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卡拉紀

埃迪卡拉紀

埃迪卡拉紀(英語:Ediacaran),又稱艾迪卡拉紀、震旦紀,是元古宙最後的一段時期。一般指6.35-5.41億年前。學者曾用這個名字指稱不同階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明確定義其年代,這是這個組織120年來首次對其加時期定義。最古老的動物遺蹟可追溯至十億年前,但最早的動物化石出現於約六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

埃迪卡拉紀埃迪卡拉紀
埃迪卡拉紀,或稱新遠古紀III(Neoproterozoic),是隱生宙最後的一段時期。一般指620-542百萬年前。學者曾用這個名字指不同階段,但是2004年5月13日,國際地質學會(InternationalUnionofGeologicalSciences,IUGS)宣定日期,這是這個組織在120年第一次加時期定義。

名字來源

(圖)埃迪卡拉紀化石埃迪卡拉紀化石

這個期的開始與其他地質時代不同,不按照化石變化。在這個時期的出現的軟體生物很少留下化石。埃迪卡拉紀是從一個有不同化學成份的岩石層開始。這個岩石層13C非常少,說明當時全球性的冰河時期結束

埃迪卡拉的名字來自南澳大利亞得里亞的埃迪卡拉山。1946年,RegSprigg曾在這裡發現顯生宙以前的化石。研究這些化石的MartinGlaessner認為這是珊瑚和海蟲的先驅。以下幾十年,南澳大利亞還找到很多的隱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這些化石一起叫做埃迪卡拉動物。

前一紀地質時代後一紀
成冰紀埃迪卡拉紀寒武紀

動物群

埃迪卡拉紀埃迪卡拉紀動物群
動物群是Sprigg於1947年在澳大利亞中南部Ediacara地區的龐德砂岩層中首先發現的。最初人們未能確定這一動物群的時代,後來終於確定為前寒武紀,年齡為6.7億年。埃迪卡拉動物群包含三個門,19個屬,24種低等無脊椎動物。三個門是:腔腸動物門,環節動物門和節肢動物門。水母有7屬9種;水螅綱有3屬3種;海鰓目(珊瑚綱)有3屬3種;缽水母2屬2種;多毛類環蟲2屬5種;節肢動物2屬2種。

迄今為止,生命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35億年,但是這其中卻有近30億年是水生細菌和藻類的時代。儘管生命在不斷的自我完善,幾十億年中,先後出現了真核生物並顯現出多細胞個體的趨勢,但這一時期的生命仍然是非常原始的。這一局面在藻類時代行將結束時出現了變化。1947年,古生物學家在澳大利亞埃迪卡拉地區的岩層中發現了大量距今6、7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發現的古生物總計8科22屬31種,這標誌著原始的生命形態在經過30億年的準備之後,其積累的生命能量和無窮的創造力即將噴薄而出。生命演化的歷史翻開了全新的篇章。

埃迪卡拉動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沒有規律。有幾種化石比較象後來動物的先驅。埃迪卡拉後期,有一些蟲子爬行的痕跡,也找到一些小的硬殼動物。可是大部分的埃迪卡拉動物是一些不能動的球,盤,葉狀體,和以後的動物沒有什麼關係。學者之間,這些化石到底是什麼也有很多爭論。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批新的化石,是神秘的、前寒武紀的埃迪卡拉(Ediacaran)動物的化石,化石保留著三維的特性。埃迪卡拉動物被認為是寒武紀大爆發的“導火索”。因為埃迪卡拉動物是軟體的,所以它們的化石很難找到,人們對它們也缺乏了解。加拿大紐芬蘭的錯誤點(MistakenPoint)有埃迪卡拉動物的化石集合,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在那裡只發現過二維的印記樣品。現在,GuyM.Narbonne描述了一組從這個化石集合中找到的三維的化石,其中有保存下來的30微米之小的特徵。和其他在錯誤點找到的同類化石一樣,這些生物體看起來有點像植物,有從幹上分支出來的被稱為“小葉(frondlet)”的結構。這些小葉結構可能是由莖支撐在海底上面,自由地漂浮的。新化石還展示了一些以前沒有看到過的小葉排列。Narbonne說,現代動物沒有明顯的類似結構。

尚未定論

埃迪卡拉紀名為Fractofusus andersoni的埃迪卡拉紀物種
震旦紀”這個地質時代,國內一般用這個時期指代18-19億年前到5.7億年前這段時期,是隱生宙原生代(或元古代)的最後一個階段。我們的中學生物教科書中就給出了這個名字,而且這個名字來自於中國的古稱,所以大概許多人記得很牢。它是美國人葛利普於1922年在中國命名,葛氏當時活動在浙、皖一帶,他按照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震旦”而取了這個名稱。不過這並非是一個國際公認的標準稱呼,而且它的跨度太大,缺乏實際意義, 所以儘管在國內科普讀物上比比皆是,但在國外文獻上很少見。雖然兩種最通用的地質年代表之一的劍橋大學的Harland表把震旦(Sinian)作為代(Era)和紀(Period)之間的一個Sub-Era使用,但各種文獻中對其使用更少。對於這個時期多數外國文獻一般按照其後的寒武紀而把這個時期稱為前寒武紀(Precambrian),即使是中國人自己,對於這個時期的英文翻譯也不確定,在網上有SinianPeriod和SineanPeriod兩種翻譯方法。

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需要的不是一個空泛的具有十幾億年巨大跨度的紀,而需要一個跨度小一些的時期,以便精確地界定寒武紀以前的一些地質事件和生物進化事件,所以,在震旦紀這個模糊的名字出現以後,又有許多對緊挨著寒武紀的這段時期的命名出現,其中除了前寒武紀之外,最常見的可以算上世紀60年代出現的新原生紀(NeoproterozoicPeriod)這個名稱,這個紀的名字來源於原生代(Proterozoic),是原生代的最後一個階段,時期為大約10億年前到5.44億年前,但使用者會對其具體時間有所調整。在地質學上,這個時期發生過許多大事,超級大陸羅迪尼亞(Rodinia)在這個時期分裂成8塊,直到很久以後的二疊紀才重新匯合成盤古大陸;這個紀的大部分時期,也就是大約9.5億年前到6億年前出現大規模的世界性冰川,這個冰川期被稱為瓦蘭吉爾冰期(VarangerGlaciation或Stuartian-Varangian),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冰期,其冰帽甚至延伸到赤道,使得整個地球都成為一個雪球。相對於這個時期,還有許多其他稱呼,比如按照瓦蘭吉爾冰期定名的“Varangian”,根據相鄰的寒武紀定名的“Precambrian”、“Protocambrian”、“Eocambrian”,這些名字所指的範圍各異,但都是指寒武紀之前的這個時期,新原生紀同樣不是一個正規名稱,習慣上它分為三個時期:從10億年前到8.5億年前稱Tonian世;從8.5億年前到6.5億年前這個時期稱Cryogenian世;而最後一個時期,從6.5億年前到5.4億年前被稱為NeoproterozoicIII世,意思 是新原生紀第三個時期,對於NeoproterozoicIII世這個時期俄羅斯人喜歡稱為“Vendian”,此外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埃迪卡拉世(Ediacaran)。在Harland地質年代表中,“Vendian”則是一個從6.1億年前到寒武紀之前的單獨的紀,其中Vendian紀的晚期,也就是5.9億年前到寒武紀之前則是埃迪卡拉世。估計大家看到這裡已經有些頭暈了,面對眾多的定義更是頭昏腦漲,很久理不清頭緒。古生物學界也一樣,古生物學家們對這個時期的名稱使用混亂,導致讀者們也一樣莫名所以。而且,這些年對於這個時期的古生物發現和認識不斷增加,昔日古生物學家把多細胞無脊椎生物化石突然大量出現的時期定為寒武紀的開始,當時的古生物學家在寒武紀地層之下只發現簡單的原核生物化石,正是這個所謂的“突然大量出現”導致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概念出現,但現在古生物學界已經知道在寒武紀之前多細胞生物就已經很普遍。有關這一時期的文獻不斷出現,這就亟需對於寒武紀之前的混亂地質年代定義,以便解決上述問題。2004年五月13日國際地質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Stratigraphy,ICS)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UnionofGeologicalSciences)正式宣布,將埃迪卡拉世提升為一個紀,同寒武紀、侏羅紀白堊紀同一個級別。這樣,終於明確寒武紀之前的紀為埃迪卡拉紀(EdiacaranPeriod),時間從6億年前到5.44億年前(具體期限仍有待於細化,最寬泛的時間界限可能為6.2億年前到5.42億年前)。目前不知道國內的地質學界對此有何反應,根據中國人的習慣,一向都喜歡使用兩個字加“紀”字這種稱呼,現在還不知道會把它叫做“埃迪紀”還是其他名字,不過估計不會用震旦紀來指代埃迪卡拉紀,否則會在翻譯和理解上導致巨大的混亂。

氧化事件與生物演化密切相關

(圖)埃迪卡拉紀化石埃迪卡拉紀化石

2月2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08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中美科學家共同完成的,題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組幕次性氧化作用和生物演化”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從陡山沱組穩定同位素的變化角度出發,揭示了埃迪卡拉紀早中期海洋和大氣中發生的氧化事件,並結合我國華南陡山沱組的化石記錄,認為氧化事件與生物演化事件關係密切。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客座研究員肖書海博士,以及該所周傳明和袁訓來研究員參加了該項研究。

相關信息

埃迪卡拉紀地球地質年代的劃分

地球地質年代的劃分

◇前寒武紀
太古代(40億年前)
元古代(25億年前)
◇古生代
寒武紀(5.5億年前)
奧陶紀(5億年前)
志留紀(4.4億年前)
泥盆紀(4.1億年前)
石炭紀(3.5億年前)
二疊紀(2.9億年前)
◇中生代
三疊紀(2.5億年前)
侏羅紀(2.05億年前)
白堊紀(1.45億年前)
◇新生代

第三紀(6千5百萬年前)
第四紀(2百萬年前)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92132.htm

2.中國百科網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sort0520/2007/20070712140831.html

2.科學網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htmlpaper/20082271720192191274.html

地球年齡

地球的成長就像人的成長一樣,分為不同的年齡段,每一個年齡段的有各自的特徵。既然地球是我們的家園,那我們就一起走進地球的成長曆程。

地質時代百科


元古宙

元古宙,又稱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已經發現了許多菌類、藻類植物化石和古代微生物化石,因此也被稱為“菌藻時代”。

古元古代

成鐵紀 ·層侵紀 · 造山紀 · 固結紀

中元古代

蓋層紀 · 延展紀 · 狹帶紀

新元古代

拉伸紀 · 成冰紀 · 埃迪卡拉紀

地質年代參照表

宙|宙年代開始
百萬年前(GSSP)
主要事件
顯生宙新生代新近紀全新世0.011430 ± 0.00013人類繁榮
更新世1.806 ± 0.005冰河時期,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
人類進化到現代狀態
上新世5.332 ± 0.005人類的人猿祖先出現
中新世23.03 ± 0.05
古近紀漸新世33.9 ± 0.1大部份哺乳動物目崛起
始新世55.8 ± 0.2
古新世65.5 ± 0.3
中生代白堊紀99.6 ± 0.9恐龍的繁榮和滅絕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地球上45%生物滅絕
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出現
侏羅紀199.6 ± 0.6有袋類哺乳動物出現
鳥類出現
裸子植物繁榮
被子植物出現
三疊紀251.0 ± 0.7恐龍出現
卵生哺乳動物出現
古生代二疊紀299.0 ± 0.8二疊紀滅絕事件,地球上95%生物滅絕
盤古大陸形成
石炭紀359.2 ± 2.5昆蟲繁榮
爬行動物出現
煤炭森林
裸子植物出現
泥盆紀416.0 ± 2.8魚類繁榮
兩棲動物出現
昆蟲出現
種子植物出現
石松和木賊出現
志留紀443.7 ± 1.5陸生的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488.3 ± 1.7魚類出現;海生藻類繁盛
寒武紀542.0 ± 1.0寒武紀生命大爆炸
元古宙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紀630 +5/-30多細胞生物出現
成冰紀850發生雪球事件
拉伸紀1000羅迪尼亞古陸形成
中元古代狹帶紀1200
延展紀1400
蓋層紀1600
古元古代固結紀1800
造山紀2050
層侵紀2300
成鐵紀2500
太古宙新太古代2800第一次冰河期
中太古代3200
古太古代3600藍綠藻出現
始太古代3800
冥古宙早雨海代地球上出現第一個生物---細菌
酒神代古細菌出現
原生代地球上出現海洋
隱生代地球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