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全院內設機構19個,在職187人,其中取得博士、碩士及學士學位的研究人員51人。重點開展水稻、甘蔗、小麥、玉米、油菜、紅薯、蔬菜、林果、生態農業等科研工作,是內江農業科技創新、試驗示範、技術集成的科技陣地;有四川致富種業有限公司、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內江農業開發中心等三個農業科技轉化實體,屬內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基地;有一批從事農業科研幾十年的專家和技術人才隊伍,其中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3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四川省優秀專家2人,國家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2名,是內江農業科技人才集聚之地。
我院歷史悠久,碩果纍纍。我院總計培育和研發了新品種158個,新品種、新技術累計推廣面積50億畝,實現社會經濟效益700多億元,獲得國家、省、市級成果獎128項,其中國家、省部級以上重大成果90餘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0餘項。水稻科研育成了多系、菲優、N優、內香優、千鄉優等雜交水稻系列新品種,並形成了享譽全國的“內香”品牌和“千鄉優”品牌;小麥科研跨入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抗性基因利用國際領先,內麥系列小麥品種成為全國、全省主推品種,形成了全國知名的“內麥”品牌;甘蔗科研育成了甜城系列品種29個,形成了全國知名的“甜城甘蔗”品牌;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品種陸續獲得品種審定,成果全部轉化,水產、食用菌、蔬菜、林果、畜牧、生物質能源等拓展領域亮點紛呈,成效顯著。獲“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和“人才工作示範單位”等榮譽;2人分別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據農業部對“十一五”全國1058所農業科研單位評估,我院綜合創新能力居全國(含國家、省級)科研單位187位,居全國446所地市級農業科研院所27位,四川地市級農科院所前3強。2017年被四川省科技廳授予四川省“十二五”以來農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
現已建成六個國家級科研、示範、試驗基地,包括國家雜交水稻原原種基地、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畫試驗示範基地、川東南生態農園示範基地、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優質專用玉米科研基地、內江市農科院科研示範基地—銀山基地;承擔了大量國家和省級區域試驗任務,是內江農業產業化的科技支撐單位,農業新成果示範推廣展示視窗。
科研成就
我院歷史悠久,碩果纍纍。我院總計培育和研發了新品種158個,新品種、新技術累計推廣面積50億畝,實現社會經濟效益700多億元,獲得國家、省、市級成果獎128項,其中國家、省部級以上重大成果90餘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0餘項。水稻科研育成了多系、菲優、N優、內香優、千鄉優等雜交水稻系列新品種,並形成了享譽全國的“內香”品牌和“千鄉優”品牌;小麥科研跨入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抗性基因利用國際領先,內麥系列小麥品種成為全國、全省主推品種,形成了全國知名的“內麥”品牌;甘蔗科研育成了甜城系列品種29個,形成了全國知名的“甜城甘蔗”品牌;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品種陸續獲得品種審定,成果全部轉化,水產、食用菌、蔬菜、林果、畜牧、生物質能源等拓展領域亮點紛呈,成效顯著。獲“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和“人才工作示範單位”等榮譽;2人分別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據農業部對“十一五”全國1058所農業科研單位評估,我院綜合創新能力居全國(含國家、省級)科研單位187位,居全國446所地市級農業科研院所27位,四川地市級農科院所前3強。2017年被四川省科技廳授予四川省“十二五”以來農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
研究機構
水稻研究所
我院水稻研究始於1966年,主要進行常規育種,1973年開始雜交稻育種,1979年成立稻作室,2000年更名為水稻研究中心,2007年更名為水稻研究所。(1992年成立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與水稻研究所共同運行)。科技人員38名,其中研究員3名、副高9名、碩士7名、學士7名,是一支創新力強且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研創新團隊。
水稻育種躋身國內先進水平。我院水稻科研事業為我省雜交水稻引進推廣、三次主栽品種換代和在全國確立“川種優勢”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後承擔了國家863計畫、科技支撐、跨越計畫、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等重大課題和項目;獲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8項,其中省部級28項,以及內江市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各類獎項;選育的“多系1號”系列、“菲優”系列、“內香優”系列雜交組合,有43個通過了國家和省級品種審定,是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副組長單位,地市州農科院(所)水稻聯合育種組長單位。雜交水稻新組合內6優1116、巴優4號、內6優10號3個新品種通過審定;內7S、內香10A等2個新品種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建立規範、高科技含量的樣板基地12個;與中國水稻所等6家單位完成了“優質抗病雜交水稻骨幹親本內香不育系的創製與套用”成果評價,並成功榮獲2016-2017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
小麥研究所
小麥研究始於1958年我院的糧食作物組,1980年歸屬為旱糧作物研究室,後易名為旱糧作物研究中心、旱糧作物研究所,2011年更名為小麥研究所。經過近60年的風雨歷程,幾代小麥人的辛苦耕耘,巳成為我院優勢學科之一。現有科技人員13人,其中研究員1人、高級3人、中級3人,碩士5人。主要從事小麥、油菜抗病選育、栽培等工作,是一支有種優良歷史傳承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團隊。
小麥育種步入國內先進行列。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內江綜合試驗站,承擔了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863項目子專題、四川省小麥育種攻關、四川省小麥聯合育種等重大課題任務,是2010年四川省新增100億斤糧食小麥增產項目研發單位。育成的高抗條鏽病、白粉病優質小麥品種內麥8號、9號、10號、11號、內麥836等品種,先後通過了國家或省級審定。內麥8號、9號、10號被列為四川省主推新品種,內麥9號獲國家“863”計畫重大專項後補助,內麥11號被推薦為2010年四川省和全國小麥主導品種,內麥836被推薦為2011年全國主導品種。內麥系列品種在內江覆蓋了50%以上的面積,是全省主栽品種,年累計推廣面積2000多萬畝,新增社會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引進新品種151個;爭取國家、市科研項目立項各1項;“豐產多抗小麥品種選育及套用”項目獲農業部豐收獎三等獎。
甘蔗研究所
甘蔗研究一直是我院的特色之一。甘蔗研究所前身為內江甘蔗試驗場,成立於1936年4月,是中國大陸最早開展甘蔗科研的單位。現有科技人員14名,其中,研究員1名、高級1名、中級3名、碩士3名。中國作物學會甘蔗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1名。
甘蔗科研國內著名。我院甘蔗科研在國內享有聲譽,知名度和學術地位較高,是中國甘蔗協會理事單位。先後從國內外引育,並得到套用的品種有cp28/11、CO290、F134、沱江紅等20多個。自育了川蔗1-6號、甜城1-20號等糖蔗、果蔗、能源甘蔗等新品種26個,廣泛套用於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省市生產,累計推廣面積1200萬畝,在計畫經濟時期是我市經濟支柱——糖業的科技支撐;在新的形勢下,甘蔗育種填補了我國果蔗育種空白,育成的甜城14-18號已推廣至十多個省區,果蔗甜城18號在四川省廣為推廣,為我省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增收、恢復內江“甜城”品牌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2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完成組配新組合5個,1個新組合參加四川省區試;圍繞“12345”現代農業產業提升行動規劃的百里休閒農業產業,以城市過境高速為主線,研究所在沿線的市中區龍門、伏龍等鄉鎮布局示範發展甘蔗產業,規模達到1000多畝。
玉米研究所
玉米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90年代國中斷,2003年重啟研究,成立玉米研究中心,2007年更名玉米研究所。現有科技人員12人、高級5人、中級2人、碩士3人,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創新團隊。
從2003年起步,已育成“天單101號”、“神龍玉8號”、“邦玉101”等6個新品種。有多個後續組合正參與國家、省級玉米新品種區試,2017年有兩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初審、3個新自交系通過田間技術鑑定。2013年“玉米高效育種技術及新品種神龍玉8號選育研究”獲內江科技進步二等獎。
水產研究所
水產研究所現有科技人員10人,其中副研究員、高級水產工程師、高級農藝師各1人,工程師2人,碩士4人,是一支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的團隊。
先後承擔國家“星火計畫”等國家、省市級項目8項,創建國家示範專合社、農業部健康養殖示範場和省級原良種場;率先開展水產產業融合研究、探索,創建國家級垂釣競技基地,通過舉辦“中國·內江大千杯”全國釣魚高手PK大賽和“金龍”一站成王卡宴爭霸賽,搭建了產村融合交流平台,成功創建產村融合科技示範園,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
食用菌研究所
2011年成立的食用菌研究所是我院的傳統研究機構,始於1982年的食用菌研究室,是四川省較早開展食用菌科研的單位之一,主要從事食用菌新新品種的引進篩選及推廣套用。現有科技人員6人,其中高級1人、中級3人、碩士2人,是一支勇往直前的創新力團隊。
食用菌所現存有菌種200餘份,新品種100餘個,篩選出的多個品種成為內江地區的主栽品種,獲市科技進步獎3項,“靈芝滋補掛麵及其製作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並研發食用菌掛麵10餘種。靈芝和竹蓀的引種載培取得成功,《華西都市報》、《內江日報》、《內江電視台》等數家媒體均有報導,在省內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將申請授權的“靈芝滋補掛麵及其製作方法”發明專利成功轉化,與市級企業緊密合作開發10個食用菌和蔬菜掛麵,並成功入選CCTV優選品牌。
農業新技術研究中心
農業新技術研究中心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水稻研究室常規稻課題組”,1999年成立“水稻研究二室”,2003年與“水稻研究一室”合併為“雜交水稻研究中心”;2007年建院時更名為“水稻研究所”;2010年該研究團隊從“水稻研究所”分離成立“農業新技術研究中心”,以水稻研究為基礎同時開展各項農業新技術研究。現有科技人員15人,其中高級2人、中級2人、碩士3人,是一支堅如磐石的創新團隊。
集成 “稻藥鰍”農業複合新模式,並育成水稻新品種13個,選育新材料6個,其中“三高聚合體”不育系——千鄉優654A,已被國內20多家育種單位和種業企業引用配組,成功構建三系雜交稻育種體系,創立了“千鄉優”雜交水稻新品牌。
蔬菜研究所
蔬菜及甘薯研究始於上世紀70年代,2007年成立甘薯蔬菜研究中心,2011年更名為蔬菜研究所,主要從事甘薯、蔬菜新品種和新技術研究。現有科技人員9人,其中研究員1人、中級3人、碩士3人,是一支團結奮進的創新隊伍。
蔬菜所先後引進各類蔬菜新品種200餘個,特別是在特色蔬菜綠色栽培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承擔省、市課題10餘項。參與銀山基地建設獲得成功。審定紫薯新品種“內渝紫2號”,篩選出3個優良辣椒新品系,集成《威遠新店七星椒無公害高效益栽培技術》。2016年11月,省級鑑定甘薯新品種1個。獲省級科技成果四等獎,胡德綏與綿陽市農科所合作完成的“優質實用型早熟甘薯新品種綿薯早秋的選育”項目獲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17年,“泡製辣椒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集成創新與套用”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林果研究所
林果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至2010年始成立園藝中心,2011年更名為林果研究所,是新興的研究機構。主要從事枇杷、柑橘、月季、杜鵑等林果花卉新品種、新技術研究。現有科技人員6名,其中博士1人、碩士2人、中級2人,是一去實力雄勁的創新團隊。
承擔省、市級科技支撐與科技孵化項目3項,含省科技廳科技支撐項目——“資中血橙標準化元病毒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選育白枇杷新品系12個;月季品種資源170餘份,建設月季苑1個,成為內江旅遊觀光亮點;引進杜鵑品種(系)近200個,示範帶動資中響水灘杜鵑谷打造。
畜牧研究所
畜牧研究所是研究我國地方品種——內江豬的主要科研機構,前身為1958年的川南水土保持站分化為四部的農場,1975年設立畜牧研究組,1979年更名為畜牧研究室,2007年停辦,於2014年重新組建畜牧研究所。擁有科研人員8人,其中中級2人、碩士3人,是一支朝氣蓬勃的創新團隊。
20世紀90年代,在全球首次開展“內江豬三元雜交”選育並獲成功,為我國其它豬種雜交利用奠定了基礎;引進孔雀、七彩山雞、紅腹錦雞、綠殼蛋雞等7個珍禽品種,申請實用新型專利2個,實施內江黑豬和隆昌麻鴨保種項目研究。
生物質能源研究所
生物質能源研究所成立於2014年,是我院重點建設的高起點、高定位、多學科交又研究機構。主要從事生物質資源創新、品種選育、產品研發等研究。現有科技人員6人;特聘浙江農業大學鄭志富博士、南京農業大學王春明博士為名譽所長,高級1名、中級1名、碩士1名、高級工1名。
主要從事木本油料的引進、篩選、試驗、示範、新技術集成和推廣工作,重點開展了油茶、油用牡丹、毛葉山桐子、麻楓樹、雜交蓖麻和雜交構樹研究。
油菜研究所
油菜科研是我院新拓展研究領域,2000年開始由原旱作研究所在小麥研究的基礎上,組建了油菜課題組,2016年獲批成立油菜研究所。主要開展油菜雜交優勢利用和栽培技術研究。課題組由小研究所現有科技人員13人構成,其中研究員1人、高級3人、中級3人、碩士5人,是一支激流勇進的創新團隊。
團隊承擔市級科技支撐計畫——“優質、高產、高效油菜新品種選育項目”和“高油、優質油菜不育系‘內油83A’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項目”,2016年選育的雜交油菜新品種“恆和油998”,開創了我市及我院油菜育種的先河。選育優質“雙低”隱性核不育系——內油83A,巳大量配組;新選育內油835等3個優勢雜交油菜組合進入國家、省級區域試驗。
內江市農業科技園區——銀山基地
銀山科研示範基地一期占地110畝,於2014年12月建成,同時12月2日接受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檢查驗收,為內江成功獲得國家農業科技園授牌發揮了關鍵作用。基地二期,規劃占地1100畝,將以農業科技創新為主線,以創意農業研究為抓手,以科研示範帶動為目標,依託“一水兩山”,建設“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三區域(蔬菜科研示範區、林果科研示範區、特色花卉示範區)”,打造集“科研、科普、培訓、示範、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未來發展
展望未來,“十二五”是我院從傳統農業科研邁向農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的關鍵時期,我們將按照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科學發展、服務“三農”的指導思想;圍繞當地政府中心工作,確立的發展思路是:以“三農”需求為目標,以促進新農村建設為統領,以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為己任,以作物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技術集成為重點,以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為手段,堅持公益性服務不動搖,堅持發揮特色優勢不動搖,堅持成果快速轉化不動搖,力爭把我院建設成特色優勢明顯、成果轉化快捷,集新品種、新技術培育推廣和新型農民培訓為一體的先進農業科研院所;具體措施是:鞏固現有優勢,拓展新的領域,加強開放合作,加大服務力度。
機構領導
院黨委書記、院長:黃躍成,副院長:王相華、黃輝躍、唐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