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皮影戲

台灣皮影戲

台灣皮影戲屬潮州皮影系統,俗稱皮猴戲或皮戲。在清代已經盛行於台南、高雄、屏東等地。據老藝人估計,清末台灣南部一帶至少在百團以上,可見清代台灣南部皮影戲之盛。

台灣皮影戲屬潮州皮影系統,俗稱皮猴戲或皮戲。在清代已經盛行於台南屏東等地。據老藝人估計,清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台灣南部一帶至少在百團以上,可見清代台灣南部皮影戲之盛。一般傳統雕刻的戲偶大概在八寸至一尺之間,包括桌、椅、山水、樓閣、廳堂、植物背景等皆用牛皮雕制。因皮影戲是采平面透光原理,戲中的人、物概以正側面顯影,采繪畫上寫意手法構圖。 台灣皮影戲所用的戲曲音樂稱為潮調,因與道士作喪禮時的音樂很相似,一般人稱之為「司公調」。 台灣皮影戲其實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戲的劇目,現存劇本大約有叄百本左右,是非常有價值的文化資產。

原始起源

中國影戲,包括手影戲、紙影戲及皮影戲三類。它起源於五代,繁榮於,延續至今,成為一種集繪畫雕刻音樂歌唱表演等多項藝術之傳統戲曲。

中國影戲之淵源,說法有四:其一是始於楚漢相爭之際,張良於城樓用以迷惑敵人之設影;其二系始於西漢文帝劉恆之時,據稱當時宮妃以桐葉剪裁人形,映於紗窗上表演,供太子遊戲賞玩,後來形成皮影戲,陜西民間歌謠云:“漢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紗窗,文帝治國平天下,制樂傳於百姓家。”;其三是漢武帝因思念去世之李夫人,希望能再見到她,於是召術士李少翁招其魂,少翁以皮影剪成李夫人之模樣,於帷幕後面打上燈光,使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漢武帝再見到李夫人倩影;其四謂影戲始於唐朝五代間,斯時和尚做法事,將影人之影,當作死者之靈魂,薦亡超度。

影戲發展至宋代,由於商品經濟發達、都市生活繁榮、市民階層擴大,市民文化娛樂繁盛,以及宋代話本之出現,促使唐、五代萌芽之影戲,迅速繁榮等因素,影戲已成為民間普遍的娛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云:“諸門皆有官中樂棚,……元宵節過後,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可見影戲在當時相當興盛。

近代中國影戲大致有北影與南影之分,北影以灤州影戲為代表,南影則以四川影戲為首。北影以驢皮和羊皮為主要材料,南影則以牛皮為主;北影操縱桿用菽秫,南影則用竹棍。至於影戲之類型,依地域細分則有秦晉影系陜西皮影戲河南西部北部皮影戲山西影戲河北西部皮影戲北京西城皮影甘肅皮影戲青海皮影戲川北皮影戲)、灤州影戲冀東皮影戲北京東城派皮影戲北京皮影戲東北皮影戲)、山東影系杭州影系浙江皮影上海皮影)、川鄂滇影系湖北皮影河南南部皮影四川皮影雲南皮影)、湘贛影系潮州影系等七大系統。

皮影戲也叫“紙影戲”、“燈影戲”,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戲曲。台灣皮影戲的角色分生、旦、淨、末、醜五類。傳統的偶頭多是側面,單眼造型的“五分臉”,顏色只有紅、綠、白、黑四色,如今,台灣藝術家將影偶改為雙目,側面的“七分臉”,甚至十分臉的正面戲偶,顏色也增加到十種,使影偶更加秀麗,效果更加逼真。在台灣,皮影戲又稱“皮猴戲”,相傳,它是隨鄭成功的軍隊傳到台灣的。

據說,鄭成功軍隊中有一位廣東潮州兵,名叫“阿萬師”,在軍中表演皮影戲,後來,阿萬師定居高雄縣,組班在喜慶活動或迎神賽會上演出,皮影戲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台灣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之一。皮影戲是利用影子和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光影效果來表演的一戲劇,是民眾調劑身心的娛樂,也常出現於寺廟慶典、節令祭祀的儀式中。皮影戲隨先民傳入台灣之後,歷經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民俗藝術的環節。本書深入淺出介紹台灣皮影戲的源流、發展、表演形式、皮影戲神,以及目前各皮影戲團的組織,同時比較台灣與中國皮影戲的異同,最後討論皮影戲的現況與未來,為皮影戲的發展提供一個可能的思考方向。 

台灣皮影戲源自廣東潮州,使用的音樂、唱腔至今仍然沿用廣東的潮調,常用的樂器有:鼓、梆子、鑼、椰胡、鐃等,儘管樂器簡化了,但是演奏效果仍然保持了原來的特色。

名稱與製作

影戲之流傳極廣,其名稱與製作材料亦有不同。就名稱言,除“影戲”及“皮影”外,尚有稱羊皮戲者(山西河南影戲);有稱紙影戲或皮猴戲者(如廣東潮州、福建漳州);還有稱燈影者(青海)。台灣皮影戲俗稱“皮猴戲”或“皮戲”,蓋潮州稱“皮猴戲”,台灣沿襲之,以其臉部側面單目,狀似猿猴之故。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皮影之製作材料,各地不盡相同,如灤州影戲之影人,使用驢皮(灤州影戲東派)或羊皮;浙江及青海影戲用羊皮;往昔的潮州影戲使用豬皮;亦有使用厚紙者。台灣無驢而有牛羊,而牛皮勝於羊皮,故多采牛皮。其製作方式,根據《台灣省通志.學藝志.藝術篇》所載:“牛皮厚而堅韌,雕繪之時,必須選擇乾燥之皮,先去其毛,再以砥石木棍,一再磨擦,使之平滑發光,然後韖之至半透明,始可將影人圖案,貼在皮上,以針刺畫輪廓,後用尖利小刀,切成人形;雕刻五官、冠裳、施以各種顏色,暫以重量之物壓平,以防發生其皺紋,待其乾燥,再以掌蘸桐油,遍擦皮面,使之浸透皮中,即可告峻。”為使戲偶能自由活動,全身須分頭、胸、腰、手、腿及臀等部分,分別製作,再系以鐵絲或麻絲。此外,尚須加上操縱桿,俗稱“尪仔筷”,數目視腳色而定,如女性腳色為表示其婀娜多姿之形態,需使用三支操縱桿,可見皮影戲之戲偶製作過程相當繁瑣。

發展與現況

台灣皮影戲源於大陸,根據邱一峰的研究,其說法如下:

(一)潮州藝人阿萬師,隨鄭成功的軍隊來到台南,清兵入台後,阿萬師避居高雄彌陀,傳有弟子五人。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二)皮影戲是兩百多年前,從大陸北方經廣州,許陀馬達黃索等人由潮州傳到台灣南部,在鳳山岡山一帶廣為流行,北限是北二層溪,南限於下淡水溪。

(三)太平天國年間(一八五○至一八六五),由海豐、陸豐、潮州、汕頭一帶,傳至福建詔安、漳浦等地,後來再傳到台灣。

(四)同治(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初年,許陀、馬達、黃索等人由閩南將皮影戲帶到高雄、屏東。

(五)百餘年前,從廣東潮州一帶傳到台灣南部,盛行於岡山和鳳山一帶,在北二層溪以南、下淡水溪以東的村落中,擁有廣大的農民民眾。

由以上可知,清代台灣南部皮影戲已相當興盛。

台灣皮影戲唱腔以潮調為主,劇情多采自歷史傳說與民間軼事,皮影戲藝人通常在民眾酬神或喜慶(如婚禮)時應邀演出。演出場地通常在寺廟前空地或請主住宅前庭;劇團人數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間,但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余者負責樂器伴奏及幫腔。

清末民初,華北各地因白蓮教起義,清廷遂認為皮影藝人用紙人興妖作亂,並捉拿藝人,日據之前,台灣皮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影戲藝人並不組團定名,僅以藝人名字及其居所所在地稱之,一般認為此種情形,可能與清代對皮影戲的抑制有關。日據之後,皮影戲與其它劇種一樣,不得正式演出,僅大社“三奶壇皮戲團”因參加當時日人控制的台灣演劇協會,演出“皇民劇”,始能繼續演出。

台灣皮影戲的角色分五類。傳統的偶頭多是側面,單眼造型的“五分臉”,顏色只有紅、綠、白、黑四色,如今,台灣藝術家將影偶改為雙目,側面的“七分臉”,甚至十分臉的正面戲偶,顏色也增加到十種,使影偶更加秀麗,效果更加逼真。

戲曲劇目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台灣皮影戲的內容多源自我國的傳統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例如《火焰山》《鄭三寶下西洋》《哪吒鬧海》 等等。劇目分為文戲與武戲兩類。文戲唱腔多,節奏慢,戲偶動作細緻;武戲劇情緊湊,場面熱鬧,相比之下,更討觀眾喜歡。

影戲所用之音樂,宋代是用六言或七言的詩讚詞;明代灤州影戲是用木魚念經式的宣卷,後加上弋陽腔(高腔),到清初雍正年間改用笛子伴奏,腔調上結合了崑腔的成分;清中葉之後,所用的樂器已有橫笛手板嗩吶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響盞,而以南弦子為主要樂器。但目前皮影戲劇團為節省人力,一般僅使用單皮鼓、鑼、鐃鈸與椰胡等樂器,後場甚至精簡至鑼、鼓與弦等三人。

各地影戲唱腔亦不相同,山東影戲唱大鼓與墜子;陜西分成道情、漢調、秦腔與其它曲藝等流派;山西、河南採用梆子;江西影戲則使用漢調或花鼓;湖北以漢調為主;浙江影戲用高腔、亂彈、徽調為主;台灣影戲使用潮調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或稱師公調);演唱之曲調有一江風一枝香下山虎山坡羊崑山風入松風入院香柳娘奏黃門哭相思駐雲飛駐馬聽鎖南枝……等,每一曲調再分頭板與二板,頭板之曲調轉折較多,二板則較為順暢而易學。

皮影戲之劇目,以文戲唱曲較多,如《高良德》《孟日紅》《師馬都》《蔡伯喈》《蘇雲》等;武戲唱曲較少,場面則較為熱鬧,有 《西遊記》《狄青平南》《孫臏下山》《薛仁貴征西》《薛仁貴征東》《濟公傳》《鄭三保下西洋》等劇。

戲曲唱腔

台灣皮影戲唱腔以潮調為主,劇情多采自歷史傳說與民間軼事,皮影戲藝人通常在民眾酬神或喜慶(如婚禮)時應邀演出。演出場地通常在寺廟前空地或請主住宅前庭;劇團人數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間,但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余者負責樂器伴奏及幫腔。

劇團介紹

目前,台灣省還有6個專業皮影戲劇團,其中5個在高雄縣,高雄縣由此成為台灣著名的皮影戲縣。1993年,高雄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縣岡山鎮成立了皮影戲館,負責皮影戲的宣傳推廣工作,戲館組織戲團巡迴演出,開設皮影戲研習班,把影偶製作引入國小生的手工課,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幾經時空遞變,目前台灣皮影戲團僅存高雄縣境五團:大社鄉的“東華皮影戲團”與“合興皮影戲團”,岡山鎮的“福德皮影戲團”,以及彌陀鄉的“永興樂皮影戲團”和“復興閣皮影戲團”。此外,台北的“華洲園”原為一布袋戲班,於近年成立“華洲園皮影戲團”,曾學藝於大陸。

東華皮影戲團

東華皮影戲團”原名“三奶壇皮戲團”,早年由張狀創立“德興班”,為台灣知名皮影劇團。日據時代仍能公開演出,為“第一奉公團”;光復後,張德成將之更名為“東華皮影戲團”,改良皮影藝術,並創新劇本。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七年間,張叫張德成張建國祖孫以《西遊記》《濟公傳》於台灣各地戲院演出,備受歡迎。張德成(已故)曾多次率團至菲律賓日本美國等地演出,於一九八五年獲“教育部”“第二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戲劇類”個人獎。目前該團已傳至張榑國。該團之影偶以放大尺寸,色彩絢麗為特點,劇本亦多所創新。

復興閣皮影戲團

復興閣皮影戲團”原名“新興皮戲團”,一九一五年,張命首吳天來吳大頭李看張著學習皮影戲“上四本”。一九三九年,許福能(二○○二年七月逝世)拜張命首為師,一九五五年與其女張月倩結婚,四年後主掌“復興閣”。許福能擅前後場,長於文戲《蔡伯喈》《蘇雲》等劇,一九六九年開始致力推廣皮影戲,足跡遠達歐、美,一九八六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曾至法國等地公演,一九九一年又獲該獎項團體獎。許福能無傳人,後場藝師許福宙及許從,均為張命首之得意門生。

合興皮影戲團

合興皮影戲團”原名“安樂皮戲團”,創始人為張良,後傳至張開,再傳張古樹。張天寶於十三歲隨父張古樹

台灣皮影戲台灣皮影戲
習藝,擅唱曲與口白;並以看風水及理髮為業。張天寶之四叔張井泉長於鑼鼓。張天寶致力於皮影戲劇本之蒐集與保存,功不可沒。張天寶於一九九一年辭世後,由其子張福丁主持團務,其叔張春天負責前場,另聘林清長林連標兄弟為後場樂師。該團經常搬演《南遊記》《封神榜》等劇。

永興樂皮影戲團

永興樂皮影戲團”,創始人張利與其團員早年奔走於各鄉鎮演出,擅文戲,但未使用固定團名。張利之子張晚,擅文戲《蔡伯喈》《蘇雲》 ,武戲《薛仁貴征西》《薛仁貴征東》 ,於一九七八年正式命名“永興樂皮影戲劇團”。張晚傳子張做(長於胡琴)與張歲,張歲並拜蔡龍溪宋貓林文宗等人為師,兼擅前後場,以演出《六國志》《五虎平南》《封神榜》而馳名。該團為典型家族皮影劇團,目前有張振勝、張福裕、張新國及張英嬌等人從事祖傳事業,不乏後繼之人。

福德皮影戲團

福德皮影戲團”,創始人林文宗早年隨永安藝師習藝,諳前後場,長於武戲與扮仙戲。該團於日據時代被編為“第二奉公團”,相當聞名。林文宗於一九五七年去世後,其子林淇亮曾中斷演出,近年與張天寶合作,並開始提倡皮影戲藝術。

華洲園皮影戲團

華洲園皮影戲團”,負責人林振森又名林阿三,一九六○年代開始演戲生涯,一九六九年與友人合夥,於台北創立布袋戲團。一九八七年起,林振森夫婦於四川河北陜西福建等地觀賞木偶戲、皮影戲,興起學習皮影戲之念頭,學成後遂於一九九三年成立“華洲園皮影戲團”。該團成員除林振森夫婦外,其三名子女、林振森之妹林美玉、外甥女呂幸玲,以及友人辜文俊,均為基本成員。目前該團演出之劇本,著重具教育意涵或富有民間趣味之簡短故事,未來將呈現更多豐富的民間傳奇、歷史小說及神話故事等改編之劇目。

相關詞條

皮影戲 東華皮影戲團 合興皮影戲團 福德皮影戲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