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民歌

湘西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畢際卡”,本意一說是“本地人”的意思,一說是古代“伏羲”、“鼻息”(古羌戎的一支)的轉音。湘西土家族的地域範圍包括:龍山縣裡耶鎮、洗車河鎮、苗兒灘鎮、隆頭鎮、靛房鎮、農車鄉、他砂鄉;永順縣靈溪鎮、首車鎮、 兩岔鄉、西歧鄉、勺哈鄉、大壩鄉、對山鄉、澤家鎮、芙蓉鎮、小溪鄉;古丈縣斷龍山鄉、紅石林鎮;保靖縣遷陵鎮、碗米坡鎮、清水坪鎮;瀘溪縣潭溪鎮。

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

民歌類別

湘西土家族民歌豐富多彩,各式各樣,在流傳過程中自然形成了以下類別:1.山歌(薅草鑼鼓);2.小調(燈調);3.風俗歌(婚禮歌、喪歌、梯瑪神歌、擺手歌、上樑歌);4.兒歌(催眠曲、遊戲歌);5.勞動號子(船工號子、排工號子、岩工號子、拖木號子、挑工號子)。[2]本文將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介紹和分析來闡述其審美形態。

曲情特點

湘西土家族民歌中,包含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格的節奏和曲調。聲樂旋律的語言具有造型性和動力性。所謂聲樂旋律的造型性是指聲樂藝術的字與聲相契合後的字聲關係的結構樣式和不同形態。聲樂旋律的動力性包括旋律的和聲動力、織體的變化性和調式、調性的變化。

土家族土語民歌主要用五聲音階調式,音調以窄小聲韻為主,偏重小調色彩,偏愛級進和窄音程的旋法,節奏一般比較舒緩中庸,唯跳喪的節奏跌宕多變。

湘西土家族民間歌曲一般的音例是so、la、do、re、so。以這幾個音例為基礎,加上迂迴潤色,從而形成了動人的、十分有特色的旋律。曲式結構大多是四句式,一般是將二句式通過重複和變化的重複形成四句式。也有五句式的土家族民歌,大多是將第四句重複或三四句變化的重複。在土家族號子及祭祀歌曲的結構上,大多有引腔,收腔的結構成份。土家族民歌是五聲音階體系,節拍為偶數拍子和奇數拍子混合兩種。

歌詞特點

黑格爾曾說:“音樂和詩有最密切的聯繫,因為它們都用同一種感性材料,即聲音。”民歌與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詞都是具體、生動、形象的語言。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多用比擬,具有極高的藝術美

搖櫓號子中的開頭四句歌詞:“白河船,生災難;進口就是燕子灘;白箭頭,是小街;美女正坐梳頭岩。”這首詞看似繪景,實則抒情;通篇不著一個“愛”字,卻藉助“妙合無垠”的比擬,把“燕子”比喻成“美女”,巧妙形象地描繪了土家漢子深沉而熾熱的感情。

湘西保靖縣的“拖木號子”中的四句:小菜出在王草尾,蘿蔔出在和尚洲,買菜大姐你莫捱,對門有對鴛鴦岩。“鴛鴦岩”本是無情之物,無所謂悲傷、喜歡,在這裡歌手卻給岩石賦予人的情感,移情於物,使岩石具有人的喜、怒、哀、樂,體現了船工嚮往愛情的情感,使無情之物都為之動容,可見其情之悲切。巧妙地運用移情擬人手法,使船工號子文辭活躍,語言形象,從而大大增強了語言感染力。[6]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多用襯詞,具有極高的藝術美

(三)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多寫生活,具有極高的藝術美

民歌與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繫。湘西土家族民歌是土家人在生產勞動中集體創作而成的,然後在歷代流傳過程中豐富和發展。它的歌詞內容豐富多彩,有描寫田野生活的山歌、小調,有用於風俗儀式的婚禮歌、喪歌、梯瑪神歌、擺手歌、上樑歌,有催眠曲和搖籃曲,還有各種勞動號子。

聲腔特點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唱法很多,根據不同的曲調,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環境,湘西土家族民歌大致分真聲唱法、真假聲結合唱法,輕聲唱法等。(1)真聲唱法。這種唱法大多用腳腔呼吸。主要靠氣息的力量衝擊喉頭髮聲,故聲音高亢嘹亮。(2)真假聲結合的唱法。土家族地方戲曲演唱也借用這種唱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陽戲真假聲結合的唱法,用嗓又分為“夾嚨”和“窄嚨”。“夾嚨”是真假聲結合演唱,唱詞部分用真聲,拖腔用假聲,音域寬達兩個八度,唱腔起伏跳躍較大,適合生角、老旦演唱。“窄嚨”即假聲,俗稱“小嗓子氣其特點是每句腔開頭兩字用真聲,其餘部分用假聲演唱,唱腔多在高音區,適合旦角及小生演唱。“夾嚨”的假聲又分“急揚法”、“緩揚法”和“綜合法”三種。急揚法是詞句的尾部旋律急速上揚進入假聲,多用於表現歡快情緒。(3)輕聲演唱。土家族坐堂歌搖籃曲、催眠歌基本上都是輕聲演唱。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潤腔很美,常採用逆波音和上下滑音,運用一種稍以擠壓喉部發聲的特殊演唱方法。

曲式特點

不同類型的湘西土家族民歌所體現出來的曲式的美各不相同,以下以山歌、小調、號子為例進行論述。

土家族山歌在結構上有“一聲子”﹑“三聲子”﹑“四句頭”﹑“五句子”之別。“四句頭”的歌詞為7字4句,如湖南龍山永順等縣流行的土家語四句頭平腔山歌,保靖縣流行的沿河腔﹑坡頭腔﹐龍山縣的洛塔山歌﹐鄂西鶴峰太平的茅壩山歌等。“五句子”﹐是由一個重複的上下句中間插進一個變化句而成。其結構形態有兩種﹕一種是流行在保靖﹑永順及桑植的五句歌﹐變化句插在 2﹑3句之間﹔一種是流行在桑植偏遠山村的五句歌﹐其變化句插在3﹑4句之間﹐手法特殊﹐別具一格。連八句﹐主要流行鄂西地區。由前後若干五字句中間插入 ﹐字數規整﹐連說帶唱﹐成八句數板。“穿歌子”﹐是一種結構比較複雜的高腔山歌。由“四句子”和“五句子”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