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擊小勃律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唐天寶六載(747年),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併兼安西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率軍擊敗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的作戰。

基本信息

背景

吐蕃國王將公主嫁給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圍20餘國都歸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貢。唐幾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數次派兵討伐,皆不勝。六載,唐玄宗敕令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兵萬名前去征討。

過程

唐朝政府對西域地區的領土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武功和帝國榮耀的驅動,因為即便對經絲綢之路往來東西的商人徵稅,以及從西域各國收取少量貢賦,都不足以供養唐在西域地區駐紮的龐大的軍隊和官僚機構,何況政府出於虛榮心對各少數民族的返饋還要多的多。在政策上,政府對西域各國並不總是以兵威服,西域地區小國林立,互相之間矛盾重重,尤其有西突厥,來自青藏高原的吐蕃等國的侵擾,也需要一個像唐這樣的強國的保護,因此原則上只要稱臣納貢,服從屬於大唐,都會受到唐政府的冊封,並繼續保持相對的獨立和自治,而在遭受動亂或被他國侵犯時,又可獲得唐朝軍隊的支援。在消滅了西突厥,並屢次擊退吐蕃後,唐政府的這種溫和政策在西域地區有極強的感召力,甚至遠在蔥嶺以西的薩珊波斯和印度,都願意通過這種關係而得到庇護。
但當大食崛起以後,阿拉伯鐵騎逐漸進入蔥嶺以西,滅亡波斯,占領阿姆河錫爾河下游之間的地區後,原本西域地區的唐與吐蕃的對峙,變成了三國之間利益錯雜的爭執。三國鼎立,彼此之間各有忌憚,不得不尋求兩方的聯合來對付第三方,於是時而唐與大食結盟對付吐蕃,時而吐蕃與大食結盟對付唐,由於吐蕃兵力較強且最有侵略性,所以唐與大食聯盟的時候更多一些。在公元740年前後,倭瑪亞王朝內部矛盾重重,國內起義不斷,擴張之勢稍緩,吐蕃(今西藏)趁勢在加強了對帕米爾高原南部國家的控制。克什米爾地區似乎自古至今紛爭不斷,吐蕃以武力和和親的手段,控制了這一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大勃律和小勃律,當時吐蕃與小勃律國聯姻,把公主嫁給了小勃律國的國王,這件事的後果是唐朝西北的二十餘國“皆為吐蕃所制,獻貢不通” 。這使得唐王朝在這一地區的權威大大受損,從田仁琬、蓋嘉運以及夫蒙靈察等人對這一地區接連不斷的討伐來看,唐玄宗對重樹威信的欲望十分強烈。高仙芝是第四個被派去征討小勃律的將領,皇帝派來的內侍邊令誠作了監軍。使用宦官監督邊將,是唐朝的一大特色。
農曆4月份從安西都護府的所在地龜茲(庫車)出發,顯然是高仙芝憑藉經驗做出的選擇,帕米爾高原氣候條件惡劣,只有夏秋兩季稍稍溫暖些。高仙芝的政府軍數目為步騎一萬人,按舊唐書的說法,當時步兵都有私馬——也可從這個側面看出唐朝軍隊的強盛,因此可算作是一萬騎兵,再加上行軍途中疏勒(喀什)守捉使趙崇玭、撥換守捉使賈崇瓘、以及護密國,識匿國等軍隊的加入,最終總兵力大約在兩萬人左右。按高仙芝的行軍路線,四月初從安西動身,十五天后達撥換城,再十餘天到達握瑟德,再十餘天到達疏勒,這一個月的時間算一個階段,高仙芝的軍隊應當在此地做了休整。然後從疏勒出發,二十多天后到達蔥嶺守捉,再經過二十多天后到達播密川(應為烏滸水,即阿姆河的上游),再經二十多天到達特勒滿川(蓋茨河?),即五識匿國這兩個月的時間算作第二階段,此時已經接近吐蕃邊界上的要塞連雲堡,高仙芝在這裡做了第二次休整。從地圖上來看,從疏勒到特勒滿川的距離,大約四百公里,僅占總行程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所花時間卻占了三分之二,可想而知翻山越嶺的艱難。
帕米爾高原海拔五、六千米,即便由山谷隘口通行,也有三、四千米,按現代登山運動員的經驗,在這個高度上一般正常人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呼吸困難,體力下降等現象,還要防備隨時可能遇到的惡劣天氣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而高仙芝的軍隊在這個海拔上的行軍時間至少有一個半月,還要保證給養的及時運輸,那么他留給世界的千古之謎是:他如何使他的軍隊在經歷了如此行軍後仍然保持戰鬥力?他的三位前任知難而退並非沒有道理。
總之,高仙芝在特勒滿川將大軍化整為零,分為三路,趙崇玼自北谷道進軍,賈崇瓘自赤佛道進軍,高仙芝太監邊令誠統率中軍從護密國進軍,在連雲堡前集合。這樣做至少有一個好處,三路小股部隊分別在三條山路上行軍的速度要比集中在一條路上要快得多。
連雲堡在今天阿富汗東北部,建築在一座山峰上,東南西三面皆陡峭山崖,只有北部是平地,有噴赤河做屏障。山上堡內駐守的吐蕃軍有一千人,在城南側五、六公里左右修築有木柵護牆,還駐紮有八九千人,是易守難攻的險關。高仙芝首先得解決的,是渡過噴赤河的問題,此時夏季冰雪融化,河水暴漲。高仙芝在這件事上仍然表現出了過人的膽略和經驗:高原上的河流都依賴周圍雪山融化的雪水,白天陽光照射,河水流量大,高原上夜間氣溫很低,流量自然小得多。按現在的時間推算,高仙芝是命令部下在凌晨三四點鐘渡河的,這時的氣溫是一天的最低點!“人不濕旗,馬不濕韉”這種說法固然誇張了些,但高仙芝的確輕易地克服了一個看起來不可能逾越的困難,這不僅對於之前他的士兵們,而且恐怕之後對於駐防在連雲堡上的吐蕃軍來說,都是個瘋狂的舉動。高仙芝自己也在渡河後喜出望外,“向吾半渡賊來,吾屬敗矣,今既濟成列,是天以此賊賜我也”——這話是對膽小的邊令誠說的,不過是對牛彈琴罷了。
唐軍在夜間渡河,並在早晨七點以前(大約天剛蒙蒙亮)突然出現在連雲堡前時,吐蕃軍隊還在睡夢中,哪裡料得到敵人這么快就能兵臨城下呢!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場攻堅戰,勇敢和速度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高仙芝選猛將李嗣業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率士卒猛攻連雲堡,並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在中午之前拿下城池。陌刀是唐軍獨有的武器,長桿,刀兩邊都開刃,末端呈三角形,可砍,可刺,大概類似於後世評書中所說的三尖兩刃刀,力大的士卒持此刀衝鋒於前,勢不可擋。這一仗從早晨打到中午,對方死了五千人,被活捉了一千人,中國人的習慣,打了勝仗是不說己方的傷亡人數的,於是我們不知道唐軍死了多少人。但根據新唐書西域志的一處記載,識匿國國王五跌失迦延可能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由此可推見唐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不管怎么說,攻克了這個要塞之後,能夠阻擋高仙芝的步伐的,也許只有山口處海拔就達四千六百多米的坦駒嶺了,而高仙芝面臨的困難,也只剩下用什麼方法鼓舞士卒的勇氣,使他們有膽量跟隨他翻越雪山繼續前進了。太監邊令誠就先尿了褲子,高仙芝只好將他和體質弱的士兵三千人留在連雲堡。
我們且不去管高仙芝一萬多人的軍隊是用了什麼方法爬上那座冰山的——現代人即便帶了先進的登山工具,以小規模的團隊輕裝去攀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已是不可考證的了,這種事歷史上也就三個人做過,另外兩人一個是漢泥拔,一個是拿破崙,他們爬越的都是阿爾卑斯山,不過高度稍低而已。上山容易下山難,從坦駒嶺山頂到南坡山下,至少有二十公里冰雪覆蓋的陡峭山路,下去後就進入敵境,就是說,如果失敗,是不可能有退路的。士兵們果然說,將軍想讓我們上哪兒去呀?
如果是一般的統帥,可能就直接強迫士兵下山,有後退的斬殺幾個罷了,但這樣一來肯定會大大挫傷士氣,甚至有可能導致譁變。高仙芝用了巧妙的辦法,在登山之前早就派二十多人下山,扮作阿努越人來迎降,又欺騙說印度河上連線大勃律的藤橋已經斬斷了,這樣吐蕃援軍就沒法增援小勃律了,士兵們信以為真,就高高興興下山了。阿弩越也是不得不依附吐蕃的小國家,阿弩越城距小勃律國都不遠,如果他們拒戰,高仙芝的疲憊之師恐怕要大受損失,雖然他們不可能是唐軍的對手,但即便是小小的延緩都有可能讓吐蕃援軍得到緩衝時間。高仙芝的運氣好,沒想到阿弩越人果然投降了,這使唐軍及時地得到了休息,並且補足了給養。
娑夷河的藤橋沒有斷,但吐蕃援軍此時卻鞭長莫及,小勃律國內兵微將寡,國王和他的親吐蕃的大臣們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對高仙芝來說,推翻現在的親吐蕃的小勃律政府,扶植和組建新的親唐的政府,才是此次遠征的目的。如果放跑了依附吐蕃的首領人物,此次遠征就等於白走一趟,因為唐軍不可能耗在這裡打持久戰,大兵一退,這些人又會回來,小勃律仍然是那個小勃律。為避免這種情況,高仙芝預先派了將軍席元慶帶著一千騎兵去小勃律都城,史籍中這段說的有些矛盾,大致情況應是這樣,席元慶到小勃律後,告訴他們說唐軍此次來不過是借路路過去攻打大勃律,想以此穩定小勃律君臣,但親吐蕃的首領們知道無論如何不會放過自己,還是試圖逃竄,於是席元慶拿著事先準備好的詔書綢緞等物件安撫他們,卻趁機都上了綁繩,國王帶著他的吐蕃王后躲到了山洞裡,一時間捉不到。高仙芝大兵一到,先斬了五六個一心一意忠於吐蕃的首領,然後親自去招撫小勃律國王。一舉平定了小勃律。等吐蕃大軍在傍晚的時候趕到,已經無濟於事了——用最快的速度修好橋然後殺過來,至少也得一年。
由此可見這是一場非常功利的戰爭,唐玄宗在這一時期寵信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自己整天花天酒地,已經不再是年輕時那個英武果決的皇帝了,他本人在這一時期所下達的對東南西北邊境地區的軍事命令,也是完全功利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高仙芝征討小勃律的這次行動是個了不起的成功,因為他將換取這一場勝利的損失幾乎降到了最低點。在同一年,也就是公元747年差不多同一時間,唐朝的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集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四節度使於一身的王忠嗣,採用了故意延誤的手段阻止了唐玄宗極力要發起的另一場針對吐蕃石堡城的戰爭,他的理由是,攻下這座城,沒有任何戰略上的意義,反而會因此讓大批戰士白白送了性命。王忠嗣的不配合,差點被奸相李林甫害死,相比起來,高仙芝的這場大捷就顯得兩全其美了。
所謂平定,不過是俘虜他們的國王和王后和他們國內能搜羅到的一些值錢東西去長安,殺幾個忠於吐蕃的酋長,另外立個國王族人當新國君,找一批願意效忠唐王朝的大臣輔佐他,然後招募幾千人在此駐守而已。於是,唐朝在短期內奪回了克什米爾以西和以北地區的霸權,兩唐書中誇張地說連超級大國大食和東羅馬帝國都受到了震懾,急忙來朝貢。以唐與大食一貫的利益關係,大食一方以比較平等的身份派出一個使團帶一些物件到中國再換取另外一些物件回家是正常的,但遙遠到不能再遠的拜占庭急著趕著來稱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司馬光刪掉了這段誇誇其談。
在公元747年的九月份,高仙芝帶著他的得勝之師啟程返回安西,又是三個月的艱苦行軍,滿心以為迎接他的將是一個空前盛大的凱鏇式。誰知不但沒有受到禮遇,反而招致了一頓臭罵,險些丟了腦袋。其實這次征伐是皇帝直接下達的指令,跟高仙芝的頂頭上司夫蒙靈察沒有任何關係,大概高仙芝也這么想,於是在戰爭結束後沒有通過夫蒙靈察,就直接派了人去長安報捷,況且這個去報捷的判官王廷芳,本來就是朝廷派來的使者。夫蒙靈察可不是個大度的人,立刻就破口大罵了,“吃狗屎的高麗奴,你的于闐使是誰舉薦的?你的焉耆鎮守使是誰舉薦的?你的安西副都護使是誰舉薦的?你的安西都知兵馬使是誰舉薦的?你竟然敢繞過我擅自奏捷!要不是剛立了功,立馬就砍了你的腦袋!”第一句可算是千古奇罵,高仙芝哪敢有脾氣,諾諾而已。
太監邊令誠可不管這些,逕自就打了小報告,這是這傢伙的可惡之處。夫蒙靈察丟官罷職,高仙芝取代了他,一下子上下級的關係就顛倒了。夫蒙靈察害怕極了,哪裡想到高仙芝根本沒把那些過節放在心上,見到他還是跟以往一樣恭恭敬敬,知遇之恩,哪能因地位的變化就拋在一邊了呢?夫蒙靈察卻更加害怕了,世上一般的小人大抵如此,你不理睬他時,他恨你,你對他好時,他也以為你別有用心。古今同。
安西都護北庭都護都隸屬於隴右道,在級別上,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以及河西節度使是相同的,但在權力上,安西節度使要受河西節度使節制,而北庭節度使又要受安西節度使的節制。之前的夫蒙靈察和後來的高仙芝都兼著御史中丞的職務,就是這個原因。高仙芝一朝大權在握,揚眉吐氣,可嚇壞了過去那些經常在夫蒙靈察面前說他壞話的副都護程千里、押衙畢思琛、行官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人。高仙芝找來這些人,當面斥責程千里說,“你這人面似男兒,心如婦人,是怎么回事?”又責問畢思琛說,“你奪了我城東幾千畝地的好田莊,還記得嗎?”畢狡辯說,“那是中丞大人你看我生活艱難,好心送給我的”,高仙芝差不多該氣樂了,“你那時作威作福,我是怕你,哪裡是看你可憐!”又假裝要責罰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人,但過了一會兒就都放了。這么做的用意,用高仙芝的話說,“這些話我要不當面跟你們說清楚,恐怕你們整天提心弔膽,現在既然說了,就沒事了。”其人光明磊落如斯。

結果

小勃律之戰後,公元750年上半年,應吐火羅葉護失里怛伽羅的要求,高仙芝又奉命擊敗了在蔥嶺地區叛亂的羯師,俘獲其國王勃特沒,並立其兄素迦為王。羯師是介於勃律和其南方的個失密之間的部落,個失密在印度河河谷地區,盛產糧食,其國王曾屢次上書長安,要求與唐軍合作抑制吐蕃,並承諾保證20萬唐軍的糧草供應。這其實也可算是唐軍能夠屢次出征小勃律的一個原因吧。經過第二次的征討,絲綢之路的南線地區的穩定得以恢復,唐政府首次在帕米爾乃至更靠西的地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控制,這個局面維持了幾十年,都是高仙芝的功勞。而在這一年的下半年,大食人在阿姆河錫爾河河間地區的滲透,終於使兩國間矛盾激化。當時,高仙芝身為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畫。他屠戮石國,諸胡震怒,招來了大食國的軍隊,怛羅斯之戰爆發了,相持五天五夜之後,葛羅祿人被大食軍隊收買,臨陣倒戈,唐軍終於潰敗,這就是著名的怛邏斯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唐擊小勃律之戰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