果石破天驚”,“斷定女媧確有其人,且系山西人,完全符合民眾的願望”。
修復工程
多年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洪洞縣趙城侯村的“女媧皇陵”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主建築在解放戰爭時期被拆,其餘建築又在80年代初被拆毀,當做建築材料來賣。到後來,女媧正陵、副陵的墳冢只剩下半個,並被民居包圍,而當年曾顯赫一時的國家級廟宇——“媧皇廟”則被侯村學校長期占用。為了紀念這位哺乳中華民族兒女的偉大母親,洪洞縣政府、趙城鎮侯村成立了“媧皇陵修復委員會”,當地民眾自發集資啟動了修復“女媧皇陵”工程。
“女媧皇陵”工程包括:修復“媧皇陵寢”,豎立“世紀老人”冰心生前題寫的“女媧陵”碑,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題辭碑;修復“媧皇廟”;修建“中國婦女一百名人碑林”、“世界婦女一百名人碑林”等。
關於女媧
女媧氏,風姓,為我國遠古時“百代王先”的人王,居三皇之首的伏羲氏的姐姐,她是人類的始祖。見天崩地裂,乃煉五色石補之。當時有鰲負山,遊戲于海,致地力不堅。女媧氏斷其四足,以立四極,於是地平天成。惟有滔水泛濫,女媧聚蘆灰止之,於是滔水清涸,人物安然。其後相傳有共工氏大庭氏無懷氏等。自伏羲氏起凡一十五世,共一千二百六十年。女媧氏上古之帝,伏羲氏同母史載:大跡出於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女媧氏嘗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見《史記·淮南子》伏羲和女媧創生人類,在中國始祖神話中居主導地位,南陽出土的漢畫石刻《伏羲和女媧首》,他們有時單體並列在墓的兩側,有時盤曲交尾在一起。我們由此看到了遠古圖騰的影子,他向我們昭示了先民們希望了解自然的理想。
神話故事傳說:自盤古氏開天闢地以來,天不滿西北,地不滿東南。由於西北天不足,故西北風吹來極寒,常常毀壞禾稼,凍死人畜,物被摧殘,人受寒凍之苦,故大地荒涼。地不滿東南,淫水滔滔,熱氣騰騰,四時炎熱,雖草木茂旺,而居民鮮少。西北天不足,雖女媧氏鍊石補之,究屬所補之天,故黃河流域,秋冬仍然寒流侵襲。地不滿東南,雖女媧聚蘆灰止淫,然而仍熱氣騰騰,故春夏黃河流域稱東南風為火風。從女媧氏補天法地,由此四時定、萬物生,人民甘食而樂居,懷土而重生,雞犬之聲相聞,鄰里和睦相處,其治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晉陶潛《五柳先生傳》說無懷之民,葛天氏之民,正指此事。
女媧所生之地無傳,但與黃河有不解之緣。逝後墓地,史載在風陵,即在潼關現黃河鐵橋北端三角標下。紀曰:風陵女媧,伏羲女姊,人類氏祖,象天法地。煉五色石,補天不足;斷鰲四足,以堅地勢;聚集蘆灰,止水泛溺;捕殺黑龍,以濟冀州。地平天成,滔水消涸,億萬民氏,甘食樂處。女媧之墓,史載風陵,手土成丘,似山雄偉,眾口成碑,萬世傳誦,雄關虎踞,巍峨風陵,關潼陵風夾河,乾坤始定,
遠古圖騰,中外馳名。女媧文化
女媧文化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一是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實現民族大融合、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三是對增強創業精神、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促進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四是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神女的豐碑
女媧廟坐落在女媧山鄉七里村。據當地百姓介紹,解放初期的女媧廟十分龐大壯觀,在平利堪稱第一寺廟,有四扇大門,房宇百餘間,殿堂三層,故又稱“三台寺”;廟內住僧人二三十餘、居士若干。但在歷經了戰亂、土改、“文革”等重重劫難後,現僅存一間正殿和“平心門”的殘牆斷壁。就女媧廟保存完好時的壯觀景象,筆者特地分別採訪了何家溝村85歲高齡的王道芳老人、何家溝村最有文化的長者現年74歲的退休教師張友中和女媧廟現惟一的守廟人46歲的何中山,他們都講述了從自己記事起印象中的女媧廟。
相傳,女媧採金州(現安康)南山五色石煉之補天,救民於水火,從此百姓康泰,風調雨順。女媧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廟,教南山民眾種桑養蠶,取絲紡綢,福祉於民。當地民眾為祭祀女媧的賢能聖德,將土地廟改建為女媧廟,供奉香火,頂禮膜拜。
為頌揚女媧“補天”之功,夏代在女媧山始建寶靈寺,後改為中皇廟、女媧廟,香火極盛,“登探者淑匿紛來,瞻禮者賢否沓至”。《路史》云:“女媧始治於中皇山,繼興於驪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媧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媧廟。”唐宋以來,女媧廟歷經修葺擴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後,擁有正殿四重、房屋百餘間,是當時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譽為“名勝之方”。
解放初期,女媧廟仍保存完好。此時的女媧廟共分三層殿,即在三台自然地貌上建築,又稱“三台寺”。一層是天井,內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樹,人稱“中皇古桂”。二層是拜殿,殿外兩條滾龍抱柱,樓宇古樸,雕龍畫棟,氣宇不凡;殿前有一頂鬥神“胡敬德”的官帽,大贏二尺、厚寸余、重約八九十公斤,據說此帽為胡敬德朝廟上香時的遺忘之物。三層即正北為正殿,供奉女媧娘娘、十八羅漢諸神。另分東房、西房和南房。東、西房各有一門,南房有兩門,即山門平心門。
在女媧廟西南側一里之遙的山巔,建有一座玉皇宮,即玉皇大帝的宮殿,四合大院,一個天井,內設正殿和火神廟,正殿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宮僅住三四個和尚,規模遠不及女媧廟,但與女媧廟遙遙相對,獨成景觀。玉皇宮解放初期保存尚好,卻毀於六十年代。
女媧廟、玉皇宮和塔院的建築十分講究。建築所用木材就地取材,但寺廟塔院所用上千柱墩石卻來自安康旬陽縣的火岩石,此石堅硬無比,千年不化。採石後經眾縴夫從灞河用船運自徐家壩,再用牛拉、人抬、木滾等方法運至女媧山。廟院的磚瓦也很獨特。從古至今,女媧山一帶的山民大多沿襲土牆、木樑、石蓋的砌房方式,女媧廟卻單一色的青磚青瓦,而且磚的大小規格有七種之多,形狀又有圓磚、方磚、長磚和厚磚、薄磚、花磚之別。工匠們考慮到建廟耗磚瓦之巨,質量之高,特在女媧廟後山修建了窖場,至今後山還有“窖場”的地名。
平利縣收藏一塊《中皇山女媧氏廟碑》,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廟時由當任知縣古灃撰文,博引古今文獻較系統地闡述了女媧神話傳說。廟碑高3.3米、寬1.3米,歐體楷書,由3塊梨木精刻而制,工藝極為考究,系平利發現最大的木質碑刻。
文化意義
“女媧陵”的發現,不僅對推進和引深中國古代神話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促進旅遊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重要意義。在倡導“男女平等”、“熱愛母親”、“尊重婦女”的今天,我們應該在紀念“炎黃”二帝這兩位偉大男性祖先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重新修復“女媧陵”和“女媧廟”以永遠繼承和發揚“女媧補天”和“女媧造人”的偉大精神。譜寫出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新篇章。“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優秀文化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在“振興中華,建設中華”的進程中,我們更應該‘熱愛中華,繼承中華”,認真學習和全面認識中華民族的光榮文明歷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文明傳統,使中華文明的參天大樹,生長。發育得更加高大、更加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