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攻契丹之戰

唐攻契丹之戰

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在唐與契丹、奚等之戰的中期,唐信安王李禕等為收復營州(治柳城,今遼寧朝陽),鞏固東北邊防,率軍進攻舉兵反唐的契丹牙官可突於的作戰。

基本信息

戰爭原因

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在契丹等之戰的中期,唐信安王李禕等為收復營州(治柳城,今遼寧朝陽),鞏固東北邊防,率軍進攻舉兵反唐的契丹牙官可突於的作戰。

背景

你

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在唐與契丹、奚等之戰的中期,唐信安王李禕等為收復營州(治柳城,今遼寧朝陽),鞏固東北邊防,率軍進攻舉兵反唐的契丹牙官可突於的作戰。

歷史事件

開元十二年,契丹王李郁於卒,弟李吐於繼位。吐於與可突於又互相猜忌。開元十三年吐於奔唐,不敢返回,唐封其為遼陽王,留京宿衛。可突於乃立故李盡忠之弟邵固為主。玄宗封邵固為廣化王,奚王蘇魯為奉誠王。十八年,契丹王李邵固遣可突於入貢,同平章事李元統對其無禮,可突於不滿而歸。五月二十六日,可突於便殺害李邵固,率其部眾並脅迫奚眾背唐降於突厥。魯蘇及其妻韋氏、邵固妻陳氏皆奔唐。玄宗遂命幽州長史趙含章率兵進擊,又命中書舍人裴寬、給事中薛侃等在關內、河東、河南、河北各道招募勇士。六月二十三日,以單于大都護忠衛李浚領河北道行軍元帥,以御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由先為其副,率18總管兵進擊奚、契丹,後因故未行。同月,可突於率兵進犯平盧軍(今遼寧朝陽)。唐先鋒使烏承砒率部迎戰,在捺祿山(今遼寧興城境)將其擊破。二十年正月十一日,玄宗又以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為河東、河北行軍副大總管,率兵進擊奚、契丹。二十八日以戶部侍郎裴耀卿為副總管。三月,李禕率耀卿、含章等分道進攻,含章軍先與奚、契丹兵相遇,奚、契丹望風遁去。烏承砒判斷,此為奚、契丹誘兵之計,向含章獻策:宜按兵以觀其變。含章不從,繼續進軍,與奚、契丹軍戰於白山(似為白狼山,或白鹿山,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境),結果大敗。恰時烏承砒引軍攻擊其側背,將其擊破。二十六日,李禕等以主力進擊,大破奚、契丹,俘斬甚眾。可突於率部遠逃。其餘潛散山谷。奚酋李詩瑣高率5000餘帳來降。李禕引兵凱鏇。玄宗賜予李詩爵歸義王,充歸義州都督,將其部落徙置於幽州境內。

評價

唐玄宗重視邊防,繼二次喪師又派重兵進擊奚、契丹;但趙含章不聽先鋒將烏承恥勸阻,貿然出兵,中計戰敗,烏承砒側擊獲勝,李禕等主力適時進擊,終大破奚、契丹。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