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東突厥崛起
自隋朝 開皇三年 突厥汗國分裂之後, 東突厥汗國就南下臣服於隋朝,並且和隋朝一起對抗在中亞地區獨霸一方的 西突厥汗國。隋末唐初, 啟民可汗之子 始畢可汗即位成為 東突厥的可汗。當時中原的隋朝政府因為起義軍和軍閥此起彼伏,混戰不休,因此無暇顧忌北方的突厥部落。 始畢可汗乘機脫離了隋朝,開始迅速崛起。他歷次發兵南下,掠奪邊境各州,公元615年甚至將 隋煬帝圍困在 代州,後來幸虧 李世民和 王世充分別率部解圍才使隋煬帝幸免於難。北方各地的起義軍為了穩定後方,紛紛與 東突厥結盟,並稱臣納貢。 東突厥也願意支持 劉武周、 梁師都、 竇建德、 劉黑闥、 高開道等割據勢力,以圖將來在中原增加影響力。
李淵稱臣
唐高祖 李淵於618年在 太原起兵,參與對中原的爭奪。當時他用空城計嚇退過來犯的突厥軍隊。但是 李淵仍然明白自己無法於 突厥騎兵抗衡,因此差遣 劉文靜出使 東突厥,向突厥上表稱臣。當時 李淵與 始畢可汗的約定是, 唐軍攻下的地區,土地人民歸李淵,金銀財富歸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欣然答應,並且給 李淵提供了一些突厥戰馬。621年, 頡利可汗即位,開始破壞唐朝與突厥的盟約,屢次協同 鐵勒、 薛延陀等諸部南下襲擊北方邊城。 李世民於 武德七年用反間計打退過突厥軍隊,然而總的來說, 唐軍處於弱勢。 李淵和 李建成甚至想過要遷都以避免被突厥圍殲。
渭水會盟
公元626年, 李世民通過 玄武門之變殺死 李建成奪得唐朝的帝位。 東突厥 頡利可汗趁著李世民尚未將 薛萬徹、 羅藝等 李建成餘部剷除乾淨,命 拔野古部和同羅部的騎兵圍攻 烏城,牽制住 程知節、 徐世勣和 屈突通的 唐軍主力,他自己則協同其弟 突利可汗以及 鐵勒首領 契苾何力率20萬大軍南下,兵鋒直指長安城。 李世民扣留了進城威脅的突厥大將 執失思力,然後冒險率 長孫無忌、 高士廉、 房玄齡、 侯君集、 段志玄、 獨孤彥雲等六騎到長安城外的渭水便橋南岸,隔河大罵 東突厥背信棄義。同時,唐朝大將 尉遲敬德於 涇陽之戰中擊敗突厥的左翼軍,擊敗突厥名將阿史那烏默啜。 頡利可汗等自知理虧,又因為側翼遭襲,大將被扣押,因此與 李世民在渭水便橋上斬白馬為盟,之後退兵。 李世民也放回了 執失思力。 李世民將此事視為警告,因此從他即位開始,就著手準備滅 東突厥。
時機到來
渭水會盟後, 唐太宗為徹底解除突厥威脅,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以增強國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他一反前朝不許臣下帶武器上殿的規定,每天引數百士卒在 顯德殿習武射箭,很快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唐於 貞觀元年爭取割據恆安鎮(今山西大同東北古城)的 苑君璋歸附,貞觀二年柴紹率軍擊滅割據 朔方(治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的 梁師都,占據了便於反擊 東突厥的軍事要地。而突厥內部由於連年征戰和霜凍乾旱等天災,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 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 夷男為 真珠可汗,並接受唐王朝冊封; 東突厥次汗 突利可汗因長期受 頡利可汗壓制排擠,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唐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
過程
突厥犯河西
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 東突厥將軍雅爾金和阿史那杜爾率軍進擾河西。肅州(治酒泉,今甘肅酒泉)守將 張士貴、 甘州(治張掖,今甘肅張掖)守將 張寶相互相統兵結成掎角之勢,堅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擋 突厥騎兵,最終使突厥人無功而返。這為 李世民反擊突厥找到了出兵的藉口。
六路大軍
將軍 張公瑾上書唐太宗李世民,列舉了六條出兵突厥的理由。唐
太宗以突厥進攻 河西為藉口,於二十三日詔命兵分六路出兵剿滅 東突厥。 兵部尚書代國公 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 蘇定方為副,率領中軍;并州 都督 英國公 徐世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資治通鑑》作通漢道,疑為“漢”和“漠”繁體字形狀相近而產生的失誤), 張公瑾、 高甑生為副,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 東突厥腹地;華州刺史 霍國公 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 秦叔寶為副,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勣遙相呼應;禮部尚書任城郡王 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 靈州往西北挺進;檢校 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 程知節為副,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靈州 大都督駙馬 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段志玄為副,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 突利可汗。十餘員大將共率兵10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6路反擊突厥。
突襲定襄
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驍騎從 馬邑(今山西 朔縣)出發,進屯惡陽嶺(今山西平魯西北),乘夜襲占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 頡利可汗未料到 唐軍突至,認為李靖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李靖又派間諜離間其部眾, 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挾 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孫 楊政道至定襄降唐。 頡利見康蘇密降唐,不敢停留,繼續率部向 陰山撤退,在 渾河邊與柴紹的金河軍交戰,之後又在白道(今內蒙古 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雲中(今山西北部)的 徐世勣率領的通漠軍截擊,大敗。 頡利退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收集餘眾數萬。 頡利自覺已不是 唐軍對手,即派 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 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實際上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
夜襲陰山
唐太宗派鴻臚卿 唐儉、將軍 安修仁等去突厥撫慰,令李靖率兵接應。
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與 徐世勣會合,相與定謀,認為 頡利雖敗,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於 薛延陀等部,則很難追殲;今唐儉在突厥,頡利懈而不備,如選精騎襲之,可不戰而擒之。副將 張公瑾怕這么做會使唐儉等人身陷險地,李靖說只要能剿滅突厥,唐儉等人根本不用去考慮。於是李靖令 徐世勣統大軍繼後,親率精騎萬名,各備20天口糧,連夜出發,向 鐵山疾馳。李靖軍冒雪至陰山,遇突厥營帳千餘,盡俘之以隨軍。 頡利見唐使前來撫慰,以為安然無事,未加戒備。初八,李靖派偏將蘇定方率200騎兵為前鋒,在濃霧掩護下銜枚疾進,至 頡利牙帳七里才被發現。蘇定方長驅直入攻下了突厥 頡利可汗的牙帳,頡利乘千里馬西逃。李靖率大軍跟進,突厥軍潰散,被殲萬餘人,被俘男女10餘萬。唐儉、 安修仁趁亂脫險而歸。
頡利被俘
頡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後,倉皇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 吐谷渾國王 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 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將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他走散。不久,身邊只剩下數十騎兵的 頡利可汗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 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 頡利可汗擒獲。 李世民沒有殺死 頡利可汗,而是封他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 突利可汗隨後歸降,被封為北平君王。突厥大將 執失思力、阿史那 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 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 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歸順。
意義
此戰過後,突厥對中原的襲擾得到了遏制,還對周圍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唐朝此後極少收到來自其他民族的襲擾,而且突厥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削弱,從而保障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給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了安定的環境;同時增廣了唐的北方統治面積,為後來的 北庭都護府的建立提供了條件,也為後來的殲滅 西突厥創造了機會。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